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短途公路专线客运出租化运营模式构建
2013-04-11张敏
张 敏
(1.山东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2.山东大学 管理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1 中短途公路专线客运现状
公路客运是社会基础服务系统之一,对城市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既可以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又可以为城市之间经济往来、合作沟通架设便捷的桥梁[1]。近几年随着各地都市经济圈的纵深发展,以及全国高速公路网络的不断延伸和覆盖,中短途公路客运逐渐成为人们往来于城市之间的首选,这为中短途公路客运带来了空前的机遇和进一步的发展空间。但是当前的外部环境非常复杂,中短途客运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如黑车抢占市场现象严重,以济南至莱芜客运线为例,由于黑车营运,已经使得正规长途客运几度停摆。济南至莱芜客运线可以称得上是“短途黄金线路”,走济青高速南线仅1个多小时的车程,加之黑出租灵活的运营模式,使得正规长途客运企业在竞争中毫无抗争能力。黑出租存在严重的违规行为,需要交管部门的严加管制,加大打击力度,但从这一事件,可以抽象认知目前中短途客运存在的问题,慎思这一运营模式的创新之路。
2 中短途客运出租化改革的可行性分析
中短途客运是指从始发城市到目的城市车程在1~2 h,跨越行政区划的客运专线。这类客运专线往往处于都市经济圈中,是都市经济圈交通运输的支柱。从交通条件、通讯技术、客户分析、维护市场秩序来看,中短途客运进行出租化改革具备一定的可行性。
2.1 区位交通条件优越
交通条件便利、车程适中是中短途客运出租化改革的前提条件。当前全国各省市依据城市布局,打造了众多都市经济圈。所谓都市经济圈,也称为“1 h城市经济圈”,指“外围”与“中心”相互之间的交通时限在1 h之内的经济圈,是从交通运输便利程度的角度对城市经济圈进行的形象概括。从“中心”到“外围”的半径越短,提供的相应基础设施如交通、通讯等越方便快捷,经济圈内部配置的各种资源流通速度越快,城际间协作与交流就越紧密,经济一体化程度就越强,经济圈的“极化”、“扩散”功能就越容易形成并发挥作用[2-4]。以济南都市经济圈为例,济南至周边淄博、泰安、聊城、滨州、德州、莱芜6个城市,京沪高速(德州—济南—泰安)、济青高速(济南—滨州—淄博)、济聊高速(济南—聊城)、京福高速(德州—济南—泰安)、青银高速(济南—淄博)、青兰高速(济南—莱芜)贯穿其中、纵横交错,使得几个城市间形成天然的经济圈,济南到达6个城市的平均车程在2 h以内。
2.2 信息技术保障
信息技术发展至今,远程遥控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在运营车辆上安装GPS监控系统可以帮助车辆运营商实现车辆的实时位置监控、调度、行车速度控制、行车状态的记录分析、事故预防和车辆的高效利用,同时在维护保养等方面提供24 h网络化、智能化和人性化管理[5]。信息技术的运用,一方面使中心调度、远程指挥成为可能,另一方面也为车辆安全运营提供了保障。
2.3 市场前景大,顾客满意度高
我国正处于社会快速发展时期,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在这个时期,经济结构和产品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与之息息相关的运输需求结构,也必定会发生深刻变化。在衣食住行等社会基本要素方面,人民群众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出行方面表现更突出,由原来的“走得了”,逐渐向“走得安全、走得便捷、走得舒适”方向转变,对出行安保、服务意识和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6]。因此,如何更好满足客户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是道路运输工作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急需探索和解决的主要任务。只有适应这一趋势,在满足“量”的需求前提下,不断为社会提供高品质、差异化、个性化的优质服务才是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必然之路。
目前我国各地中短途客运仍由长途客运公司垄断,采用“车站对车站”模式,一方面增加了旅客乘车周转路线,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乘客出行的时间成本和其它交通工具费用成本等。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和新兴城镇群的增多,未来城际客运市场一定会越来越有发展空间。市场经济的竞争法则决定了城际客运只有通过竞争这一手段,才能实现多种运输方式的整合,进而达到优势互补,从而形成城际运输高质量的服务以及与之相应合理的成本和价格,最终给旅客带来实惠和便利。中短途客运实现出租化,具有方便、及时、安全、舒适、“点对点”的服务等特点。作为消费者,自然希望享受这种服务。
2.4 经济环保
中短途客运出租车可以采用“油改气”经济型车辆,选择路况较好的非收费路段或部分高速路段通行,一方面可以大大降低运输成本,让利于乘客;另一方面,出租车返程捎客,邻近区域拼客组合,可以提高车辆利用率,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汽车对环境的影响[7]。
