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平《世界日报》新闻文体的演变
——“新闻典范”的视角

2013-04-09李明哲唐志宏

关键词:世界日报新式标点符号

李明哲,唐志宏

(1.台湾世新大学新闻系,台湾台北;2.台湾建国科技大学产业暨文化研究中心,台湾彰化)

一、前 言

二、“新闻典范”与新闻文本结构

1924年4月16日,成舍我仅以200元资本,创办了《世界晚报》;1925年2月10日,又得段祺瑞的财政总长贺得霖出资3000元,出版《世界日报》;同年10月1日出版单张的《世界画报》,做为购买日晚报的附赠刊物。这三报当时统称为《世界日晚报》,后来以《世界日报》做为三个报的总称,或是以《世界报系》来概括三报的称呼,也有学者直接将此三报称为“成舍我的三个世界”①黄侯兴:《成舍我的三个“世界”》,见中国人民大学港澳台新闻研究所编:《报海生涯──成舍我百年诞辰纪念文集》,第71-88页,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1935年后,以日报作为中心,定名为北平《世界日报》②吴范寰:《成舍我与北平〈世界日报〉》,见张友鸾等编:《〈世界日报〉兴衰史》,第27页,重庆出版社1982年版。。中间因抗日战争停刊,1945年11月20日复刊(《世界画报》并未复刊),1949年2月25日被中共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总发行时间约为17年。

本文主要的分析样本,便是来自于成舍我的《世界报系》。由于本文重点在陈述新闻写作的演进过程,分析资料上将以《世界报系》的日报为主,做为揭示其演进的文本来源。期望透过新闻文本结构的分析,来审视该报如何逐步修正文本结构,并往近代新闻学意义上的“新闻典范”逐渐靠拢。

“新闻典范”是指从19世纪政党报刊到20世纪商业/专业报刊之发展进程中,逐步型塑而成的一种新闻文本规格与写作模式③M.Schudson:《探索新闻:美国报业社会史》,何颖怡译,远流出版公司1993年版。。Svennik Hφyer&Horst Pöttker于 Diffusion of the news paradigm 一书中说道:新闻典范(news paradigm)一词包含了五种要项,“事件”(the event)、“新闻价值因素”(news value factors)、“采访”(the news interview)、“客观报导”(journalistic objectivity)、“倒三角型叙述”(the inverted pyramid)。新闻典范于新闻写作上的各种要求,最后在文本的形式上往往总结地被指称为倒三角型(the inverted pyramid)写作格式④E.Grunwald.Narrative Norms in Written News.Nordicom Review,2005,26(1):63.。“倒三角型产生了‘直写’新闻(straight)的规范并且导入了‘客观’新闻写作的时代”①D.T.Z.Mindich.Just the Facts:How“Objectivity”Came to Define American Journalism.New York: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1998:65.;“大部分当今的标准新闻伦理规范因之形成”②B.Kovach,T.Rosenstiel.The Elements of Journalism:What Newspeople should Know and the Public should Expect.New York:Crown,2001:99.。“以倒三角型写作的新闻记者将会被强迫决定,尽管是非有意的,事件的那个部分要被写入短故事的格式以及故事的那个成分要比其他的更重要。”③C.Friend,J.B.Singer.Online Journalism Ethics:Traditions and Transitions.New York:M.E.Sharpe,2007:7.然而更重要的是,从西方新闻史的发展角度而言,“新闻典范”的确立,不但只是一种写作格式的稳定化,更重要的是此种新闻文本使得现代新闻成为一种具明显的形态(distinctly new shape)之文化区隔(cultural distinctions)④M.Conboy.Journalism:A Critical History.London:Sage,2004:122;K.Campbell.Journalistic Discourses and Constructions of Modern Knowledge//L.Brake,B.Bell,D.Finkelstein.Nineteenth Century Media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Identities.Basingstoke:Palgrave,2000:40.。换言之,“新闻”才得以成为与小说、诗词、奏章等等其他文体比肩而行、具有独立价值的文化形式(culture form)⑤E.S.Munson,C.A.Warren.James Carey:A Critical Reader.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97.。

中国近、现代报业的发展,深受本国政治变化的驱动及西方媒体发展经验的影响,这是个不争的事实。但此事实,并不代表可将西方媒体在其历史进程中出现的某些“新闻典范”剥离其社会发展脉络而成为一种自主性的价值坐标,进而用来衡量、评价中国新闻史的发展进程。另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从较为宏观的历史视野来看,中国新闻的发展模式又似乎与美、英等国新闻的发展脉络有着某种相似性──都有着从“政党报刊”到“商业报刊”的发展轨辙,最后亦发展出接近西方现代报刊新闻典范的“新闻专业”性质(1949年前)。

