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德育传播效果的影响因子及对策研究
——基于某校大学生媒介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

2013-04-11

海关与经贸研究 2013年6期
关键词:媒介德育效果

钱 明 余 越

高校德育传播效果的影响因子及对策研究
——基于某校大学生媒介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

钱 明 余 越*

本文在对我国高校德育教育和传播现状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传播学和教育学的相关原理,采用实证调查和理论分析等研究方法,研究高校德育传播效果的影响因子及作用机制,逐步构建适合我国高校特点的德育传播体系,为提升德育传播效果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具体策略。

德育传播;媒介使用;新媒体;影响因子

一、高校德育传播的内涵

德育是指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其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①蒋业华:《高校德育传播有效性探讨》,《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而高校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品德要求和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与需求,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促使受教育者产生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以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想政治品德的教育过程。②刘雷、马华芳:《论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过程及模式》,《广西社会学》2008年第5期。高校德育传播是一种特定的传播形式,由传播者、受传者、传播信息、传播媒介和信息反馈等要素构成。这些要素是一个完整的德育过程所必须具备的实体,通常按一定的规律进行组合,相互作用,缺一不可。

德育是培养具有道德发展性的人的基础,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保证,是培育人才、促进个人发展,塑造国民素质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的根本途径。2004年,国务院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努力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大学生正处于独立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学校德育传播的效果直接影响到大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大学生的传统观念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思想多元化趋势日益凸显,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着巨大挑战。然而,由于对德育工作认识不足、德育传播手段落后、德育评价机制尚不完善等问题的存在,高校德育传播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一定问题。因此,针对高校德育传播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构建高校德育体系是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需要,是推进高等院校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实现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研究高校德育传播模式不仅有助于教育者正确认识德育传播现象及传播过程,也有助于为其提供观察和分析德育传播过程的系统方法。了解并掌握高校德育传播模式,能有效帮助传播者从全局上把握德育传播过程的一般规律,提高德育传播实效。

二、高校德育传播效果的影响因子

传播是人类通过符号和媒介交流信息以期发生相应变化的活动。传播学的“宏观效果理论”认为:在当前复杂的信息环境中,从单一线条来理解传播效果是非常困难的,而长期性、综合性的传播效果是存在的;信息传播效果主要体现为一种合力,接受者长期处于整体信息环境之中,自然会发生改变,这种现象被称为“涵化”。

德育是一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容的特定的信息传播活动,高校可以借鉴传播学理论来提高德育传播的效果。德育传播效果是指德育传播对大学生产生的认知和行为成果,是德育过程的终极目的,包括内潜性和外显性两方面。内潜性是指德育要求顺利转化为大学生个体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内化过程,主要针对大学生的个体发展;外显性指德育传播把社会和学校在道德品质方面对学生的要求转化为大学生个体的日常行为,是外化过程,主要针对社会的整体效益。①何玉芳:《影响高校德育传播效果的因素及其对策——基于传播学的视阈》,《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德育传播效果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但归根结底,除了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之外,还会受到德育教育者的素质和影响力、受众的政治倾向及个性差异以及传播渠道与传播媒介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通过不同的表现方式对德育传播产生作用,影响其预期效果的达成。

(一)教育者因素。传播学理论认为,传播主体对传播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故教育者是影响德育效果的首要因素。一方面,教育者能够控制教育的导向性,教育者作为受教育者接受德育理论知识的守门卫士,要根据大学生的需求,对庞杂而不同质的德育信息进行收集、鉴别、整理和选择,把正确的信息传递给大学生;另一方面,教育者自身的权威性、可信性、接近性与悦目性等也会影响德育传播的效果,一般而言,可信度较高的信息源能够大为提升说服效果,同时,教育者在信仰、个性、爱好、心理上与大学生的距离越近,教育效果往往越好,此外,教育者的风度仪表和身体容貌大方得体、赏心悦目,也易为大学生所接受和喜爱。

