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永丰基地创新区打造宜居宜业科技园北京实创开启产业基地建设新征程
2013-04-11蒋向利通讯员刘秋红
◎ 本刊记者 蒋向利 通讯员 刘秋红
说起中关村,就离不开科技园区建设,说起科技园区建设,就不能不说到实创公司。成立于1992年的北京实创高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实创公司),其前身为北京实创高科技发展总公司,是集园区开发、建设、服务和管理为一体的集团化大型企业,也是我国第一家信息产业基地的开发建设者,走完了科技园区开发、建设、招商、服务、管理的全过程,培养和造就了一支具有丰富经验的园区开发建设管理服务的队伍。如今,实创公司又开始了新征程。几年后,永丰产业基地新园将成为中关村乃至全国创新发展的加速器。
产城融合是新型科技园区建设的核心。位于海淀北部的永丰产业基地新园的建设,将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教育投资以及群众文化生活等方面提前规划,注入新的活力,真正成为适宜居住、适宜生活、适宜创业的高新科技园区。
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有句名言:“对一个城市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建筑,而是规划。” 在新型科技园区建设中也是如此,规划是第一资源、第一要素,必须科学、合理作规划,一张蓝图绘到底。打开永丰产业基地新园的建设规划图,一张充满活力、宜居宜业的蓝图展现眼前。该区域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核心组团,属于永丰功能组团,是中关村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重要平台,将打造成为我国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的重要区域。其总体定位为将建设成为具有国际一流水平,代表我国导航和位置服务应用研究技术最高水平的集企业孵化、产品研发、产业促进、产业发展、生活配套服务于一体的特色园区。在产业功能区的周边配以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和商业服务体系,建设环产业区居住功能带。
产业规划: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态科技园区
住宅、学校、医院、文化娱乐设施齐备;茶馆、咖啡厅、会馆一个都不少,商业和生活配套设施在高科技园区中穿插,职住平衡理念贯穿始终。依据已批复的《海淀北部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永丰产业基地新区主导功能为高技术产业、综合服务、居住及配套。规划建设用地285公顷,规划建筑面积422万平方米。
位于西北旺镇的永丰产业基地新园为海淀区北部三大产业功能区之一,新增用地650公顷。新区将建设成为具有世界一流水准,引领我国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方向,代表我国导航与位置服务技术最高水平的集研发、企业孵化、产业促进、产业发展、生活配套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科技园区。
依据永丰产业基地已形成的业态,结合海淀园五个“专精特新”产业布局,永丰产业基地新园产业发展方向主要集中在导航和位置服务、移动互联、新材料三大领域。重点推进北斗系统、航海导航(船联网)、空间信息服务、智能交通(车联网)等四大产业集群发展。同时,结合永丰产业基地的发展现状,开展节约集约的土地利用模式,创造出新的产业发展空间,并拓展城市功能,本着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持续、宜居宜业的原则,建设区域生态科技新区。
空间布局:五大平台健全产业发展要素
永丰产业基地新园从空间布局着手,确定了土地不同使用功能和区域分工,合理配置不同用途土地,为产业落地提供空间载体,通过五项平台建设营造产业发展环境,逐步健全产业发展要素——
引领平台:发展引领、辐射带动和产业导向。
创新平台:企业孵化、技术支持、中试服务。
发展平台:企业总部、企业加速器、产品研发、生产实验。
交流平台:合作交流、文化传媒、会议汇展、教育培训、信息咨询。
服务平台:金融信贷、公共实验室、物流交易、中介服务、休闲服务。
同时,基地通过产业基地功能分区,打造高端商务环境——
企业孵化区:创新平台建设。
产业发展区:引领平台建设、发展平台建设。
产业促进区:交流平台建设、服务平台建设。
生活配套区:住宅、公寓、休闲设施。
中心景观区:水系、绿化广场、建筑景观。
园区建设: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永丰产业基地新园于2010年正式启动,其开发建设将依据产业定位、城市定位、社会定位,实现产业、城市、社会的融合发展。
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中,实创公司将完成永丰北环路东延等3条市政道路建设,为园区供地提供保证。园区中的C4、C5地块公租房项目建筑面积约为17.7万平方米,是目前国内面积最大,产业化率最高的住宅产业化公租房项目。该项目预计年内开工建设,用于重点解决园区企业职住平衡问题,提高园区配套服务设施覆盖。
