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晚清陕甘回民起义的影响

2013-04-10魏军刚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马家回民同治

魏军刚

清朝同治年间(1861-1873年),陕甘回民起义爆发,作为近代西北历史演进过程中一个重要事件,其历时之久,涉及之广,影响之深为中国历史所罕见。陕甘回民起义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长期以来备受研究回族问题和近代西北地方史的学者广泛关注,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并呈现出明显的新特点。陕甘回民起义性质、起义原因及回汉民族关系、左宗棠对回民起义的镇压与安抚措施、起义失败原因以及起义领袖人物评价等问题是长期激烈争论的焦点。但是,学术界对陕甘回民起义对西北地区乃至整个近代中国影响的论述则稍嫌贫乏,笔者怀揣冒昧,不避嫌隙,借鉴前辈学者研究成果,拟对此问题进行一番论述,不当之处,祈请方家批评指正。

一、同治年间(1861-1873年)陕甘回民起义发生始末

同治元年(1862)春,太平军陈得才部联合捻军进入陕西汉中地区,关中各地回民纷起响应,揭开陕甘回民反清起义的序幕。起义军势力发展迅速,一度围攻西安、潼关、周至等地,不久挥师西进,占领甘肃秦州(治今天水市),推动甘肃回民起义兴起。五年(1866),捻军张宗禹等部进入陕西,“捻回合势”局面形成,促进西北回民反清起义形势的高涨。在甘肃相继形成金积堡马化龙部、河州马占鳌部、西宁马桂源部、肃州马文禄部四个重要反清起义基地。清政府先后派遣胜保、多隆阿、穆图善等率军镇压,收效甚微。

同治五年(1866),左宗棠接任陕甘总督,负责围剿起义具体事宜,形势逐渐发生逆转。陕甘回民起义声势浩大,但始终处于“时离时合”的松散状态,缺乏统一形式和集中领导,没有共同作战的长远计划,起义内部屡屡发生互相攻杀事件,严重消耗了自身实力。左宗棠针对起义内部互不统属的弱点,组织清军实行有效打击,起义各部被迫转攻为守,陷入被动。

同治六年(1867年)六月,左宗棠制定三路平回之策:一路由刘松山统领,自绥德取道花马池进攻金积堡,为北路;一路由周开锡统领,自秦州进攻巩昌、河州、狄道等地,为南路;左宗棠亲督大军自乾州沿陕甘大道进入甘肃,为中路。三路大军相互配合,进军神速,战果累累。北路刘松山部顺利招降活跃在陕甘交界的董福祥部,解除清军后方军事威胁,迅速实现金积堡马化龙部的包围态势。

同治十年(1871)七月,左宗棠率清军主力直攻河州马占鳖部。“太子寺”战役,起义军大获全胜,但马占鳌乘胜投降清军。接着左宗棠以马占鳌部为先锋,平定西宁马桂源部。十二年(1873),左宗棠集合刘锦棠部攻克肃州马文禄部,白彦虎率残部进入新疆地区,后转道至今吉尔吉斯坦共和国境。至此,在清政府严酷镇压下,坚持长达12年之久,席卷整个西北地区的陕甘回民起义最终失败。陕甘回民起义对西北地区政治格局、社会经济、民族分布、生态环境变迁产生深刻地影响。

二、西北地区社会经济破坏及大量流民死亡

陕甘回民起义席卷西北地区,与太平天国运动和捻军起义相互配合、相互支援,深刻影响着近代中国社会。一方面战争造成社会经济的巨大破坏,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深重灾难,另一方面则加速当地社会变迁和向近代社会的转型。陕甘回民起义最直接的影响是造成西北地区社会经济严重破坏和战争中大量流民死亡。

战争往往难以避免大规模屠杀,这种违反人类本性的残酷屠杀则必然导致人口数量的迅速下降。陕甘回民起义前后12年,既有回汉民族间大规模屠杀,也有清朝军队镇压过程中对回汉民众大肆杀戮,结果造成陕、甘两省人口(包括回族、汉族以及其他民族的全部的人口)数量急剧下降。

根据《中国人口史》分析统计,起义前咸丰十一年(1861)甘肃人口总数为1945.9万,战争结束后光绪六年(1880)人口总数仅为495.5万,损失数量1455.5万人,损失比例高达74.5%。[1]咸丰十一年(1861)陕西人口总数为1394万,从同治元年至光绪五年(1862-1879年)17年间锐减至772余万,损失数额高达622万,大约占战前人口总数的44.6%。其中因战争直接造成人口损失数量约为520.8万,占全部损失人口比例的83.7%,因灾荒损失的人口仅101.2余万,仅占全部损失人口比例的16.3%。[2]此类事例多不甚举,兹不赘述。

三、明清以来西北地区民族分布格局改变

陕甘回民起义深刻影响着明清以来西北地区民族尤其是回族的分布格局。明清以来回族作为一个独立民族逐渐形成,在西北大地经过数百年繁衍生息,逐渐发展壮大,形成以农耕为主、兼营商贸的经济生活方式和“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格局。陕甘回民起义爆发后,西北地区重要的回族聚居区相继形成起义基地,仅甘肃而言,先后形成金积堡马化龙部、河州马占鳌部、西宁马桂源部、肃州马文禄部四个起义中心。陕甘回民起义对明清以来西北地区民族分布格局的改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战争诱发的残酷屠杀导致回族人口大规模死亡。战争使回族人口数量急剧下降,在西北地区人口总数所占比例大为降低,同时造成西北地区民族人口比例严重失调。