(二)教育内容因素。德育内容是德育传播的核心,能够对德育传播效果起到决定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德育工作的主要阵地,具有引导人、培养人、塑造人的作用,其教育内容的科学性是不容置疑的,然而,高校德育要吸引当代大学生,不仅要充实德育内容,更要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提升德育内容的逻辑魅力。

(三)教育媒介因素。在德育传播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信息交流需要特定的媒介。德育媒介按照不同的标准可分为不同的类型:第一类是空间性媒介,包含书籍、杂志、报刊以及照片等以负载文字及有序的线型符号为主的媒介,适宜传播复杂的思想和严谨的材料或篇幅较长、不紧急的信息资源;第二类是时间性媒介,包括广播、无线通讯等以负载有规律的声音符号为主的媒介,适合用来传播音乐、紧急事件和进行情感暗示;第三类是时空性媒介,常应用于课堂教育教学、面对面交谈、面向公众演讲以及电影、电视、电脑等,兼有时间媒介和空间媒介的共同特点,传播过程具有时空共进、声形并茂、形神兼备等特点。在实际的德育传播过程中,性质、功能不同的媒介对德育传播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利用大众媒介进行德育传播活动,是提高德育传播效果的有效途径。

(四)受教育者因素。根据传播学理论和德育基本理论,传播者与受传者是传播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共同构成一组传受关系。从受教育者角度来看,他们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通过不断地选择、处理、归纳将获取的信息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中。然而,由于立场、观点、兴趣等不同,受传者的信息获取过程会存在一定的选择性与倾向性,导致不同受传者在面对同一个传播者、采用相同的方法传达相同的信息时会产生不同的认识。由此可见,受教育者也是影响德育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

(五)教育环境因素。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信息化影响下,高校德育社会化趋势日益明显。除了传统的家庭影响外,大众传播媒介、社会风气等也在深刻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并起到反复强化、综合强化和累积强化的作用。一般来说,德育传播与环境之间常常会产生如下矛盾:第一,德育传播的内容要求与周围环境不一致。通常情况下,受教育者会将周围的环境状况作为评价德育内容的参照系,如果德育所传播的观念、价值取向、行为准则与周围环境严重对立,势必会引起受教育者的内心冲突和选择困惑,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德育传播的实效。第二,学校与家庭、社会的教育传播活动不一致。例如,在家庭中,如果父母只重视子女知识的学习而忽视其道德品质的培养,会阻碍子女接纳德育信息,造成信息闭塞。又如,社会上一些商业性宣传在利益的驱动下,往往会存在一些与社会主流舆论导向存在差异的诱导性信息,影响德育传播的效果。

综上所述,制约德育传播效果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教育者、教育媒介和受教育者是最主要的因素。其中,教育者决定着传播媒介的选择和传播内容的取舍,在德育传播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受教育者一方面作为传播行为的对象是传播过程得以存在的前提,另一方面作为德育传播的反馈信源而在传播过程中占据主动地位;教育媒介是德育传播的中介物,是储存和传递信息的工具,在传播过程中起着联结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纽带作用。

三、当代媒介环境对高校德育传播效果的影响——基于一项实证调查研究

21世纪是新媒体时代。新媒体(New Media)最先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CBS)戈尔德马克(P·Goldmark)提出,是在新技术条件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手机短信、微博等,是相对于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的传统四大媒体的“第五媒体”。①徐海鑫、廖浩君:《试析新媒体如何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有效发挥作用》,《学术论坛》2011年第7期。新媒体本质是建立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和互联网基础之上的发挥传播功能的媒介总和,它并不是对传统媒体的否定,而是在容纳和拓展传统媒体的基础之上对其进行转化的结果。因此,新媒体不仅具有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功能,还具有数字化、互动性、虚拟性、网络化和模拟性等特征,其中数字化和互动性是新媒体的根本特征。