因之,从“新闻典范”的角度切入,是有意区分“新闻”与“新闻纸(报刊)”此二者不同的认知标的。新闻纸当然是承载“新闻”的媒介,但新闻要能发展到具有现代意义下的“新闻”,换言之“新闻”要能从“报刊”剥离出来而有其独立的价值领域(不管是在市场面、实务面或是学术面)⑥刘海贵:《中国现当代新闻业务史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徐培汀、裘正义:《中国新闻传播学说史》,重庆出版社1994年版。,从而讨论中国“现代新闻”的发展才能有更为明确的鉴别视野。例如,李秀云检视了从1834年至1917年间报刊登载及私人文集收录的新闻学专文中报刊所揭橥的缘起、宗旨、叙例、序文、发刊词,以及相关奏章、演说词、感言文章等103篇文章后,总结说道:“近代新闻思想内容只有‘新闻纸论’,而没有‘新闻’论与‘新闻学论’。新闻是一个本体概念,而在近代中国,阐释新闻思想的百余篇文章,无一对‘新闻’这一概念做出界定。”⑦李秀云:《中国现代新闻思想史》,第15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尽管“这一时期,人们已使用第四种族、记者、采访、言论自由、告白、舆论、新闻、报纸等等专业名词”。然而在进入了1920年代即一般新闻史所界定的中国现代报刊分期之后,相对于其他报纸栏目的不同内容形态(如社论、副刊)而言,新闻即取得了绝对价值优势,是报纸的“立命之本”、“出奇制胜的法宝”。在媒体市场的激烈竞争下,各报都想尽方法办出自己的新闻特色⑧陈昌风:《中国新闻传播史:媒介社会学的视角》,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若从20世纪初因俄国文学“形式主义”所发轫而带动的“文本理论”发展之角度来看,新闻追求其自身独立本体概念的过程,可以称之为朝向“新闻性”发展的轨迹。“文本理论”的发展有一个重要的思路,那就是诗、小说等等文学作品其本身有何自身本体性的特色,而可以与其他的文本做出本质上的区隔。因之,诗及文学之所以可以异于其他文本的独立特色在理论发展过程中就以“诗性”、“文学性”等术语来代称⑨赵志军:《文学文本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赵宪章主编:《西方形式美学:关于形式的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新闻性”一词也是在同样概念下来指称新闻可能异于其他文本,可以有其独立本体的“特色”。然而,文本理论对于诗性、文学性的研究上有一重要的特色,那就是对于文本呈现的样貌的分析和研究往往更胜于对内容的分析和研究。例如,诗之所以有诗性,之所以不同于普通言语,是在于表现诗的文本呈现,亦即文本形式。内容并非不重要,但决定“诗性”的在于文本形式;换言之,普通语言和诗都可以用类似的内容表达某种情怀,但诗之所以为诗正在于组构这些内容的形式与结构①黄玫:《韵律与意义:20世纪俄罗斯诗学理论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从文本理论中的形式观点切入,是本文的研究与分析取径;新闻要与报刊切割并追求其“新闻性”,这一演变的过程为何?是如何有其可能?本文尝试从新闻文本的文本形式进行聚焦分析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关系发展,来探讨此问题。

在有着西方新闻发展经验的参照之下,中国报刊在自身的历史社会脉络底下发展出其现代报刊的“新闻典范”,并且最后接轨于西方的新闻典范,表现出来极为类似的文本形式。在此过程之中,从19世纪初即已开始累积的中国报刊发展经验与传统,是如何社会建构性的转化来组建中国现代报刊的“新闻典范”的?这正如同Albuquerque研究西方新闻典范扩散过程所强调的,其他各国(地区)报刊新闻典范的形构与西方报刊新闻典范之间的关系,要以创意的调适(creative adaptation)来理解,而非只是简单的采纳(simple adoption)②A.Albuquerque.Another‘Fourth Branch’:Press and Political Culture in Brazil.Journalism,2005,6(4):486.。然“调适”意谓着在改变的过程中必须以某种文化母体当作基础。从文本理论的角度而言,近代中国新闻追求新闻性的发展过程是脱离传统史学意识而走向独立性新闻意识的过程。本文将以《世界日报》当做一微型的个案研究,从文本理论的文本形式视角来看待这一问题。民初报刊初期发展与传统史学意识之间本是充满纠结、布满荆棘。如谭嗣同于1898年的《湘报》第11期言:“报纸即民史也”③谭嗣同:《〈湘报〉后叙》,见陈建云编:《中外新闻学名著导读》,第41页,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如梁启超于1902年的《新民丛报》第17号言:“故治业者,不可不有各家之精神。史家之精神何?鉴既往,示将来,导国民以进化之途径者也”④梁启超:《敬告我同业诸君》,见陈建云编:《中外新闻学名著导读》,第25页。。基于文章重点在于陈述新闻写作的演进过程,我们将直接以成舍我于1925年2月10日于北平所创办的《世界日报》为文本分析的样本,着手分析此一脱离传统史学意识而走向独立性新闻意识的过程。