此外,园区内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也在稳步推进。4-1街区内永丰北环路、辛店东路和永丰西滨河路三条城市次干路均已完成了各专业施工图的设计,以及前期设计、监理、施工招标工作,2012年底已实现开工建设。
项目落地:名企名院校纷至沓来
永丰产业基地新园的规划中凸显宜居宜业理念,虽然入驻标准很严格,但众多名企、名校、知名科研院所纷纷选择落户在此。园区的入驻标准为企业总部、快速成长企业,属于政府部门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项目在同行业地位领先,市场发展前景好;国内外大型研发中心、著名大专院校研究机构、卫星导航领域行业协会、卫星导航科技创新孵化企业、中试机构、卫星导航知识产权中心、著名中介机构等。
在海淀区投促局及海淀区北部开发建设指挥平台供地招商组的领导下,园区招商工作主要围绕区政府发展“专精特新”园区的部署,积极与政府及平台招商组对接,围绕建设目标,推进项目落地。目前已与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学院、信威通信产业集团、浪潮集团等单位进行了多次沟通,就产业园规划、建设规模、地块选址、土地成本及合作开发等事项进行对接,目前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学院已落实拟用地块。中国地质科学院已与海淀土储中心签订了意向协议。其中永丰产业基地新园C2、C3地块中国气象科技产业园项目有望于今年年内开工。
2012年10月,144家企业签署承诺书,承诺首批入园。今年3月,实创公司与风云气象公司就项目供地签约、项目建设方案与园区城市设计的对接以及项目开工时间等事宜进行了深入讨论和洽谈,并针对该项目建立了协调服务机制,全流程跟踪,力促项目年内开工建设。据悉,该项目占地7.6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5万平方米,将以“用一备一”的方式分期建设。
按照规划,永丰产业基地新区将被打造成集企业孵化、研发、产业促进、产业发展、生活配套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科技园区。该项目开发预算总投资222.5亿元。
智慧园区:集产业促进、城市发展、智能通信于一体
海淀北部新区作为“两带”中的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按照2010年北京市政府批复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研发服务和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海淀北部地区)规划》,明确了“一心、一带、多组团”的空间结构,“一心”为以翠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为核心的生态绿心,“一带”为“北清路-七北路”高技术产业集聚带,“多组团”指多个生活便利、设施配套、环境良好的功能组团,目前已形成三大功能组团,即温泉信息通信及生物工程与新医药功能区、上庄新能源与环保产业功能区、永丰新材料功能区。
永丰产业基地是强化沿“北清路——七北路”高技术产业集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是建设综合性的城市发展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产城融合的都市综合体。产业方面,永丰产业基地将建设成为具有国际一流水平,代表我国导航和位置服务应用研究技术最高水平的集企业孵化、产品研发、产业促进、产业发展于一体的特色园区;城市方面,永丰产业基地将开展节约集约的土地利用模式,拓展城市功能,建设区域生态科技新区。
在长江中下游、江淮和黄淮南部等麦区,应停止使用多菌灵及其复配制剂,选用氰烯菌酯、戊唑醇及其复配制剂,以及耐雨水冲刷剂型,并交替轮换用药。同时,添加适宜的功能助剂、沉降剂等,以提高施药质量,保证防治效果。
为实现永丰产业基地成为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高端园区的发展目标,需打造一流的信息化支撑环境并提供配套的信息化服务,一方面通过信息化支撑环境助力产业发展,另一方面通过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高园区管理和服务水平,营造园区宜业、宜居的良好氛围。制定全方位、系统化、前瞻性的智慧园区规划,对于永丰产业基地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服务体系:以创新性管理和智能化服务满足园区需求
永丰产业基地智慧园区建设目标和任务契合基地的未来发展规划和总体布局,将努力建立健全多方位的综合服务体系,把园区建成产业空间、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生态绿色、贯穿低碳、节能减排的综合性科技园区。
——产业服务方面。将综合运用现场调研和标杆类比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从永丰产业基地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和入区企业实际需求出发,重点从建设国际一流水平、代表我国导航和位置服务应用研究技术最高水平的特色园区这一产业发展目标入手,主要以新材料、电子信息产业、导航和位置服务三大领域的产业发展为重点,挖掘三大主要产业领域对于信息化基础设施、支撑环境和应用服务的需求。
