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明观解析

2013-04-11马桂新

关键词:自然界物种变化

马桂新

(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沈阳 110034)

一、生态学发展形成生态文明的思想基础

1866年,德国学者E.H.Haeckel提出: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1977年,美国学者唐纳德·沃斯特提出:生态学是一门关于人和自然关系的科学。笔者认为,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生物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哲学,也是研究自然界经济规律的经济学。

纵观生态学200年的发展史,经历了田园牧歌式生态学、帝国式生态学、浪漫主义生态学、生存竞争生态学、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和人类生态学的不同发展阶段。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与提升,并逐渐取代了人与自然对立的错误认识。人类生态学的确立,标志着人类对世界的认识走向深化和成熟。

植物生态学认为,植物群落里,所有成员都相互联系和交织在一个共同的生存网络之中,在某一个点上的变化都可能给其他的点带来深远的影响和变化。在这种生态关系中最普遍的是“共栖”关系,就是几个物种同桌而餐。共餐者不是去争夺一份菜肴,而是相互补充其所需要的食物,每个进餐者所取食的都是其同桌不需要的东西。在某些情况下,几个进餐者可能从另一个进餐者那里受益,但却无需回报。各种生命形式的相互依赖,近似于个体体内各个器官的富有活力的联合。说明有机界并非只是一个你死我活的个人主义战场,相反任何物种离开其他物种都不可能单独繁荣起来。

植物生态学论述了生态演替的动态过程,所以人类会因为焚烧一片草地或森林,或是因为引进家畜或草种代替了原生的物种而毁灭一个复杂的生物群落。每个栖息地的演替过程都朝着一个“顶极”结构,或“最终群落”发展。亦即,自然界的最终目标,都不过是形成一个最多样、稳定、平衡且持续发展的群体。这种向顶级平衡发展的生态演替思想就是新生态学的核心思想。

新生态学大约出现在20世纪上半叶。为新生态学奠基的科学家是剑桥大学的动物学家查尔斯·埃尔顿,他的《动物生态学》于1927年出版。该书提出了能够描述处在全球任何地方都能适用的自然界经济的四条规律。一是食物链规律。绿色植物是食物链的第一环,是自然经济序列中的基础资本。所有食物链的相互联结构成食物网络,也就是生命之网。在这个网络中,植物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微生物是分解者,所有的生命物都遵循食物链规律对生物圈的存在做出自己的贡献。世界上唯一不顾食物链规律的物种就是文明的人类。二是物种数量金字塔规律。食物链每上升一级的物种原生质的总质量跟其数量一同减少。位于食物链底部的植物占据着地球上生命物质总和的最大部分,越是处在食物链上部的消费者,数量越少。基于这一规律,人口的数量应该不能多于其他动物的数量。三是“小生境”规律。小生境指某种动物在群落中的生活地位、活动特性以及与食物、敌害等关系的综合境况。生物群聚的程度随种类和条件而变化,过疏和过密都会起到限制作用。每种生物都有自己的最适密度,是物种分化和物种专门化的进化发展过程的结果。四是“生态系统”理论。把整个自然界,包括岩石、水、大气和生物区系都纳入到物质资源的共同序列之中。有机物都可能组合成一系列的“营养级”:普通的生产者;一级消费者、二级消费者;分解者。通过计算有机物的“生态效率”,提出生态系统中能量转移平均效率是大约10%左右。

现代生态学家认为,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基本上都是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而相互发生联系的。在同一个世界上相互依存,意味着一定要分享一份共同的能量收入。而作为大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一定要被视为主要是一种经济动物,因为他毕生都在追求更高的生产效率。然而大自然的各个不同部分就如同一个生物机体内部一样紧密地相互依赖、严密地编织成一张疏而不漏的存在之网,以致没有哪部分能够被单独抽出来而不改变其自身和整体的特征。只有通过重新深度认识这种关联性,科学才能恢复其公正性。

奥地利地质学家爱德华·休斯的“生物圈”概念、达尔文的进化论、埃尔顿的动物生态学、坦斯利的生态系统理论以及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学等生态学的进展与观念的递进,有着巨大的社会影响力,从而进一步形成了包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交叉的新思想。这些思想汇集为“人类生态学”,屏弃了技术乐天派无视其副作用的观点。人类生态学教导人们,人类必须在自然和道义的种种限制中生活。