三、《世界日报》新闻写作演变之分析

目前能找到的最早的《世界日报》是1926年8月1日所发行的,因此,以此时的报纸文本做为新闻写作形式分析的起点。《世界日报》初期的新闻报导格式大致可归纳为三种形态。

(一)对事件依发生时间的先后进行直接铺陈描述。例如1926年8月1日“杨文恺果于昨晚八时出京”新闻:

农商总长杨文恺。定于昨晚八时出京。已志昨日本报特讯。闻昨日阁议。杨仍照常出席。惟部中则未往。下午王佐胡同杨宅。已将行李各物整束齐备。当晚八时即行登车赴津。次长王湘则送之赴津。今日回京云。至杨回京之期。未可预测也。

(二)描写事件大意后,加上一段“原文照录”。例如1926年8月2日“津浦各站收用直钞”新闻:

津浦路局正副局长朱曜李士奎。于上月三十一日致电直督署参谋长张冠五等。对于该路收受直钞。以现既完全兑现。故已于三十日通令各站。一律收受。原文如下。

天津督张参谋长冠五兄。李处长魁五兄均鉴。□绥津电。知以收直钞事□询。弟等适均以公务在京。已电申三兄趋陈。查直钞既完全兑现。故本路于二十七日电南段查照。并于三十日饬令各站一律收受矣。特闻。朱曜李士奎叩□(三十一日)印

(三)描述事件大意后,加上一段“原文大意”。例如1926年8月6日第三版“英外部对港奥事件之答复”新闻:

外交部昨接我国驻英代办陈维城来电。报告英外部答复港奥事件内容。该电大意如左。

(衔略)奉三十一日电悉。据英外部函称。港奥罢工及修治黄渊工程借款事。该部已电港督。妥慎办理。务以聘用英员为工程师及总会计。并监督用途为先决条件。当不致移充他用。请转达贵政府查核等因。理合据情转达。请鉴核示遵。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文章的断句仍是沿用传统的方式,在此使用“。”当作断句的符号。

基本上,当时《世界日报》是借用传统记传体正史的格式印象来作为架构新闻内容的形式的。对照《世界日报》其他非新闻的文章文本,可以发现此种新闻文本表现行为是一种刻意之举。例如1926年8月9日《世界日报》副刊中的题为《试扫他人鼻上霜》的文章,其在写作手法及标点方法上就相当“现代化”:

(一)与W

你在山东了,我在北京。你浸在家的温柔里,我沈在北京的混沌上,不知是谁羡慕谁。以我说我是羡慕你的,可是你在家到底欢喜到什么程度,我却不敢在厂甸保险,总之W!就是这几行字吧,算代表了我,跑到你的身边,分分,尝尝,观观,照照。你的苦痛欢喜以及一切。

又例如1926年8月7日《医学周刊·发刊词》:

我们对于医学的观念和期望到底是什么呢?葛克教授在所著的生物学对于人类的责任说,“我们所栽的花木是否专为喂牲口的?我们锐利的感觉是否为付口腹的欲望?”

