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望野:叛逆期的真相(五)
2013-04-10萧望野灵性教育工作坊整理张洁闵捷彭桢徐金梅
文 萧望野 图 灵性教育工作坊 整理 张洁 闵捷 彭桢 徐金梅
萧望野:叛逆期的真相(五)
文 萧望野 图 灵性教育工作坊 整理 张洁 闵捷 彭桢 徐金梅
学员:老师可以谈一谈关于华德福、蒙特梭利、灵性教育三者之间的共通点或者区别吗?
萧:谈他们的比较研究,我们只能从一个点来进入并展开。我仅从孩子的意识角度谈谈我的理解。
蒙特梭利学校的教具是发展孩子心智的,通过对孩子自我的培养来引导孩子的自我意识感,所以蒙氏的孩子自我意识感很独立,很定;华德福认为孩子在7岁以前相对来说是混沌的,所以它的课程与环创注重培养孩子的情感,在幼儿阶段,注重孩子的感觉和生命构造的力量。华德福看到整个人的意识发展的相对混沌的状态,非常客观,而蒙氏看到一个个体孩子的基础是通过自我来建构的,也没有问题。
东西方看待世界的方式截然不同。东方以中国为代表,追求一种感觉灵心的特质,这就好比小孩对真相的感受,感觉得到但无法表达。直觉灵心是这一特质的发展方向,即直接看到真相,并具有清晰的特点,它是一种同感力,好比属大地的阴。
西方以德国为代表,追求一种灵心特质,就是与东方的中国对应的阳的力量。通过智性灵心的发展出现意识灵心,工业革命、哲学、科学、法律等是智性灵心时代的产物,她发展的方向是意识灵心,如环保意识、爱的意识、灵性意识。
所谓智性灵心,这里的智是智力的意思,而非智慧。以哲学为代表,讲求逻辑与求证。“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抽象画也是典型代表之一,如果你的意识没有达到智性灵心的程度,是看不懂抽象画的。比如我们在山里时去教那些孩子画俯视图、侧视图,那些孩子看到的都是一堆乱线,这不是教的问题,而是他意识的发展有局限性。
以德国为代表的智性发展带动了整个世界的发展。但无论是史代纳还是其他教育家,都看到这样一个事实:未来要以东方,以中国的直觉灵心的特质带动整个世界的发展,这是中国未来在世界上起的作用。但这是建立在西方智性灵心的发展影响到东方,然后成就直觉灵心发展的基础上。史代纳看到了这点,所以他一直在他的教育里面实现感觉。歌德也是如此,他说:“我的人民啊!你们不要再用你们的头脑,你们要用你们的感觉”。
所以我们应该清楚,当下各种西方的东西进入到中国是一个规律,就像我们到了青春期就要向外一样,我们要感谢西方的文化对东方的影响,虽然表面上,我们会看到英语全球化、商业利益为上等等,事实上做这些事情的人完成了大智慧要给世界的使命,只是他们不知道而已。试想,如果不是深圳,不是商业,我们哪里会有这样的意识。恶的现象有时也具有推动作用。
东西方区别的特质是什么呢?东方其实是一个以感觉灵心的特质而存在的民族。实际上我们是没有哲学的,如果我说错了这句话,大家可以纠正,包括《道德经》《易经》都是感觉灵心特质所呈现的现象,“道可道,非常道”,我不需要逻辑,不需要求证,我直接告诉你结论,这就是东方的特质。所以很多人看我的书也看不懂,因为不是用逻辑来求证,而是用意识带来的逻辑来呈现,就像花很美,我不会为你证明花为什么美,只是直接告诉你答案。
如果要求东方按照西方的发展规律,那么我们找不到方向,只会出现模仿和依赖。想当然的以为西方来学习东方的智慧就可以“人类一家”,也会牵强。现在,我们不是互相模仿,而是相互合作和了解。团结及整体的意义不是变成对方,而是合作成为“一体”。这是马上要进入的灵性时代的需要。
所以,灵性的教育与华德福、蒙氏没有区别,基础都是一样的。你们要很智慧的来听这句话,真的没有区别,只是对人的理解,是站在不同的位置阐述同样的问题。我听说有人要在办学时,把三者结合起来,这样做很好,只是他们结合的方式是上午在“华德福”,下午在“蒙氏教室”,这真是太疯狂了,这不叫结合叫分裂。
