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族村落休闲文化变迁研究
——以丽江古城区道生村为例
2013-04-10李银兵和杏梅
李银兵 和杏梅
一、个案背景和休闲文化理论基础
(一)个案背景
七河镇共和村委会道生村是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的一个传统的纳西族村落,距离丽江市区21公里,距离镇4公里,距离丽江七河机场4公里。全村共有农户55户,共计人数217人。主要有和、木、施等姓,村民住户集中,村民之间的关系也较为融洽。全村现有劳动力185人,无长期外出打工人员,本地短期打工5人,其余180人都从事于第一生产力,约占全村人口的83%。该村属于半山区,其总面积为1.3平方公里,海拔为2200米,年平均气温为18摄氏度,年降水量为700毫米,适宜种植水稻、玉米、小麦等农作物。全村共有耕地面积300亩,人均耕地面积为1.36亩。有林地6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为0.18亩,主要种植核桃、雪桃等。该村的经济收入主要靠三部分:种植业收入、畜牧业收入和其他收入。2012年,该村总经济收入为135万元,村民人均收入为6900元。其中,种植业收入64万元,占总收入的47%,畜牧业收入40万元,占总收入的30%,林业收入12万元,第二、三产业收入12万元,工资性收入7万元。村里有集体企业一家(旭晨蔬菜公司),主要经营蔬菜的加工,但效益不好,并且收入日趋下滑,所以没有给村里上缴过利润。村里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均比较好。村子不仅离丽江市区、镇上和机场较近,还位于丽大高速公路旁边,交通方便。村里全是水泥和路面,全村共有18盏路灯和一个灯光篮球场和一个村民活动中心。现有51户砖木结构住房,1户平顶房和3户土木结构住房,村里的民居修建都采用的是三坊一照壁的形式,并用木头装修,独具一格,凸显纳西族特色。截至2012年底,全村55户通自来水、通电,以及每户都有电视机和有线电视、移动电话等,并且有许多家庭都装了电脑拉了网线。村里所有人员都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该村设有党小组1个,村民党员共18人,其中男党员12人,女党员6人,共有团员43人。幼儿园、小学、初中均在镇上,离村子比较近,加上交通的便利,为村民接受教育提供了方便。全村现共有在读大学生15人,村民非常重视教育。纳西族人口占了全村居民的96%,设有纳西歌舞小组,专门负责歌舞表演等。日常生活当中,人们均用纳西语进行交流,并有多位老人掌握了纳西族文字(东巴文)并能运用自如。跟其他传统的纳西族村落一样,村民们信奉东巴教,崇拜三朵神,除了众多的节日之外,还过着纳西族特有的二月八、三朵节、鬼节等节日。村民们淳朴、善良、勤劳,世世代代在这里过着安土重迁的生活。道生村,可算是非常传统的纳西族村落。
(二)休闲文化理论基础
休闲之事,古已有之。但人们对休闲的概念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意义。亚里士多德是这样描述的“休闲”:“休闲是一切事物环绕的中心”。[1]而在马克思的眼中,“休闲”一是指“用于娱乐和休息的余暇时间”;二是指“发展智力,在精神上掌握自由的时间”;是“非劳动时间”和“不被生产劳动所吸收的时间”,它包括“个人受教育的时间、发展智力的时间、履行社会职能的时间、进行社交活动的时间、自由运用体力和智力的时间”。[2]我选择了百度百科中的解释作为对“休闲”概念 的认识,休闲是指:“在非劳动及非工作时间内以各种‘玩’的方式求得身心的调节与放松,达到生命保健、体能恢复、身心愉悦的目的的一种业余生活。科学文明的休闲方式,可以有效地促进能量的储蓄和释放,它包括对智能、体能的调节和生理、心理机能的锻炼”。[3]将休闲上升到文化的范畴,就成了休闲文化,是指人在完成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后,为了不断满足自身的多方面需要而处于的一种文化创造、文化欣赏和文化建构的生命状态与行为方式。休闲的价值在于文化,而不在于实用。它使人在精神的自由世界中历经审美的、创造的、道德的和超越的生活方式。它是有意义的、非功利性的,它展现的是一种文化的底蕴,因而被誉为 “是一种精神态度,是灵魂存在的条件”、“是一种文化基础”。它包括情感、理智、意志、生理、价值、文化及所有组成行动感知领域的一切,也包括生活方式价值观、世界观、语言、思维方式、角色定位等。休闲取决于每一个个体的社会角色、经济条件、文化知识背景、宗教取向等因素。[4]从休闲的性质来看,具有趣味性、自由性、建设性和解脱感四个方面的性质。毋庸置疑的是,休闲活动的确能够给人们带来相当部分的补偿与满足,其作用有三:第一,休闲具有放松功能。第二,休闲具有娱乐功能。第三,休闲具有发展功能。从休闲的分类来看,一种是按照休闲的方式划分,分为经济类休闲和非经济类休闲。另一种是按照休闲的层次划分,可将其划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身体上的休闲;第二层面是精神上的休闲;第三层面是超越自我的无我状态。本文以休闲理论为基础,根据丽江传统纳西族村落道生村在改革开放前后休闲方式的不同来探讨民族休闲文化的变迁。
