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企业管理程序化模式的可行性——以安全生产管理为例

2013-04-10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3年2期
关键词:管理企业

梁 爽

(北京公联洁达公路养护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市 100070)

0 前言

目前,我国各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虽然年年讲、月月讲,甚至天天讲,但仍然存在着被动性突出、主动性欠缺、经验性占主导、理性化不明显、应急性强及系统性差的普遍问题,急需用创新的理念来推动提升,使之达到系统性规范化的管理地位。为此,笔者根据十余年来的工作经验,参照企业管理的相关知识,模仿计算机程序化理念,总结了一套系统程序模式(注:程序的定义是指进行某项活动所规定的途径),推荐给各企业的同行,希望共同携手推动企业安全管理理性化的创新。

1 安全生产在企业中的地位

1.1 企业管理为什么要“安全第一”

美国著名心理学专家和行为学家马塞洛(A.maslow)提出的“需求层次论”使我们都知道人类有5种需求:一是生理的需要,二是安全的需要,三是友爱和归属的需要,四是尊重的需要,五是自我实现的需要。通俗地来说就是人只有健康、安全而稳定地活着,才有可能追求进步和梦想,其实一个企业亦是如此。

任何一个企业只有保证了生存和基本运转,才有可能在安全的基础上再讨论如何做大做强的问题,因此保证安全是企业管理的底线,是“安全第一”的同意语。当前,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全世界都正在目睹中国的崛起,安全,就变得更为重要,或者更为第一。

企业的生存发展都离不开安全做为前提保证,这是企业管理最基本的工作,这个道理来源于人性化的基本常识,因此,安全第一不容置疑。

1.2 “安全第一”与“质量第一”的关系

企业管理提出“安全第一”与“质量第一”,这两个“第一”应当这样理解:

(1)“安全第一”是承认企业一切工作要以安全为前提,保持企业动态健康的底线;

(2)“质量第一”是管理运行的目标,是描述企业活动的需要,是鼓舞企业前进发展的动力;

(3)安全生产管理作为一个系统,也需要强调自身的管理质量第一,就如同电脑的安全保护系统也需要不时地动态升级。

由以上我们可以理解,两个“第一”在企业管理中是两个不同层面的主导观念,不是简单的口号,而是企业管理基础理论的简化。两者没有利益冲突,没有资源挤占问题,而是远景目标一致,互相匹配,互相兼容,相辅相承。企业越是向高级发展,两者的结合越是紧密。

1.3 “安全生产”不是“生产安全”

现代企业管理已经进步到了全新的信息化工业时代,企业的产出内容已经远远不止于产品加工劳动生产的单元概念,“安全生产”定义已经超出了这个名词产生时代的内涵,在新的替代名词没有出现之前,我们暂且理解为“安全工作”的全员意识。

1.4 “安全第一”不是“安全唯一”

一个企业能充满活力地融入社会,是企业文化的作用。企业文化是以企业内部的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内涵倡导什么、鼓励什么、反对什么、禁止什么,是企业的内部组织、机构、系统运行的总方向。“安全第一”是所有企业的基础价值观,而企业真正做大做强靠的是特性,是企业独有价值观,这一点是“安全第一”所不能替代的。换句话说:安全不放第一肯定不行,但安全第一并不能替代企业的其它管理,企业的价值,企业的产品价值都有安全的含量,但安全管理不负责直接产生价值。

1.5 “安全第一”不等于安全系统部门第一

(1)“安全第一”是企业管理观念,不是具体的人和物,因此,“安全第一”不会支持企业内部产生特权部门和岗位。

(2)安全管理体系是由企业内部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员安全责任制来构成的,主管安全的领导、安全主管部门、安全系统的管理者只是这系统日夜运行中的日常代表,是维护这个系统正常运行的职业者。

企业管理,简单地概括就是“管人”和“理事”。世上任何事务最终都需要由人来完成,安全生产管理也不例外。人的行为管理是企业管理中最难也是最难回避的课题,安全生产管理也只能从员工行为规范方面入手,策划安全第一的理念,贯彻落实到人的行为上,才能使管理不断产生效果。

