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工业企业环境监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3-04-10陈伟强
陈伟强
( 新密市环境保护局,河南 新密 452370)
一 地方工业企业环境监管存在的问题分析
地方工业企业具有高能耗和高污染的发展趋势,采取必要手段进行环境监管,已经成本企业环境管理工作的重点所在,但实际的环境监管工作,仍然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环境监管意识问题。工业企业注重生产,对于生产带来的负面影响—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视程度却远远不够,企业追求生产的经济效益,却漠视环境效益,归根到底是在思想层面上环境监管意识的薄弱,再加上环境政策导向的不足,严重影响环境监管工作的开展。
(2)地方工业企业对环境管理标准的执行力度不够,譬如ISO1 标准,地方企业基本没有积极主动的反应态度。笔者认为地方工业企业环境管理标准持有两种反应态度,一种是企业处于产品生产资金的压力,同时考虑企业生产效益问题,认为不值得在环境监管方面投入资金,另外一种是对环境管理标准本身缺乏足够的认识,尚未将其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挂钩。
(3)在环境监管工作方式方面,很多地方工业企业采取污染防治结合的方法,认为只要控制工业污染物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即可,也就是说,这些企业并不排斥环境污染物的排放,而仅仅通过减排和控制排放的方式,并不能作为环境监管的推荐内容看待,这种环境污染治理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违背工业企业的可持续生产理念。
二 地方工业企业环境监管的问题对策
以上对于企业环境监管问题的探究,既有观念方面的原因,也有方式方面的原因,即便很多企业已经了解何为环境规则,或者国内制定的环境法律法规,但在执行方面始终摆脱不了现实性的资金难题,因此,在解决地方工业企业环境监管问题的时候,需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进行考虑。
(一)环境管理意识方面
尽管各种环境管理方面的行业标准和法律法规已经开始完善,但我们仍然需要面对这些标准和法律法规执行方面的问题,这也是地方工业企业需要深思熟虑的一门“功课”。笔者认为地方工业企业只有具备充分的环境管理意识,客观对待企业本身存在的环境污染和破坏问题,并认真分析这些问题带来的环境代价,权衡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环境效益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在这两种效益发生冲突的时候,企业要考虑短期经济效益对自身未来发展的影响,譬如某些小企业认为环境监管属于环保部门的工作,环境治理也应该是相关部门的分内之事,但实际上,一旦环境受到污染,危害的不仅仅是社会本身,就连产生污染源的企业也深受其害,甚至在造成严重污染事故之后,面临的不仅仅是社会的谴责,还有可能是严厉的法律制裁。因此,工业企业在衡量企业利益和环境利益的时候,需要将环境管理工作作为企业的管理重点来抓,兼顾经济管理与环境管理之间的关系,为环境监管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管理文化氛围。
(二)环境监管执行方面
环境的监管工作,必不可少的是资金和技术,而且从企业,乃至整个地方工业的发展大局来看,很多企业选择环境监管方面的“不作为”,恰恰是这两个方面遇到了瓶颈。为了支持企业环境监管工作的开展,笔者认为一方面需要为地方工业设立专项的环境防治基金,结合地方企业工业的环境保护工作需求,给予某些在资金方面存在困难的企业一定的资金支持,譬如环保投资补贴等,而企业也可以通过合法的途径,向地方政府申请相关的经费补助,从侧面鼓励企业主动采取环保的措施,而另一方面,政府还需要为企业环境监管工作开展创设良好的技术支持平台,以集中培训和现场指导等方法,解决地方工业企业环境管理方面的问题,让地方工业企业都能够积极主动地投身到环境监管工作当中,并基于ISO1 的标准和结合企业本身的实际,建立合理的环境管理体系,形成企业发展的长效管理机制。
(三)环境监管工作方式方面
地方工业企业环境监管工作,在秉着环境管理理念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环境管理的需求和允许的客观条件,采取合理的环境监管工作方式,尤其是成本方面。企业要在不违背环境负责原则的基础上,采取必要的成本核算措施,以防止环境监管工作与企业生产效益出现冲突,譬如企业的环境保护费用支出,必须纳入成本核算当中,以及环境成本需要分摊到环境监管受益者的身上,以免造成环境监管工作的不公,也避免助长企业环境监管工作责任的互相推诿,真正解决工业企业环境污染的现实性问题,为这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方工业企业具有高能耗和高污染的发展趋势,采取必要手段进行环境监管,已经成本企业环境管理工作的重点所在,在解决地方工业企业环境监管问题的时候,必要考虑环境管理意识的问题,还要兼顾环境监管执行和工作的方式,将环境管理工作作为企业的管理重点来抓,兼顾经济管理与环境管理之间的关系,为环境监管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管理文化氛围。
[1]李玉红.农村工业污染亟需重视[J].环境经济,2010,(8) :31-34.
[2]徐向阳,刘倩倩.煤炭工业环境监管政策及管理方法[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1) :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