二、道生村传统休闲文化
为了了解道生村改革开放前的休闲文化状况,我们对村里的老人们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访谈,并搜集到了大量有效的信息。在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村里的土地是归国家所有的,实行的是工分制,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赚得了工分,才可以换到粮票、肉票以及布票等。于是,为了生计,为了赚更多的工分,村民们每天都在早出晚归,辛勤劳作,很少有时间去进行休闲活动。但是,最基本和传统的休闲还是有的。首先,闲聊。闲聊,是村民们之间的最传统的休闲娱乐形式,男女老少们,不管在饭后茶余,还是在干活途中、田地里,只要嘴巴闲着,都会进行闲聊,聊家里的事情、对方的身体状况等。最常见的方式,是农闲季节或节日期间吃完晚饭后,妇女们经常带着小孩在家门口或是在谁的家里聚在一起聊天,当然,手里还在不停地做着各种小活,如打毛衣、缝鞋垫、绣花等。与不同的人闲谈,既是一种才能,更是一种宽和心态的表现,对村民们之间的沟通和亲密程度显然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第二,纳西歌舞。在改革开放前,村子里边是没有篮球场的,但会有大片的空地,经常用来开会或是晒粮食。在每个节日的晚饭过后,村民们都会聚集在这空地上,进行歌舞展示,那时村民们最喜欢唱的是纳西族民歌,是用纳西语唱的,还有专门用笛子或树叶在旁边吹伴奏的,其余的就手拉手围着音乐跳“窝热热”和“啊呖呖”等(纳西族的传统民间舞蹈),参加者一般都是中老年男女,青少年们也会偶尔在旁边学习,孩子们则在周围嬉笑打闹,全村其乐融融。第三,“化磋”。是妇女们专属的聚会习俗,这一习俗只限于已婚妇女,他们七八个人不等组成一个圈子,其中如果有谁手头紧了,就组织一次聚会,其他剩下的人都凑相应的份子钱给她,她用这些钱采购食物来招待大家,剩下的钱就可用来救急。而她们在一起做饭吃饭的时候,也会不断的闲谈。很多妇女在出嫁后也多采用的是“化磋”这种方式,仍然保持着与“闺蜜”们的不定期往来,这一休闲娱乐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加深了人们之间的情感和联系。此外,猎狗猎鹰、打沙包、打陀螺、跳绳等都是当时人们较为喜欢的休闲娱乐方式。第四,从居民们的服饰方面来说。当时的穿着主要是以传统纳西服装为基准,妇女头上戴深灰色帽子,上身为长袖衬衣加坎肩,背披羊皮,下身为长裤,腰上系着到膝盖下面的围腰,脚上一般穿胶鞋或者草鞋,衣服上还会时不时的多几块补丁。在夏天炎热的时候或参加娱乐活动的时候,会脱掉羊皮。男士上身为衬衣加羊皮褂,下身为长裤加胶鞋或草鞋,娱乐活动时一般脱下外褂。第五,从休闲零食方面来看一般来说当地纳西族人的正餐基本为,早餐为馒头或是玉米饼,午餐一般为米粥、面条等,晚餐比较丰富,有米饭和炒菜,只有在过节或在家里来客人的时候才会煮一些腊肉,平时是没有的。除了三餐之外,居民们还会炒一些葵花籽或爆米花等,可以随时都抓吃,在过节或是天气热的时候,还会制作一些米虾、蜜饯等小食品,都是孩子们的最爱。最后,从其他方面来看,比如说赶集,集市不是每天都有的,一般是一个月一次,而且是在县城里(今丽江古城),在当时,交通甚是不便,只有在有东西必须卖出去或买回来的时候才会几家人约着一起,骑着马,或是赶着马车去,一般在早上出发晚上才回得来。
从以上的休闲方式来看,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当时的情况下,道生村的休闲方式比较单调、乏味。从时间维度来看,村民们的休闲活动时间主要集中在农闲时期、每天的晚饭过后,以及在节日期间。从空间维度来看,村民们的休闲空间主要是在田里、家里,以及在村里空地、集贸市场等。再从消费维度来看,村民们的花销主要用于衣食住行,而花费于休闲活动的比重非常低。这虽然体现了当时经济社会发展落后,村民们的思想文化也比较落后,过于保守,缺少与外界之间的交流等。但是,却能够明显的看到,村民们在保持着自己信仰的同时,邻里和睦,没有不良行为,没有外界的干扰,自食其力,知足,过着其乐融融的生活。总之,这种休闲文化,延续着纳西族的民族文化传统。