2 安全管理体系的支持条件

2.1 领导者的重视

重要不等于重视。我们可以客观地判断,“安全第一”的口号喊了这么多年,企业领导对安全的重要性是不存在否认观点的。但如何把“重要”变为贯彻落实的实际行动,却需要找到一套系统的方法和途径。

在此提供3条如何落实,如何将观念转变成管理系统的途径。

(1)授权建立自上而下的安全管理组织,并规定各级权责。

(2)批准具有指导思想和管理目标的安全管理方针,并要求贯彻到每一名员工。

(3)提供体系运行必备的资源(人、财 、物)。

2.2 安全管理方针

2.2.1 方针是方法的总纲

根据企业规模的类型、企业的产品特征,制定适合本企业所有员工便于理解、便于执行的具体概括型的安全管理纲领。为了便于说明,下面以某企业为例。

企业规模:中型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

企业产品:道路养护、清扫保洁、应急抢险、应急救援

安全管理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组织健全、文件控制;全员培训、年度升级;按时评审,随时纠正。

2.2.2 方针形成的步骤

(1)企业最高领导层依据上级要求和企业自身情况提出原则方案。

(2)主管部门依据领导层的指示制定初始方案。

(3)主管领导组织相关部门和基层对初始方案讨论。

(4)主管部门依据讨论结果编制系统文件。

(5)领导层根据对系统文件的归纳,提炼简单易懂的方针,批准发文。

(6)主管部门组织逐级培训和贯彻。

2.3 安全管理组织

组建原则:一级领导一级,不能交叉领导,一事只能一人负责,多人负责等于无人负责。

(1)主管领导(兼职)一名。由总经理授权代表公司行使安全管理的指令发文,监督主管部门的定期活动,对系统漏洞和错误做出纠正决定。

(2)主管部门(专职)负责安全管理系统的信息采集传递,安全管理文件的控制,系统的资源配置,保证体系正常运行的日常工作。

(3)基层单位主管领导(兼职)一名,对所管单位的体系依据文件贯彻落实。

(4)基层单位安全员(专职)一人,负责公司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在本区域有效贯彻。

(5)作业班组或作业单元安全员(兼职)负责作业现场的安全巡视,监督防范措施的落实到位。

2.4 资源

资源包括人员、资金、设施、设备、技术和方法。

(1)资源设置计划按年度由主管部门编制报主管领导核准,最后经总经理批准。

(2)资源设置年度计划经批准后由主管部门落实实施。

(3)资源设置的调整计划按月度由主管部门提出,报主管领导核审,最后经总经理审批。

(4)计划报出的批准(或不批准)的周期,一般应不超过10个工作日。在法定批准期内的程序运行由主管部门负责,超出批准期限未批由领导负责。

3 安全管理体系文件

建立了组织等于只构成了机械式的基本框架,只有完成文件的输入才可能产生活力,进而成为一个完整的有机体系。这就如同一支队伍掌握了明确的方向,又如一台电脑,完成了软件的安装。

安全管理体系的一切文件,都是安全管理方针的细分和“链接”。

3.1 安全管理体系规划文件

3.1.1 年度计划

(1)上一年度计划落实情况的总结;

(2)对新的形势分析;

(3)新的年度管理目标;

(4)完善改进、提高的措施;

(5)量化的具有标志性的实事。

3.1.2 年度分项规划

(1)安全生产例会程序;

(2)安全教育培训程序;

(3)安全生产巡查程序;

(4)设备设施安全管理程序;

(5)安全防护用品、器械的管理程序;

(6)驻地安全管理程序;

(7)消防安全管理程序;

(8)财务安全管理程序;

(9)特殊场所、特殊设施、特殊工作的安全管理程序:

a.特殊就要具体化

b.特殊要有针对性

c.特殊不可滥用

(10)事故报送和处理程序;

(11)应急预案和演练程序;

