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元参与的高校艺术院系师生关系和谐构建研究
2013-04-08张伟,张宠
张 伟,张 宠
(河北大学 党委统战部,河北 保定 071002)
高等院校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构建稳定的校园秩序、良好的教学环境、浓郁的学术氛围的前提和条件。随着大学生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心理特点发生了诸多变化,由敬畏转向平视,教师身上的神秘感和权威感慢慢蜕去。不仅如此,时代的变迁,客观社会环境的变化也让师生之间关系构建的层次和结构出现了诸多新的特点和趋势,较之前更加复杂化了。这些都为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提出了新的挑战。而艺术类院校师生关系的和谐构建,则因学生教师的艺术追求千差万别,行为方式的纷繁冗杂和社会环境的交叉影响等因素而显得更加复杂,也更具挑战性。基于此,要构建高校艺术院系和谐的师生关系,也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交叉影响,充分调动学生、教师、院系及学校层面多种有利因素,不仅从观念引领、行为引导上做工作,而且要深入考察学校教学、招生和管理等各个层面的多元因素,才能实现高校艺术院系师生关系和谐构建。
一、艺术院系师生关系的特殊性及其诱因
1.当前艺术院系师生关系的主要特点
当代艺术类大学生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维护自身利益的意识更加明显,独立发展,追求自由的愿望更加强烈,保持特立独行行为方式的想法更加迫切,为高校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提出了新的挑战。思想活跃,情感丰富,创新意识强等“个性化”倾向是高校艺术类师生的普遍特点,而个别学生组织纪律性有待加强,文化基础薄弱,“共性”缺失是其存在的问题。这样,构建和谐的教育氛围,如何实现“个性”与“共性”在师生关系上的统一就成了一个关键问题。
正如法国生理学家克洛德·贝尔纳所讲,“艺术是我,科学是我们”。即:科学之真具有普遍性和唯一性,艺术之美具有特殊性和多元性。换言之,科学根据事物之普遍性去处理事物之特殊性,艺术则根据事物之特殊性去处理事物之普遍性。这也就是说,在艺术技能教育中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不对称的交互关系,哪怕是一个高度负责的老师,也很难面对几十个向往独特个性、行走在成长之路上的学生,这是艺术院系的客观现实。
随着社会整体素质的提高,人们对艺术和美的追求越来越强烈,艺术院系的报考热度也逐年递增,这使得构建高校艺术院系和谐师生关系的任务更加艰巨和紧迫。当今社会是一个个性张扬的时代,在艺术院系师生中这一点更为突出,表现个性、追求创新、宣泄情感是艺术创作的特点。尤其在构思和创作过程中,个性会表现得更为强烈。这是艺术对于其他行业来讲的特殊性,如果艺术院系师生没有这样的特性,也就谈不上艺术,也就创作不出好的作品。这一特性有利于艺术活动的开展,但也是引发艺术院系师生之间矛盾的原因。
大学生们在年龄上虽已步入成年,但还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需要在教师积极正确的引导下,安全度过他们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按照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分类和需要发展理论,大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尊重的需要”的高峰期和“实现自我需要”急速发展的时期[1]。艺术院系的学生,学习艺术知识的愿望十分强烈,同时进行初步艺术创作的心情也十分迫切。面对这样一个群体,僵硬的教条和板着面孔的说教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而艺术院系的教师,同样有着充实自我和实现自我的强烈需要。师生双方是对立统一的一对矛盾,如何在二者之间建立起和谐的关系,是我们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2.艺术院系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的复杂性及其诱因
从艺术类学生的视角看,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大量艺术生涌入高校。高校对艺术生的文化成绩要求较低,而很多学生往往因为文化成绩较差或其他原因考大学行不通,在家长的劝说下才选择学习艺术专业,甚至有的把学习艺术作为上大学的跳板。因此即使进入大学,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对文化课的学习不感兴趣,也并不真正喜欢今后从事艺术,就普通院校而言他们中真正具备艺术条件的不是很多;而入学后又普遍存在偏爱专业课,对文化课重视不够的现象。他们的不及格科目也大多集中在文化课、大学生修养、科学社会主义上,文化基础薄弱是高校艺术类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二是过分强调独立个性使他们接触社会真实境况的机会偏少。由于专业需要,许多艺术类学生接触社会、开始独立生活较早,在大学时期兼职也早于其他学科。他们思想活跃、情感丰富,发散性思维、好奇心极强,善于发表独立见解,较其他专业的学生表现出鲜明的个性。三是家庭和长期教育环境的影响。很多学生从小接触艺术,拥有相对独立的表演和创作空间。步入大学校园,过集体生活,为他们提供了学习、训练、参与比赛等更广阔的天地,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使他们的独立空间受到挤压,这也是艺术院系的学生在校外租房居住比率高于其他院系的主要原因。学生们为维护自己的独立空间,会排斥甚至反感他人(包括教师)的介入,有时哪怕是正常的教学管理也会使他们牢骚满腹。
从教师方面看,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因素影响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一是艺术院系的教师大多是在各个艺术领域成就较高的艺术家,较之其他院系的教师来讲,具有更强烈的个性意识和丰富情感。他们普遍追求自由发展的空间,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有时会缺乏耐心和细致,甚至感性多于理性地处理问题。二是随着艺术生的扩招,有的学校并没有因为扩招而调入或培养相应数量的专业教师,造成在校的部分专业教师授课过多,从事科研工作时间和精力不足,出去进修学习,提高业务水平的机会相对较少。三是近二十年来艺术教师有丰富的业余工作经历,他们除在学校上课外,有一部分老师在校内外兼职,其中个别老师正式课敷衍,做兼职认真的事时常发生。四是由于教师之间行为方式的差异所产生的“我的学生、你的学生、他们的学生”观念是一种对和谐关系的割裂。
