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道经目录浅说
2013-04-11李万健
李万健
(国家图书馆,北京 100081)
佛经目录和道经目录,是中国目录学史上最早出现并迅速发展、兴盛起来的专科书目,已经有近两千年的历史了。两者不仅在佛教、道教发展和研究方面具有非常意义,在目录学和学术史上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直到今日,对其研究及使用,仍然是致力佛道研究、目录学研究,以及其它学术研究不可或缺的工具。
1 佛教及佛经目录
佛教是世界上三大宗敎之一,创立于古印度,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大约在西汉末、东汉初,佛教传入中国。到魏晋时,中国佛教基本创立。南北朝又有了极大发展,佛教开始中国化。隋唐之际,佛教教义大发展,宗派纷呈,佛教艺术的中国特色浓厚,使之达到了成熟的地步,十分兴盛。宋时,整理、印造的经书非常之多。唐宋间佛教发展到了顶峰。而元明清诸代,理学兴,佛教逐渐衰微,但仍长时期对社会发挥着影响作用,与儒、道及民间宗教融合流传,延续发展。
中国的佛经目录也随着佛教这样的发展脉动,由魏晋时创立,南北朝大发展并逐渐成熟,至隋唐时壮大,唐宋之际发展到顶峰,一步步行进,很快成为目录学家族中的重要一员。
佛经目录对于传统目录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单就目录编制来说,佛经目录在审阅图书、著录及类分图书方面做得非常细致、科学,为普通图书编目提供了经验,树立了榜样。对此,梁启超曾有过精辟论评:“其所用方法有优胜于普通目录之书者数事:一曰历史观念甚发达:凡一书之传译渊源、译人小传、译时、译地,靡不详叙。二曰辨别真伪极严:凡可疑之书,皆详审考证,别存其目。三曰比较甚审:凡书同时或先后异译者,辄详为序列,勘其异同得失。四曰搜采遗佚甚勤:虽已佚之书,亦必存其目,以俟采访。五曰分类极复杂而周备:或以时代分,或以书之性质分,……同一录中各种分类并用,予学者以种种检查之便。吾侪试一读僧祐、法经、费长房、道宣诸作,不能不叹刘《略》、班《志》、荀《簿》、阮《录》之太简单,太朴素,且痛惜于后此踵作者之无进步也。”[1]梁启超用事实说明佛经目录于著录、分类上比刘歆《七略》、班固《汉书艺文志》、荀勖《中经新簿》、阮孝勖《七录》等普通书目更科学、实用,深感一般书目的编制,应好好向佛经目录学习。事实上,佛经目录对传统目录学发展的确是起到了很大影响和促进作用。
佛教及佛经目录的发展壮大,使它在传统的书目分类法中曾一度占有十分特殊的地位。在很长的时间里,它是和普通书目混合编制、一起发展进步的。晋荀勖所撰四部书目《中经新簿》中就收录了佛经图书。南北朝时,宋元嘉八年编的《秘阁目录》中收有四百多卷佛经。南齐王俭编的大型综合性书目《七志》则更进了一步,将佛、道经书于七大类之外单列附录两类,一为道经,二为佛经,予以了特殊地位。大约于王俭编《七志》后五十年,梁阮孝绪撰《七录》,即干脆将佛经、道经两类书列为七大类的正式类目。可见当时佛教、道教地位之重要,佛、道经书之繁众。到了唐撰《隋书经籍志》时,四部分类法已很成熟了,魏征等也同《七志》一样,将佛道经类置于其它类图书之外,于经、史、子、集四部之后附设了道经、佛经两类,以收录释、道经书。此后,大部分综合性书目是将这两类书著录于子部下的释、道两小类里。实际上,隋唐以后,越来越多的佛、道经藏是单独编制书目来收录其书,如唐毋煚就在其所编综合性目录《古今书录》之外,另编有《开元内外经录》,收录佛、道经书两千五百余部。后来印行的《大藏经》中也编有佛教经目。而且,许多佛教经目是由佛寺、佛家自行编撰刊行的。应该说,佛经单行目录,是目录学史上最早发展起来、并达到兴盛的单行专科目录。
东汉时期,就开始有人去印度取经,翻译、抄录的经书日渐增多。为便于管理和使用这些经书,佛经目录便应运而生了。从汉魏到隋,仅见于文献记录的佛经目录就有四十多种。唐宋又不断增多。北宋时,雕版印刷术已发展成熟,并用于刻印经书,佛教经典的丛刊《大藏经》也开始刊版行世了。这就使佛经及其目录的编印、传播更兴盛了。