近20年来,我国互联网、手机、数字电视等新媒体发展迅速,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新媒体已逐步从一个工具性的被动角色转变为影响人类思想和行为的主动角色。研究表明,在传播过程中人们的思维方式、信息管理方式和人际关系都将随着媒体的变化而变化,即媒体通过对传者和受者的影响实现对传播过程的改变。在教育领域,新媒体的应用带来诸多变化:各种新型教材相继出现,实现了教材的现代化,丰富了教育教学资源;师生之间通过新媒体创设的学习环境实现互动、交流与合作,学习方式也从讲授为主的知识传递模式向基于情境认知的社会建构模式转变。当然,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也有不利的一面,如大学生面对信息泛滥的现状却不知理性取舍。因此,高校德育研究者应当重视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趋利避害,主动顺应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教育观念、更新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法、丰富教育手段。

为了进一步分析当代媒介环境对高校德育传播效果的影响,作者采用问卷形式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350份,收回有效问卷278份,这些问卷包含了学生的基本信息、新媒介的状态、学生对新媒体的理解和使用情况等。问卷调查涵盖了某校大一至大四各个年级各个专业男女学生,样本分布均匀,具有较强的代表性。调查结果呈现了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使用媒介的特点:

第一,在媒体选择方面,使用率最高的是电视和网络,几乎达到100%,其次是电影和外媒体,而报纸、电台、广播的使用比例最小;各种类型的网络媒体中,除了网络直播媒体、新闻每户网站选择的比例略小于80%以外,其他类型的选择都大于80%,其中,新媒体交流方式(如QQ、微博、论坛、微信、飞信、MSN、人人网等)一般在3-7种,超过10种的并不多见;作为最普遍使用的媒介工具,手机的大部分功能(除手机报)都被广泛使用,特别是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手机的主要功能已逐步由打电话、发短信向网络功能过渡。

第二,在网络使用方面,超过80%的被调查者每天平均上网时间在1-4小时,上网已经成为大学生每天的必备活动;对于当下流行的“人肉搜索”问题,超过半数的被调查者认为看到的多,但绝对不会参与,将近7%的被调查者对于“人肉搜索”的基本概念缺乏基本的了解;对于传播广泛的网络社群言论,大部分被调查者认为并不会受其影响,当出现分歧时,大多数人更愿意相信报纸、电视等,对网络的信赖度反而比较低。

第三,在新媒体的作用和价值方面,高达98%的人认为新媒体已成为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25%的人使用新媒体是为了娱乐放松,27%的人认为自己对新媒体存在一定的心理依赖,10%的被调查者承认自己沉迷于网络;79%的人认为新媒体对生活习惯有较大的改变,仅仅2%的人认为根本没有改变;对于所处的网络环境,有62%的人认为会很大影响到价值观,31%的人认为影响不大,7%的人认为完全没有影响;在网络上就自身遭遇或看到、听到的社会丑恶现象超过半数的被调查者会予以控诉、举报、评论。

第四,在新媒体对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影响方面,对于学校的网络道德教育只有7%的大学生表示满意,而23%的大学生表示不满意;在诸多德育方式中,网络宣传和社会实践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选择主题班会、德育讲座或论坛、德育专题学习的学生也占有一定比例,仅有约6%的人选择思想政治课;针对新媒体在德育教育中能发挥的作用,56%的大学生认为这是走进学生群体的重要工具,有28%认为新媒体是主要的传播媒介,14%的大学生选择辅助宣传作用;79%的被调查者认为新媒体对于学校开展德育教育有很大作用,有12%的人认为作用一般,9%的人认为没有作用。