可以看到,《世界日报》是特意以模仿传统正史的书写样态的方式来处理“新闻”与报刊中其他类型文本的区隔的。这种运用文本“形式”进行差异化的动作,在于凸显“新闻”是一种有别于其他类别文章的“特定文本”;而传统文本中以叙事见长的史书体例,则成为新闻在发展出自己独特体例之前的依附架构。

从整个《世界日报》新闻文本写作变化的过程来看,“以史为形”的选择并非一种“偶然”的凑合与挪用;强调“偶然”两字是想说明我们并没有看到在某一个时间点上新闻的写作体例有某种大翻新,相反的整个《世界日报》新闻写作的变化过程,都是在“以史为形”的基础上逐渐改变,最后摆脱传统历史意识的纠缠而发展出有着新闻独立意识的新闻文体及形式的。此种现代的新闻文体就形式而论与上文所言的倒三角型写作格式雷同;换言之,“新闻”文体的独立性是从传统的史学章法中向着西方新闻典范式的文体一路趋近的。以《世界日报》为个案研究,一方面呈现了传统史学写作意识对新闻概念初期发展过程深厚的历史积淀作用,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寻求可以表现现代的新闻意识的新闻文本的过程,是一个在中国土壤中有意识的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过程,而不是全盘西化般的无主体性的借用过程。因之,虽然早已有外国报刊体例可供模仿、参照,但从以《世界日报》为个案的研究中可以看到,新闻文体的改变是在以史为形的基本方向下逐渐演变而成的,这体现出民初报人在追求现代新闻性文体过程中的独立探索精神、意识和行为。

此种“以史为形”的缓慢改变过程的意义,在社论的表现形式的变化中表现尤为凸显。从材料的检索中可以看到,1930年10月之前,《世界日报》中社论的出现基本上是不定期的,往往一两个月才出现一篇。大约在1930年10月之后,社论出现的频率才逐渐稳定下来,一星期至少会有一两篇。在没有稳定下来之前,社论的写法虽说都是论说性的,但所用的“标点符号”却不统一。有时用古书式的断句形式(有的用“。”,有的用“、”,整篇文章一路断句下来),有时又用新式标点符号。在稳定下来之后,则完全采用新式标点符号书写。可以看到,当社论可有可无,尚未成为报刊的必要组成部分时,社论的呈现形式是不被注意的。一旦社论稳定出现,变为报刊的必要组成部分,其呈现的形式就完全确定下来,使用的是完整的标点符号。换言之,新式标点符号因使用时可加强社论的论说能力,故很快就被社论采用。

然而我们却可以看到,当社论采用新式标点符号来呈现文体面貌时,新闻却仍然采用传统的断句方式(此时是用“、”而不是用“。”,整篇文章一路断句下来)。按理说,如果社论可以采用新式标点符号,那么就编、印技术及写作能力而言,新闻要采用也绝对不是难事。事实上,在此时期的新闻写作体例中,已很少看到如上文所引(二)的那种“原文照录”式的写法,最多的新闻写作表现模式是上文所引(一)式的依发生时间先后进行直接铺陈描述。新式标点符号显然更能充分表达叙事能力,可为何新闻文章却要使用老式的断句方式呢?这明显是有心之举。传统老式的断句模式所象征出的正是“新闻”尚不能与同样以“叙事”为目的的“历史”,在文本的社会认知意义上形成有效的、独立的差异性分化,新闻意识基本上仍是笼罩于传统的史学意识当中。因之,近代中国新闻独立意识的发展道路正是一条去传统史学意识的道路。只有和传统史学意识划清界线,新闻才能找到自己的独立价值。然而,史学和新闻毕竟都以叙事为主要标的,要让新闻叙事能有效差异化于历史叙事,最终仍必须发展出属于新闻本身特有的叙事模式,使新闻叙事在文章内容组构及文体形式上发展出不同于传统历史叙事的模式。这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实验摸索过程,下面以《世界日报》为个案研究来描绘这一历程。

四、新闻性文本形式的演进

让我们先回到1926年8月1日来观察一下《世界日报》的版面结构。此时《世界日报》除商业广告之外的所有文章,分为“新闻”与“副刊”等二种文类;而新闻类的文章又被区分为“世界要闻”、“世界琐闻”、“教育界”等三类。在新闻类的文章中,就文章的写作形式而言,都不离上节引文所归纳出的三种新闻写作形式。然而,就标点符号这一面向再细察,同样为新闻类的文章到了1926年11月1日的《世界日报》,开始有了不同标点符号的使用模式。“世界要闻”与“教育界”仍然沿用以“。”将文章一路断句到底的形式来表现,而“世界琐闻”却开始使用新式标点符号,例如1926年11月1日“师大学生被窃”一条:

