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痛80例疗效观察

2013-04-09张雪妍

上海医药 2013年6期
关键词:根性三针腰痛

张雪妍

(上海市浦东新区航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上海 201316)

腰椎间盘突出症系由于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退变或损伤,在外力作用下,纤维环破裂,使椎间盘的髓核自破裂处突出,压迫腰脊神经根、马尾神经以腰腿痛表现为主的一种病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中根性坐骨神经的损伤最为常见。多表现为腰痛、下肢放射痛、腰椎侧弯、腰部活动受限、间歇性跛行、感觉麻木等症状。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好发于30~50岁的人群,男性多于女性,临床以腰4~5和腰5~骶1之间的突出居多。自2011年11月我科室在临床中采用以电针为主的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痛,获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我中心针灸科2011年11月~2012年8月门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痛患者。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1],经区中心医院以上医院CT或MRI明确诊断;按WHO疼痛程度分级标准≥3级;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条件的对象共80例,其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21岁,平均年龄为(48.0±6.5)岁;病程最长22年,最短18天。采用抽签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

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实施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①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②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③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④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⑤X线摄片检查显示,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赘增生。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

治疗组给予电针、踝三针和牵引治疗。

1)电针

取穴:肾俞、腰阳关、大肠俞、白环俞、秩边、环跳、承扶、殷门、委中、承山、阳陵泉,选2~3组穴接通华佗牌电子治疗仪,选疏密波,定时30 min,30 min后起针。隔日进行1次,10次为一疗程,连续治疗1~2个疗程。

2)踝三针

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踝上4寸,每条经脉循行线上各l穴,分别为根痛1、根痛2、根痛3。L3~4椎间盘突出取根痛1、L4~5椎间盘突出取根痛2、L5~S1椎间盘突出取根痛3、混合性突出根据具体情况综合选穴。取踝三针中的相应穴位行针,选用直径0.35 mm的3寸针灸针,碘伏棉球消毒皮肤,针与皮肤呈15°角,针体沿皮下浅表刺入,深度为2.5寸。当进针有紧滞感且患者有酸涨感时快速捻转100~200次/min,幅度为180°~360°;每次连续捻转3 min,然后留针。每10 min行针一次,30 min后起针。踝三针隔日进行1次,10次为一疗程,连续治疗1~2个疗程。

3)牵引

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禁忌症:①髓核突出于后纵韧带后面游离于椎管内及巨大髓核突出;②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及马尾神经综合征;③严重骨质疏松及脊柱结核、肿瘤等;④严重心、肺疾病、体弱不能耐受患者。

牵引方法:牵引床为YHZ-IV多功能牵引床,患者仰卧于牵引床上,用牵引带固定患者,牵引力按患者的耐受程度作调整,牵引时间为每次30 min,持续牵引3 min,间隔休息30 s,10 d为1疗程,连续治疗1~2个疗程。

1.3.2 对照组

仅给予门诊牵引治疗,疗程与治疗组相同。

1.4 疗效标准[2]

治愈: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70°以上,能恢复原工作;好转:腰腿痛减轻,腰部活动功能改善;未愈:症状、体征无改善。

2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治疗组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 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3 讨论

随着年龄的增长,椎间盘血液供应减少,修复能力较弱;日常生活中椎间盘受到外力的挤压、牵拉和扭转后,发生了磨损、弹性变差;椎间盘髓核、纤维环、软骨板的逐渐老化,容易导致纤维环破裂,最终导致椎间盘突出。其中过度负荷、急性或慢性损伤,是造成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当存在屈曲、旋转时,再加上纵向暴力挤压椎间盘,更容易发生突出。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属于“腰痛”、“痹证”的范畴。多由劳累过度或扭腰闪挫或感受风寒湿邪,导致经络受损,气血瘀滞不通,“不通则痛”。腰为肾之府,故景岳曰:“腰痛者肾虚十之八九。一般将本病分为寒湿腰痛、瘀血腰痛、肾虚腰痛三类而予以辨证施治,但临证往往虚实夹杂,症侯复杂,但总以肾虚为本,邪实为标。

电针治疗能起到祛风散寒除湿、益气活血、强腰补肾,以达“通则不痛”为目的。踝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根性痛是依据神经分布区,按照“循经分部,通督化瘀”的原则,采用“以经刺皮”的针法,此法简单有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用的方法,张俊等[3]认为其机理在于:可拉宽椎间隙,增加椎管内容积;可松解神经根粘连,使突出物还纳或移位;可纠正脊柱关节紊乱,恢复其正常的生理平衡;可放松脊旁肌肉,改善受压组织的血液供应,因而达到治疗目的。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根性痛首先要诊断明确,排除症状相似的疾病及禁忌症,如腰椎滑脱者,不主张采用此法,以免加重或耽误病情。治疗期间,要求患者卧硬板床休息,注意腰部保暖,病情缓解后要求加强腰背肌、腹肌的功能锻炼,以增强腰椎的稳定性,巩固疗效。虽然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痛的近期疗效确切,且简便易行,但疾病容易复发,因此还需要进一步摸索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1]周友龙, 张世卿, 孙国胜, 等. 踝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痛临床观察[J]. 中国针灸, 2006, 26(12): 847-850.

[2]盛锋, 沈国权, 孙武权. 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评价量表的研究近况[J]. 中西医结合学报, 2010, 8(9): 824-826.

[3]张俊, 鲍铁同, 张春健, 等. 牵引压弹斜板三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原理分析[J]. 中医正骨, 1995, 7(5):6-7.

猜你喜欢

根性三针腰痛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邵氏组方配伍突三针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临床观察
妊娠期腰痛的研究进展
颈三针合肩三穴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职业腰痛早防治
着眼“根性”,指导学生品评时事
前锯肌与颈椎旁肌在C5~7臂丛神经根性损伤电生理诊断中的价值
靳氏膝三针为主治疗膝骨关节炎40例
中医护理干预腰痛30例
针刺智三针和四神聪穴对脑外伤患者认知障碍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