至今可知的,我国最早的佛经目录,是魏晋时期的僧人朱士行所编之《汉录》[2]。朱士行,颖川(今河南禹县)人。据说他是汉人中出家之第一人。《汉录》是记录汉代翻译佛经的总目。自此之后,佛经目录层出不穷,其主要者有如以下所举。
综理众经目录 晋释道安撰。道安(314-385),常山扶柳(今河北冀县)人。十二岁出家为僧,一生致力佛学,声名彰显。其所编《综理众经目录》,收录了自汉至晋的译经十七家、计二百四十七部,失译(者)经一百三十四部,古译经九十二部,难辨真伪的疑经二十六部,以及他自己译注的佛经十八部等。其著录以年代为次,每书后标列译经年月。《综理众经目录》首开综合性佛录先河,为后人记录了四百年来中国佛教从开端到形成阶段的经典,可谓我国佛经目录的奠基之作。诚如当代著名目录学家姚名达言:“安诚无愧为佛录开山之祖矣!”[3]可惜,此目久佚,但其大部被收入梁释僧祐编撰的《出三藏记集》第二部分中,由此可窥其概貌。
出三藏记集 南北朝齐梁时释僧祐撰。僧祐(445-518),彭城下邳(今江苏邳县)人。年十四出家定林寺,刻苦研求经学,成为一代律学大师。《出三藏记集》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佛经目录。此目计十五卷,收录佛经二千一百六十二部、五千三百一十卷。全书分为撰缘记(一卷)、诠名录(四卷)、总经序(七卷)、述列传(三卷)四大部分。《出三藏记集》在佛学和佛经目录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意义:其一,它为后人保留了多方面的珍贵资料,为后学和研究提供了方便。例如,经目中关于佛典来历及译经方法、过程的记述;大量关于名僧事迹的记述,等等,可以说都是我们今天所知佛教历史情状的重要来源,可谓宝贵非常。其二,它收录了我国第一部综合性佛经目录《综理众经目录》的内容,为我们记录下了晋以前的经目,使其不至佚亡。其三,对佛经目录的分类、编目方法有着许多重要贡献,其中,僧祐采用的辑众经序记为一经作解题的做法,实为后世所谓辑录体书目编制方法之萌芽。
大隋众经目录 隋释法经等撰。开皇十四(594)年,牛弘奉敕编撰众经目录,遂诏大兴善寺沙门法经等二十余人执其事。是年成《大隋众经目录》七卷,著录佛经二千二百五十七部、五千三百一十卷。此目之分类体系严密、明了。它先将佛经教义作为一部分,杂著分为另一部分;教义再分大、小乘两类,其下又各自再分,共列出三十六小类。杂著部分按体裁分为抄录、传记、著述三类,其下各自再分,共分出四十二小类。如此,形成了一个严整、细密、明了的经目体系。这种既按佛教思想体系、又按传译情况和文体分类的思想,是南齐《众经别录》分类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对后来更为科学的佛录编制具有重要影响。
历代三宝记 隋译经博士费长房等编撰。费长房,成都(今属四川)人,曾为僧侣,后还俗。隋开皇间入翻经厂译经。历时十余年,撰成此录。全目十五卷,计著录佛经二千一百一十六部、六千二百三十五卷。分帝年、代录、入藏三大部分。帝年,即周至隋佛教史迹及出经年表;代录,是各朝代译经的记录;入藏,即隋代当时所存佛经的分类目录。全书之后有序目一卷。目录编制周密完善,水平极高,是僧祐《出三藏记集》而后又一部高质量的佛经目录。当代著名目录学家王重民曾盛赞道:“论其组织完密和实际效用,应该说是我国专科目录中最完善最典型的一种。所以唐代的佛经目录,又在费长房的基础上,获得了进一步的提高,使佛经专科目录的成就达于极盛。”[4]
大唐内典录 唐释道宣撰。道宣(596-667),丹徒(今属江苏)人。十六岁为僧习律,贞观间曾受诏与玄奘译经,阅习佛法五十余年。有《广弘明集》、《法门文记》《三宝录》、《续高僧传》等著述二百余卷。凭着对佛经的深解及其在佛教上的极高造诣,为光大佛学,他决心撰辑一部高质量的佛经目录。于是便参酌群目,勘阅详定,吸收了僧祐《出三藏记集》、费长房《历代三宝记》之优长,于麟德元年(664)撰成《大唐内典录》十卷。此经目分为十录。其中历代众经传译所从录,将费长房《历代三宝记》之收录内容全部纳入;入藏录,记录当时所有佛经八百部、三千三百六十一卷,按类编排,等等。目录中最具创造性的是历代众经举要转读录,此部分是从有数个译本的译经中选定、推荐出一个最优秀的译本。例如:《华严经》有十几个译本,此目推荐了佛陀跋陀罗的译本。对于这种做法,梁启超予以了极大肯定和高度评价。他说:"宣公本篇于异译别行诸经,各择其最善一本,其裨益于读者实不少。著书足以备学者顾问,实目录学家最重要之职务也。”[5]
