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泽东中央革命根据地经济建设思想述略

2013-04-08杨雪芳

关键词:根据地土地经济

杨雪芳

(河南城建学院思政部,河南平顶山467036)

地处赣南、闽西的原中央革命根据地亦称中央苏区,是毛泽东提出“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土地革命方针后,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亲手创建的第一块红色区域。毛泽东在这里通过具体的革命实践,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出了党的土地革命政策、人民军队的建军原则以及红军的战略战术等。其中,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经济建设思想是毛泽东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党的经济建设理论所作的最初探索,至今仍闪耀着真理的光芒。特别是1931年11月毛泽东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主席后,毛泽东集中主要精力,基于对中国社会的了解及对革命战争与经济建设关系地深刻把握,提出的关于根据地经济建设的思想,对全国的土地革命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革命根据地经济建设思想的提出

红色根据地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巨大经济困难是毛泽东经济思想形成的重要原因。在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了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新探索。党在“八七会议”上提出了“找着新的道路”的这一有别于前期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新思路。据此,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面临大转折的关头,深入农村,提出“土地革命”,由此便找到了一条“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这一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开辟了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但是,根据地在发展过程中却遭遇巨大的经济困难。其原因在于:

第一,根据地位居偏僻的农村,地瘠民贫、生产落后,不仅工业近乎空白,农业生产也十分薄弱,商业多是小规模的集市或圩场交易[1]29,落后的生产力影响了根据地的发展。

第二,国民党当局对根据地的军事围剿和严密的经济封锁极大地破坏了根据地现有的生产,导致根据地军民在经济上遇到极大的困难。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中曾经讲到:“军民日用必需品和现金的缺乏,成了极大的问题。一年以来,边界政权割据的地区,因为敌人的严密封锁,食盐、布匹、药材等日用必须品,无时不在十分缺乏和十分昂贵之中,因此引起工农小资产阶级群众和红军士兵群众的生活的不安,有时真是到了极度。红军一面要打仗,一面又要筹饷。每天除粮食外的五分钱伙食费都感到缺乏,营养不足病的甚多,医院伤兵,其苦更甚。”[2]53尤其是朱德和彭德怀率领的红军部队先后来到井冈山后,井冈山区的粮食更不足以供给一支上万人的军队食用。为此,井冈山红军的主力——红四军进军赣南、闽西地区,在更大的范围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逐渐形成赣南、闽西苏区。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瑞金召开,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以瑞金为中心拥有21座县城、250万人口、5万平方公里土地的中央革命根据地正式宣告形成。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形成及发展引起国民党极大地恐慌,从1930年10月到1932年底,蒋介石连续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四次大规模的围剿。在敌人残酷的军事打击和严酷的经济封锁下,“到1933年春夏,根据地出现了经济生活恶化的局面:工商业凋零,日用消费品(主要是食盐、布匹、药品)奇缺,价格昂贵,部分地方如汀州、上杭、雩都、瑞金等县发生缺粮饥荒”[1]P27。

第三,党内的“左”倾错误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根据地的发展。六届四中全会后,王明“左”倾错误路线在党内取得了领导地位,在土地政策上提出了“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从肉体上消灭地主、经济上消灭富农”等一整套过“左”的政策。在其他方面提出超出苏区承受能力的一系列福利措施,如《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连续工作到六个月以上者,至少须有二个星期的例假,工资照发;在危害工人身体健康之工业中工作的工人,每年至少须有四个星期日例假,工资照发;各种节假日、纪念日工资照发。这些超出根据地实际承受能力的政策不仅无法实现,还加重了根据地的负担,影响了根据地的发展。经济的极度匮乏,导致供应短缺,虽然“这种困难在全国总政权没有取得以前当然是不能免的,但是这种困难的比较地获得解决,使生活比较地好一点,特别是红军的给养使之比较地充足一点,则是迫切地需要的。边界党如不能对经济问题有一个适当的办法,在敌人势力的稳定还有一个比较长的期间的条件下,割据将要遇到很大的困难。这个经济问题的相当的解决,实在值得每个党员注意”[2]53。极大的经济困难促使苏区政府不得不重视经济建设,毛泽东在党的领导人中率先思考根据地的经济问题。

二、毛泽东中央根据地经济建设的主要思想

(一)经济工作是革命战争的物质基础

在根据地经济建设这一问题上,毛泽东首先分析了经济工作与革命战争的关系。毛泽东指出:“只有开展经济战线方面的工作,发展红色区域的经济,才能使革命战争得到相当的物质基础。”[2]106