从社会环境因素看,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随着高校扩招,全国各大专院校设立艺术院系的越来越多,从原来国内顶尖的艺术类高校到现在几乎所有的高校都设有艺术院系,可以用大、全、多、滥来形容目前的艺术专业。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艺术院系师生关系也随之发生改变,教师教学与学生求学都带上了较功利的色彩。二是学生就业压力逐渐增大,其心理活动变得愈加复杂。三是学生人数增加,教学资源在本就很紧张的情况下越发显得匮乏。四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多种因素增加,追求真、善、美的艺术教育被迫附带了一些假、恶、丑的成分,这使教育活动对师生双方的影响和把控力明显削弱,成为引发校园不和谐现象的深层原因。
二、基于多元因素艺术院系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途径
1.处理好教书与育人关系是前提
目前,高校的学生工作是由专职学生干部负责学生的生活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任课教师负责教学工作,这种方式有待探讨。在高校艺术院系,应高度重视任课教师在育人方面的优势。笔者所在的课题组进行的一次基于三所高校艺术院系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学生的多达931份(由1000份问卷收回)的调查问卷显示,60.74%的大学生和研究生认为,自己在大学期间接触最多的老师是任课教师,而认为是辅导员的仅占29.88%。这不难理解,任课教师是学生接触最多、对学生影响最大的群体,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敬佩来自于知识传授以及任课教师的人格魅力和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影响力。因此,任课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决不能简单地停留在教书的层面上,而应以更大的爱心,将道德教育、人格教育和感情培养融入到教学中。正像古人云:“师之优者传其德,师之中者传其道,师之劣者传其知。”任课教师应经常与辅导员保持联系,双方共同担负起育人的使命。
思想道德教育在艺术院系具有自身的特点:有些学生将个性当作没有公德的借口,认为二者是不相容的;有些学生将个性创作视为凌驾于他人和社会价值之上的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地,这都是似是而非的错误观念。教师们在处理师生关系时应注意到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这样的观念即便是滋生在象牙塔里,也不会实现其原本就虚空的所谓价值。在大学四年的学程中,通过怎样的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具备社会责任感、具备仁爱之心,是我们高校艺术教育工作中极具挑战性的技术环节,也是高校学生进入社会、融入社会、引领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反之,将是高等艺术教育的失败[2]。
2.树立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是基础
新型师生关系建立的一个重要前提应是把学生当做一个活生生的主体来对待。教师与学生之间并不存在尊卑关系,二者在人格上是独立的,都有着独自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都需要双方的理解与尊重。在传统教育思想下,师道尊严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在权威型的师生观念下,学生往往会失去自我或者产生逆反心理。教师和学生不是简单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是教育主体与受教育主体间的双向交流的关系。大学教师责任之一,就是引导和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并在学习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发展其主体性。只有真正地把自己和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同他们交朋友,尊重、理解他们,才能真正改善师生关系。
3.建立平等沟通机制是桥梁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确,爱心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核心。但爱心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以具体的方式表现出来。如果不讲究方式方法,空谈爱心是毫无价值的。首先,以师生充分沟通为目的,做好入学教育。调查表明,入学之初的教育非常重要,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树立明确的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奋斗目标而努力严格要求自己。问卷调查表明,在回答“对您影响最深的老师出现在哪个阶段”这样的问题时,高达48.74%的学生选择了高中阶段,而选择大学阶段的仅占23.71%,这说明严格要求对学生的身心成长是有益的。如真能保持高中阶段那样的学习状态,师生双方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出现的是一个学习紧张而有序、和谐而有度的良好师生关系。当然,在高校,学生的奋斗目标不再像中学时期那样统一。有的有志于考研,走学术研究的道路;有的希望尽快走上工作岗位,早日自立;有的则在短时期内难以确定下来,经过一段时期的学习思考后才能逐渐明确。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要求和实际情况加以引导。其次,教师既要做引领专业成长的导师,又要做疏导心理困惑的朋友。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注意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学,以便使每一位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天赋和潜能,这应是艺术教育的一大特点。