大唐开元释教录 唐释智升撰。智升是长安崇福寺高僧,人称其“义理悬通,二乘具学”,“文性愈高,博达古今”。此目撰成于开元十八(730)年,计二十卷。著录汉至唐开元十八年所出佛典二千二百七十八部、七千零四十六卷。目录分为总录、别录两大部分。总录著录自汉至唐之佛经,记译经岁月,有译者小传;别录根据经本情况,分为七录,如有译有本录、有译无本录、之派别行录,等等,著录不同情况的经本。智升继承并发展了僧祐以来的佛经编目方法,目录具有分类细密、检索方便、注释详明等优点。除《大唐开元释教录》而外,智升还撰有《开元释教录略出》四卷,《续大唐内典录》一卷,《续古今译经图记》一卷。
大藏经纲目指要录 宋惟白撰。惟白系东京法云寺主持。崇宁二年(1103),他奉旨游天台,至金华山智者禅寺,阅大藏经,于次年撰成此目。经目共收佛经一千零四十九种,每书皆撰提要。其提要先述书之大旨和内容,再对经论做辨析,以指导阅读。提要之言语生动,辩论清晰,发人深省,是此目一大特色,被姚名达誉之为“在佛录中,允推为至高无上之解题杰作”。
大藏圣教法宝标目 宋清源居士王古撰。王古于徽宗时官至尚书。释克己为此目所作序言,说他“读经该贯,演义深玄,举教纲而目张”,令其所撰经目“全藏义海了然于心目之间”。此目著录较简略。与惟白《大藏经纲目指要录》比之,一详一略,相得益彰。
阅藏知津 明智旭撰。智旭(1599-1655),俗姓钟,又名际明,字振之,法名蕅益,号八不道人。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曾于九华山及龙居、温陵、石城等八寺研习佛教,遍阅佛藏,著述丰厚。智旭阅经,边读边记。年久,积经目手稿成书,名之《阅藏知津》。此目共四十四卷,收录宋金刻《大藏经》所收佛典一千七百七十三部。每书均撰提要。其重要特色,是敢于冲破隋唐而下佛教经籍分类先分大部,再按经、律、论分列之成规,改为先列经、律、论、杂四藏,再各分小类,创造了一个新的、更符合佛教经籍实情的佛经分类体系,对后来的佛经编目,产生了深刻影响。
2 道经目录
道教是我国本土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宗教。道教虽尊奉老子为道祖,但老子并未创立道教。老子主张崇尚自然、清净无为的思想,与道教相信神仙,冀望长生不老、白日升天的信条完全不同。道教是集古代巫术、神仙、方士之说,与阴阳谶纬之说混合而形成的。大约东汉顺帝时,于吉作《太平经》一百七十卷。巨鹿人张角曾以此为号召,组织太平道并起义,后失败。与此同时,沛人张陵于永和六年(141)作道书二十四篇,并创五斗米道。此后,道教逐渐兴起。三国时,葛洪开始整理道教经义,确立道教学理,推动了道教发展,并编撰了第一部道教经目《道书目录》。
葛洪(284-364),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字稚川,号抱朴子。东晋道教理论家,炼丹术家。其基本思想,是以神仙养生为内,儒术应世为外。有《抱朴子·内篇》,记述具体炼丹方法。他在《抱朴子·释滞篇》中说:“道书之出于黄老者,盖少许耳。率多后世之好事者各以所知见而滋长,遂令篇卷至于山积。”为了让“好道者知异书之名目”,他在《抱朴子·遐览篇》中记载了其老师郑隐所藏汉魏至晋初的道书目录。这一《道书目录》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道经,包括经、图、记、录、法、律、集等类图书,共二百零四种、六百七十八卷;另一类为符,包括大符五十七种、五百余卷,小符无计。共记录道经一千二百余卷。
自两晋到南北朝刘宋,历一百六十年,道教发展极快,但道经繁而滥。明帝时道士陆修静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独立的道经目录《三洞经书目录》。
