APP下载

“美好生活”的解读及其实现

2013-04-11陈纯仁王迪

关键词:美好生活文明生态

陈纯仁,王迪

(湘潭大学 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5)

在中共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之后的记者招待会上,中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突出地反映了党的宗旨和党对人民的承诺,它冲破了狭隘的观念束缚,也引起了海内外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我国全面推进建成小康社会伟大实践的今天,探讨“美好生活”的丰富内涵及其如何实现问题无疑显得十分必要。

从社会发展的纵向维度来看,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对美好生活的理解不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越来越趋向于更高层次;从社会发展的共时态的角度分析,不同的社会主体对美好生活的理解也有所不同。在当代社会,特别是就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来说,美好生活应包括以下几个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内容:

第一,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丰富的物质生活是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中最基本的追求。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指出生理需求是人的最基本需求,与生理需求相对应的物质生活需要是第一性的,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将目光由生存权转移到发展权上,更加期许一种更高级的生存和发展形式,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就是更为富足的物质生活和更为多样的文化生活。具体来说,美好生活首先应是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生活状态,也就是说生产力必须达到一种较高水平,生产力的发展是人们实现一切合理愿望的基础,它从根本上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邓小平曾经谈到:“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就是建设物质文明。”[1]生产力的发展也有利于增强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进而有利于社会发展过程中民主与法制的建设。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只有人民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人们才会关注自己的权利与国家的利益,这样,在政治文明的建设过程中,各项具体措施才不至于在较低水平上徘徊甚至搁浅。

人之不同于动物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在于人还是一个有理性的精神文化存在物,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怎样,不仅关涉到人的层次、境界的高低,还直接表征人的生活质量的高低。所以,美好生活自然应该包括丰富的、高层次的精神文化生活。在处于转型期的当代中国,人们的精神生活出现了主导性与多元化相结合、传统性和现代性相结合、民族性和世界性相结合的特征,人们容易在市场经济和各种文化的交错影响下迷失信仰,进而出现道德滑坡、人与人之间疏离冷漠、精神生活被物欲所掩盖等精神文化生活的异化现象,人们无法在冷漠的社会关系中感受生活的美好,因此,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发展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第二,有尊严、体面的生活。尊严的本义,在《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可尊敬的身份或地位。按这个解释,“生活得更有尊严”就应该是要把已有可尊敬的身份或地位在生活中体现的更加充分,更加理直气壮。“尊严”这个字眼在中国的政策层面中,首次出现在2010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让人民活的“更有尊严”,温家宝指出:第一,就是每个公民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自由和权利,无论什么人在法律面前都享有平等;第二,国家的发展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第三,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必须以每个人的发展为前提。有尊严的生活从物质层面来说,就是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离开这些,也就失去尊严、体面的物质基础。从政治或社会的层面来说,有尊严、体面的生活就是人的自由、平等、自主的生活。人是社会的存在物,自由、平等对于每个个体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是美好的政治生活的核心要求,它对人的生存和发展也有重要意义。如果个体的人在社会生活中失去了自由,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任由他人或物来支配,不能受到平等对待,任意遭受歧视甚至践踏,是无所谓尊严可言的。除此之外,公平正义一直以来也是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永恒主题,它不论是作为价值原则还是制度规范都是不可或缺的,离开了公平正义,民主法治、人民权益便无法得以保障,另一方面,也只有不断推进社会的公平正义,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并奠定美好生活的物质基础。

第三,绿色的生活。所谓绿色生活,就是环境适宜、资源相对丰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良好的生活。生态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不仅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它关系到每个社会成员的福祉和民族的未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本身也是一幅生态文明的美好图景。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经历了原始社会、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三个时期,在原始社会时期,人是被动地适应自然,因此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威胁,即使到了农业文明时期,在对自然的改造过程中,人虽有了一定的主观能动性,但是对资源的开采和对环境的破坏是在自然界可以承受的范围内,所以绿色生活对当时社会而言是一种现实而非理想。经过工业文明,人类的生活水平确实有了显著的提高,生活方式也大为改善,但是,整个世界却陷入了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生态系统退化的生态困境。在存在各种各样的生存和环境问题的现实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呼吁建设生态文明,步入绿色生活。生态文明不仅关系着人类的物质和精神文明,也与人类的命运息息相关,没有生态文明作为支撑,其他三种文明即使发展的再完备,也终将崩塌。所以,人们对良好的生态环境的诉求也成为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组成部分。

理想不等同于现实,它比现实要更美好,在一定条件下,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今天,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建立在当今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之上,是一种源于现实的理想,也是对现实的一种超越。所以,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的实现也需要一定的条件和许多方面的努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当前也是今后很长时期内的重要的、根本性的任务,也是解决其他一切矛盾和问题的关键。在当前的社会状况下,应当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不断探寻生产力发展的新路径来生产出更多更好的物质财富,来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为人们过上丰富的物质生活提供坚实的基础。为此,必须不断深化经济改革,冲破旧观念、旧体制的束缚,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恩格斯曾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2]同时,要进一步扩大开放,自觉应对和融入经济全球浪潮,准确地把握和抓住发展机遇,在发展中迎接各种挑战,实现经济持续、高效的发展。

