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经典感悟成长

2013-04-10于丹

领导文萃 2013年2期
关键词:人心师父城堡

□于丹

今天的生活,我们的选择多了,却不意味着我们的心灵更快乐。为什么我们今天要讲到对经典的阅读、对成长的感悟?如果没有今天心理的失衡,没有社会的巨大变化,我讲的这个话题就没有意义。今天我们每一个人所面临的是心灵的安顿。自己的心到底想要什么呢?我们大概从小就听到一个词,说要做一个有觉悟的人。

那么什么是“觉悟”啊?大家可以看看,写出来就很简单。觉字下面是一个“看见”的“见”,悟是“忄”旁边一个“吾”。“觉悟”两个字什么意思呢?最根本的含义就是“见我心”,也就是说真正的觉悟是你看见了自己内心真正的愿望。

我们今天的科技很发达,大家要是想查一个什么词,上网查,马上几十万条搜索结果都在你的眼前。但是我们永远都没有一个心灵搜索引擎,说想想我自己心里现在是什么愿望,“见我心”这件事情有别人、有科技去帮我完成吗?没有。而我们的心到底有多大多小呢?我们自己不知道,人的心有时可以游于万仞,独于天地万物,可以无比辽阔。有的时候又心思狭隘,钻到一个牛角尖里就觉得今天的日子都过不去了。人心真的有这么大区别吗?

曾经有一个徒弟在寺院里面修行,他问他的师父:“师父啊,我们看起来身材都差不多,想法会有很大的区别吗?真的有人心特别大,有人心特别小吗?”师父就跟他说:“你现在闭上眼睛,在你心里边建一座城堡。”于是徒弟就闭上眼睛,在心里建城堡,里边有多少根柱子,有什么样的房间,他建啊建啊,建了一座很大的城堡,睁开眼睛对师父说,我建好了。

师父说:“你再闭上眼睛,在心里造一根毫毛。”徒弟闭上眼睛想啊想啊,一根小毫毛,想好了,他睁开眼睛说,“我造好了。”师父问他:“你造那么大一座城堡,是用你的心造的吗?”他说:“是啊,我自己想出来里面的格局。”师父又问他:“那你造一根小毫毛,是不是也用的是整个心呢?”他说:“对啊,我想小毫毛的时候,整颗心都在那小细毫毛上,也想不了其他东西。”师父说:“对呀,人心可以造城堡也可以造毫毛,这就是心力的大与小。”我们每个人想想,人这一生,有多大的眼界就有多大的世界。有些人终其一生,他要学知识,他要有梦想,他为社会担责任,他有使命在肩,有情怀在胸,他一直希望在这样一个世界上建一座城池,能够安顿他人,能够安顿自己。也有些人,可能为了一个职称啊,为了两口子拌一句嘴啊,为邻居对你一个脸色不好看啊,心就绊在一根毫毛上,怎么都过不去,一个星期甚至半个月都不开心,这就是人心的大与小。所以,我们每一个人要真是想要个人的幸福与安宁,需要有一个生命的起点,就是见我心,真正看看我心何在,这是我们真正的觉悟。

为什么我们要阅读经典呢?经典能告诉我们什么呢?大家知道孔子,到今天是他诞辰2558年。这么多年前的一个人,他写出来的东西不可能适用于我们每一个人,不可能说的每一句话拿出来在今天都是金玉良言。我们能够从中学到的无非是一种态度,一种最朴素的、最基本的,从当下出发的、推己及人发现内心的这么一种态度。比如说大家看《论语》,经常看到一个词,说谁是“君子”。孔子老说“君子”,何为“君子”?学生就问他,你给我解释解释,“君子”得是什么样的人啊?孔子就说了四个字:“不忧不惧。”

一个人,没有太多的忧伤、忧思,没有太多的恐惧,就是君子了。这学生一听,不以为然,觉得太简单了。年轻学生都心高气盛,想君子还不得大济苍生啊,还不得有丰功伟绩啊,还不得有更多的道德标准,光说一个人心里不嘀咕,不恐惧,这就叫君子,太简单了。孔子又说了一句话:“内省不疚,何忧何虑。”什么叫“内省不疚”?就是说一个人,透问内心,反躬自省,了无愧疚。

