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企关系中的人力资源经济理论分析
2013-04-10李军民
李军民
( 中石化华北分公司,河南 郑州 450006)
1 政企合作,从人力资源管理学的角度,积极准备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在政企关系中,人力资源是各类配置资源中最重要的、第一性的资源。人力资源开发的目的是提高人的素质,激发人的潜能。人力资源开发的关键在于建立良好的适合人发展的机制,从而为企业的效益得到发展,更进一步为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人才上的储备。
(1)要建立优良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作用,完善人才发挥环境,创造良好的氛围。创造条件,正确激励,使潜在的人才脱颖而出;加强培训,使得大多数人的职业与道德素质能得到有效的提高。采用激励的理论和方法,达到激发动力,引起行为的目的,使人产生一种内在的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组织目标做出持久的努力,在通过奖惩措施等正反两方面的强化,对行为加以控制、引导、调节。使那些尚未脱颖而出的潜在人才在崭露头角,得到重用,从而为企业做出大的成绩。
(2)拓展人力资源开发途径。人力资源开发途径要从过去的人才培养、引进的这种传统途径中解放出来。政府与企业合作,政府提供政策和理论支持,企业提供环境和资金的支持。这样有了政府和企业的双方努力,努力从研究所、高校等科研部门去发现项目、发现人才,通过技术合作的方式,得到人才,并为我所用,努力争取科研部门和政府、企业三方达到双赢。这就是为企业寻找发展技术与机遇,寻求更大的效益,同时也为政府寻找了新的经济发展方向,并促进了科研部门成果的转化。
(3)政企合作,深化市场经济理论对新型经济发展模式积极作用。所谓市场经济就是通过市场机制调节社会经济活动,配置社会资源的一种经济组织形式,是商品经济运行的实现形式。
(4)采取什么样的资源配置方式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使企业经济效益和政府的经济发展得到利益最大化,这取决于社会发展到特定社会生产条件。目前,资源配置的方式有计划和市场两种,早期计划经济时代,以计划为人力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殷,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的决策者是政府部门。政府和企业的关系是层级制的上下级隶属关系。这种政企不分的经济体制僵化不灵活,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完全依靠人的意志来决定商品的流动。在这种体制下的人力资源配置往往也不能适应一个地方,一个企业的发展需求,通常地方和企业都得不到其所需要的人才。
(5)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的决策者是各个分散的经济个体。政企关系其实是一种并存双元关系,政府从全能职权开始向有限服务型转变,企业通过市场机制调节生产和需求,使生产经营活动符合市场需要。政府通过服务和引导来规避市场的缺陷。此时人力资源的配备,是各个经济实体通过生产和市场需求,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提出的请求,地方政府也根据本地区发展需要来引进和配置人才。这种体制下政府和企业合作,政府提供各种良好的服务职能来弥补市场职能的缺点和不足,制定具有连贯性和延续性的管理方式和方针政策,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向,减少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的波动,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效果。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选人、用人和激励约束机制,使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拥有更多的自主权,为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建设提供宽广的途径。
2 政企合作
(1)政府和企业合作,在政府和企业的信息不对称,而且各自所占角度不同,立场不同的情况下,在人力资源管理、配置、储备上有所冲突是难免的。这就需要双方在决策前一定要互动,互相交流各自的观点和意见,争取在最大共同利益的情况下实现各自利益的最大化。为了达到预期目标,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二者必须相互博弈,以寻求某个均衡的结果。当然,这个均衡的实现是有条件的,需要政府与企业双方的共同努力。在新型政企关系的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要发挥基础配置和协调均衡的作用,寻求政企关系的和谐合作。
(2)政企合作中,政府是服务职能的一方,企业是需求的一方。因此,政府在社会人力资源规划、职业发展、人事制度、劳动组织管理、工资分配、社会保障等方面要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和全面性,为人力资源共供求双方交流信息提供便利条件,搭建一个具有良好互动,开放,透明的人力资源管理平台。企业作为需求一方应该在企业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政府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考量,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在创造自身效益最大化同时,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共同创造人力资源管理在政企合作发展下的新经济发展模式。
3 政企合作,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积极改变经济发展模式
(1)从劳动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如何以最小的劳动投入费用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是研究劳动这一生产要素和社会经济关系的核心问题。当然其中的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不仅仅是微观经济效益,还包括宏观的经济效益。
(2)构建新型政企关系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提高企业效益的重要途径,更是构建“就业增长型”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手段和助力。而政企业合作的人力资源管理从人力资源管理学,市场经济理论、劳动经济学等各个方面对于新型经济发展模式更是具有重要意义。怎样深化政企合作,解决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各种问题,是新经济发展模式下的一个重要课题。
4 结语
在社会主义的新型劳动经济关系的理论指导下,经济发展必须从片面强调经济发展,逐步向着强调以人为本的和谐经济发展模式,即就业增长型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过度。在就业增长型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下,政府和企业能力合作,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政府扩展经济发展渠道,提高人力资源供给和资源使用质量。依据社会主义法律制度,发挥公平分配的社会主义劳动分配原则,弥补市场的功能性缺失,消除跨地区的人才流动体制性障碍。政府宏观引导和把握、协调,企业积极参与并提供支持,这样才能构建新型经济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