二、生态学时代思潮奠定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

20世纪中叶以后,环境问题的加剧、生态学家对人们环境意识的激发和环境保护主义的兴起,引发了美国的自然保护运动。“生态学时代”这个提法出自1970年第一个“地球日”的庆祝活动,它表达了一种希望:生态学科将提供保证地球维持生存的行动计划。它从理论上反思了现代工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缺欠,反思了机械论哲学的失误,重新认识了自然界、人在自然界里的位置以及人与其他自然物的生态关系等深刻的问题,明确了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

进入生态学时代,在生态学范式中出现了全新的生态学理论、概念和观点,使人对这个世界有了完全不同的新看法。盖娅假说、混沌理论、错综论等新理念,使大自然重新“返魅”,其复杂性、有机性、经验性、创造性、联系性、整体性和不可知性等本质属性更加深入人心,敬畏自然成为人类必备美德。

(一)盖娅假说

早在二百多年前,就有人将地球看作一个有生命的整体,是一个“超级生物”。河流好像地球的血管,森林好像地球的肺脏,海洋好像地球的心脏,人类好像地球的大脑。这种观念在最先进的技术和最新式科学的强大影响下,于1970年形成了一个假说:盖娅假说。

“盖娅”是希腊大地女神的名字,古希腊人用来代表大地和大地上所有的生命所组成的大家庭。盖娅假说认为,所有生命构成的整体具有一个活人所具有的全部特征,即整个地球至少地表系统是一个有生命的、能够自我调节的活的系统,包括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在内,整体地发挥着作用。生命活动本身也是一种地质力量,它悄悄地改变着地表的地质结构,特别是改变了地球大气的成分和结构。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成有机的碳,把一个充满二氧化碳的大气变成一个只含有很少二氧化碳的大气。假如生命一旦消失,地球就会回到金星、火星等无生命的行星一样的表面状态。现代古生物学和地质学研究证明,地球上生命的历史几乎和地质历史一样的长,大概有38亿年之久的漫长的协同进化的过程。生命的诞生和发展的每一步都伴随着环境的发展和变迁;反过来,每一次新的生命形式的出现都进一步促进环境的改变。这样,生命的进化和环境的进化互为作用,使地球从一个像火星一样,没有任何生命迹象的星球,变成了万千生命活跃栖息的家园。

盖娅假说的核心是表达了地球是一个整体的生命有机体的信仰,认为自然界虽然存在着竞争性和侵略性,但最基本的规则应该是合作与共生。“盖娅”理论表明有机物必须相互依赖以维持生存,最高级的有机物也离不开最低级的细菌的作用。地球盖娅作为万物的母亲,手中掌握着人类的命运,如果盖娅成为病体,人类将无从依附。

“盖娅”假说是现代生活中重新诞生的概念,把人类对地球的认识提高到崭新的阶段,形成了全新的地球观和生物圈政治观。在这一观念下,人们不再是只是某一阶级、某一国度、某一地域的成员,为有限资源而进行你死我活、两败俱伤的斗争。人们将自身视为在同一生物圈生活的地球公民,大家联手去开发可再生能源,而不是争夺有限的化石能源,共同保卫身处其中的地球生态系统,寻求共同发展的可持续性。

(二)混沌理论

对混沌的科学研究开始于1961年的麻省理工学院。气象学家爱德华·洛伦茨提出了现已闻名于世的“蝴蝶效应”理论。该理论可以形象比喻为:一只蝴蝶今天在中国的一个公园里扑打翅膀煽动了空气,可能会改变下个月出现在北美一个城市上空的风暴系统。科学家们称这种现象是“对最初条件的灵敏依赖”。其含义就是,投入中的细微差别可能很快就变成产出中的实质性巨大的差距。由此说明大自然从本质上讲,其运行过程是非直线性的。气候的非直线型变化就是最为典型的例证。人们始料不及:由于传统工业的发展,造成空气污染,会导致全球变暖,产生厄尔尼诺、拉尼娜等一系列的全球气候灾难。

对生态学领域来说,“蝴蝶效应”所包容的含义是深刻的。现在正在发生着的会改变这个世界动植物结构的,有可能是哪些遥远的、看不见的和不起眼的变化呢?这就是混沌科学向人们提出的挑战。

其实混沌原理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和社会事务中,生物物种基因构成以及对环境的反应中都存在混沌的因素。根据混沌理论,生态学家永远不能完全准确地详细说明一个生态系统在既定时间里的状况。因此,他们也就不能做出长期的预测,说明生态系统中不同物种究竟会发生什么变化。