陆修静(406-477),字元德,吴兴(今属浙江)人。早年修道庐山,晋泰始三年(267)到建康,广集道藏于崇虚馆,得经书、方药、符、图等,计一千二百二十八卷,奠定了道藏基础。泰始七年(271)撰成《三洞经书目录》。此目将道经以道义分为“洞真”、“洞玄”、“洞神”三大类,共一千二百二十八卷。自有此一目,道藏立矣。
继陆氏《三洞经书目录》之后,又有孟法师的《玉纬七部经书目》。孟法师为何人,已不可考。据载,七部即“三洞”再加上“四辅”。孟氏的七部分类方法,对道经分类体系发展,具有重要贡献。
隋炀帝曾命道士编撰了《道书总目》四卷。至唐代,朝廷以老子为远祖,遵其为“玄元皇帝”。因而道教地位崇高,道教经书日多,道经目录也有很大发展。唐政府曾建玄都观,召集道士来此编撰经目,成《玄都观一切经目录》。后又有尹文操撰《玉纬经目》,收道经七千三百多卷。唐明皇御制道经目录《琼纲目》,著录道藏五千七百余卷。著名目录学家毌煚作《开元内外经录》,收道经二千五百余卷。等等。
宋代,道教经书整理、刊印很受重视,编撰了一批道经目录。而且,许多经目都是由皇帝亲命高官领衔主编的。可见宋廷对发展道教、整理道经之重视。宋时之道经目录主要有:
道藏目录 徐铉等编撰。徐铉(916-991),字鼎臣,扬州广陵(今江苏扬州)人。五代、宋初文字学家,官至散骑常侍。宋太宗命徐氏领衔整理道经。先后共收集经书七千余卷,徐铉等人负责校勘、整理,去除重复,得书三千七百三十七卷,编为《道藏目录》。这是宋人编撰的一部很重要的道经目录。
宝文统录 王钦若等编撰。王钦若(962-1025),北宋临江军新喻(今江西新余)人。官至宰相。曾领衔编撰《册府元龟》。宋真宗时,王钦若受命与戚伦及道士朱益谦、冯德之等整校亳州太清皇道书,并以徐铉《道藏目录》补之,分为“三洞”、“四辅”七部,记录道经四千三百五十九卷,赐名《宝文统录》,又称《三洞四辅部经目录》。
大宋天宫宝藏 云笈七籤 张君房等编撰。君房,安陆(今属湖北)人。宋道藏修校专家。景德进士,官至尚书度支员外郎、集贤院校理等。大中祥符中,真宗将密阁道书发付杭州,令戚纶诸人校理,君房领衔主其事。于是取朝廷所降道书,以及苏州、越州、台州旧道藏进行修校,于天禧三(1019)年成《大宋天宫宝藏》,计四千五百六十五卷。又另从其中摘取精要者,编为《云笈七籤》,意为七部类道教经籍之精华,共一百二十二卷。
宋万寿道藏经目录 《万寿道藏》计五百四十函、五千四百八十一卷,是现存我国最早的道教经典。它是用宋徽宗时搜访之道书做底本,于福建闽县镂板印造的。这是我国第一部印刷本道经丛刊,按“三洞”、“四辅”、三十六部的分类体系编排,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了。据载,有《宋万寿道藏经目录》十卷,记录此道经丛刊收经目录。但此经目早佚,其具体情状已无可考。
至金、元、明、清,道教经典及其目录,已远不如此前为盛。金元关于道藏经目的记载就已经比较少了。明代有《道藏目录详注》等。
道藏目录详注 白云霁编撰。白云霁,字明之,号在虚子。上元(今属江苏南京)人,明南京朝天宫道士。此目成于明天启间,计四卷。各书下录撰人,附子目,摘录原书序文。其后附有《大明续道藏经目录》一卷。
长期以来,佛、道书目很少有集中印行者,旧有目录少且分散难得,对于佛、道学习和研究,极其不便。鉴于此,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编辑出版了《佛经道经目录丛刊》,收录了绝大部分现存的佛经目录(七十二种)、道经目录(十三种),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应该说,此举对佛教、道教及两经目录研究和发展做出了可贵贡献,功莫大焉。
〔1〕〔5〕梁启超.佛家经录在中国目录学之位置.见:饮冰室合集.中华书局,1989年
〔2〕乔好勤.中国目录学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
〔3〕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4〕王重民.中国目录学史论丛.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