北京师范大学学生程懋成昨天下午三点多钟,到大栅栏东鸿记茶庄去买茶叶,因为东鸿记的生意太好了,买茶叶的三五成群,拥挤得几乎喘不出气来,正当忙乱的当儿,程懋成忽然觉得前胸被人摸了一把似的,低头一看,才知道马挂钮上所带的金表和徽章都“不翼而飞”了。于是由恍然攒了出个大悟来,方明白适纔胸前一动,是被扒手把东西扒了去了,他赶紧就到外右一区报了案,请代为查捕窃贼,这才是,金表之去,真好似“石沈大海”,那破案之难,又如同入蜀登天。

在新闻类的文章中,“世界琐闻”内的新闻相当于目前我们所熟知的“社会新闻”。用“琐闻”的名称,说明了这类新闻在其重要性上不同于其他新闻,但为何琐闻类的新闻会在某一时间点上进行标点符号上的改变呢?在对新闻类文章进行内容价值重要性的分类过程中,“世界琐闻”选用新式标点符号成为象征区隔与差异的符号标示,这只是一种历史的偶然,还是说这种变动在新闻意识追求独立自主性的过程中有着何种意义?

新闻类的文章形成内容价值性的分类,是新闻意识逐渐脱离历史意识掌控的重要过程之一。换言之,当自主意识逐渐形成才须要对其内部本身进行更细致的价值区隔,以寻求自身独立性的完整体系。对新闻内部进行价值体系上的分类随着近代报刊史的发展一路在形塑。如果将《世界日报》当作“文本形式”的概念来进行分析的个案尝试,那么新式标点符号的使用就是对新闻内部价值体系进行分化尝试的进一步重要表现。这使得“琐闻”在版面的呈现上与其他不同性质的新闻形成更明显的视觉上、阅读上的差异。换言之,新式标点符号对琐闻类新闻而言,产生变动的并不是在于琐闻类新闻的内容写法(这点一直没变),而是在于琐闻类新闻在视觉认知上的改变,亦即“形式”上改变的意义远大于“内容”上改变的意义。然而,形式上的改变往往比内容上的改变更能表征某种“新意识”的凸显,因为形式的突破往往是某种新意识寻求外在经验表象的首要发轫点,而不是内容,这从广泛的美术发展史及文学发展史都可以一再得到证明。新式标点符号的使用正是新闻意识在脱离传统史学意识并寻求自主性过程中的一种更强烈的新自我意识呈现于报刊的表露征兆。

然而即使从形式的重要性着眼,为何选用新式标点符号当作形式变动的工具呢?意识价值体系存活于社会脉胳之中,当某种新意识价值体系升起时,社会性脉络也处于转变之中;换言之,当时社会对“新闻”认知的价值体系也处于转变之中。新式标点符号的使用承担了新闻内部的独立意识与外在社会对新闻认知转变这二者间交会上的衔接桥梁作用。新闻并不是“文学”,也不是“美术”,新闻是必须密切面向大众的文本,这是它的自身社会性特色。因之,新闻在走向独立意识的过程当中,于外在形式的表露面上,是无法如同文学及美术般可以不在乎于社会的眼光,用某种可能“骇人”的形式来展露某种内部新意识的呈现(想想法国印象派在首次公展时是如何受到社会的咒骂)。只有理解了新闻的这种社会性特色,我们才能理解为何在走向脱离传统史学意识并寻找自身独立性的新闻意识,在其报刊呈现上的展露是以“琐闻”上的新式标点符号来呈现,而不是其他的方式。“琐闻”是传统史学意识上在价值体系当中较为不重要的类别,而新式标点符号则是当时新文学之所以为“新”的重要符号象征,因之“琐闻上的新式标点符号”恰恰是位于传统史学“意识”价值体系上最薄弱但又是在“符号”上是属于新式概念的具体结合。换言之,在“传统意识”薄弱之处,在“符号表征”属新之处,这二面向的交会点,决定了寻求独立性的新闻意识在报刊文体改变的面向上,一路演进的轨迹。这也决定了新闻文体演进之所以迥异于文学、艺术的特质。

从《世界日报》这一微型个案研究来看,1926年11月1日的改变,如果象征着独立自主新闻意识的发轫,那么到了1931年10月,整个新闻类项的文章就全部取用新式标点符号了。从具体的史料研究来看,1931年6月30日的《世界日报》,在新闻类项的文章尚未全面使用新式标点符号,但是到了1931年10月所有的新闻类文章已全面使用新式标点符号(6月30日到10月的材料,《世界日报》)已阙如不存)。因之,大致上可以说到了1931年10月左右整个新闻意识已从发轫期发展到了初步成熟的阶段。