灵性教育认为,自我,是作为一个孩子成长的根本的核心。
那么我们现在就是要把智性的自我意识感,存在在这里的感觉带到教育中去,在感觉的灵心上发展直觉灵心的方向。这正是东方人所缺少的,因为我们的精神基因,灵魂的传承让我们的独立的自我意识感没有真正出生,所以中国到现在都还处于“做梦”的状态。灵性教育认为,自我,是作为一个孩子成长的根本的核心。
没有灵性的自我就没有自我。这和普通心理学上自我有区别,灵性的教育是以灵性的自我发展作为核心,然后发展出他的身体,生命构造的力量,发展出他的星芒体,心理动力的范围,发展出他的精神,发展他最初级的,其中的一个表现就是思考。其实思考属于精神的范围,不要小看思考,精神最初级的表现就是思考。
如果没有灵性,我们单纯地去发展孩子的身体,发展他生命构造的力量,就会让这个孩子变成动物,而缺少作为一个人的优美。物质的身体同样在呈现灵性。
也因此,如果没有灵性作为基础,去培养一个孩子的感觉的能力,我们可能在进行外在环境比如教室的环境设计时,就会摆放一些装有不同形状、颜色的几何图形木块的盒子,让孩子去归类、分类、组合。以灵性为基础时,我们会让孩子感受真正的色彩,我们不会在一个模板上给一件衣服系扣子,我们会有一个娃娃,当孩子在照顾她的时候,给她穿衣服,系扣子,打蝴蝶结,但同样有智性的特质在里面。如果他在想象性的游戏中,他的意志和生命构造的力量得以表达,情感也得以抒发,由于心智是建立在灵性的感觉的基础上,心智的发展不是表面和肤浅的,这样孩子一天会很快乐、很充实。他对生活的体验和对事物的看法不是表面和肤浅的,而具有内在的力量。同样是心智和智力的发展,区别就在这里。
在这个时代,一个2岁半的孩子已经非常渴望模仿生活,我们在现实中,给他穿衣服系扣子,在重复归类分类,你的生活真实呈现的就是人类到了这样一种意识形态的社会,你需要做蛋糕,你需要把材料分类,你需要把你的碗碟储存在你的橱窗中,你要把衣服和毛巾放进衣橱,并分类放好,这就是你的生活,对于一个幼儿来说,他就是来进入生活的,虽然他是在模仿,是在游戏,但他是以进入生活的非常美好的愿望来进行模仿,他真的不是在玩,他是真的在生活,他比你还懂得生活,你扫地你还很烦,那他可是在享受啊,那就是在生活,我们成人要学习孩子是如何进入生活的。
那么,这个世界最原初的意识形态的产物,也就是几何形体,究竟是在什么时候发展出这样的意识形态的?人从一开始就有了,不是通过发展才有,“开始就有”意味着这些智慧本身就存在那里,只是作为一个人去反射出来而已,这也意味着会突破一个所谓意识进化的概念。
为了证明这一点,我专门去了西安,到半坡遗址文化中心,我在那里看到了所有的基础的意识形态的产物。知识,经验的,生产材料的积累是通过人不断的发展积累起来的,但最初的意识产物却是在六千年前就存在,这是可以考证的,我不知道在此之前还有什么,我们看到那时人们的房屋的建筑、防洪的堤坝、碗、瓦罐、床,现在你们看到的基础形态都是这些,没有任何突破,在那一刹那,没有时间的概念,时间停止了。更神奇的是,在他们的广场中间,有一个祭祀的地方,这是他们的精神文化活动中心,这是他们畏惧自然而产生的对神的祭祀吗?不是的,人来自于自然,他们对自然了如指掌,他们没什么好怕的。因为我在较原始的地区生活了7年,他们真不怕,他们知道该干嘛干嘛,就和动物一样,汶川地震的时候,动物怕吗?它们早就躲起来了。他们埋葬死婴,用一个叫“瓮”的罐子,上面有一个洞,头朝洞,并朝向西天,让这些灵魂到西边去。他们跟天是通的,知道跟神连接重要性,所以会有这样的祭祀中心,这是他们的文化。
相对人类发展的阶段来说,半坡遗址就是幼儿期,幼儿就有这些意识的基本反射。基于这些认识,灵性教育认为,灵性的自我可以协调他生命构造的力量,协调他的情感,他的意志,满足孩子的需求,否则孩子就会出现混乱和空虚。
学员:您能具体谈一下在教学或者生活中有些什么具体的例子?
