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实验室行业发展探讨
2013-04-10张晓艳
张晓艳
(西安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西安 710075)
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强化快速通报和快速反应机制,加强基层快速检测能力建设,提高监管的有效性和公信力,这是我国“十二五”计划的一项重要内容。移动实验室具有高移动性、现场快速检测的优势,因此,加强移动实验室的建设和推广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从我国第一台移动实验室投入使用至今,移动实验室在技术的提高、应用的推广、生产的规范以及相关理论的研究等方面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移动实验室存在的意义和发挥的作用也得到了多方论证:其机动、快捷、现场检测的特点弥补了固定实验室在应对突发事件、深入偏远地区时的局限性,在松花江污染中的水质检测、汶川地震的食品安全检测、奥运会期间供奥食品检测等重大事件或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3]。
然而,移动实验室在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发展受到一定限制:
(1)移动实验室整体发展缺乏规划;
(2)移动实验室技术标准缺失,无法指导移动实验室行业的生产和发展;
(3)移动实验室的认证认可都参照固定实验室标准,不能反映移动实验室的移动特性;
(4)移动实验室仪器设备和配套装置技术不成熟,制约我国移动实验室自主研发能力和国产化水平;
(5)移动实验室生产者与使用者之间衔接脱节,使移动实验室产品使用价值大为降低[4];
(6)没有建立成熟的移动实验室应用模式,移动实验室在某些部门仅仅成为能力建设的一个指标,使用频次低,大多时候成为摆设,制约了移动实验室的推广应用。
以上问题的解决办法:
(1)制订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引领我国移动实验室行业可持续性健康发展;
(2)建立移动实验室标准体系,推动该领域技术标准水平的提升;
(3)加快完善移动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建设和法定资质的认证认可;
(4)加大对移动实验室标准制定和科研开发的投入,推动移动实验室行业的产学研融合与技术水平的提升;
(5)加强生产、使用者之间的沟通,实现产品的设计生产更具有针对性[4];
(6)拓展应用领域,建立应用模式,将移动实验室的优势在保障公共安全中得以广泛体现。
笔者从技术监督部门使用的角度出发对移动实验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1 技术监督部门在维护公共安全中对移动实验室的需求
1.1 突发事件应对
技术监督部门在重大安全事故发生时会到达现场进行勘测,查找事故原因,防止事态进一步发展;有重大活动时也会进驻现场,以保障活动的顺利进行[5]。但以上情况只是偶然发生,移动实验室的利用率较低。
1.2 日常技术监督
技术监督部门维护公共安全的职能不仅表现在应对突发事件,更重要的是日常监督监管,将公共安全事故防患于未然。如果技术监督部门在日常监管工作中发挥移动实验室的优势作用,就一定会增加对移动实验室的需求,有需求才会有市场,也就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前提。移动实验室对产品质量的日常监督可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2.1 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检测报告
传统的市场监督抽查、风险监测涉及产品范围窄、检验周期长,耗时耗力,容易形成监管盲区,削弱了对假冒伪劣的打击震慑力度。新形势产生了对现场检测、就地执法的需求,这种情况下,需要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检测数据和检验报告,这就要求移动实验室具备能够快速、准确地对产品进行检测的仪器设备,移动实验室经过认证认可,检验方法符合产品标准或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检测过程在检测部门质量体系可控范围内,出具报告的程序符合要求[6]。
1.2.2 商品的定性及半定量筛查
技术监督部门的日常监督对偏远地区鞭长莫及,而这些地区由于公众食品安全知识匮乏、消费水平低、不便于监管,往往成为假冒伪劣商品销售的天堂,存在很大的食品安全隐患。比如安徽阜阳大头娃娃事件就是典型的例子。移动实验室可迅速出具检测结果,对偏远地区销售的商品进行就地抽样检验,既可以筛查产品质量,避免安全事故发生,又可同时进行商品质量知识普及,有助于提高用户的维权意识,对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销售者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要实现对假冒伪劣产品的初步筛查,移动实验室就产生了对快速检测方法、检测仪器的需求。
1.2.3 违禁添加物质的排查
由于不法分子造假的手段越来越高,产品的质量标准已不足以成为判断产品是否安全可靠的依据。尤其在食品产品中,为了满足感官口味或达到产品质量标准的要求,不法分子甚至向正常产品中添加危害消费者身体健康的违禁物质,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就是典型的例子。因此,移动实验室应该不仅仅是对固定实验室的缩小、改造和复制,更需要开拓思路,将新方法、新技术应用于对食品中非法添加物等危害公共安全的商品的排查,这就对检测仪器和试验方法的研究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移动实验室行业发展需凝聚社会力量
2.1 社会力量有待凝聚
移动实验室的发展不是一个部门、一个机构能够左右的问题,而是取决于汽车生产企业、实验设备生产企业、试剂耗材生产企业、技术研发机构、使用部门(如环保部门、技术监督部门等)、政策法规制定部门、标准化管理部门等多方面的力量。只有这些机构部门共同努力,才能推动移动实验室行业较快发展。
