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科普多元化传播平台
2013-04-09王晓玲
王晓玲
(陕西省气象学会,西安 710014)
气象科普多元化传播平台
王晓玲
(陕西省气象学会,西安 710014)
通过对气象科普多元化传播平台分析讨论,表明:气象科普教育基地设施齐全,可以对一些科学现象进行演示、模拟,科普传播效果较好;电视传播,生动形象,实效性强,受众面广;互联网以数字化、适时性和交互式传递的独特优势,是年青一代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科普展板在大型广场传播中,能够渲染现场气氛,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可以确保在第一时间将气象预警信息传递给目标公众;网络和微博最受年轻公众喜爱,公众参与度高,互动性强,二次传播效果好。气象科普传播方式,各有其长,根据不同主题、受众对象,结合传播方式的特点,优势互补,达到信息覆盖最大化,传播效果最大化,公众满意度最大化的立体传播。
气象;科普;多元化;平台
面向重点人群,开展经常性、社会化的科普活动,努力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是科普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调动社会力量,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为重点,让气象科学知识和公共气象服务走进百姓生活、生产之中,减轻和避免气象灾害的影响和损失,是气象事业科学发展和实现气象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标志。随着传播技术迅速发展,气象科普形式也呈现出多元化特点,不同传播形式自身的特点使气象科普立体化传播成为可能。
1 气象科普多元化传播平台
科普活动是一种传播活动,科学技术知识离开传播途径,就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社会作用,不能为广大公众所掌握,也就不能使科学技术本身在传播过程中被吸收、利用、扩展和创新,科学技术也就失去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条件。气象科普是把气象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以及融化于其中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通过多种方法、多种途径传播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使公众理解、应用。气象科普传播手段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而发展,传统的大众媒介和新型的电子技术在气象科普传播中相互补充,形成立体、多元化气象科普平台。
1.1 气象科普教育基地
“气象科普教育基地”,以气象台站及其业务为依托,以气象科普场馆为载体,以天气、气候、气候变化、气候系统监测预测及应用为主要内容,承载着对公众进行气象科普宣传、开展科普活动、实施科普教育的重要任务,常年免费向公众开放。每年“3◦ 23世界气象日”、“防灾减灾日”、“全国科普日”等重大科普节点,结合宣传主题,还将举办各种专题活动。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各种设施相对齐全,常见天气现象形成过程、气象灾害、常用气象防御措施都有模拟演示,使参观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直观的认识,科普传播效果较好。但由于气象科普教育基地投资相对较大,存在建馆、维护等费用,资源有限,不能满足人们对气象科普的需求。
1.2 气象科普展板
气象科普展板一直以来都是气象科普宣传的主要载体。围绕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及时、有的放矢地选择宣传主题,将需要传递的科普知识以图文的形式展现出来。在大型广场咨询宣传中,展板能很好地营造传播现场的气氛。但其承载的信息量有限,其数量、存在空间、接触群体都受到很大限制。
1.3 气象科普宣传册
宣传册一直都是气象科普传播的重要工具,根据宣传主题,将传递的信息印刷成册。其优点是主题性强,可进行较为深入、广泛的科普宣传,信息量可根据需要确定,印刷精美,吸引公众,信息便于保存,二次传播效果较好。但其时效性相对较差,传播效果受到受众文化程度的限制。
1.4 气象影视
电视是大众传播的核心媒介,它既作用于人的听觉,又作用于人的视觉,是一种较全面的传播方式。在气象科普传播中,利用电视生动、传神、直观、迅速,图、文、声、色相结合,真实感强的特点,对突发天气过程,如暴雨、干旱、冰冻等天气现象进行解释,对社会关注的与气象密切相关的热点问题,如气溶胶、温室气体等从科学角度进行宣传,对引导公众正确利用气象信息防灾避害,是最佳媒体选择。其次电视传播覆盖面广、影响大、时效性强,受众不受地域、文化程度、年龄限制。电视传播的不足之处在于传播内容稍纵即逝,播出时间受限,制作成本高。
1.5 互联网
国际互联网不仅具有报纸、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体的一般特性,而且具有数字化、多媒体、适时性和交互式传递的独特优势。流动在互联网上的信息具有丰实、多样、及时、全球、自由、交互的特点。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习惯,特别是年轻一代,上网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对于气象科普传播来说,逐步地纳入互联网传输是一种必然。目前,国内很多省市都开发了气象科普网站,建立了数字气象科普馆。基于互联网发展起来的微博,由于其极强的时效性和广泛的公众参与性而正成为气象科普宣传的新宠,从中国气象局到各省市气象局都建立自己的微博,拥有大量的微博粉丝。
1.6 手机、电子显示屏
目前,中国 1.3亿的手机用户拥有量可以确保信息在第一时间传递给目标公众;不仅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地方,而且深入到农村的电子显示屏,可以有针对性的选择传递内容,对地域性强的科普宣传很适合,但由于二者传播内容数量有限,只能成为气象科普标题新闻的传播工具。
1.7 音像制品
音像制品是利用电子录制设备对声音和图像的保留,可反复播放。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每年组织拍摄一批高水平的气象科普影视作品,各级气象影视制作中心也结合气象热点制作气象科普音像作品,2012年陕西省气象学会与陕西省气象影视新闻中心联合气候、防雷、人影、遥感等气象科普专家,针对陕西气候特点拍摄了 18期“气象惠农电视科普讲座”,并在 “科技之春”宣传月期间在中国气象频道播出,从传统的气象防灾减灾常识科普转向普及气象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国防建设、国家安全、可持续发展等中的重要作用,使气象科普更具活力,更加贴近国家需求、社会需要和公众生活。
2 多元化传播手段,使气象科普宣传立体化
多元化的传播手段为气象科普宣传提供了充足的选择空间,气象科普活动不仅可利用传统的科普展板、科普宣传材料,还可以利用网络、手机短 (彩)信等。世界气象日是气象科普重要专题活动之一,以往世界气象日,一般是免费开放气象科普基地,组织专题座谈会,选择某个社区开展宣传,这种形式目标公众明确,可以与公众面对面交流,信息反馈度好,但参与的公众有限。2012年的世界气象日,陕西省气象学会不仅采用传统的座谈会,开放科普基地形式,还录制了“气象科普惠民”系列电视讲座,在中国气象频道播放,利用陕西省 3 472块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标题新闻,利用手机短信向 200万用户发送世界气象日主题,利用微博发布相关信息并与公众互动。多元化的传播手段,使得 2012年陕西的世界气象日科普专题活动立体化,在时空上产生共振,得到社会的共鸣,延伸了科普传播范围,增强了公众参与度,放大了科普效应,收到较好的效果。
随着传播技术迅速发展,气象科普形式呈现出多元化特点,不同传播形式自身的特点使气象科普立体化传播成为可能,气象科普宣传应根据不同主题、不同受众对象,结合媒体的特点,优势互补,达到信息覆盖最大化,传播效果最大化,公众满意度最大化,让气象科普搭起气象科学与公众的桥梁,推进气象科普社会化进程,增强公众应用气象信息的能力,促进气象事业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服务社会发展。
P49
C
1006-4354(2013)02-0047-03
2012-09-21
王晓玲 (1963—),女,陕西安康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气象科普与应用气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