——园区管理方面。将通过对国内外智慧园区运行管理方面的相关实践的深入研究,总结相关规划和建设经验,根据永丰产业基地的基础、定位以及发展特色的不同,挖掘智慧园区运行管理的信息化需求。重点利用先进、可靠、适用的信息技术和创新的管理理念,挖掘以数字园区、智慧园区物业、应急指挥、安全监管、环境监测、智慧园区交通为主要功能的园区运行管理公共服务需求。同时围绕园区管理、运行中信息采集、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共享等关键环节,综合应用智能感知、大数据分析挖掘等技术,充分挖掘用户个性化、长尾化需求。
——生活服务方面。智慧园区规划将对永丰产业基地的社区服务、家居服务等内容进行深化,围绕基地及基地周边居民对公共服务的迫切需求,突出智慧园区的特色优势,构建高效、便捷、环保、互动、安全的智慧生活服务体系,着力发展智能建筑、智能家居、智能文化生活等,并大力创新发展理念,更新技术手段,凸显出永丰产业基地生活服务感知化、网络化、系统化、智能化的服务新特点。
建设亮点:创新激活发展动力
实创公司着力打造的永丰产业基地新园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核心组团,属于永丰功能组团,是中关村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重要平台。总体来看,永丰产业基地新区的建设具有如下亮点:
“七个一”构建全球行业话语权
在永丰产业基地新园的产业规划中,实创公司突破传统局限,创新体制机制,在重点发展的位置与导航领域提出了在园区形成“七个一”的目标。
该园区重点规划建设孵化器、加速器空间载体,成立导航与位置服务专业孵化机构,为初创企业、中小企业提供孵化加速服务,力争到2020年培育和产生一批新的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龙头企业,预计园区实现总收入2000~3000亿元,其中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占基地总收入超过50%。届时,在永丰产业基地新园也将形成“七个一”目标,即集聚一批在全球具有话语权的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的龙头企业;产生一批具有颠覆性的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技术创新成果;聚集一批由院士、千人计划专家组成的不同梯次的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人才;拥有一批导航与位置服务国际行业标准;形成一个国际一流开放式的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探索一个产学研合作推动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机制;建成一个有全球影响力的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示范基地。
“天地对接”,布局千亿产业
永丰产业基地新园重点推进四大产业集群发展,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示范基地,总收入预计超千亿元。
集聚一批在全球具有话语权的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的龙头企业;产生一批具有颠覆性的技术创新成果……日前,负责承建北斗与空间信息服务产业基地的北京实创高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提出,要在基地建设过程中实现“七个一”的目标,把该基地打造成新型的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链。
“北斗”领航全产业链布局
导航与位置服务是指基于导航定位、移动通信、数字地图等技术,建立人、事、物、地在统一时空基准下的位置与时间标签,为政府、企业、行业及公众用户提供随时获知所关注目标的位置及关联信息的服务。2012年10月,北斗与空间信息服务产业基地揭牌,预示着永丰产业基地的产业承载能力进一步提高,集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能力将进一步加强。
根据计划,中关村北斗与空间信息服务产业基地将围绕永丰基地新园,逐步打造成为我国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的重要区域。其总体定位为将建设成为具有国际一流水平,代表我国导航和位置服务应用研究技术最高水平的集企业孵化、产品研发、产业促进、产业发展、生活配套服务于一体的特色园区。同时,重点推进北斗二代、航海导航、空间信息服务、智能交通(车联网)等四大产业集群发展,形成产业链条完备、创新活力强劲的国际一流的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基地。
一个新兴产业的基地该如何建设才能成为一个行业的风向标?永丰产业基地新园拟采用以龙头引领和平台构筑相结合的策略发展产业链条。永丰产业基地新区侧重于平台构筑,使基地培育和产生一批新的行业龙头企业。而对于龙头企业,采用提供产业用地的方式引进园区,并带动上下游企业聚集。同时联合基地龙头企业,引入社会资本,共同构筑基地开放式公共技术、公共实验室、公共测试等公共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