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得出新媒体对高校德育传播效果的具体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新媒体成为了大学生表达思想观点的首选工具。当代大学生热衷于使用BBS、 QQ、博客、微博等新媒体,这些新媒体让信息发布者能够更为自由地表达自我、交流感情,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在现实和虚拟两个互相分割又紧密联系的空间沟通交流的重要媒介。一方面它的开放性和交互性能够使大学生更加便捷地获取信息;另一方面它的虚拟性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大学生脱离现实道德和法律的约束,进而更加放纵自己的行为。因此,教育者应当引导大学生合理利用新媒体,自觉抵制不良影响,让新媒体成为大学生提升自我的利器。

第二,新媒体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方式,直接影响高校的德育工作。过去课堂学习是大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形式,新媒体的出现使大学生可以利用电脑、手机从网络上获取学习资源,不仅能达到原有课堂教学的效果,而且能更为自由地选择学习内容,安排学习时间,同时在交互式学习中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这种全新的知识获取模式培养了大学生自主探索新世界、接受新知识、学习新技能的能力。

第三,新媒体的内容会影响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生仍处于独立人格的形成时期,学习生活上更加与众不同、思维方式上更加标新立异,行为习惯上更加我行我素,自身价值判断与选择的能力尚不能适应日益复杂的新媒体生态环境。然而,新媒体以其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极大地满足了大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第四,新媒体既对大学生思想引领、学习交流、兴趣审美的培养起了重要作用,又对传统的德育教育产生一定冲击。一方面,新媒体已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国内外重大事件、学校育人要求都通过新媒体传达到学生之中。新媒体信息传播速度快、视听兼备、生动形象,能够对大学生进行多形式、多角度、全方位的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养和道德观念,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另一方面,诸如腾讯QQ、微博、BBS论坛等信息发布平台尚未建立起健全的信息过滤机制,导致具有不良导向作用的信息很容易在大学生中的蔓延,影响德育教育的效果。

四、提升高校德育传播效果的对策

高校德育传播是一种特定的传播形式,由传播者、受传者、传播信息、传播媒介和信息反馈等要素组成,这五大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德育传播效果。因此,本文从这五个因素入手,提出提升高校德育传播效果的对策。

(一)提升领导重视程度,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

高校德育传播工作的有效开展,离不开领导的重视与推动。高校一方面要确立德育目标,制定德育教育活动机制,构建德育传播体系,合理安排德育传播的内容、时间及人力资源,大力支持并监督德育活动的进行;另一方面要优化校园文化氛围,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德育传播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教师是德育传播的实际发起者、引导者与组织者,其知识结构、传播技能与教学态度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水平,同样,其专业素养、学术水平与学术成就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学生的认可度。因此,需要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提升德育传播实效。

第一,高校需要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政治素质建设。邓小平曾提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这揭示了教师在发展教育事业中的重要性。为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加强教师的政治理论学习,坚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其次,树立教师队伍良好的教育观、价值观和人才观,为学生做榜样,教书育人;最后,培养教师良好的综合素质,完善教师的评测体制,使其发展成为专业素养好、综合素质高的德育传播者。

第二,不断更新道德教育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高校德育不能仅停留于原有的知识内容、知识体系,而要紧跟时代步伐,随社会道德需求的变化而变化。一方面,高校主管部门应定期对教师队伍进行德育培训,组织教师学习前沿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德育教师也应主动拓宽视野,丰富知识内容体系,更好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

第三,提升传播者的社会地位,增强传播者的角色意识。传播者的社会地位在一定程度上是其在领域内权威性的体现,因此,提升教师的社会地位将会极大提升德育传播的效果。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因此,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科研能力,以高等级的学历水平、科研水平以及教学水平树立较高的权威性;同时需要增强角色意识,为人师表,维护自身形象,增强人格魅力,以最优的状态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教育学生。

(二)以学生为中心,强调以人为本,满足学生的德育需求

教师与学生构成德育传播过程中的一对传受关系,二者作为德育传播的主客体,在影响德育传播效果中占据着同等重要的位置。作为受众的学生,需要主动学习,通过整理归纳、理解记忆等过程将所学知识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事实上,学生的成长环境、智力水平与知识结构等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自身对于新知识的理解,因此,德育传播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德育需求。