从社会新闻的琐闻到新闻全面使用新式标点符号,是一段新闻意识挣扎着发展出独立自主性,并透过新式标点符号在报刊上外显的过程。因之我们可以观察到在这期间对于断句方式以及新式标点符号使用上的混乱发展。从材料直接观察的角度,可以看到在非社会新闻类的所有新闻类项文章中,断句方式从原本用“。”符号来断句,到1929年10月1日所有新闻文章改用“、”符号来断句,之后“。”和“、”断句方式同时并存于不同的新闻文章。到了接近1931年10月之时,则又可看到有少许新闻文章采用新式标点符号,换言之,使用“。”或是“、”来断句的新闻文章以及使用新式标点断句的新闻文章,三者有时并存于同一天的新闻版面上。较之于社会新闻使用新式标点符号的稳定性,其他新闻类文章在断句符号使用上的发展及混乱,彰显出新闻在挣脱之前所依附的传统史学意识同时追求展现自我独立意识的过程中,呈现出的探索、实验的尝试。甚至在新闻全面使用新式标点符号之后,偶然还会有少许新闻文章又使用回老式的“。”或是“、”断句方式。这其实也说明了新闻不同于文学或艺术的社会性特色:在追求自我独立意识的同时也要强烈关注受众对这些变化的反映、喜好。因之,这是一段新闻追求自我意识但同时又要受读者承认的交互影响过程,而这也正是报刊具有大众化属性的最重特色。

就一般的文学及艺术史发展的过程而言,一但某种新意识透过某种新“形式”来呈现自我,并在这种形式逐渐稳定并为社会所接受后,渐渐地在“内容”方面就会有跨越出传统的新表现。换言之,某种新意识的成熟必须在形式与内容上都发展出自己的独特性。新闻文本的发展也符合这项规律就《世界日报》新闻文本的变化而言,我们可以看到,在形式面向上的突破、发展之际,内容的表现方式上也逐渐和传统史学的内容表现方式脱离。然而要特别提出的是,新闻寻求内容表现特色并不在于“取材范畴”上的改变,而在于“文章组建方式”上的更动。在中国因其深远厚重的史学传统,史学取材的范畴早已包罗万象。对新闻而言,其取材所可以采用的范畴很难逾越这一史学传统。一些传统史学所没有的范畴如近代科学类的事项,一但出现在报刊上,往往用副刊形式的版面并直接以新式标点符号来处理文章,因为这些内容范畴是没有史学负担的。反之,新闻文体须要经过形式与内容挣扎过程的取材类项,往往是处于和传统史学取材范畴相同的部分。正因如此,新闻意识独立自主性在和传统史学意识脱钩的过程中,就内容面向而言,如果取材范畴已没有了发展的可能性,那么文章内容的组建方式就成为了发展的重点。而这一新闻文章内容组建的演变方向,就由传统史学文章的内容组建方式进行转移,并迈向了近代报刊新闻文本内容的组建方式,也就是朝着“新闻典范”靠近,朝向“大众读者”迈进。

新闻典范下的新闻文体基本上是以对“事件的描述为该文体的功能与价值。如果我们以“叙事模型”的观点来看待对事件描述的写作方式①L.Taylor,A.Willis:《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吴靖、黄佩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现代新闻典范下的新闻写作格式,亦即强调倒三角型模式、重视导语(lead)(第一段)、转语(第二段)以及随后依新闻性的重要而加以选择出的某些事件片段迭堆架构出的事件叙事模型,是现代新闻典范报导“新闻”特有的事件叙事模型①G.Murdock.Mass Communic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Meaning//R.Dickinson,R.Harindranath,O.Linné.Approaches to Audiences:A Reader.A Hodder Arnold Publication,1998.。换言之,当导言带出对某一事件发生的梗概描述后,再由各种观察面向的叙事片断一一迭凑起新闻内容,并且这些片断还得依重要性由上往下排列。因之,可以说典范下的新闻内容组建是一个多视角的拼凑过程,而不是一个依时间先后对事件所进行的直线性描写过程,而后者正是传统史学意识中历史写作的正统。新闻发展其独立性、特殊性的过程是远离历史的过程,在内容的演进上就是由传统史学线性描述的文章组建方式转向新闻典范下多视角拼凑的文章组建方式。当然,这仍是一段发展演进的过程,而不是一夕之间就能造就成全盘的“典范化”。

