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马拉松赛事促大学生体育精神养成的实践性探索

2013-04-10徐立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3年2期
关键词:马拉松赛体育精神马拉松

徐立明

(上海交通大学 医学院,上海 200025)

0 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坚持全面发展,加强体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切实保证体育课和体育锻炼时间,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1 h。体育作为教育整体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也得到了足够的重视,高校体育文化和体育精神氛围的营造尤其如此。因此,如何有针对性地在大学生群体中开展适合他们的体育运动,促成体育精神养成的长效机制,成为我们需要重视的问题。

1 目前大学生体育精神现状

以针对海峡彼岸的相关调研结果来看,对于拥有150多所高校的台湾而言,尽管每所院校校园占地面积本身就很小,相应配套的的体育设施也并不是很多。但是,通过访谈对台湾大学、台湾成功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台湾师范大学等部分台湾高校研究发现,这些学校不仅是台湾一流大学,其学术风气高过一般院校外,而且校园体育文化开展的也是丰富多彩,有极强的思想性。校园体育文化表达着一种人文关怀的思想,一切从学生健康出发,开展多项体育活动。以台湾大学为例,就拥有近50多个体育类社团,以各式各样的宣传,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号召力。学生通过多渠道的媒体资源和相互交流,形成整个校园蓬勃向上的朝气,树立个人的崇拜偶像和自身气质。使得其主动积极投身体育锻炼[1]。

相对而言,大陆的高校较多关注的是竞技性体育运动的规模和运动成绩,往往忽视了真正能够展现高校文化、高校精神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并没有完全能够做到动员起大部分的普通学生。尤其是高校密集,经济发展较快的东部中东部地区。以杭州高校为例的调研发现,在较少或者根本不参加体育运动的学生群体中34.73%的学生认为没有时间;30.30%的学生认为没有场地;10.37%的学生认为没有同伴;24.59%的学生认为没有指导老师,以至于多数学生并未从体育运动中获得实际切身的健康的、愉悦的体验[2]。工作学习压力的增大、网络时代的到来、以及体育锻炼硬件的供给不足是造成上述的主要原因。

早在2006年的10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等部门联合发布了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2006年12月20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共青团中央共同成立全国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制订实施细则,领导和组织全国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2006年12月23日,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全国亿万学生中掀起体育锻炼的热潮,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从2007年开始,结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全面实施,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

国家和各级政府已经认识到了体育锻炼对于学生,对于民族未来更好更强发展的重要性,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去努力尝试和实践的,就是如何更好地为大学生创造参加体育运动,培养体育精神的场所和机会,更好地引导他们积极投入日常的体育锻炼。在对于学生的个体访谈过程中,逐步也发现,当代大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渴望,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尤其是被定义为“90后”的年轻一代大学生主力群体,他们更加渴望在公众或者团体中可以展现自我,而体育运动正好是迎合他们这样一种需求。而正是由于上述诸如时间、场地、同伴、指导教师等因素的存在,同时又缺乏相关的有效机制来完善和协调好这些问题,才在客观上阻碍他们这一精神层面上的发展[5-7]。

教育本身的重点也是要落实到每一位大学生的培养上,需要有合适的途径来彰显大学生在体育运动方面的风采和热情。对于这一点,我们目前的高等教育似乎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也是亟待我们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所要去面对、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如何培养一种积极向上、年轻富有朝气的大学体育精神,如何带领和感染每一个学子积极投入体育锻炼,以健康的体魄去勇于走向社会,承担使命和责任。

2 大学生体育精神养成重要性分析

2.1 体育精神的内涵

体育精神展现的是体育的整体面貌,是凝聚力、感染力和号召力的反映,是体育的理想、信念、情操及体育知识、体育道德、体育审美水平的标志,是体育的支柱和灵魂。体育精神对体育实践活动起着导向作用,并规定着体育文化模式的选择。体育精神作为一种具有能动作用的意识,是体育行为的动力源泉,是一种心理资源。体育作为人类的一种社会活动,是在人们的社会生产和生活中产生和演变的。它与社会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教育、军事等密切相关,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研究对象,通过身体锻炼增强人的体质,通过体育的社会实践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在体育运动中不断产生和积淀,规范人类行为和思想的体育文化,是体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灵魂,对提升人的道德素质、提高社会文明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同时,体育精神也是体育运动中所蕴含着的对人的发展具有启迪和影响作用的有价值的思想作风和意识,是由体育运动所孕育出来的意识形态。它超出了体育运动本身,内化为人类心中的一体育精神种信念和追求。体育也是一种国际语言,人们甚至不需要翻译、不需要解释,就可以自由交流,它为世界和平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体育运动承载了友谊与团结、和平与公平、关爱与尊重等等精神内涵,以追求和平与友谊为特征的精神,为我们所向往;尊崇公正、平等、竞争的精神,成为人们追求的理想;锻炼体能、展示健与美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