第二,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一方面,在主流价值观的正确引领之下,逐渐消除信仰危机,形成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建设人们的精神家园;另一方面,由于家庭背景和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影响,人们的欣赏水平和接受能力各异,所以,不能笼统地将文化“模板式”地灌输给不同层次的人群,要根据每个社会成员的不同需要来提供精神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的丰富多样的、多层次文化需求。为此,一是要不断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文化产品的质量。在此过程中,特别应进一步推进文化下基层,使广大民众在文化建设中也能感受到他们的主人翁地位。二是要加大对落后地区文化建设的扶植力度,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将文化效益与经济效益相协调,提高文化的规模化、专业化水平,实现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三是要在传承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积极扬弃国外的文化成果,将文化建设融入世界发展的潮流。

第三,以加快政府转型为着力点,切实加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实际上,这也是揭示了人们过上有体面的生活的物质基础和条件。由此,必须加快政府转型的步伐,构建服务型政府,为社会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公共产品。

首先,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在当前,政府要着重对贫困地区和偏远山区教育进行资金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特别是对改善贫困、边远地区的教育状况,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政府要制定出一套制度化、法制化的长期的战略规划;在城镇范围内,要加大对弱势群体和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关照,保障各阶层平等地接受教育;此外,政府应加大对贫困生的资助,制定完善可行的奖助学金和助学贷款制度,不断加强教育立法,以法律的形式来保障教育的公平。

其次,不断增进就业,提高就业质量,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增加人民收入,不断缩小贫富差距,建立健全劳动部门的相关法律,保障人民的公平就业权。

再次,加快完善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政府应加大对医疗卫生领域的资金投入力度,为人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廉价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完善重大疾病防控机制,加大对贫困地区和偏远山区的医疗政策的倾斜,完善各类群体的医疗保障并为医疗保障提供法律保障。

又次,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应当统筹规划、整体设计,逐步扩大覆盖范围,并且建立稳定、可靠的社会保障资金筹措机制,通过多渠道增加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加强资金监管。

最后,国家应进一步完善保障性住房政策。建立健全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的各项制度,大力监管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的工程质量,加大对住房交易的管理以及对房地产行业的监督和调控。

第四,进一步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是人们过上有尊严的生活的重要保障。民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同时,政治文明又具有较强的阶级性、地域性和民族性。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区别于其他政治文明,就在于它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其核心和根本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也是政治生活的主体,党的领导、依法治国的最终的目的仍是为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这在宪法中得到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所以,党和政府应广泛动员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保障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因此,公民广泛而有序的政治参与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有效途径,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和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而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来看,实现公民广泛而有序的政治参与,是人们的政治权利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人们过上有尊严的生活的重要标志。为此,必须推进以民间组织为主体的政治参与,加快和加强有关民间组织及其活动的立法,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真正实现民间组织的相对独立,使民间组织的产生及其一切活动都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实现公民政治参与的程序化和制度化;同时,要完善信访制度和基层民主制度,进一步拓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渠道。总之,只有实现公民广泛的有序政治参与,公民的其它各项政治权利才能得以实现,人们过上有尊严的生活才不仅仅是一种理论诉求。

第五,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满足人民对绿色生活的诉求。其一,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和力度,为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生态文明建设客观上要求转变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的发展方式,这需要现代高科技作支撑,所以,只有广泛而充分利用先进的科技于生产和生活中,才能真正做到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其二,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优化国土开发格局,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其三,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创新步伐,为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撑。具体说来,就是要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充分发挥政府对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监管,制定合理的资源和环境的价格体系、产权制度、激励和约束制度以及环境问责制和生态政绩考核和评估制度。同时,要加强生态立法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一是将生态文明建设和公民的生态权益纳入宪法;二是在生产和生活中,加强有关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立法,并不断针对新的问题对相关法律进行补充和完善;三是要确保环境执法部门的独立性,增强惩处力度,为绿色生产和生活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其四,广泛而深入地开展生态教育和宣传,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生态意识;同时,要大力扶持民间环保组织,拓宽公众的生态参与的渠道。

人民是历史发展的主体。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凭借自己的勤劳、智慧和勇敢创造了各民族和谐共处的美好家园,形成了独具魅力的华夏文明;同时,中国人民在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追求新的、更高层次的美好生活。这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正是我国社会发展不竭的内在原动力,也是我们今天实现“中国梦”的内在原动力。因此,充分激发和利用这种原动力,全面推进我国社会“五位一体”的文明建设,为不断拓展美好生活的范围,提升美好生活的层次创造条件,应是执政党及其政府的历史责任。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第3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8.

[2]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93.

猜你喜欢

美好生活文明生态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对不文明说“不”
精明夫妻卖北京房子欲半生无忧,不料“美好生活”以血腥收场
文明歌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