崀山丹霞地貌风景区生态旅游SWOT分析及开发策略
2013-04-11王钰菲廖荣华马文银
王钰菲,廖荣华,马文银
(邵阳学院城市建设系,湖南邵阳422000)
世界自然遗产崀山丹霞地貌风景区位于新宁县境内,位于北纬 26°16'41″——26°25'58″、东经 110°45'02″——110°49'46″之间,景区总面积达128km2,风景区内自然景观独特优美、人文景观底蕴深厚,被丹霞地貌学术创始人陈国达誉为“丹霞之魂,国之瑰宝”.2001年12月被国土资源部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2002年5月被国务院批准为第四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自然遗产预备名录,2009年2月1日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地提名地,2010年8月2日成功申为世界自然遗产.本文运用 SWOT(Strength(优势)、Weakness(劣势)、Opportunity(机会)、Threat(挑战))分析方法对世界自然遗产崀山丹霞地貌风景区的生态旅游开发条件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崀山丹霞地貌风景区旅游开发的成功性和效益性.
1 崀山丹霞地貌风景区旅游的SWOT分析
1.1 优势分析
1.1.1 旅游资源丰富
世界自然遗产崀山丹霞地貌旅游风景区位于湘西南新宁县境内,与广西资源县八角寨国家地质公园毗邻,总面积128km2,以险寨、危崖、奇巷、迷谷、异桥、象形峰为主要特色的丹霞峰林地貌景观.景区丹霞地貌类型发育齐全、发育过程清晰、形态结构完整,尤以壮年期丹霞地貌景观最为雄伟壮观、极富震撼力,主峰八角寨海拔818m,是1.37亿年来地球自然演化、多种地质过程和构造运动的突出例证.崀山丹霞地貌风景区是与山水生态环境、历史文化及民俗风情相融合,集观光、游览、攀岩探险、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国际级风景名胜区,由雄伟险峻的八角寨、谷深桥异的天生桥、奇巷交错的天一巷、险峰林立的辣椒峰、峒幽壁绝的紫霞峒和山清水秀的扶夷江等六大景区组成,已命名景点110处,地质遗迹470余处,是我国乃至世界最完整的、典型的、稀有的、奇特的、大面积的丹霞峰林地貌景区.
1.1.2 丹霞地貌景观价值高
(1)美学价值高.崀山风景区造景地貌均以“丹崖赤壁”为基调,红色砂砾岩形成的丹崖赤壁随处可见,特殊的红色给人以热烈奔放的美感,崖顶崖脚植物丰茂,青翠欲滴,两者共同组成了特殊的、个性鲜明的色彩美.崀山丹霞地貌造型富有极强的表现力与可辨性,形成众多形象生动的地貌景观.遗产地典型的壮年期丹霞峰林景观,不仅有雄伟壮观的八角寨、奇特绝妙的天一巷、险峻隽美的丹霞峰林、气势恢宏的天生桥、幽雅深邃的石巷迷谷、独立天外的将军石、居重沉稳的古寨石墙,更有如飘带清澈碧透的扶夷江贯穿景区、历史悠久的古遗址、古建筑散布其间.丹霞、青山、遗址、建筑巧妙结合、辉映成趣,相互衬托出一幅完整而又完美的自然画卷,体现了原始古朴的自然美.神奇的古堡、野寨、遗址与绝妙的丹霞地貌、迷人的生物景观,点缀着一处瑰丽如画的人间仙境,具有杰出的美学价值.
(2)科研价值高.崀山丹霞地貌及其气候、生物群落的演变过程,在国内和国际丹霞地区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和罕见性.遗产地丹霞地貌中喀斯特现象明显,形成独特丹霞喀斯特地貌,以漏斗、洼地、落水洞、洞穴与洞穴碳酸钙沉积景观为标证的丹霞喀斯特地貌,这种地貌景观和地貌演化过程是中国和世界上不多见的事例,在国际上也具有高度的对比意义和特殊的地学研究价值.
(3)生物和生态学价值高.湖南崀山丹霞地貌地处华中、华南、滇桂黔生物群落的过渡地带,生物种类繁多,物种丰富,有珍稀植物371种,属国家一、二、三级保护植物61种,是大量珍稀濒危植物、古老植物的重要栖息地,特别是古老物种对研究生物演化很有价值,再加之由于特殊的峡谷气候环境,植物起源古老,植物新种密布,热带植物颇多,是宝贵的生物基因库.