2.2 高等教育的最终落脚点还是精神的培养

近几年以来,对于教育功能和成效的讨论一直都在延续,尤其是作为教育金字塔顶端的高等教育而言更是如此,针对教育存在弊端的批评声也是此起彼伏,也有部分专家和学者提出了新教育改革的思想,作为新教育改革的发起人,学者朱永新在访谈中提到,教育是一个培养人的事业,是一个通过培养人,让人类不断走向崇高,生活得更加美好的事业,最好的教育应该是最有个性的教育,应该是为每一个人度身定做的,最好的教育应该让每个人的潜能、个性得到最大程度张扬和发挥[4]。只有这样,才能算是达到“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目的。

由此可见,高校的本源功能依然还是社会人才的培养,追求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具备优秀道德情操、完整健全人格,成为社会建设的重要一员。重塑“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核心理念也是当务之急。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核心,同样也是贴近大学生精神需求为导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在引导、满足大学生物质利益需求的同时,更注重大学生精神需求的引导和满足,把满足人、发展人、成就人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3-15]。满足大学生精神需求的过程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为大学生价值理念的过程,更是科学理论为群众所掌握的过程,只有这样,精神的需求才能转化为物质的力量,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功能才能得以显现。

2.3 体育精神教育是大学生培养教育的重要手段

高校体育精神教育是大学生个性得到弘扬和灵性获得陶冶的重要载体。一般说来,一个人的个性结构由能力系统、性格系统、个性的倾向性和自我平衡调节系统等基本要素组成,这个结构的科学合理性与否对人一生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学时代是一个人身心成熟和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可塑性特别强,而体育精神教育活动不仅能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而且与德育、智育结合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在具体的体育环境中,参与者在改善体力和获得技能的同时,通过自己优缺点、灵性的展现,再经过同伴们的赞许、提醒,促使自己不断进行自我改造、调整和超越,尤其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精神教育日渐有机地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健身、休闲、娱乐之中,促进其个性的形成、发展和完善,并内化为精神的永久支柱之一,使之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8-9]。

高校开展体育精神教育具有凝心聚力之功效。高校校园体育精神是学校师生员工经过长期积淀、提炼而共同创造和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强大无形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是其最大特征[10-12]。在校园体育精神的环境熏陶下,共同的事业目标、价值理念、道德情操和行为规范使高校人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理解感,进而升华和强化为浓厚的归属感、责任感和荣誉感。

3 以东丽杯马拉松赛带动学生体育运动

具有悠久体育精神传承的清华大学,已经在参与高校学生群众性马拉松组织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效。据相关报道显示,清华大学有6 000多名师生参加2003年北京马拉松,282人完成全程,1 755人跑完半程。2006年,有489名清华人能够跑完全程。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越来越多的清华师生向马拉松发起了挑战。清华大学的课外体育活动,每年历时10个月,包括涵盖全部竞赛项目的“马约翰”杯、马拉松活动、校园长跑和社团活动等,体系健全,丰富多彩[3]。

2009年和2010年连续2年在自己所带的班级中宣传和组织学生参加东丽杯上海国际马拉松赛事,通过班会等形式和学生分享自己在各类马拉松比赛中的经历和感悟,展示每次比赛的成绩证书和纪念奖牌,鼓励学生去勇于挑战自我,积极参加马拉松运动,并且取了较好的成效,在94人的班级中,有近40%的学生体验了马拉松比赛的快乐,并且在所有报名参加半程马拉松的学生中,基本都是以2 h左右的时间顺利完赛。在此过程中,还不断有学院内其他学科、专业的近30名学生受到感染而主动地投入马拉松比赛的活动中。同时,在结束比赛之后的日子里,学生们开始自发地组织起来,参与到平时每周3次的慢跑活动中。今年开始,在具备一批马拉松赛事的爱好者的基础上,以上海交通大学跑虫社团为纽带成立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跑虫分社,热爱运动、喜爱跑步的学生渴望有一个组织将志同道合的跑友汇聚在一起。虽然这样的尝试在清华大学的一系列数据面前,还显得相当不够,但是所取得的阶段性的成果依然可喜,因为这和马拉松所提倡坚持的精神是一样的,只要这样的实践能够持续性地做下去,配备长效型的机制,相信不远的将来也一定会取得更加完善的效果。

