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护理及健康教育
2013-04-08刘辉,马媛
刘 辉,马 媛
阴道炎是妇女生殖系统最常见的疾病,而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则是发病率最高的阴道炎,其致病菌为假丝酵母菌,为条件致病菌,常寄生于外阴及阴道,妊娠妇女是患病的高危人群。当妊娠期机体抵抗力下降,阴道内糖原增加、酸度增高时,假丝酵母菌大量繁殖引起炎症,出现各种临床症状[1]。现就门诊治疗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谈谈笔者的护理体会及相应的健康教育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0年2月至2012年3月门诊孕妇患者53例,年龄20~35岁,病程一般1~2个月,主要症状为:外阴瘙痒、肿痛,严重时坐卧不宁,白带增多,呈白色凝乳状或豆渣样。妇科检查可见外阴皮肤抓痕,小阴唇内侧及阴道黏膜附有白色膜状物,擦除后露出红肿黏膜面。实验室检查:阴道分泌物涂片镜检找到芽孢和菌丝。
1.2 治疗方法 一般采取局部用药,在确诊为假丝酵母菌病后,采集阴道分泌物,用稀释后的0.05%碘伏棉球擦洗外阴及阴道,将分泌物擦洗干净后,塞入制霉菌素阴道栓1粒,每天1粒,7 d为1个疗程。
1.3 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外阴瘙痒消失,分泌物正常,白带镜检无菌丝及芽孢;显效:外阴瘙痒减轻或消失,白带镜检偶见假丝酵母菌;无效:外阴瘙痒无改善或加重,白带镜检假丝酵母菌呈阳性。
2 结果
经1个疗程治疗和相应的健康教育,48例痊愈,5例显效,增加1个疗程用药后均达到痊愈。
3 护理
3.1 外阴护理 外阴冲洗时动作应轻柔,冲洗速度宜慢,以免引起宫缩造成流产。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医源性感染。告知患者经常更换内裤,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遵医嘱用药,不用刺激性药物或肥皂清洗。清洗干净的内裤用开水烫洗或煮沸5~10 min或用专用药液浸泡消毒,以防止重复感染。外阴瘙痒时不可用手挠抓,以免造成外阴皮肤破损,可适当涂擦皮质激素软膏以止痒。平时穿纯棉宽松内裤,增加透气,减少皮肤摩擦。
3.2 用药护理 妊娠期患者用药主要目的是杀死假丝酵母菌,恢复阴道正常pH值,保持阴道自净功能。在用药时要选择对胎儿毒性小、较安全的药物,一般采用局部用药为主,尽量不选用口服药[2]。护士要教会患者掌握正确的阴道冲洗方法,指导阴道塞药及其注意事项。坚持疗程用药,避免性交。配偶有症状者应一同治疗,坚持用药,用足疗程,防止交叉感染。告知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时,应及时向医生反馈,作出相应的调整,以免影响胎儿正常发育。
3.3 心理护理 由于此病位于女性私密处,一旦出现症状,患者担心是否患上性病而出现恐惧、忧虑心理,同时又害怕此次患病会影响腹中胎儿,心情抑郁、焦躁,思想压力大。就诊时护士要主动热情,态度温和亲切,关心、体贴患者,理解患者的情绪反应。尊重患者隐私,耐心倾听患者倾诉,及时告知患者患病情况,认真、科学地向患者解释发生阴道炎的原因,解除其顾虑,减轻心理负担,坚定治愈信心[3]。告知患者家属多陪伴,发现孕妇及腹中胎儿有任何异常情况,及时来院就诊,以免贻误病情。
3.4 饮食护理 进食清淡易消化饮食,多吃水果蔬菜, 保持大便通畅。平时注重食物的色香味,增强患者食欲,保证胎儿营养供应。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因其食后能使外阴瘙痒加重,不利炎症消退。不宜过多食用甜食,避免血糖升高造成阴道环境发生改变而有利于假丝酵母菌的繁殖[3]。
4 健康教育
女性阴道有自净功能,虽然在妊娠期阴道分泌物会增多,但是不可滥用阴道冲洗液,破坏阴道正常pH值。一般情况下用温水清洗,保持干净即可。护理人员应当对患者加强宣教,帮助其纠正不良生活习惯[4],孕妇平时应多注意外阴清洁卫生,勤换内裤,内衣与外衣要分开洗涤,内裤洗后应置于太阳下暴晒。宜穿宽松纯棉内裤,不可穿吸水性、透气性差的化纤内裤。不宜久坐,要劳逸结合,加强身体锻炼。多喝水,阴道分泌物多时也要少用卫生护垫,少用含香味的卫生用品,保持外阴清洁干燥。
总之,妊娠期VVC患者要正确认识阴道炎症,积极配合医生各项检查与治疗,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同时戒除不良习惯,保持开朗乐观心态,孕育一个健康活泼的宝宝。
[参考文献]
[1] 孙艳玲,刘晋荣,马晓晋.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研究及护理干预[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7):33-34.
[2] 卞爱清,杨绪芬,邵桂艳. 阴道炎症病人的护理[J].中外医疗,2009,16(1):161.
[3] 张丽娟,顾桃荣,乔思璐.霉菌性阴道炎药物治疗临床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34):4998-4999.
[4] 何晓玲,田艳云,李华.红外生物效应治疗仪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观察与护理[J].海军总医院学报,2011,24(2):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