三、现今道生村的休闲文化
改革开放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在这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时间内,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单就从道生村的变化来说,以前的泥泞路面变成了现在的水泥路,还安了许多的路灯,并直通每家每户的家门口;以前的土木房,变成了现在的砖瓦房甚至是平顶房;以前村里的荒芜空地变成了现在的灯光篮球场;以前的赚工分劳作到现在更是消失得无影无踪,每家每户都有了自家的田地;从赶马车赶集变成了现在的开私家车。
在休闲方面的变化,更是应接不暇、数不胜数。首先,电视、电影、网络。如今,村民们家家户户都安了有线电视,电脑也入住了许多村民的家里。在平时饭后茶余,或是在没事干的时候,都会随手打开电视机在几十个频道里面收看自己喜欢的节目。年轻人则会经常坐在电脑面前上网聊天、视频、玩游戏、购物、看电影等,于是便出现了许多了宅男宅女。第二,打麻将。刚开始,玩扑克牌是中老年男子喜爱的休闲娱乐,后来慢慢的,男女老少都开始玩了。直到麻将的出现,再到电动麻将机的出现,大部分的村民都接受并喜欢上了这种休闲娱乐方式,在农闲时期和过节时候,不论白天还是晚上,在村子里随便转上几圈,都可以遇到几桌打麻将的,家里成员多的家庭,甚至在自家打上了家庭麻将,在农忙时的晚饭过后亦是如此。当然,打麻将是玩钱玩输赢的。第三,篮球赛。自从村子里边修建了篮球场,特别是建成了灯光球场以后,再加上电视和网络上各种球赛的直播,打篮球越来越成为了村里男子们喜欢的休闲娱乐活动。经过篮球场,不管是什么时候,只要不下雨,都不乏几个打篮球的人,在喜爱之余,村里还建立了一支篮球队,经常会约上隔壁村的球队打打比赛,设置一些西瓜、啤酒等奖项。当然,在过节期间,也会有比较正式的大型的比赛,比如春节期间,镇政府每年都会组织“新春杯”篮球赛,要求每个村派一支队伍参加比赛,并设置了相应的奖金,今年春节,道生村队还赢得了三等奖。第四,娱乐场所。现今,村里的休闲娱乐,都渐渐的无法满足村民们的需求了,各种娱乐场所,都成了村民们喜欢去的地方。能歌善舞、热情奔放的村民们,有时会在村里的活动中心唱民歌和打跳,还经常去KTV、酒吧等去休闲娱乐。当然还有“化磋”,但如今的“化磋”已经成为了一种广泛的休闲娱乐方式,其目的不再是筹集资金救急,而纯粹是为了聚会娱乐,地点也不再是谁的家里,而变成了饭店或酒馆了。第五,旅游。尽管丽江是旅游城市,还是世界文化遗产,其旅游景点数不胜数,但却已经满足不了村民们的眼界了。一到黄金周或是过节,村民们都会三五成群的约着外出旅游,自驾游也是屡见不鲜。村里每年都会组织村民们外出旅游,如在去年妇女节组织所有妇女去版纳和瑞丽等地方游玩;男人节也不例外,会选择大家普遍感兴趣的地方去游玩。除了以上这些,健身房健身、周末钓鱼等,都是村民们喜欢的娱乐方式。当然,以前的闲聊、传统歌舞、“化磋”以及猎鹰等娱乐方式也还在演绎着。第六,是从村民们的服饰方面来说,用“时尚”二字来形容就再贴切不过了,传统的纳西族服装,已经被改装成好几个样式,要哪个年龄段的或是什么颜色的,都可以找到,而且,除了参加歌舞节目等活动之外,人们都几乎不会去穿,除了老人之外。特别是年轻人,更多的是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服装。最后,从休闲零食方面来说,早、中、晚一日三餐,不再像以前那样品种单调口味单一了,饭桌上有各种肉食、蔬菜。不仅如此,超市里的食品琳琅满目,还出现了许多进口食品,成为了年轻人的最爱,有些人甚至把这些东西当成了主食。单纯的炒瓜子等都不受村民们的欢迎了,从而变成了多味瓜子等,蜜饯也渐渐的得不到村民们的青睐,除了个别的老人之外。
从时间维度来看,村民们的休闲活动除了工作和学习等时候,都在进行着。空间维度上,从以前的只在村子范围内变成了现在的全球化。类型维度上,从传统的单一,变成了现在的种类繁多、五花八门 。在消费维度上来看,现在村民们花费在休闲上的,几乎已经超过了花费在其他方面的费用。总之,村民们的休闲活动,在不断地往新颖、多样等方向发展和变化着。
四、道生村休闲文化变迁原因及主体认识
(一)道生村休闲文化变迁原因