1.1.3 环境条件优越
崀山丹霞地貌景区基本未受现代工业经济的影响,没有工矿业、大规模的森林砍伐和山石开采,环境尚未被污染和破坏,整个景观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的原生态,且风景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暖夏凉,年均平均17°C,光热充足,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素有“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新宁”之说.崀山植被茂盛,物种丰富,生长着许多珍稀名贵物种,森林覆盖率超过70%,负氧离子含量高,整个旅游区的大气、噪声以及水质环境指标均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尤其是处在崀山六大景区的外围景点的舜皇山国家森林公园,其面积达6100hm2.据研究表明,1hm2森林每天可释放氧气750kg,吸收二氧化碳1000kg,那么舜皇山每天可释放氧气475.5万kg,可吸收二氧化碳610万kg,按每人每天需氧气0.73kg计算,舜皇山国家森林公园每天可为数千人供氧.此数据表明该旅游区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可建立空气负离子呼吸区、森林疗养院、森林医院、森林度假村等旅游产品,来丰富崀山旅游的内容,使崀山从单一的观光游览地发展到可度假疗养休闲的旅游胜地.这种旅游格局符合当代人释放压力、归真返璞、回归自然的心态,更是都市人强烈向往之地.只要营销得当,本省的大、中城市以及周边的省、市将会成为其未来的主要客源市场[1].
1.1.4 空间格局优越
从大尺度的旅游空间区位看,崀山地处我国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生活水平以及消费能力较高地“9+2”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带[2].从中尺度的旅游空间区位看,崀山可谓是地处湖南省人口最多的“泛长株潭”地带.国内旅游需求已进入急剧扩展时期.这为崀山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客源市场.崀山南与桂林相距142km,东南岳相距250km,北于韶山、武陵源,张家界遥相呼应.这些风景区具有较高的旅游吸引力,如能利用近邻反应的正效应,则能达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1.2 劣势分析
1.2.1 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基础设施落后
新宁县是一个农业大县,近5年来人均GDP仅400美元左右.现代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服务行业,涉及到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除对旅游资源本身的开发外,还要建设与旅游活动相关的配套设施.崀山旅游景区的景点很多,但分布很散,这种状况就要求景区有较好的配套的基础设施.就目前的情况看,由于地方经济发展缓慢,导致投入不足,相关配套的基础设施也不完善,难以满足游客的需求,严重制约旅客的旅游享受,如崀山目前还没有大规模的酒店、购物商场和娱乐场所,景区的便捷银行和医疗急救中心等配套设施也跟不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崀山丹霞地貌旅游业的发展.
1.2.2 内部交通严重制约崀山旅游的发展
崀山景区内目前无旅游车队及旅游公交,这在4A级世界自然遗产地的崀山,不得不令人深思.即便游客到了崀山,也会因为景区的景点过于分散,车行游览线未能形成网络,从一个景区抵另一个景区需绕道很长距离且走回头路而影响游客的游兴.景区内部游道不够完善,等级不高且游道较短,部分景点甚至无路可达,虽有绝景,却无法欣赏,游客只能望“山”兴叹[3].这种交通格局不能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4].崀山景区的交通是崀山旅游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1.2.3 旅游产品结构、功能单一
崀山旅游资源集山、水、林、洞之美于一体,汇自然人文景观于一身,然而崀山丹霞地貌的旅游一直停留在最基本的观光层次.究其原因主要是众多的旅行社对游客推出的旅游产品仅仅是一些常见的旅游精华景点,这使众多的游客产生了来崀山就只要去上述景点就够了的心理误区,这有碍于崀山旅游业的长远发展,不利于对外宣传崀山博大精深的旅游文化以及崀山独特的自然美.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旅游团队,因此单纯以观光为主的旅游产品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崀山旅游产品单调,旅游功能单一,不能满足不同层次旅游者的旅游需求.
1.2.4 丹霞地貌区域自然环境脆弱
处于断块山地的崀山自然环境脆弱,自然灾害具有多发性以及多样性[5].丹霞地貌区垂直节理有一定的发育,卸荷节理、风化节理较为普遍.岩体在重力等作用下易于崩塌等.丹霞地貌区陡崖坡土层浅薄甚至岩层裸露不利于植被生长,地表水下渗速度慢且下渗能力弱,在暴雨条件下产生强烈的地表径流,容易诱发山洪以及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丹霞区域的地形地貌的特点决定了其是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区域.丹霞地貌区虽然是一个景观优美的区域,但是又是一个自然环境相对比较脆弱的地区[6].这对崀山丹霞地貌旅游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1.3 机会分析
1.3.1 西部大开发
《湖南省加速西线开发1995至2010年总体规划》中把搞好新宁崀山的旅游配套建设作为西线开发的一个重点.因此各方应该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国家旅游扶贫专项基金,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制定优惠政策招商引资,优先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2002年,邵阳市确立了“以崀山为龙头、整合旅游资源、联合打造崀山品牌、创建旅游大市、培育新兴支柱产业”的战略,全面提升崀山旅游的发展水平.