萧:蒙特梭利说幼小的孩子会有敏感期,也有叛逆期,但其背后的真相是什么呢?追问下去我们才知道如何去帮助孩子。
例如,孩子问:老师,花儿为什么是红色的?我们应该给予什么样的答案呢?如果孩子问我,我可能就会这样回答:因为光给它温暖,它要给伤心的人带去爱。因为这个回答包含了三个层次:物质、灵魂和精神。光与颜色的关系,属于物质层面,色彩是非常客观的,当然我们现在不会给孩子过多解释,但它包含了自然科学的原理,不是唯心的;而且灵性的教育倡导把自然科学发展得更好,尤其在幼儿阶段,对自然科学的了解将帮助他们在未来形成真正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兴趣。后面一层意思即有灵魂和精神的部分,有爱。当然,我们还要有合适孩子年龄特质的答案,这个答案不是结论,需要通过你自己的生活逐渐丰富它,通过你个人探求真理的过程去实现并看到它。所以老子就聪明,道可道,非常道。我们要给到孩子的就是这样的答案,很难。
另一个例子是,律动也应围绕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去设计,不是仅仅包含情感的部分,或者仅仅包含精神的部分。如果你的晨圈过于精神化,孩子就要捣乱,幼儿园老师对此应该体验颇深。为什么?因为他的自我要来保护他,他要深深地落到地球上来,但是如果没有精神化,孩子们会变得不庄重,当然这种庄重不是沉重。灵性的教育不是宗教的教育,太精神化,孩子变得沉重,太物质化,孩子变得轻浮,所以一定是物质、灵魂与精神相结合。
学员:老师提到没有灵性的自我就没有自我,那么这个自我和心理学上的自我有什么区别。我觉得本质是相通的。
萧:我并不是太了解心理学上的自我,如果你们听到我说的灵性的自我,也看了心理学上的自我,了解到是一样,那就是一样的,那就非常好。我有一个在心理治疗领域的朋友,谈到心理治疗的方式时,以夫妻问题为例,心理治疗的重点是帮助患者回顾童年,进入情感和灵魂的层面,然后去帮助个案看待她和先生的关系。在我看来,这是没有涉及灵性的自我。若从灵性的角度,我会很直接地帮她看到真正要实现的自我是什么,若能看到,痛苦也就过去了,她自己便会清理。站在这个角度,我认为心理学的自我和我说的自我是不一样的。
学员:灵性自我的最初级阶段的表现是思考?
萧:不。如果真的要分的话,物质身体承载着我们的本欲,如食欲、性欲,这些属于生命构造的范围,本欲需求所触动的意志是非常强大的,比如说有人饿得不行了,他可能就倒了,困得不行了,他马上就会去睡觉。
灵魂的层面包含了主欲的部分,比如喜欢、爱。然后是精神,人类的思考属于精神的范围,但属于最初级的形式。若能把生命构造中的本欲和灵魂层面主欲的部分,修炼到不受它们的控制,并自由地驾驭它们,精神的层面就越高级,也就是说灵性的自我意识感越能去修炼这两个范围,你越能在精神上获得高级的存在。
如果你在这个世界的幸福和快乐都是通过本欲和主欲获得,那么一旦物质身体没有了,该怎么办?我们说不受它控制,并不是说不和它同在。所以在修行的道路里,容易出现误区,有些人会封闭自己的感觉,以为那就是不受它的控制,包括一些有信仰的人,还有一些追求修行的人,整个就是在装,然后压抑,孩子也跟着很压抑,那是不自然的。
真正自由的时候,你是可以好好享受本欲和主欲的。
学员:真正的安全感是什么?
萧:其实没有绝对的安全感,看到这点,你就太平了。如果你还无法看到这点,可以从两个层面去看:一是入世的态度,就是积极处理、尽力解决问题;另外一个是直接面对你内在的根本需要,说:哦,原来我是不够有信心。你心中之所以会产生不安,正因为你没有正视自己的内心。
没有绝对的安全感,接受有些情况的不同也是非常自然的。你刚才问我精神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样子,我也不知道,因为我没有看到过,但是有过惊鸿一瞥。安全感就是这个精神的最高境界。一个人若能在一种什么都没有的、空的状态下获得满足,你就彻底获得了安全感。即使在你的生命中,只有过一刹那这样的体验,你对未来都是不恐惧的,虽然时不时地还是会有些事情来扰乱你,但是你体验过,这种真的是无所谓满足与不满足。这个听起来很抽象,但是真实的。
学员:如何在城市实践灵性的教育?
答:有愿望,有越大的愿望就越可能实现。你的合作伙伴,跟随你的家长。
学员:我们也很想跟随您,去追逐理想,做学校,但是又没有勇气。
萧:其实不是我的理想,我没什么理想。我常对伙伴讲,灵性教育对于世界的存在、对于宇宙的存在来说真是太微不足道了,有也可以,没有也可以,其实你玩来玩去都是在玩你自己,成就你自己的东西,你明白吗?
刚开始,我去广西的时候还是有理想的,弄了几下以后发现,事实上哪有那么伟大。我不伟大,我无非通过这些现象来学习和成长,只在做我自己而已。这就是真正的不恐惧。
我们做这样的教育,有人质疑、指责,甚至有人写文章来骂我们,恨不得把我们毁了,这得有多大的恨呀?这一年是我精神上最艰难的一年,比在广西的那美被病痛缠绕更让我痛,比被迫离开我的学生还要失落,比在汶川经历余震还要恐惧。这是心理学解决不了的问题,最可信的还是得看到事情的本质:若带有目的,你会失去最好玩的部分。好多人认为一定要有一个美妙的结果,事实上,在合适的阶段,该做的事情做了就做了,这个就是你没有恐惧,这就是自然而然的。
我们需心怀感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