由于处于战争的环境中,频繁的战斗生活使一些同志认为,革命战争已经很忙了,没有闲功夫搞经济工作。因此在根据地出现一种现象,谁谈经济,谁就被骂为“右倾”。持这种观点的同志认为,在革命战争环境中,没有进行经济建设的可能,只有等到战争最后胜利了,有了和平的安静的环境,才能进行经济建设。但是毛泽东却认为,只有开展经济工作,发展根据地经济,才能保障红军的给养和供给,才能顺利地开展我们军事上的进攻,给敌人的围剿以有力地打击;才能使我们有力量去扩大红军,把我们的战线开展到几千里路的地方去,使我们的红军减少自己找给养的这一部分工作,专心致志地去打击敌人。也只有开展经济工作,才能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激发人民群众参加革命战争的积极性,使我们的广大群众更加高兴地去参加红军,去做各项革命工作。如果不进行经济建设,革命战争的物质条件就不能有保障,人民在长期的战争中就会感到疲惫。因此,“革命战争的激烈发展,要求我们动员群众,立即开展经济战线上的运动,进行各项必要和可能的经济建设事业”[2]105。但毛泽东也认识到:“在现在的阶段上,经济建设必须是环绕着革命战争这个中心任务的。革命战争是当前的中心任务,经济建设事业是为着它的,是环绕着它的,是服从于它的。那种以为经济建设已经是当前一切任务的中心,而忽视革命战争,离开革命战争去进行经济建设,同样是错误的。”[2]109毛泽东这一思想的提出,不仅从根本上转变了根据地广大官兵重军事、轻经济的思想,而且为根据地的发展打下了较好的物质基础。

(二)确立苏区土地革命的总路线

中央根据地的发展,是同土地革命的开展密切相关的。土地革命,就是要消灭封建地主的土地私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私有制,使生产力得到解放和发展。

1.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中央苏区为例的中国土地所有制的状况。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人口中90%以上都是农民,而近代中国面临的两大难题,“一个是贫乏,又一个是失业,这两个问题都与农民有关,只要解决了其中之一,就算是解决了中国问题的一半”[3]213。这就是说,农民问题乃是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靠土地吃饭,他们最关心的问题是土地问题。而在当时中国的农村土地绝大多数集中在地主手里。毛泽东通过对边界土地状况的调查发现:“土地的百分之六十以上在地主手里,百分之四十以下在农民手里。江西方面,遂川的土地最集中,约百分之八十是地主的。永新次之,约百分之七十是地主的。”[2]67土地的高度集中,加剧了地主对农民的剥削,农民十分渴望夺回本应属于自己的土地。

2.土地革命总路线形成的过程。早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就开始关注农民问题,并充分认识到中国农民在革命战争中的作用。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毛泽东在对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进行分析后认为,在中国社会半自耕农、贫农、自耕农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如何让这些最接近我们的朋友成为真正的朋友,这就需要解决农民关心的土地问题。井冈山根据地创立之后,毛泽东对红色割据地区的农村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调查研究,在实践的基础上,1928年12月,毛泽东亲自起草了《井冈山土地法》。《井冈山土地法》规定: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和劳动力进行土地分配;乡村手工业工人与红军官兵、政府工作人员均可分得土地。虽然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它们存在一些不足,但它们改变了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的土地所有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关心的土地问题。

1929年4月,毛泽东率红四军到达兴国后,指导中共兴国县委建立了县革命委员会,帮助制定了《兴国县革命委员会政纲》,颁布了《兴国土地法》。兴国土地法修正了井冈山土地法的一些错误内容,变“没收一切土地”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耕种。这是对井冈山土地法的原则性修正,这一修正从根本上明确了当时革命的主要对象,把包括富农在内的中间人士争取到革命阵营里来。1929年7月,毛泽东主持指导制定《闽西土地法》(即《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土地问题决议案》)。决议规定土地以乡为单位,在原有耕种的基础上,“抽多补少”按人口“平均分配”。这一分配原则改变了以往土地分配过程中把现有土地全部打乱重新分配的办法,根据各户现耕土地多少,以全乡每人平均应得的亩数为依据,有多的抽出来,不够的补上,加速了土地分配的进程,也纠正了以往按劳动力多少进行分配的不合理的方法,非常受农民欢迎。在较短时间里,长汀、上杭、连城、龙岩、永定、武平六县纵横三百多里的地区内,50多个区、600多个乡解决了土地问题,约有80多万贫苦农民得到了土地,广大贫苦农民获得了世代盼望的土地所有权。