从《世界日报》的微型个案来看,就笔者所掌握的材料,在1926年时就上文所引的三种新闻叙事结构而言,第二种类型“原文照录”以及第三种类型“原文大意”这两种将“原始材料”单独割出的笔法相当普遍;它们较之第一种类型“依时间先后进行直接铺陈”的笔法,更能直接唤起传统史学的印象;换言之,新闻文章中所呈现的史学意识是相当强烈的。随着时间的推进,第二种及第三种写作类型有了逐渐减少的趋势。如果以1929年10月1日,新闻文章断句符号由“。”改为“、”为一个观察点来看,在第一版面中,可以看到只有二条属于第二、第三种写法。然而一个重要的观察现象是,“新闻典范”的那种多视角拼凑的写作方法也逐渐出现,例如1929年10月4日“周龙光今午可抵平”条:

中央社南京二日电.外部派周龙光赴潘阳、周冬(二日)向外部请示后、即乘车赴平、在平小作勾留即转卦沈阳、传达中央对俄交涉方针、请张学良严加防范、周或卦哈埠一行、调查我方所受损失、又讯、周龙光业先于前晚六时乘平浦车北上、准于今日上午十一时抵平、外部档案保管处长祁元鹏……周并拟赴哈尔滨视察一切云、又电通社哈尔滨三日电、近经国府派遗来哈之郭同、其主要任务、在调查中东铁路问题、一方罗文干沈瑞麟……作长时间之讨论、又该社哈尔滨二日电、铁道部代表陆梦熊一行、已于昨(一日)日抵哈……惟对于呼海洮昂及其它各地铁路、则已决定暂缓前往视察。

这条新闻基本上是由多条电讯组成,但其文章组建方式已不是传统史学“依时间先后进行直接铺陈”的笔法,而是透过多条电讯的不同视角切片来组构新闻。虽然从我们目前所习惯的“新闻典范”式新闻来比较,这样的写法仍是粗糙的,但多视角的切面迭堆写作方式却也明晰可见,同时迭堆的方式也大致可说是依重要性由上往下排列。

如果我们又以1931年10月1日《世界日报》全部改用新式标点为另一观察点,在此之后,上文所引之第二、第三类原文照抄的笔法除了用于重大政府命令及法律条文颁布之外,已很少看到;而多视角式的写作方法在数量的比例上也远远超过了“依时间先后进行直接铺陈”的写作笔法。一旦多视角的写法逐渐地成为主流,那么新闻文章在形式及内容写作方法上都已和传统史学的形式及内容写作方法拉开了足够辨视的差异性了。新闻意识远离历史并追求其独立自主性的过程,从形式上的突破开始,最后在内容上也演变出属于新闻独特笔法的叙事方式。往后的新闻写作就在此种规格之下没有太大的变动了。

五、结论:一些研究限制及新视角的可能性

本文基本上是以泛称的“结构主义”观点,从形式与内容的角度来描绘新闻文本的演变过程,并以《世界日报》做为微型个案研究的范例。广义概念下的结构主义观点的论述方式,就方法论而言,往往有一个面向很容易为此种理论取径所遮蔽:“作者”的影响性往往会在论述中消失不见,这即是一般的文本形式主义者所言的“作者已死”②A.Sheppard:《美学:艺术哲学引论》,艾彦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这一结构理论上的盲点,在本文的尝试过程中,基本上也清晰地呈现出来。然而一种理论取径的缺失通常也是基于理论本身的特色。一般而言,结构主义下的文本形式与内容之研究,研究者的研究取向。都是将文本的视角从传统的作者身上转移到文本本身。这一做法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文本形式理论强调,语言与文本并不是某种中立透明的介质,可以直接而单纯地反映出某人物的思想或某社会脉络的影响;相反的,语言、文本的选择与使用,其本身就反映出广义的意识形态作用,这意识形态可能来自人物、历史社会,或者两者皆有。