从道生村改革开放前后休闲方式的变化当中,我们可以明显的发现:第一,改革开放以来,跟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不仅村民们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改变,闲暇时间越来越多,而且经济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在休闲方面的花费不断增加。第二,义务教育的推行,以及村民们对教育的重视,使人们各方面的知识储量越来越丰富,文化水平和道德水平也随之提高,劳逸结合的高品质生活越来越被接受,对外来事物的接受能力更是越来越强。第三,互联网、移动通讯和数字电视等越来越发达,构成了信息网,生活在信息网当中的村民们即便在家也可知天下事,跟随时代进步的脚步也逐步快起来了。第四,交通的四通发达,交通运输工具的多样化,再加上丽江旅游业的发展,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接踵而至,随之而来的外地文化越来越多,村民们的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
(二)道生村休闲文化变迁的主体认识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面对同一个事物,不同的人会对其产生不同的看法。面对道生村休闲文化的变迁,对村里的不同年龄段的人们进行了分别的访谈。访谈的问题主要关注:觉得传统的休闲方式好还是现今的休闲方式好?为什么?
部分年轻人以及个别中年人都觉得现代的休闲方式好。他们的理由是:传统的休闲种类稀少,形式单一,圈子狭小,过于保守,而且与劳作不可分离,缺少了刺激和新颖。现在的休闲方式刚好与传统的相反,不仅种类繁多、形式多样,而且紧跟时代的步伐,越来越趋于全球化。从休闲娱乐方面来说,只有在农闲时期或者节日期间才进行,而现在却随时都可以进行,不仅种类繁多了,内容丰富了,而且还没有地域的局限;从服饰方面来说,以前只局限于民族服装,最多来个白衬衫黑裤子,而且还特别的保守,现在市场上各式各样的服饰越来越多,冬天可以穿裙子,夏天可以穿热裤,穿成怎么样都可以,完全是趋于时尚化的发展。从食品方面来看,以前每隔好久才可以吃一次的肉,现在顿顿上桌,以前只有炒瓜子等休闲食品,现在却零食成堆,还可以享受进口食品。在其他方面,如以前每一个月才可以而且还要赶着马车去的集市,现在可以随时都去了,而且街道及集市越来越繁华,各式各样的店铺、商品琳琅满目。总之,现代的休闲方式给人们带来了越来越多的乐趣,使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几乎所有的老人以及大部分中年人则觉得传统的休闲方式更好。他们观点,即传统的休闲方式虽然内容单调,形式单一,保守性强,但是也能满足村民们的生活所需,不仅民族文化气息很强,对其有传承和保护作用,而且还可以促进人们之间关系的和谐,村里生活平淡而充实,恬静而幸福。但是自从现代的各种休闲文化出现之后,村子原来那般朴实而恬静的景象被慢慢的打破了,仅存的民族气息也在渐渐的消失。从休闲娱乐方面来说,村民们的休闲娱乐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打跳和“化磋”等方面了,电视、网络、酒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貌似更吸引年轻人的眼球,在家宅着看电视或玩电脑甚至去网吧打游戏的人越来越多,倒是很多孩子的眼睛承受不住而戴上了眼镜,骗父母的钱财出去打游戏的孩子也在逐步增加。小小年纪吸烟喝酒赌博的也不在少数,不仅学校管不住,连家长们也束手无策,辍学率随之上升。在服装方面,现在的年轻人们不仅不喜欢民族服装,而且奇装异服越来越多,虽然说以前的穿着时朴素且保守了一些,但现在存在的问题是,穿衣越来越花、越来越薄、越来越短、越来越露,刚好顺应了人们口中常说的那句话——“狗穿衣裳人露肉”。这不仅不利于人们之间伦理道德的发展,而且性犯罪等也在不断的上升。从食品方面来讲,虽然以前只有炒瓜子和蜜饯等休闲食品,但这都属于原生态的无公害食品,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而现在添加了防腐剂和色素等的零食却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青睐,特别是快餐,肯德基和麦当劳等,成了年轻人的最爱,甚至有些人只吃零食快餐而不吃饭,导致患有营养不良、肥胖病、胃病和各种癌症的人不断增多,令人担忧。其他方面,以前赶着马车一个月赶一次集市,也没有高速公路,虽然确实不方便,但还是能满足村民们的生活所需,而不像现在,随时都得担忧着车祸的发生或是被小偷抢。更不能让老人们理解的是,现在的人们,生了小孩便只教他们讲汉语,所以很多小孩都不会讲纳西语,不能用纳西语进行交流。他们认为现代的休闲方式虽好,但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总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由上可以看出,村民们的休闲活动方式以及休闲文化是随着社会的变迁而变迁的。