(12)协作单位的安全配合和安全管理程序;

(13)办公环境、工作环境的管理程序;

(14)对其他相关系统相邻系统的配合与协调程序。

3.1.3 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在本系统的应用

3.2 岗位责权文件

(1)责权文件对岗位行为的规范,没有行为规范的岗位形同虚设:

a.本岗位应当干什么(管理范围);

b.工作的效果应当实现什么(管理目标);

c.什么时间、什么空间、用什么方法完成任务(管理途径)。

(2)需要以独立文件形式规定的岗位责权:

a.企业主管领导;

b.主管部门、分工权责细则;

c.基层主管领导;

d.基层安全员;

e.作业班组或作业单元兼职安全员。

(3)安全管理系统各岗位任职文件:

a.认知方式要与企业总体用工制度相一致;

b.人人要签订《岗位责权合同书》;

c.按惯例权限规定,任职要有上级正式任命,任命等于正式授权。

3.3 安全生产责任书

(1)文件要载清,企业每个员工在不同的岗位工作,都要有把安全放在首位的意识,有保护自己、顾及他人的义务,有虚心接受教育培训的态度,有对安全管理的认知。

(2)文件要载明,每个员工都有在工作全过程中提出安全防护措施,纠正、制止、举报不安全行为的权力。

(3)责任书签订范围要从总经理到每一名员工,全员覆盖100%。

(4)责任书有效期一年。

3.4 安全管理体系文件控制

控制的定义:为达到管理要求所采取的工作技术、手续和活动。

(1)安全管理体系所执行的文件必须是有效文件,即受控文件。

(2)文件在受控之前要经过评审,评审的原则一般由上级进行,主要文件需组成两人以上的评审组织。

(3)评审文件要经过领导批准实施,批准的原则一般越级批准。

(4)经过领导批准的文件,从发出之日起为有效文件。

(5)有效文件要规定有效期。

(6)有效文件是领导者和执行者的公约。

(7)有效文件如作废、修改、补充、变更要由批准者发出新的指令方可执行。

3.5 安全生产体系统计文件

统计文件是对体系运行历史的记录,保证每一环节都具有可追溯性:

(1)领导的批示和指令;

(2)文件的变更和补充;

(3)事故处理报告;

(4)各种会议记录;

(5)管理评审报告;

(6)教育、培训、演练总结;

(7)安全器材、物品的账目;

(8)特殊设施的安全日志。

统计文件需规定存档级别、方式及内容。

4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评审

4.1 评审

评审不是传统意义的检查,而是体系最高管理者对本体系的运行情况作出评价。依据评价作出是否保持、改进的判断。

(1)管理方针是否适用现状、是否保持和修改。

(2)管理组织是否符合管理方针的目标,是否需要充实、调整。

(3)体系文件的贯彻、执行是否与体系方针相适应,是否需要保持或变更。

4.2 评审的依据

(1)管理方针;

(2)规划文件;

(3)各级自我审核的结论。

4.3 评审的顺序

(1)上级对下级;

(2)自我审核。

4.4 管理评审的频率规定

(1)全系统每年1~2次,年中和年末进行;

(2)基层单位每年2~4次,一般每季度末进行;

(3)班组评审每年12~56次,一般每月1~2次,特殊岗位每周一次。

4.5 管理评审报告

管理评审结束后要出具评审报告,按规定审核确认后进入统计文件,以便作为过后保持、调整、变更、修改的依据。

4.6 管理评审的格式

管理评审的格式见表1。

5 结语

模式是一种倡导,不是标准和规范。目前国家标准委员会还没有推出安全生产体系管理的标准,教育系统也没有开辟此类的专业课程。笔者只是根据职业经验作此文。但鉴于理论、经历都较浅,希望与同行共同交流、探讨。相信随着工业化革命的进程,终会有一天,企业的安全管理会走向标准化、规范化。

表1 安全生产体系管理评审程序记录

猜你喜欢

管理企业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加强土木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如何加强土木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