不同于传统的竞技性体育赛事,马拉松比赛首先是一个群众性参与的运动,对于学生的受益面会相对更为普及。在对参与马拉松比赛的学生个别访谈中,可以很轻易就发现,通过参与马拉松赛事之后的后续效应来看,绝大部分学生对于自己生活和学习有了更为明确的目标,摆脱了暂时彷徨和迷茫,对于自身学科、专业的热爱,不仅仅体现在兴趣爱好的层面,而是更愿意脚踏实地去探索和研究,这种对于科学的执着,就如同马拉松赛道上的坚持一样,需要足够的坚强毅力,才能不被眼前的暂时困惑所阻挡。这样的一种成效,正是我们的高等教育所期待的,也是作为一名思政教师所追求的目标。

目前,国内的马拉松赛事在各大城市开展地如火如荼,以传统的北京、上海、厦门、大连四大马拉松赛事为中心,郑州、杭州、东营、重庆等地相继都在近几年举办了城市马拉松赛事。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就已经有了上海、杭州、扬州、苏州、常熟等每年一度的比赛,对于高校的普通学生而言,有了很多的机会去参与到这样的群众性体育活动中。一方面挑战自我的体能极限,培养自己坚强的意志力;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活动去更多地接触和了解社会,逐步培养学生个体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勇于去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

在“阳光体育”精神的指引下,经过近几年的不断探索和实践,高校体育活动的发展已经是相当的活跃,带动了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积极投入到日常的体育锻炼中,营造了相当浓郁的高校体育氛围。但是对于如何更有实效地到培养大学生体育精神、健康积极人生信念的层面上,还需要更多的探索和实践,笔者希望目前所做一些尝试,能够积累一些经验和总结,相信伴随着积极参与马拉松运动的热潮在更多的高校内不断地涌动,更多的师生都勇于去挑战自我。

(References):

[1] 左 成,孙永生.对台湾部分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现状的探析[J].体育科学研究,2011(1):1-5.

[2] 汪 凌.城市文化视野下高校体育精神文化建设研究:以杭州市高校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6):105-107.

[3] 丰 捷.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清华大学传承体育精神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8-01-02(10).

[4] 朱永新,马国川.中国教育,从原点再出发[J].读书,2011(7):17-24.

[5] 康 年.以人为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理念[J].当代青年研究,2011(9):57-61.

[6] 王建明,陈红喜.论高等学校的体育精神教育[J].江苏高教,2005(2):97-99.

[7] 任超群.中华体育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6):7-8.

[8] 张丽艳,王世友.大学生的体育精神与人文素质培养[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1(10):558-560.

[9] 袁明莲,王志杰.大学校园体育文化中最具人文意义的体育精神初探[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9):360-362.

[10] 郑卫民.浅谈中华体育精神与当代大学生素质培养[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4):58-59.

[11] 陈友民.试论大学校园中的体育精神[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100-102.

[12] 杨晓捷.体育精神:校园文化的旗帜[J].江苏高教,2004(6):111-113.

[13] 屈德新.体育精神对大学生道德建设的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07(3):66-67.

[14] 贾清兰.现代体育精神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6):43-45.

[15] 赵元吉,吴兆红,王凌云.现代学校体育:体育精神的培养与健康教育的弘扬并行不悖[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1):47-49.

猜你喜欢

马拉松赛体育精神马拉松
冰上马拉松
真正的体育精神
The true sportsmanship 真正的体育精神
学习是一场马拉松
我国马拉松赛事的文化价值及生成机制分析
只为娱乐,无关输赢——古人的体育精神
禧玛诺全新一代XTR M9100 为山地越野赛、长距离耐力赛和马拉松赛车手而生
海南国际马拉松赛医疗保障的做法
体育精神的发展和重塑
一起来跑马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