五、道生村纳西族传统休闲文化发展之路的建构
在现今,越来越多现代化的新休闲方式的出现,许许多多以前未曾出现过的不良现象和风气不断滋生,严重的腐蚀了原本的传统休闲文化,使村子里的民族文化气息在不断的消失。比如,网络犯罪、伦理败坏等不足现象,引发出重新建构休闲文化之路。
(一)保护和传承纳西族传统休闲文化
首先,依据法律保护纳西族传统休闲文化 。近年来我国积极建立法律法规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制定工作已经启动。 据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是继承、保护、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法律依据和准则。作为专门法,《文物保护法》已于1982 年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实施。当地政府及文化部门应该依据这些关于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法律对纳西族传统休闲文化进行保护。其次,设立保护纳西族休闲文化的机构和设施 。如建立纳西族传统休闲文化博物馆,它采取全面收集、集中贮存、科学管理的方法,使其保存对象能够得到妥善的保养与维护并定期举行纳西族休闲文化展演活动,从而起到对纳西族传统休闲文化的保护、传承和传播。
(二)接纳和吸收现代休闲文化
在保护和传承纳西族传统休闲文化的同时,要不断地吸收现代休闲文化,使传统和现代休闲文化结合在一起。一方面,利用高科技手段加强对纳西族休闲文化的保护。如利用数字采集的方式,记录少数民族休闲活动等并对其进行存储,通过影视、网络等途径对其进行展示,并以新的视角加以解读,从而可以在不影响少数民族传统休闲文化的独特性、完整性和原真性的情况下达到对其的传承与传播。这种少数民族传统休闲文化的保护和再利用与当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进程是协调的。另一方面,把纳西族传统休闲文化与现代旅游相结合。丽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外游客云集的地方,相关旅游部门在进行旅游市场规划时,应该把纳西族的传统休闲文化纳入其中,把它与现代旅游相结合,对纳西族的传统休闲文化进行广泛的传播,以促进对其的传承与保护。
(三)提高文化主体文化自信、文化自觉等,避免消极文化带来负面影响
第一,利用教育的手段对纳西族传统休闲文化进行发扬和传播。现今,在丽江的许多农村中小学里,都设置了纳西语课程,但是对其不够重视。丽江的教育部门应该根据丽江纳西族传统休闲文化保护的需要,在当地的各个中小学设置纳西族休闲文化课,不仅传授纳西语,而且要传授传统休闲文化的相关知识,并对其加以重视。第二,利用宣传、演讲和话剧等手段,加大对纳西族传统休闲文化各方面的传播,并且对现代休闲文化的弊端进行正确引导。用此手段不仅可以牢固传统休闲文化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而且可以让人们认识到现代休闲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避免校级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今天,我们正处在各方面都在飞速发展的新时代,形势要求我们学习新的科学技术知识,提高知识水平,拓宽视野,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学习知识当然要以本民族的传统休闲文化为基础,科技人员、自然科学领域的知识分子也不能偏离传统休闲文化的规律。还要指出的是,在充分应用民族传统休闲文化及语言文字的社会作用的同时,需要提高在各级机构工作的少数民族干部的认识,使他们带头尊重本民族的传统休闲文化,还要使汉族领导干部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年,p297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分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p287
[3]百度百科——休闲[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6495.htm
[4]尹立军.谈民族传统文化变迁对休闲方式的影响[J].商业时代,2009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