当然新的混沌生态学并不是完全转向混乱无序的思想,或者完全转向不确定论哲学,或者转向蒙昧主义对科学的否定。混沌理论所依靠的数学开始把秩序与混沌当作是基本决定论的两个明显的表现形式。自然界存在着多种状态,有的井然有序,有的混乱无序,共同构成了一个连续的系列。那么秩序和混沌也可能联合构成美妙的数学与生态学。

蝴蝶效应在社会学界的应用说明,一个坏的微小的机制,如果不加以及时地纠正和调整,日后将会给社会带来非常大的危害;而一个好的微小的机制,只要正确指引,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将会产生轰动效应,或称为“革命性变革”。

(三)错综论

继混沌理论之后产生的“错综论”,可能会成为又一个关于物质与能量、时间与空间性质的宏大跨学科理论,一个能将物理学、生物学甚至历史学、人类学、经济学等联系起来进行跨学科探索的理论。错综论是处于秩序与混沌边际的新兴科学。错综论指出,如果自然界显示出混乱无序的基本能力的话,就不得不需要加以了解和研究秩序了。自然界中不可能存在任何内在的支配一切的广泛秩序,但大量迹象表明,变化的条件可转化成有序的条件,有序的条件也可以转化成变化的条件。我们不能把生态系统想象成镌刻在地球表面上的永久实体,只能看作是时常翻新、时常不同、永远变动的可变模型。

沃斯特的《自然的经济体系》一书中说,错综论的出现使理论科学界激烈争论的问题形成了完整的循环。表现之一,在自然界中趋向于平衡的思想受到挑战并被科学家们抛弃,不平衡成为实际存在的更真实的状态。表现之二,平衡又开始作为自然界内存在的、需要解释的广泛可能性而重新出现。表现之三,最新的发展又把科学带回到古老的认识。特别是自然界存在着种种无法解决的矛盾,却能融合成一种统一的运动。错综论的发现重新证明了中国道家学说这一古老哲学中的智慧,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三、持续稳定是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

基于生态学思想,综合生态学时代的新理念,生态文明的根本价值追求,就是人类在有限的生态圈内如何可持续地生存与发展。

因为有机的自然界之内,所有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并按相互依赖的原则来运转。没有其他物种的帮助,任何有机物或物种都没有机会生存下来。约翰·缪尔曾说:当我们试图单独挑出某一物种时,就会发现它与系统内其他物种紧密联系着。如果把任何一种有机物个体或一个有机物种群单独送到外层空间,离开其他种类有机物的所有服务,那么,它(们)将不会生存下来。生存与发展的伙伴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人类也是如此,人类的生态依赖性的全部含意正在逐步渗入多数经济界和政界领导人的头脑之中,他们正在逐步背离自己雄心勃勃的关于征服地球和免受自然界力量局限的宣言。其他物种就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朋友和伙伴,濒危物种灭绝已成为全球性关注的大事,并在国际性条约中得以体现。

生态文明要求阻止动、植物种类在人类手中灭绝。运用新的生态学观点,来拯救日益衰落的物种、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免于毁灭。哈佛大学生态学家爱德华·威尔逊指出:每允许一个物种灭绝,就是失败一次,对我们大家都是不可挽回的损失。不管科学家们在社会进步、科技发展、自然平衡概念上存在什么分歧,不管认为自然界中是合作还是竞争占据统治地位,也不管怎么看待是混沌还是有序主导世界,保护生物多样性已经变成一种一致认同的共同责任。

生态文明要求向自然学习。大自然不仅是人类的母亲,也是人类的老师。地球生物圈存在和发展了几十亿年,而人类向自然进军只不过几百年的时间,不能持续的本质已经初露端倪。对以往工业文明历史的研究已经揭示出我们应该吸取的教训,使之应用于人类所选择的价值观念是非常重要的。自然界提供大量的模式,使我们能够依据这些模式达到目的。例如,如果我们想飞,就从经历几千万年发展完善的鸟类翅膀中找到模式;我们想阻止土壤侵蚀或者抵抗干旱,就从长满牛尾草的草原中找到模式,这种草原能够比单一农作物的农田储存更多的雨水,从而能安然度过严重的干旱期。

向自然学习,就要树立生态文明观。其中生态经济观包括循环经济观、节约消费观、清洁生产观等;生态政治观包括民主政治理念、环境正义理念、生物圈政治理念;生态伦理观包括大地伦理观、深层生态学、自然价值观、自然权利观;生态世界观包括有机论、整体论、混沌论、层创进化论等。