1.3.2 成功申报世界自然遗产
在推进崀山“申遗”的过程中,地方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崀山旅游景区的投资力度.自1992年开发以来,已经投入景区的建设资金达3亿多元,使景区形成了个性鲜明、优势互补并又各具特色的不同景区.2010年8月2日崀山成功“申遗”,大大地提高了崀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崀山应以此为契机,利用“世界遗产,神奇丹霞”这张牌,设计精品旅游线路,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精品,提高旅游产品的竞争力,如开辟桂林—崀山—张家界旅游精品热线,吸引桂林游客北上,张家界游客南下欣赏丹霞地貌这一独具特色的旅游景区.使崀山丹霞地貌旅游的发展得以全面提升.
1.3.3 加强区域间旅游协作
为推进大湘西地区旅游资源的整合,提升区域旅游竞争力,2009年3月大湘西旅游经济协作区合作联盟在常德成立,旨在通过区域旅游经济联盟,整合旅游资源,打造区域旅游品牌形象,推动区域旅游业的整体发展.2011年2月,湖南省旅游局统一部署、编制工作正式启动,崀山作为遗产地,必将取得优先发展权,崀山区域旅游的战略地位将得到提升,促进了崀山旅游的发展.
1.4 威胁分析
对崀山旅游发展最构成直接威胁的竞争对手是同期申遗成功的广东丹霞山、贵州赤水、浙江江郎山、福建泰宁、江西龙虎山.丹霞山的知名度在申遗之前就享誉国内外,所处区位是经济高度发达的广东省,再加之离港澳台较近,因此丹霞山是崀山丹霞地貌旅游发展的头号竞争对手.江郎山所处的地理区位优势以及地方经济发达程度要明显优于崀山,所以江郎山是崀山的第二大竞争对手.对崀山旅游发展构成潜在威胁的还有怀化通道的万佛山、娄底梅山龙宫、衡阳的衡山,它们预备申报世界自然遗产,一旦申报遗产成功,将大大分流崀山的客流量.
随着崀山申遗的成功,崀山旅游的发展出现了强劲的发展势态,但也凸显出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遗产地景区内的人工化、商业化倾向有不同程度的出现,以遗产为招牌招商引资,在景区内建造不适宜景观保护的一些设施,在不适当的地方修建宾馆、商店等设施,不研究、不合理控制旅游容量、超负荷使用遗产开发旅游等.
2 对策
2.1 打造独具特色的多元化生态旅游产品
崀山旅游发展必须要充分利用“世遗丹霞”这一品牌开发多层次、多功能旅游产品,打造崀山旅游精品,树立良好旅游形象,以提高崀山旅游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竞争力.(1)要深度开发典型的丹霞峰林地貌、青山、碧水、奇峰、怪石、遗址、建筑、桃林桔园、稻土梯田、农舍竹篱等田园风光的观光旅游精品.(2)崀山丹霞地貌在各个发育阶段的遗迹均有,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应联合科研部门和高校积极开发各个层次的科考旅游.(3)景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宜人,空气质量好,植被覆盖率高,被誉为天然氧吧,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应积极打造一个集旅游、疗养、避暑、狩猎于一体的生态休闲旅游的理想场所.(4)丹霞赤壁的红色象征庄重、吉祥、富贵,是宗教崇尚的主色调,许多丹霞风景名山的宗教旅游功能发达,在观光旅游的基础上要积极开发宗教旅游.
2.2 坚持保护第一,推进遗产地格保护论[8]
地格反映了一个地区自然与人文的本质特征,遗产旅游地保护的核心是维系遗产地的地格,也就是维护遗产地的地脉和文脉,具体而言就是维系遗产地的多样性、完整性与真实性.多样性包括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倡导多元化,反对单一主义.完整性强调尽可能保持遗产地自身关键要素、面积、生态系统、生境条件、物种、保护制度的完整性以及文化遗产与其所在环境的完整一体.真实性强调的是遗产资源的原始性和完整性,原始性即资源的原生态,完整性即周围环境的协调与文化内涵上的完整.真实性的体现在于对资源的绝对保护,将遗产及其环境的真实性、原始性和完整性全面保护起来,融人文历史和自然景观于一体.