虽然艺术生的大幅度扩招使得因材施教变得日益困难,但作为艺术专业化教育,必须始终坚定不移地坚持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作为艺术专业教师,更应以唤醒学生对艺术的热爱与情感为己任,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不应把艺术简单地看做参赛和获奖。惟其如此,才能开启学生的艺术人生。最后“让每一位艺术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来走路”,对弱势学生予以特别关注。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还应该对有特殊困难的学生予以特别的关注。那些性格抑郁和经济困难的学生,应该成为扶助的重点对象。这些学生平时喜欢独处,不善交流,生活满意度差,消极情绪体验较多。他们往往被强烈的自尊封闭起来,平时不但不会主动向同学和老师吐露心声,而且对老师和同学们的言行极为敏感,并将不良的心理体验(如委屈、愤怒、不满、怨恨等)积蓄在心中,这种不良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突然释放,以猝不及防的爆发形式表现出来,往往造成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为了及时发现有上述实际情况和心理倾向的学生,应定期在大学生中进行不规则普查、教师对学生上课情况摸底、与宿舍管理工作者沟通,在此基础上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在档案中记录每个学生各个阶段的主要心理状态,从中整理和筛查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并予以帮助[3]。这比单纯依靠老师和同学们的日常观察更科学、更全面。“让每一位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来走路”,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也是我们对待上述类型学生的金科玉律。
三、从科学与人性塑合的视角看待新时期艺术院系师生关系的和谐构建
艺术院系师生关系的和谐构建问题归根到底是教育方式和育人理念的问题,做好高等院系的教育教学的基础工作,以平等的心态,平和的视角去对待每一个学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从科学与人性塑合去理解这种特殊的关系构建是时代发展和环境变迁留给我们的使命性课题。要真正实现这样的主张,既要调动学生、教师、院系及学校层面多种有利因素,从观念引领、行为引导上去考虑,又要深入考察学校教学、招生和管理等各个层面的多元因素。最为关键的是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1.要改革考试制度,平衡文化学习与专业技能培养
目前艺术院系部分学生较注重专业技能的考试,对于其他学科的态度是及格即可,涉及文化层面的书籍读得也很少。据问卷调查显示,艺术院系的学生除专业教科书外每年买三本书以上的人寥寥无几,而读三本以上的书籍的人更少。要改变这种情况,我们必须要改革考试方法,平衡文化学习与专业技能的培养。事实上,专业技能的提升并不与其他文化知识学习相冲突,而是互相促进。厚实的文化积淀以及开阔的视野能够使得艺术创作更上一层,只有这样,学习艺术的人才不是一个艺“匠”,而真正是一个艺术家。因此,我们在注重专业技能考核的同时,还应进行文化知识以及其他各类知识的考核,督促强化他们除专业以外的学习。甚至可以实行文化知识与技能实践淘汰制,让那些存在错误认识的学生警醒。
2.要发挥“文化育人,以文化人”对“师生”的双重影响
学生是在一定的环境下成长的,大学文化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隐性作用,将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具有决定意义的影响。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必须注重和谐的文化氛围建设。杜威认为,教育必须利用环境的作用,离开环境也就没有教育[4]。大学文化所营造的文化环境,对学生行为方式的形成与人格的完善影响至深。大学文化既有既定的校规校纪行为规则等硬性要求,又有隐性文化,而这是最重要的。大学的“隐性文化”是以校园文化理念群、价值取向、校园文化形态为主要内容,以物质文化为支撑,融学校的宗旨、价值准则、信仰、传统习惯为一体的“软性”文化,对人的心理具有辐射作用,在较高层次上规范着大学生的行为。因此需要加强环境布置,注重物化渲染,凸显和谐的教育主题,这些措施有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不可否认,虽然当前教育界的有识之士大声疾呼情感教育,但“唯理智教育”在中国教育中的牢固根基仍然难以撼动。“这种漠视学生情感,以知识获得或智力训练为目标的维护教育者本人权威的教育,严重地扭曲和阻碍了学生的情感发展,割断了师生的情感交流,造成学生内心精神世界的残缺不全”[5]。这种不良现象在大学校园必须得到改善。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基本保证,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关键环节,也是一个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体现。艺术院系的师生较其他院系相对特殊,其师生关系的构建与其他院系比较而言,也存在着很明显的差异性。由于艺术学科教与学的特殊性,教师的人格魅力会在学生心中显现出强大的教化力量。学生们不仅从老师那里学到知识和技能,更感受到善良的情怀和美好的生命,这样的教化是一万条不切实际的说教都无法比拟的。爱是一切美好的事物成长的沃土,只要师生双方都付出爱心,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在艺术院系培养起健康向上、和谐亲密的师生关系。
[1]王律中.调解心理艺术[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40-46.
[2]姚冰,彭振芸,刘冬岩.多元文化视阈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123-126.
[3]陈灿军.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及档案建立研究[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3):101-102.
[4]唐斌.试论教育哲学的当代性[J].高校教育管理,2012(3):50-56.
[5]严明,张晓书.情感教育:梳理与反思[J].教育探索,2005(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