一方面,要做到满足学生发展的价值需求,引起学生价值共鸣。大学时代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的时代,学生选择信息、判断信息与接收信息的能力相对较弱,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社会压力,因而对德育教育会产生不同的价值要求。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应深入学生中,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坚持以人为本,在德育传播过程中体现人文关怀,引导大学生建立科学的思想体系。

另一方面,对于不同的大学生群体,教师应深入了解其知识范围、环境差异、心理结构等,做到德育教育有的放矢、因材施教,避免以偏概全、一概而论的现象,以此来提升德育传播效果。

(三)严格把关德育传播信息,提升传播信息的科学性

德育内容是吸引学生的重要因素,其编排水平将直接影响大学生对德育传播的接受程度。与专业德育研究机构或部门的建立合作关系,有利于高校及时高效地选择德育内容,更新德育信息。同时,德育创新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要求,需要做到“由重灌输向灌输与渗透并重转变、由生硬说教向民主说服引导转变、由单一性向多样性转变、由传统式向现代化转变”四个转变。此外,需要聘请专业的德育传播研究人才,结合高校德育发展的实际,保证德育信息的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适时适量性以减少学生对德育传播的抵触行为,激发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主动性。

(四)利用多渠道、多媒介的方式进行德育传播

当前,以报刊、杂志、电视、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媒介从不同角度满足了大学生的综合感官需要和道德需求。高校德育传播工作应充分发挥新媒体时代信息爆炸以及传媒效率高的优势,利用多渠道、多媒介的方式开展。

其一,合理选择校园传播媒介提升德育传播效果。校园传播媒介主要分为有形媒介和无形媒介两类。其中,有形媒介指的是高校创办的校报、高校电视台、广播台、校园网络论坛等传播媒体,无形媒介是指付诸道德理念的校园环境以及文化氛围。2004年12月13日,中宣部、团中央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载体。校园文化建设对每个学生的价值观、思想品德、人生发展方向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是大学生德育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实现高校提升德育传播效果的有效途径。

其二,正确利用新兴网络力量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提升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辨识度。随着新媒体应用的普及,教师应积极转变观念,正确认识和把握新媒体的传播特点,创新德育工作路径,拓展教育渠道。相比较而言,新媒体的传播更具自由化、虚拟化,传播者更具草根化、平民化,受众更具族群化、广泛化,因而深受大学生青睐。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新媒体在德育工作中作用,提升德育传播效果。首先要合理利用校园网、广播、宣传栏等校园媒体,让高校主流媒体和网络平台成为信息传播、师生交流的有效载体;其次要建立专门的手机短信平台、博客和网络论坛等,充分发挥其灵活、快捷的特点及优势;再次,要深入研究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德育工作的规律和,开发与大学生身心特点相适应的新媒体资源库,构筑德育教育的新媒体阵地;最后,应尽快将新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纳入到学生教育体系,通过选修课、专题讲座等形式强化学生的自律意识,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网络世界,分清虚拟网络与现实社会的界限,提高自控能力。

(五)建立完善的信息反馈机制,增强德育传播主体间的互动性

信息反馈是德育传播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它能使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实现双向交流,便于传播者及时了解受传者需求。高校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建立完善的反馈系统。首先,在德育传播之前,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预测,选择合适的传播内容和手段来调整学生的思想行为,提高德育传播的针对性;其次,需要建立一个灵活的反馈系统以更好地掌握学生动态;最后,要根据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变化,对照预定目标对德育成效进行评估分析,这样,便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并对教学计划进行修改以满足学生的真实需求。

(责任编辑 郑志军)

钱明,上海海关学院基础部;余越,上海海关学院团委。

猜你喜欢

媒介德育效果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书,最优雅的媒介
抓住“瞬间性”效果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