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客 亲历者 罪人
2013-04-10许艺
许艺
邓晓芒在莫言获诺奖后谈道:
“莫言是一个只凭才气写作的作家,正因为如此,他偶尔可以写出极有思想深度的切中时代脉搏的好作品来,但也有可能滥用自己的才华,写出形式上很炫酷而内容上很平庸的东西……短处则在于,农民的眼光恰好也正是他的视野的极限,是束缚他思想的无形边界,他无法突破到边界之外,立足于普世价值来反思我们这个几千年来自成一体的文化。”“……在他的近期引起巨大反响的《蛙》里面所描述的农村基层干部的人性反思,似乎开始透现出了某种觉醒的曙光。不过,没有更开阔的视野和更明晰的理论指导,他的这种感悟终归只是偶然的灵光闪耀。”
我找到了三个关键词来考虑莫言进入小说的方式:看客、亲历者、罪人。
一、关于历史题材
“老师对我很好,文革开始之前我是她的好学生。同学们都要上去踢她一脚或者打她一拳,轮到我的时候我非常痛苦,如果你不踢你马上就会被这个群体清理出去,在同学中立刻成为一个另类,于是我捡起一小块土坷垃朝她背上扔去。这位老师被击中的一瞬转过头来狠狠看了我一眼。这一眼至今让我难以忘却。过了几十年,我已经成为所谓的著名作家了,有一次在路上遇见她。我停下车子来向她问好,她把头一扭就过去了。这让我心里极其难受。我想,如果她能念及我当时不过是个十几岁的小孩子,原谅了我的这种做法,我心里会好受很多。但是她这么久都没有原谅我。我后来又在想,如果她原谅了我我就可以原谅我自己了吗?”
《丰乳肥臀》里写到了一个教俄语的女教师纪琼枝,被打为右派后在田间担粪。我无意于在生活和虚构之间找原型,我考虑的是,莫言一直强调历史不过是小说人物活动的背景,而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莫言恰好经历了中国的许多历史事件。于是,在小说内外,他都同时担任着某种意义上的“看客”和“亲历者”的角色:
“听说文革要结束了,我作为一个十几岁的农村青年感到有些失望,因为再也没有那么多热闹的批斗可看了:走资派戴着高帽子被押着游街,后面锣鼓喧天……从鲁迅笔下看砍头的看客,到文革中批斗的看客,看客的围观其实从来没有变过。”“处决人犯的时候,虽然很害怕,但还是忍着害怕使劲往前挤,希望能看得更清楚。”莫言的这种自省精神终于促成了他写作理念的又一次转变:从“把好人当作坏人写,把坏人当作好人写”到“把自己当作罪人来写”。
看客、亲历者、罪人,循着这样的线索我们再来看他的创作历程:红高粱——丰乳肥臀——蛙。“我认为小说家笔下的历史是来自民间的传奇化了的历史,这是象征的历史而不是真实的历史,这是打上了我的个性烙印的历史而不是教科书中的历史。但我认为这样的历史才更加逼近历史的真实。”
二、“罪人”心态与救赎的可能
(一)《丰乳肥臀》中的上官金童是母亲与瑞典传教士马洛亚所生(“你有高贵的瑞典血统,比那些土鳖不知道要高贵多少!”);上官念弟的生父是天齐庙智通和尚。如果宗教是一种救赎的可能,那么为什么是西方的基督教而非与中国有更多渊源的佛教或者土生土长的道教?
北师大文学博士刘剑的说法代表了一批人的观点:“上官金童重操父业去做牧师,和贾宝玉的出家一样,都落得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隐喻了作者对此世救赎深沉的绝望。这块丰饶繁复充满了神奇故事的沃野,在精神上却是贫瘠的、荒凉的。这生我养我的故土,是一块不再适合生长希望的地方。救赎在彼岸,救赎在宗教,救赎在西方,也难怪诺奖的评委们会对它青眼有加了。”
而莫言自己这样谈:“我不是基督徒,但我对人类的前途满怀着忧虑,我盼望着自己的灵魂能够得到救赎。我尊重每一个有信仰的人,我鄙视把自己的信仰强加给别人的人。我希望用自己的书表现出一种寻求救赎的意识,人世充满痛苦和迷茫,犹如黑暗的大海,但理想犹如一线光明在黑暗中闪烁。其实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上帝,有的人的上帝在天上,有的人的上帝在自己心中。”
(二)“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一个看客”。2009年汶川地震一周年,全国哀悼日,有个老头醉酒又唱又跳,被叱责后塞进警车被带走了。“我当时一直在旁边看,我在想如果有人站出来为那老头辩护,这个人就会被人群认为站在了死难同胞的对立面。”——莫言的“看客”身份依然没有变——“我们每个人都有被道德和公德压制的地方,在一个正常的社会环境下这些被压制的东西是得不到释放的,倒是在非正常的时刻这些东西是被鼓动释放的,因为越释放你就越‘革命。当我在写历史的时候,我感觉到这样的思维依然是存在的。”
回到邓晓芒的观点:只要莫言一直写底层,新的东西就会被他发现——“哀悼日”发生的事情依然不是以纯粹的理性完成的发现,而是随同底层本身的变化而完成的“发现”。在《蛙》和《丰乳肥臀》里都写到了90年代甚至更近的当下,但写得明显不如“历史”好看、深入,这是为什么?这是否很不幸地印证了邓晓芒的预言:“不过,没有更开阔的视野和更明晰的理论指导,他的这种感悟终归只是偶然的灵光闪耀。”
最后,以一个毫无意义的问题结束本文:为人类命运担忧的莫言,看客、亲历者、罪人的莫言获奖后看到抢他书的人,会不会想起前不久民间的抢盐?虽然书和盐貌似有那么一点点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