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脉学现代研究

2013-04-09亓超苗磊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脉象研究

亓超,苗磊

(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014;菏泽医学专科学校)

中医脉学现代研究

亓超,苗磊

(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014;菏泽医学专科学校)

脉学;中医学;脉学/发展趋势

脉学,是将实践中得到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并用明确、清晰的语音描述,形成概念的一门经验医学。脉学经过历代医家的理论探索和临床实践,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理论体系,但是传统脉学研究主要侧重于用直观、形象化的方式表达脉象,缺乏逻辑化的脉象概念体系,具有很大的主观性。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及现代化诊疗仪器在临床的广泛应用,脉学的现代化研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发展机遇。现将脉学现代研究的概况报道如下。

1研究目的

使偏于主观的脉学客观化,即用现代医学理念诠释传统脉学,使传统脉学被更多人所认同;关于脉学的科学性的重新界定及验证,即揭示脉学在现代科学表述范围内的科学内涵;评定脉学在现代临床诊治中的价值。

2研究方法

2.1对脉象记录方法的研究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和技术对脉象做客观的记录,即用传感器的客观形式代替人手指的主观感受来记录脉象,然后把脉搏的波动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再用电子放大记录仪客观的记录下来。

2.2对脉象分析方法的研究脉象分析即建立脉图与脉象的相关性,使客观记录的结果与指下的主观感受结合起来,给常见的脉图定型,然后结合中医理论分析其临床意义。

2.3脉学产生机理的方法研究主要是运用血管动力学、电子计算机、频谱分析等多学科,来研究脉象的机理及其客观指标。

3研究成果

时至今日,脉学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并有了质的飞跃,脉学早已深入到了与现代科学相关的力学和生理学等领域。20世纪50年代初通过大量的动物实验及人群调查等多种方法来观察脉象与心血管生理、血流动力学及外周阻力等方面的关系,至20世纪80年代初以文字的形式阐述了脉象的形成机理:脉搏是心脏射血活动引起的一种血液和血管壁的震荡。与此同时,研究人员设计并研制了脉象的测量仪器。从1958年到1977年共描述了3500余例脉图[1],包括31种中医脉象。20世纪90年代初,赵玉霞等[2]运用多普勒超声技术研究脉象血流动力学机理。张士枢[3]等通过傅立叶频谱分析方法对脉力、脉位、脉势、脉行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寿小云[4]引入“脉象振动觉”概念,并提出了“寸口脉振动觉分部候诊原理假说”。进入21世纪以来,脉象的研究成绩斐然,王燕[5]采用现代控制理论的观点,根据系统的输出信号了解系统内部的状态,以人体复杂系统的脉象输出信号作为研究对象,将现代系统理论和信号处理方法与我国传统的脉象学相结合,使中医脉象的研究更具有科学性。谭延亮等[6]通过采集妊娠脉象,利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找出并提取妊娠脉象中跟婴儿性别相关的特征信息,建立定量采集、分析人体脉波的一般方法,将可能为临床诊脉提供既量化又敏感的指标。分析脉波中产生特征信息的成因,对检验、完善脉搏系统力学模型,以及以妊娠脉象和婴儿性别作为研究突破口,为脉诊客观化研究提供依据。张治国等[7]应用新型中医取脉装置,同步采集40例具有不同脉宽的患者和20例平人关部脉的压力脉图、心电信号和桡动脉横截面动态超声图像。在MATLAB7.0.1软件上对超声图像进行分析处理的基础上,观察周期运动中不同宽度脉象的桡动脉横截面图形特征和轴心运动轨迹的变化情况,得出不同宽度脉象的桡动脉横截面面积、共轴心椭圆的长轴长度和轴心最大位移存在着一定差异。

4面临的问题

尽管现代脉学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仍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脉学研究结果并没有被临床所用,而仅仅局限于研究,这促使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这些研究的现实意义以及研究方向局限性。其次,目前脉象客观研究还尚未从脉象基本要素的角度进行量化研究,即还未有人去探索有哪些生物信息指标或脉搏参数对判断患者的脉位、脉力、脉长、脉宽等基本要素可以起到量化作用。第三,脉学的形成背景受传统东方哲学思想的影响,具有中医学整体辨证的特点,如何将脉象量化的指标与整体辨证有机结合起来并取得一个平衡点,是脉学研究下一步亟待解决的问题。第四,脉诊不仅要诊断“脉象”还要审查“脉神”。脉象是指脉来的形象、形体,脉神则是脉象中的神气、气氛、神情,毫无疑问利用现代研究的成果可以客观地描述各种脉象,但却无法兼顾到“脉神”。第五,脉象与病症并不能等同,而现代脉学研究的主格调几乎是将脉象系列与病症系列归结为简单的等同关系,而忽视了脉与病机、病因的结合。第六,关于脉象、脉图形成机制研究,目前多限于血液流变学、微循环障碍、血流动力学、心功能4个方面,但能够反映心血管状态的病理指标与脉象、脉图参数的相关性研究报道较少。

5讨论

中医脉象诊断具有整体性、个体差异性、多维性、辨证性、微观性等特点。中医脉象的概念是一个多维的空间概念,它包括脉搏的位、数、形、势等基本要素,即有脉位、力度、频率、节律、走势、脉形、波动范围以及时间因素等多维函数的概念。由此可知,脉象的研究要从多维空间去描述脉象的特征。同时,由于病情的错综复杂,经常出现多种脉象相兼的复合脉。脉象的复合性,不论是在脉象仪的研制,还是对病脉的分析中,都是十分重要的。今后的研究的前提条件是必须有着对中医传统脉学的正确的理解和诠释,首先统一描记方法与结果,统一诊断标准,继之开展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的各种病理脉象的全面研究,力求在寻找临床辨证可靠依据、疾病早期诊断指标、特异性诊断指标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其次按照中医学的辨证思维模式进行设计与研究,研制出中医特色鲜明、多维反映脉象信息、灵敏简便实用的脉诊仪,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加快脉象研究的现代化进程。

[1]黄世林,孙明异.中医脉象研究[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4.

[2]赵玉霞,张运.应用多普勒超声技术对脉象血流动力学机理的研究[J].山东医科大学学报,1996,34(4):315-317.

[3]张士枢,洪治平.中医脉象分类的频谱特征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1997,(2):439-440.

[4]寿小云.中医脉象振动觉[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1): 23-25.

[5]王燕.中医脉象客观定量化理论方法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5,(1)7:203-206.

[6]谭延亮,游开明,陈列尊,等.脉诊客观化研究新思路[J].四川中医,2007,(8):21-23.

[7]张治国,牛欣,杨学智.脉宽的可视化考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8,(5)15:14-16.

R241.1

:A

:1008-4118(2013)01-0088-02

10.3969/j.issn.1008-4118.2013.01.45

猜你喜欢

脉象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基于时间序列和时序卷积网络的脉象信号识别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瞬时波强技术对人迎、寸口脉象研究的意义探讨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无线脉象数据采集笔的应用分析
105例弦脉的“计算机脉象仪”脉图参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