2.5 打击黑车,构建有序客运环境
近年来各地城市周边地区黑车泛滥。整治客运黑车问题,已成为交通运输领域合法运输经营者反映最多、最强烈的问题,也是交通行业管理的重点。黑车成为屡治不愈的顽症,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单从市场运行机制来看,一方面源自有效供给不足,我国公共城市交通存在盲点区域,另一方面则来自公共交通的需求,乘客选择黑车出行不仅节约了时间也节约了金钱[8]。因此根治黑车的关键措施是拓展公共交通领域,便捷公共交通手段,创新公共交通运营模式,使之能够真正符合消费者需求,感受到公共交通的便捷、安全、舒适。而中短途客运专线出租化改革正是从消费者需求出发,通过拓展公共交通的覆盖领域、改变中短途客运专线载客模式僵化现状,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压缩黑车运营空间,降低黑车打击成本,从而带来经济上的帕累托改进。
3 中短途客运出租化运营模式构建
3.1 确立新型组织管理形式和资产结构形式
线路实行出租化运营管理,需要构建新型的管理组织形式和资产结构形式。
从目前来看,专线客运进行出租化改革,可以采取如下2个途径:1)长途客运企业为主导,成立独立业务单元,在部分中短途客运专线业务上,引入出租化运营新模式;2)出租客运企业为主导,在相关行政许可的前提下,进行跨域(异地)业务营运。我国长途客运企业拥有管理规范、实力雄厚的优势,可以在部分线路上进行尝试性运营,为中短途客运寻找新的业务发展模式,为业务增长开发新的增长点。
在资产结构上,实行股份合作制经营,以企业投资为主体,允许职工入股。这种方式的最大特点是职工个人与企业共同承担风险,共同享有收益。职工监督公司各项经营活动,做到财务透明公开,定时介绍经营情况。司机、调度人员工薪报酬由管委会考核确定。
3.2 选择科学的运行规则和服务方式
打破传统长途客运车站对车站的运营模式,采取门对门服务,拼车、包车营运,承诺在某区域范围内到乘客指定地点接客,并送至指定地点。超过范围收取一定费用。这种门对门的服务方式可以大大节省乘客出行的时间成本和其它交通工具费用成本等。
设立统一调度中心,由专人负责接受电话预约、统一区域协调派车,实现车辆在相对邻近区域接送客。这既有利于保证车辆在预约时间完成接送客任务,也有助于最大限度减少运营成本。
3.3 健全人员与车辆管理
为了确保高质量的运行和服务,需要加强人员与车辆管理。可以参照优秀客运企业规范化管理模式,具体包括:严把驾驶人员的上岗关,驾驶人员实行统一招聘,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并交纳信誉保证金;选拔培训客服调度人员,熟悉区域道路规划、掌握车辆调度软件操作和GPRS监控平台操作;提高服务质量,对驾驶员和调度员严格要求,如实际工作中使用普通话,避免使用方言,做到微笑服务等;管理规范化,制订包括人事用工、考核奖惩、票务、营运、安全、服务承诺、稽查、设备使用等内容在内的一系列管理和考核制度。统一选用车型、外观设计,实行车辆定期维修保养制度,车辆及人员统一购买保险,为车辆安全运行提供保障[9]。
3.4 设立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
为防止驾驶人员拒客、甩客、互换乘客、贪污票款等现象的发生,实行严格的监督管理机制。经济方面,驾驶员和调度人员上岗前要分别交纳信誉保证金,违反公司规章制度时视情况扣除一定数额的信誉保证金,甚至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制度方面,设置专职稽查人员,接受乘客等各界人士的举报和投诉;思想方面,对驾驶员和调度人员进行职业道德和岗位责任教育,提高思想业务水平。
3.5 重视品牌建设
注重出租化运营的规范化操作,利用统一车型、统一车身喷涂、统一着装、统一票价、高品质的服务和规范的广播用语作为宣传手段,让广大群众逐步认识、了解并接受,在逐渐形成一定规模影响的同时,创立独具特色的服务品牌,提高旅客的忠诚度。
4 实施阻碍与对策
概览专线客运领域,区域短途客运已经实现了公交化改革,中短途客运的出租化改革趋势已初现倪端。作为公共事业领域的国家管制行业,客运企业的运营首先要接受各级政府公路运输交通管理部门的严格管理,遵守各级公路运输交通管理规定,这一全新的运营模式,首先要从制度领域寻求一定的政策空间。客运企业的改革受到行政管理体制的约束,但体制内的改革程度是有限的。环境的变迁、经济的发展、顾客需求的升级,是行业发展的动力所在,这一发展也必然要求现有的行政管理体制,作出应有改变。
[1]赵庆国,陈红.深圳公路长途客运企业在超竞争环境下的选择[J].现代企业,2011(06):30-31.
[2]王丙毅.构筑济南“1小时城市经济圈”的思考与建议[J].潍坊学院学报,2007,7(1):7-10.
[3]林源.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的发展与应用研究[J].山东交通学院学报,2008,16(3):18-23.
[4]林源.我国物流规划和园区建设对山东省的启示[J].山东交通学院学报,2004,12(4):75-78.
[5]刘洋.用信息技术为行车系好安全带——贵阳市积极推广GPS车辆安全监控管理系统[J].劳动保护,2004(06):32-33.
[6]李征.我国道路运输经营模式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08.
[7]王冬梅.出租车异地经营的法律思考[J].全国商情,2011(02):104-105.
[8]范建忠.治理“黑车”中难点及对策[J].交通企业管理,2006,21(9):55 -57.
[9]王运庆,任翠微.创新短途客运经营模式[J].交通企业管理,2003,18(05):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