2.2 不同诉求需要满足
不同部门和社会机构具有不同的性质,在发展移动实验室行业的问题上有各自不同的诉求。譬如,生产企业的经营目标是实现利润的最大化;技术研发机构通过研究成果到应用的转化,最终实现其经济目标。使用部门则有着应用的需求,例如技术监督部门有实现快速现场检测,打击假冒伪劣、保障公共安全的需要;政策法规制定部门是为了引导行业健康发展;标准化管理部门是为了规范企业的生产、加强实验室管理、确立检测数据的法律效力。要将这些分散的力量聚集起来,一方面应使各机构各部门具有共同的目标,另一方面又能在实现共同目标的过程中使他们均能满足各自的诉求。
2.3 搭建沟通平台的意义
移动实验室相关各部门各机构应联起手来,搭建平台,建立起良好的沟通。这个平台可以实现:(1)生产企业了解使用部门具体的使用目的、使用要求、购买经费预算,减少生产的盲目性;(2)实验室认可机构根据移动实验室的发展状况和实际需求,及时完善相应的认证认可制度;(3)使用部门、生产企业和技术研发机构能够进行很好地合作,顺利地将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并投入实际应用,同时促进相关产品标准及试验方法的制定和修订,使移动实验室出具的数据具有法律效力;(4)各机构部门之间形成行业发展的共识,向政府职能部门提出建议,促成有利于移动实验室发展政策的制定;(5)在掌握行业状况、了解各方面需求的情况下,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引领我国移动实验室行业健康发展;(6)在形成良性的发展环境后,移动实验室的产品会更加丰富并切合实际用途,移动实验室的管理会更加规范,应用领域将更加广泛,移动实验室的优势将在公共安全建设中真正得以体现。
在建立良好沟通的前提下,移动实验室行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便可一一解决,走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同移动实验室相关的各机构部门才能协同发展,实现共赢。
3 移动实验室协会的组建
3.1 行业协会的作用
行业协会一般是指社会上同该行业相关的各方为整合优势资源,达到多方共赢的目的建立的社会团体,为会员起到服务、咨询、沟通、监督、公正、自律、协调等作用。目前我国行业协会很多,在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建立移动实验室协会无疑是搭建同移动实验室相关的各机构部门实现沟通、协同发展这样的平台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模式[7]。
3.2 移动实验室协会的组建
3.2.1 移动实验室协会的生成途径
在我国的经济转型期,行业协会除了体制内和体制外两种生成途径外,还有另外两种。一种是体制内外结合型,该类型是在政府的直接倡导和大力培育下,各类相关经济主体自愿加入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是法律授权产生的行业协会,即通过立法途径产生或事后确认的行业协会[8]。
移动实验室协会的组建首先应着眼于从加强公共安全建设的角度来考虑。前文已经提到,只有移动实验室广泛地应用于公共安全的维护,才能引导产生对移动实验室的需求,生产企业、研发机构才会有广阔的市场,促进移动实验室行业可持续性发展。反之,如果昂贵的移动实验室设备只在偶尔的场合出现,而大多时候作为摆设,那它的发展必定受到限制。因此以加强公共安全建设为目标成立移动实验室协会,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
其次,移动实验室协会应具有丰富的会员结构。移动实验室相关的机构部门包括企业单位、事业单位,还有政府部门等,协会内部要形成良好的沟通,实现多方协同发展,必须均衡不同机构部门的意志,满足不同机构部门的诉求。
因此选择体制内外结合型的生成方式较为合适。
3.2.2 移动实验室协会的建设内容
行业协会社会形象的设计主要涉及对公正性、公开性、社会责任的追求并建构相应的实现机制[7]。移动实验室协会的建设应紧紧围绕移动实验室加强公共安全建设、实现各会员共同利益的宗旨。
(1)要建立完善的组织体系。重点抓好协会领导层建设,健全各项组织制度;
(2)要完善自身的功能建设。行业协会功能完善与否是影响行业协会核心能力的关键,也决定着行业协会宗旨能否实现;
(3)要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7]。
4 结语
移动实验室在公共安全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该行业的发展同汽车生产企业、实验设备生产企业、试剂耗材生产企业、技术研发机构、使用部门、政策法规制定部门、标准化管理部门等多个部门机构相关。这些部门只有联起手来,搭建平台,协同发展,才能促进移动实验室行业的发展,实现公共安全建设的宗旨。
[1]孔鲁裔.加强移动实验室管理提升公共食品安全[J].生命科学仪器,2010(10): 22–28.
[2]高云峰,叶建敏.对移动实验室在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应用前景的分析[J].中国奶牛,2010(6): 48–50.
[3]孟令春,张文志.移动实验室的利弊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3): 33.
[4]黄超越,那宏坤.移动实验室发展现状及标准化工作对策研究[J].品牌与标准化,2012(12): 9–10.
[5]孙立荣,刘贤金.食品安全移动实验室规范化探讨[J].江苏农业科学,2008(5): 264–266.
[6]陈丽华,赵晓光,李威.检测移动实验室的管理要点[J].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2010(6): 44–45.
[7]郑江淮,江静.理解行业协会[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9(6): 55–62.
[8]张冉.中国行业协会研究综述[J].甘肃社会科学,2007(5):23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