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施工企业创新经营管理的思考
2013-04-10杨建平
杨建平
(渭南市建筑工程总公司,陕西 渭南 714000)
市场经济正在迅速地前进,在市场竞争中,建筑施工企业正在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一个企业能不能再市场竞争中取得很大的胜利,就是要看建筑施工企业能不能提供一些质量比较高,工期比较短、造价也比较低的建筑工程。一个企业的的主要的竞争力就是看这个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如果企业想提高它的经营管理水平,就要从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抓起,不断地进行改革和深化,使企业的竞争力得到提高,同时能使企业得到健康迅速地发展。
一 建筑企业经营管理的特点
1.管理体制的特点
一定要坚持深化企业的规章制度,并且要遵守诚实守信的原则,加强对合同方面的管理,最施工现场更加要加强管理并且要着重质量的管理,另一方面要在技术方面加大投入,加强对设备方面的管理,还要制定一些规章制度,并严格实施执行。
2.企业计划的特点
建筑企业的计划报告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分别是企业为对象编制的经营计划或生产经营计划和以工程项目为对象编制的工程进度计划,并且这两方面的计划有着紧密的联系,一般来说,很长的前一方面的计划都应该按照后面那一方面的计划来施行,而且,前一方面的计划也是后一方面计划的基础。
3.预算体制的特点
建筑企业需要一种特别的方法来确定施工建筑的价格,这种特殊的方法就是根据工程的特点和组成来制定预算,并且这个预算将作为投标报价或者结算的基础。同时也要增强核算方面的意识,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
4.资金占用的特点
因为建筑施工的足够期比较长,占用的资金也非常非常多,所以针对计量支付就要比其他的企业更加的严格。
二 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现在,我国的建筑企业就有60000多家,并且总共有三千八百多万的员工,也有98万多个正在建筑的工程。分析一下我们国家建筑行业的现状,我们会发现很多问题,从整体上来讲,建筑行业的设备技术都比较落后、工作效率低下、经营效率很低但是工人的劳动强度却很大、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也很难得到保证、建筑行业也没有相应的秩序、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施工队伍很不稳定等等严重的问题。不管从宏观上还是从微观上,我们都应该重视这些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在宏观方面,这些都是建筑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任何事物的形成都是一个慢慢发展的过程,建筑行业也是如此,在各个企业相互竞争的过程中,在竞争过程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在微观方面,这些就是企业管理方面的问题。依据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相互关系和要求,进行计划、决策、组织、实施、检验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并且保证企业的各项任务能够顺利完成的工作就是企业管理。在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过程中都离不开管理,只有进行很好的管理才能提高工作效率,才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在企业管理过程中,我国建筑企业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
1.可持续发展战略被忽视
很多的建筑行业并没有按照企业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以及市场的实际情况制定比较合适并且适合企业发展的战略,这样就会使企业的发展没有一个确定的目标,同时也会失去市场竞争力和应对市场突发事件的能力,所以就不能接受社会各方面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2.决策欠缺思考
在确定经营策略是,很多的企业都不是进行民主投票,也没有科学依据,一般都是依据领导的意见,很盲目的就下决策,这样很容易使公司得到严重的损失,也是企业无法经营下去。
3.企业管理没有坚实的基础工作
虽然很多企业已经建立了项目管理和成本管理方面的制度,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并没有严格的执行实施、并且也缺少比较严格的监督机制进行管理,是的项目在执行过程中相当混乱,建筑的成本上升,利润却只能降低。
总体来说,就我国国有的建筑施工企业而言,经营管理方面还面临着很多问题,是的不能满足市场经营的需要。我们考察它们形成的原因,除了客观方面上的宏观环境以外,更多的则是企业经营管理制度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并且管理者不能与时俱进,没有相应的创新意识。
三 创新管理制度的对策
现在,我国的建筑市场存在强烈的竞争。建筑施工企业很难得到较大的发展,施工企业如果想在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就要想方设法解决掉当前建筑行业存在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进行改革创新,并且要紧紧的抓住经营管理机制中的核心环节。要考虑到内部和外部的环境,并且把企业的特点考虑在内,确定企业在市场的地位,取长补短的进行制定出适合企业发展和进步的经营策略,把企业的效率和经济利益放在首位,注入创新管理思想,以求得到不断地进步。要想使经营管理更加创新就要做到以下几点措施。
1.创建合同管理信息平台,使合同管理流程更加完善
施工单位要在企业内部建立计算机网络系统,创建网络化的信息平台,这样才能使得各个等级的管理人员都能够共享合同管理信息资料,也能让信息革命的成果更好地服务企业的管理工作。另外,建立科学合理的合同管理程序,各个环节、各个阶段过程中都要有专门的人员进行处理业务流程并对其负责。各个环节包括谈判合同、签约、工程开始、支付款项、工程质量监督、工程竣工、工程验收、结算等等都有要清晰地知道谁是经办人,那个人员是主管,并且上述环节都要在规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
2.建立资金预算制度,严格资金管理
从很多地方我们都能得到结论,计划是必不可少的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说到工程项目,在进行项目之前一定要进行计算整个工程的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并详细到工程的每个环节,对于那些需要几年才能完成的工程,就需要核算出每年的预算。每年开始的时候,就要大致算出今年的收入情况,并且根据收入情况制定出支出计划,在一年结束时,要进行决算。要想控制好开支的平衡就要制定预算制度,这样就可以避免过度的开支,可以减少浪费。另外,还要建立严格的资金管理体制,企业的结算中心要全方位的把控资金的进出,并且资金的使用不需按照相关制度的规定,也一定要严格的控制资金的使用情况,尽可能的使资金更有效的利用,这样就能是企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3.管理好固定的资产,闲置资产及时进行盘活
施工企业应该依据我国会计法律法规,创建比较合适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也要为企业的固定资产创立单独的台账,并且定期对固定置产进行清算,确保盲目和事物相符合,这样可以防止固定资产的流失和闲置。要是出现闲置资产的话,要赶快进行盘活,能使用的就尽量使用,也可以对外出租,没用的可以卖掉,这样可以减少固定资产闲置带来的损失和损耗。
4.健全和完善项目管理体制,加强工程项目的管理
企业效益、品牌形象和信誉的增加都来自于工程施工项目,也是一个企业的根基,所以说施工企业一定要重视企业的管理。施工企业要按照企业自身的特点制定项目管理体制,创建科学合理的施工管理组织体制。要想控制好企业项目管理,就比须健全项目部经济责任制。同时也要监督和控制工程项目的全过程,有力的把控项目运作过程。项目管理应该去除以前的弊端,改变成依靠合同管理,抓好安全、质量的管理,更要着重成本的管理,最终要求达到经济效益,使管理工作更加标准、规范、合理。
5.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度
对存在隐患和出现问题的工程,要对那些失职的人、不做事的人、责任人进行处罚,这样不仅管理者更加充满责任,还能使各方面的人员更加认真负责,制度的执行力也就得到了提高。
四 结束语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在历史上,很多的民族、国家和政党也能够证明江泽民同志提出的这种很有规律的结论。在施工企业里,我们不仅要在经营管理加以创新,还要在技术方面有所创新突破,还要积极地吸取国内外的比较先进的管理经验和高科技的技术,使得企业的竞争力得到很大的提高,也是企业能够迅速平稳的发展。
[1]张瑞平.如何实现经营管理的持续创新[J].焦作工学院学报,2003年4期
[2]郑科.浅谈建筑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监理控制要点[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年5期
[3]徐燕丽.浅析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理[J].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1期
[4]刘晓萍.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政监督,2005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