2.3 强化对崀山丹霞地貌景观资源的科学利用
在丹霞地貌景区必须合理划分遗产地各种资源的价值等级,合理划分为核心区、核心次区、外围保护地带和建设区等功能区域.对不同价值等级的资源必须采取相应的分级保护措施[7],为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核心区也就是一级保护区是遗产地的精华地带,综合价值最高,是旅游活动开展的高强度区,景区内有紫霞峒景区、扶夷江景区、天生桥景区、八角寨景区、天一巷景区、辣椒峰景区,保护区面积约9.73km2.一级保护区内绝对保护其原始地质构造,地貌形态,植被生态,设立有专门的垃圾收集点,并派专人定时收集与清理游客遗弃的垃圾,村民生活垃圾统一堆放,集中处理,严禁焚烧,采用填埋等方法处理.核心次区即二级保护区是遗产地游览区内除一级保护区外的区域,综合价值略逊于一级保护区,是旅游活动中强度区,保护区的面积约48.09km2,在保护区内严格控制人工干预,不允许破坏地质、地貌、水体、植被,严禁开山采石等行为.外围保护地带即三级保护区是一、二级保护区以外的景区,旅游活动强度低,生态条件较好的远景地带,实行一般保护.建设区可以说是满足不断增长的游客的数量而在遗产地边缘地区进行宾馆、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用地.遗产地的开发只有真正做到了明确的功能分区,把主要的旅游服务设施拿到保护区外,保护区内才能真正保持真实性和完整性,遗产地的旅游资源才能永续利用,遗产地的旅游才能真正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4 改善交通
交通一直以来是制约崀山旅游发展的最大瓶颈,随着申遗的成功,崀山的知名度明显的提高,崀山的旅游交通将在未来的几年里得到极大的改善.作为湖南的第二个世界遗产地,各级政府也日益关注崀山旅游的动态发展趋势,把在武冈建设国际性机场纳入湖南省十二五规划,并在十二五期间开始动工修建,洞新高速公路的竣工通车密切联系了崀山与桂林的关系,洞新高速与沪昆高铁联通有利于加强东西部的联系.怀化至新宁以及常德—崀山—桂林铁路正在规划建设中.随着高速公路、铁路、机场的建成,崀山周边将形成一张立体交通网,有力的保证了游客的最大旅游效益,为来崀山的游客提供极大的便利,交通将成为推动崀山旅游发展的助动力.这为拓宽崀山的外省甚至海外游客客源市场的份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5 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
旅游开发离不开资金,崀山“申遗”成功后,旅游开发与保护资金严重不足,要实现遗产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有足够的资金做保障.因此要积极争取国家与地方政府对崀山旅游发展的财政支持.在争取国家、地方政府的专项拨款的同时,崀山旅游发展应该积极主动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一是利用旅游所得的门票收入的一部分投入到遗产保护之中.二是以遗产为招牌吸引企业、金融机构以及民营资本的投入,既为民间资本拓宽投资渠道,又推动旅游业的发展.三是以保护丹霞地貌为课题与科研机构以及高校合作,申请科研项目专项拨款.四是发行丹霞遗产景观邮票,既获得资金又达到宣传遗产地的目的.
3 结论
通过对崀山丹霞地貌生态旅游的SWOT分析,崀山旅游业的发展,优势和劣势并存,机会与威胁同在,因此在遗产的旅游开发过程中只有充分认识其优势、特色、劣势,抓住机遇,科学规划,扬长避短,整合资源,打好“世遗丹霞”这一品牌,用神奇的丹霞地貌和人文景观,树立旅游形象,打造旅游精品,走旅游产品多样化、差异化道路才能使其在旅游发展中保持强劲的竞争力.从而使崀山丹霞地貌生态旅游真正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熊建安,汤礼莎等.万佛山旅游发展SWOT分析及对策[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8,20(5):99-102.
[2]文瑚霞,姜燕.崀山旅游SWOT分析与开发对策[J].甘肃科技,2007,23(1):27-28.
[3]王珍曙.论世界自然遗产湖南崀山旅游业的发展策略[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32(2):107-109.
[4]胡伏湘,胡希军,谭骏珊.崀山风景区旅游环境容量分析与调控策略研究[J].产业观察,2010,241-244.
[5]罗德成.丹霞地貌区域的自然灾害研究[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24(2):89-91.
[6]冯淑华,刘成文,沙润等.丹霞地貌景区安全格局的构建及实证研究——以龙虎山为例[J].南京 师大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2009,32(1):130-135.
[7]程道品.资源县八角寨丹霞地貌景观旅游开发 与 保 护 [J].经 济 地 理,2003,23(6):859-864.
[8]邹统钎.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205-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