因之,文本本身并不应被视为某种透明的介质,相反的,文本本身就是意识形态的折射,正如同巴赫金所言:“意识形态领域与符号领域相一致。哪里有符号,哪里就有意识形态。符号的意义属于整个意识形态。”①(苏)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二卷,第343页,李辉凡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因之选择以对文本本身进行聚焦,此一方向,正如同理查德·约翰生在有关于“讲究形式的重要性”中谈道:“当代形式分析能提供确实详细和系统的对主体形式及其倾向和压力的描写……把我们引向当代现存叙事形式的宝库,标志着不同生活方式之特点的那些实际的故事形式。如果我们把这些形式视做历史地生产的建构而非原型,那么,就广泛的材料进行有成效的具体研究便蕴含着无限的可能。”②(美)理查德·约翰生:《究竟什么是文化研究》,孟登迎译,见罗钢、刘象愚编:《文化研究读本》,第31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因之,“历史批评不为形式主义的幽灵所吓倒,因此也可能不那么枯燥乏味;应该认识到对形式的特殊研究与必要的总体性和历史原则并不构成任何矛盾。相反:一个体系越是明确地限定它的形式,它就越经得起历史批评的检验”③(美)理查德·约翰生:《究竟什么是文化研究》,孟登迎译,见罗钢、刘象愚编:《文化研究读本》,第31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换言之,从聚焦于文本形式与内容本身来进行研究,如同上引理查德·约翰生所言,“把这些形式视做历史地生产的建构而非原型”(笔者按,原型是指如同语言学般的视之为某种抽象的原型),从对文本形式进行聚焦再从而分析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关系发展,或许对历史的理解反而更能开出另一不同的视角。

再者,从作者(人物)的影响力这一观点出发,某种形式的突破与内容的改变,当然要有作者参与。然而,作者在其突破与改变的当时未必能清楚明白其背后的意义,往往是在某一新文本成熟之后“或着”才能反省出对历史所带来的改变。“或着”所强调的是并非每一突破型的作者均能如是。因之,从文本理论的角度出发研究,有时可以补充材料上的不足或是材料上的误导。例如史量才1933年4月“申报六十周年发行年鉴之旨趣”一文:

日报者,属于史部,而更为超于史部之刊物也。历史纪载往事,日报则与时推进,非徒事纪载而已也;又必评论之,剖析之,俾读者惩前以毖后,择善而相从……今同人从事于日报者六十年,首尾衔替,乃进一求诸旁通之史表纪事,若月刊,若年鉴者,参综以观,思过其半。同人固不敢遽以此自满,然自信其能以一完全之通史,供当世之需要④史量才:《申报六十周年发行年鉴之旨趣》,见陈建云编:《中外新闻学名著导读》,第113-114页,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从这条材料来看,其实可以直说新闻就是当代史,史量才文中的“超于史部”的“超”字,就整篇文章而言只是个“虚字”。如果就新闻对社会的“意义与功用”而言,史量才的说法也并不为过;但如果从文本理论的视角进行观察,新闻其实正在挣扎出史学意识纠缠而迈向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从意义与功能的角度来看,新闻对社会当然具有“镜鉴”的意义,新闻的发展就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性及特殊性而言,正在于要保有镜鉴的“功能与意义”但同时又要在社会脉络中开辟出可以和史学脱钩、具有其自身独立性的“社会认知范畴”,换言之,历史与新闻都有“镜鉴”功能,但历史是历史而新闻是新闻。

只有开拓出属于新闻本身的新社会认知范畴,传统史学中所没有的印刷、通路、广告、专业教育体制等等构成新闻的“物质基础”,才能在这新社会认知范畴下成为必要且具合法性的部分,才能更进一步理论化与学术化。也只有在此之后,“新闻理论”的发展才有实质意义与影响。因之,功能性上和传统史学具有相同“镜鉴”作用的新闻,在其具有独立的社会认知范畴之后,逐渐地取代了传统史学对社会的“镜鉴功能”,并在其产制的物质基础上,为“镜鉴功能”开展出一套适应于新时代及其本身的理论体系及价值坐标。从此,就“镜鉴”的社会功能而言,史学走入学术象牙塔,而实业(媒体)知识分子对现实社会所扮演的重要性逐步兴起。彼得·比格尔在《文学体制与现代化》中说道:“艺术发展的内在逻辑和现代化的内在逻辑并行不悖,艺术作为一个价值的自主领域的分化是与科学和道德领域的分化对应的”。⑤(德)彼得·比格尔:《文学体制与现代化》,周宪译,见周宪编:《激进的美学锋芒》,第71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从这一观点来看,新闻追求其价值自主领域的分化又何尝不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个小小缩影。

猜你喜欢

世界日报新式标点符号
新式汽车
我们班的“标点符号”
甘露/新式婚爱珠宝《爱will》放大你身上的幸福光芒
Cartoons
标点符号争吵记
标点符号的争论
《世界日报》“教育界”专栏鲁迅媒介形象建构研究
新式可伸缩性布朗式架的改良及应用
34%
新人教版《逍遥游》中几处标点符号误用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