生态文明要求正确认识变化。历史证明,不但变化是确凿存在的,而且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变化是周期性的,有的变化是直线型的,有的变化是浑沌的,有的变化在半天之内就可以完成,有的变化则要用千万年漫长的时间。我们不能够把某一特定的变化看作是绝对标准,就如同不能够把特定的平衡状态看作是标准一样。自然界中发生的变化,有的对我们既有利也有弊,有的虽然我们不能阻止其发生,但是可以加以预防。真正的挑战是确定哪一种变化符合我们开明的自身利益,且与我们严格的伦理推理相一致。我们应该在价值体系的高度上来保持变化的多样性,促进多种生命与多种变化和平共处。现代技术的最普遍的特点之一,是可以按照人们的预想去“改造自然”,以便提供食品、衣服、住宅、各种通讯和交际的手段。自然生态的法则却是,只有自然界懂得的才是最好的。在自然系统中任何人为引起的变化,对那个系统都可能是有害的。就像你打开你的手表后壳,闭上眼睛把一只铅笔插进那些裸露的器件中间随意乱戳,其结果必然是破坏了这只表。人类只是一个有生命的不断变化的系统的一部分,人类必须适应生物圈的变化而生存,因为我们本身就是变化的产物。我们能做的就是接受、利用和适应这个系统的变化,使地球成为一个舒适安逸的家园。

生态文明要求人类社会要在环境容量的限度内取用自然资源。基于只有一个地球的认识,和地球是一个有机整体的概念,人类必须在自然产出的局限内发展。科学家们认为他们能够确定自然的产出,在生态系统稳定状态的种群水平下,在不影响系统的完美平衡的前提下,计算出每年能捕多少鱼,能砍多少树,能排放多少污染物等。总之,是人们在不触动固定的自然资本的情况下,从自然的经济体系里提取利息。英国经济学家舒马赫的畅销书《小的是美好的》,把技术看作是一个与经济、社会、自然生态之间相互结合的协调发展的过程,最终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采用介于劳动密集型技术与高科技之间的中间技术,进行小规模生产,有利于经济的持久化。舒马赫说,“小”之中蕴含着智慧,“小”比“大”减少了对自然的危害;使人的生产能力小于自然的再生能力;减小人的负担,充分发挥人的创造力。

化石能源的形成是一个极其缓慢的过程,人类社会向大自然取用资源时要以更加谨慎的态度和更加缓慢的节奏去操作。放慢节奏,以免加重某一自然系统陷入随机变化的压力之中。这就要求寻找自然界安全供应资源的最佳节奏。这种最佳节奏绝不是急切的,而应该是缓慢的。英国剑桥大学的植物学家埃文斯把地球比作一袋未经雕琢的钻石,必须告诫人们:不要把整袋钻石都投进炉里,一夜烧光。人类作为自然之精灵,应该优雅、从容、诗意地栖居于地球之上,建立生态文明,必须反思和抛弃那种急功近利、物欲横流的工业文明追求。

生态文明必须关照人的发展。化石能源和核能不适应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有识之士纷纷提出关于可持续能源的设想。其中美国畅销书作家杰里米·里夫金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一书中提出了后碳时代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潮汐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设想有着广泛的影响力。书中提出把每一座楼房建成“微型发电厂”的构想以及可持续能源的分散式生产与存储,通过能源互联网实现分配和零排放。可见,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不仅需要人类自身的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品格,还需要培养适应生态文明的新型劳动力通过一系列现代技术把可持续的设想变为现实。

生态文明关注的不仅是物质层面,更加重视精神层面,人的观念与意识的不断更新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必要条件和重要标准。里夫金还提出了提高人的全面素质的教育途径:分散式合作课堂和扁平化学习模式。

[1]唐纳德·沃斯特.自然的经济体系[M].侯文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巴里·康芒纳.封闭的循环[M].侯文蕙,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3]彼得·拉塞尔.觉醒的地球[M].王国政,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1.

[4]E.F.舒马赫.小的是美好的[M].虞鸿钧,郑关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5]杰里米·里夫金.第三次工业革命新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M].张体伟,孙豫宁,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自然界物种变化
自然界中的神奇香料
自然界的一秒钟
从9到3的变化
回首2018,这些新物种值得关注
例说“自然界的水”
电咖再造新物种
这五年的变化
世界上的15个最不可思议的新物种
自然界的奥运狂欢
鸟的变化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