一天下来,我们想想今天领导交给我的事是不是认认真真办了,没偷工减料。朋友托付我的事,我是不是做了,言必行,行必果。对家人我尽心了,我自己也很高兴,没辜负朋友。晚上睡在床上,这么想一遍,心思坦然,就这么睡着了,这就叫“内省不疚”。做到上不愧于苍天,下不愧于儿女,这就行了。

我们今天神经衰弱的人越来越多。按医学的说法是你身体不好了,给你吃点安眠药。实际上我们自己想想,什么叫“小人长戚戚”,就是指心里嘀嘀咕咕,心里放不下什么事。为什么放不下事?就是觉得这个我没做到位,哎呀,到晚上后悔,那件事觉得别人对不起我,怎么办,哎呀,恐惧,惶恐,内心有忧有惧,枕不安眠,夜里肯定睡不好觉。所以每个人要做到反躬自省、每件事内心都没有愧疚,可以不忧不惧这个君子的标准并不容易。一个君子就是从自己的内心去反省自己。

所以大家知道,《论语》里面提出君子应“日三省乎己”,这个“三”不是个具体的数字,是指多次、反复,就是一遍一遍地问问自己,有哪些事我还没做到。比如说什么事呢?“为人谋而不忠乎”,我给别人做事,给社会做事,我忠诚了吗?我今天忠于职守了吗?有的朋友说,现在也没皇上了,还提这种愚忠啊,都过时了。我们还来看这个中国字,什么是“忠”啊?中心为“忠”。这个字大家人人都会写,真正的忠诚不是忠于一个外在标准,一个社会准则,忠诚于一个领导,这都太外在了,真正的忠诚只有一个标准,就是内心的良知,忠在你的心里。问问良心交代得过去吗?交代过去了这就是最大的忠诚。我们今天做多少违心的事啊!社会逼着我们在自己的岗位上挣钱,或者为了自己的家人、朋友,老得说违心的话。一个人要是违心话说多了的话,他没法不神经衰弱,这个人的内心是没法安定的,因为他违背了对生命的忠诚,所以“为人谋而不忠乎”——这是每天该问问自己的。

孔子说的第二句话是:“与朋友交而不信乎?”意思是和朋友在一起,你守信誉了吗?今天说大话的人越来越多,拍着胸脯,夸海口,包在我的身上,放心吧。好听的话谁都会说,但谁能保证,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真做到呢?这也不容易,也要问问自己。

孔子的第三句话是:“传不习乎。”今天是21世纪,咱们的传媒时代比他们要丰富多了。有互联网,有电视,有广播,有报纸,铺天盖地的信息包围着我们。我们脑子里能塞很多的信息,这是传,别人传给我的。但是一定意味着你就长进了吗?也就是说你想过了吗?这个信息对我来讲是不是一个参照系,那个信息对我来讲是不是一个知识储备,我琢磨一下,记在心里,融进自己的生命里。这个过程叫“习”。咱现在老说小孩学习之后要复习,学习之前要预习,温故而知新,学习学习,不光是孩子的事。

今天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所以在一个传播时代里,自己心里老有一个预习复习的心,这人就长进了。

你说要是每一个人都问一问我为社会做事忠诚了吗?我跟朋友交往守信了吗?我在一个传播时代自己复习了、化入生命了吗?你这就扣问了自己的三重生命角色。第一重是你的职业角色,第二重是你的社交角色,第三重是你的生命角色。我们说的阅读经典,感悟成长,在温习复习中自己的生命不断进步,一个人“日三省乎己”,别人指责你的机会就会少很多。与其让别人指责,不如自己让生命不断提升。这样的话,你心里的忧思恐惧不就少了吗?

猜你喜欢

人心师父城堡
愿得一人心
魔逗城堡
师父穿越啦
软糯甜美 俘获人心
倒霉的师父
“反腐”过后人心能否维稳?
云山之间
打动人心的琐碎
我的师父
空中飘来一座大城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