第二,清朝统治者为加强中央对西北地方政治、军事控制,在战争中和战争结束后对各地起义回民实行大规模强制性迁徙。左宗棠等人为实现“回汉分治”的政治目的在战后实行大规模军事移民,改变回族在西北地区传统的分布格局。

第三,清朝统治者围剿回民起义过程中,白彦虎迫于政治、军事压力率起义残部进入新疆地区,后转道进入沙俄统治下的中亚地区,促进今天中亚一带东干族形成和发展。

第四,陕甘回民起义失败使伊斯兰教各教派遭受严重打击。阿訇的牺牲使宗教人才缺乏,尤其是哲合忍耶遭到血腥屠杀,新建清真寺受到禁止和限制,甚至影响到全国其他地方回族正常的宗教活动。[3]

四、近代西北政治格局变化与马家军阀在甘宁青的崛起

陕甘回民反清大起义不仅造成西北地区社会经济破坏和大量流民死亡,而且深刻改变着明清以来西北民族尤其是回族“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格局。它促使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近代西北政治格局发生剧烈变化,为晚清董福祥甘军势力以及民国初年马家军阀的崛起提供历史机遇。

(一)董福祥甘军势力的兴起

董福祥(1839-1908年),字星五,清末固原州(今甘肃省环县毛井王朝山)人。陕甘回民起义后,董福祥以“汉族乡民结兵自卫”为号召,组建一支以流民为主体的地方武装,并不断吸收周边武装团练,迅速发展壮大。同治七年(1868)七月,左宗棠开始主持陕甘军务,董福祥投归刘松山麾下,其部众被精编成“董字三营”,奠定董福祥及其甘军崛起的军事组织基础。

董福祥归降清朝后,追随左宗棠转战西北各地,镇压陕甘回民起义,平定新疆阿古柏叛乱,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西北地方军事势力。随着湘军势力衰落并退出西北地区,董福祥甘军取代其成为西北最具实力的地方势力,颇受清朝最高统治者的礼遇和重视。中日甲午战争爆发,董福祥奉命率领甘军驻防京师,成为清朝京畿最精锐卫戍部队——武卫军的主力之一。八国联军侵华时,董福祥因战争中突出表现在侵略者的强烈干涉下被清政府革职。董福祥死后,甘军随即分裂。

(二)马家军阀集团在甘宁青地区崛起

马家军阀集团肇兴于清末陕甘回民起义。陕甘回民起义爆发,清政府在西北的统治陷入了严重的政治军事危机。河州马占鳌部利用清政府统治危机高举义旗,后投降左宗棠,成为晚清西北地区一支重要的地方武装 ,[4]为马家军阀集团的兴起奠定初步基础。光绪二十一年(1895),甘肃“河湟事变”发生,清政府急令驻防京师的董福祥率领甘军主力前往镇压。董福祥收编并重用马安良、马福禄、马福祥等一大批地方回族实力派,成功镇压了“河湟事变”。至此,经过同治、光绪两朝的镇压回民起义,河州三马,即马占鳌系、马海晏系和马千龄系的子弟,大都成了清朝军队中的大小头目,马家军阀部队的雏形已经具备。[5]

董福祥将地方回族实力派收编到甘军战斗序列,加强董福祥及其甘军的实力和声望,但也为马家军阀集团的崛起提供绝好的历史机遇。随着董福祥的解职,甘军大规模的裁撤,势力大为削弱,被迫退回甘肃。董福祥病逝后,甘军分化为两大系统:一为张行志的壮凯军,驻守固原,率汉族将领陆洪涛、张兆钾、王甲山、陈正魁、姚丙义、党志振、宋有才、黄得贵、李长清,及回教将领马万福、马国仁等,分驻陕西及甘肃东部各地;一为以马安良为首的回族部队,其以西宁镇总兵而甘肃提督,驻节张掖,统领甘肃西军,名义上统率有马麒、马麟、马福寿、马福祥各支回族部队,但实际上马安良仅控河西与河湟一带,马麒、马麟兄弟以西宁镇总兵而占有青海,马福祥家族以宁夏镇总兵而据有宁夏。[6]辛亥革命爆发,马家军阀集团各系乘机扩军备战,争夺地盘,终于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利用全国军阀割据混战的政治形势实现了对甘宁青地区近半个世纪的割据统治。

[1]曹树基.中国人口史(第五卷)[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2]路伟东.同治光绪年间陕西人口的损失[A].历史地理(第19辑)[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p350-361

[3]李健彪.试论近代西北回族社会历史的两次大变迁[J].人文杂志,2009年第6期,p,149-152

[4]刘智华.试论西北回族军阀的特点[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10年

[5]师 纶.西北马家军阀史[M].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

[6]胡平生.民国时期的宁夏省(1929-1949)》[M].台湾学生书局,1988年

猜你喜欢

马家回民同治
傅云其异病同治针灸验案举隅
脾胃同治的应用探讨
四水同治
乐游西安回民街,一街吃遍丝绸路
吕梁市岚县:“五水”同治,打造良好生态水环境
捡柿子
谈关键词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现在流行男生欺负女生
话说回民的老礼儿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Lesson Planning for Junior Task-based English Tea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