1930年4月,红四军攻克寻乌县城后,毛泽东在这里进行长达20多天的调查研究。通过调查,毛泽东发现按照“抽多补少”的分田方案,在分田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如大多数富农把持肥田,只把一些坏田出让给贫农和佃农,直接影响到广大贫苦农民的革命积极性。为了正确解决土地斗争中的问题特别是富农问题,毛泽东继寻乌调查之后,1930年10月到11月间,又先后在兴国、东塘、木口村等处进行调查,并形成了一批调查报告,如《兴国调查》、《东塘等处调查》等,解决了土地革命中的许多政策问题。如:在经济上既不能放任富农自由发展,又不能过早地消灭富农经济,即允许富农剥削,但务使富农对贫农的剥削不得过多;允许富农从事适当的商业活动,但不准富农操纵粮食。毛泽东曾说:“到井冈山之后,我作了寻乌调查,才弄清了富农与地主的问题,提出解决富农问题的办法,不仅要抽多补少,而且要抽肥补瘦,这样才能使富农、中农、贫农、雇农都过活下去。假如对地主一点土地也不分,叫他们去喝西北风,对富农也只给一些坏田,使他们半饥半饱,逼得富农造反,贫农,雇农一定陷入孤立。当时有人骂我是富农路线,我看在当时只有我这办法是正确的。”[4]18

1931年2月,毛泽东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主任的名义给江西省委写信,信中分析了目前农民在土地问题上的顾虑,提出对土地分配的建议即,“对过去分好了的田(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了的)即算分定,得田的人,由他私有,别人不得侵犯。以后一家的田,一家定业,生的不补,死的不退,租借买卖,由他自主”,明确了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并指出之所以这样规定,“是民权革命时代应该有的过程,共产主义不是一天做得起来的”,只有实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所必需的政策,“才是真正的走向共产主义的良好办法”。

通过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苏区土地改革政策的不断探索,到1931年初以“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为内容的土地革命总路线形成,这是一条马克思主义的路线,这条土地革命路线调动了一切反封建的因素,为中国的土地革命运动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并成为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基础。在这一总路线的形成过程中毛泽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三)必须把农业生产放在苏区经济建设的第一位

中央根据地地处赣南、闽西交界处,这里地瘠民贫,经济落后,居民90%以上是农民,主要以农业经济为主。因此,在根据地经济发展这一问题上毛泽东认为:在目前的条件下,农业生产是我们经济建设工作的第一位。”[2]117在农业发展上,毛泽东明确要求中央苏区经济工作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力:一是要做到农业发展的计划性。毛泽东指出发展根据地农业要做到农业生产的计划性,即对某些重要的农产品制定了生产计划,动员农民为计划而努力;二是要组织互助社、耕田队,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由于苏区青壮年男子大批参加红军和外出工作,农村的劳动力大量减少,以毛泽东对兴国长冈乡调查为例:16岁至45岁的全部青壮年733人,出外当红军做工作去了322人。在乡413人,其中男子只87人,女子竟占326人。解决的办法,毛泽东认为有组织地调剂劳动力和推动妇女参加生产,在春耕夏耕等重要季节组织劳动互助社和耕田队是解决劳动力问题的必要的方法;三是要组织犁牛合作社解决耕牛不足。在耕牛方面毛泽东通过对瑞金石水乡、上杭才溪乡等地的调查,认为“解决方法,莫妙于领导群众组织犁牛合作社,在自愿原则下(经过社员大会同意),按每家分田数共同集股买牛”。针对种子问题要通过在各地组织小范围的农事试验场,设立农业研究学校和农产品展览所等途径和方法来解决;四是要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苏维埃政府发布《开垦荒地荒田办法》,通过减免税收等一系列措施来鼓励和动员农民开垦荒地;五是要加强农村水利设施的建设,为农业生产创造条件。对于水利问题,毛泽东指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我们也应予以极大的注意。”[5]26苏区各土地部都建立了水利局或水利委员会,专门管理兴修水利事宜。毛泽东和苏维埃政府采取的一系列兴农措施,使苏区的农业生产连年获得丰收。这样不但保证了革命根据地军民生活的需要,而且为巩固革命根据地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障。

(四)发展工业、商业贸易的思想

根据地工业基础薄弱,工业生产主要以手工业生产为主,历史上只有烟、纸、钨砂、樟脑、农具等传统手工业和工业项目的生产。针对根据地工业基础及现状毛泽东认为要有计划地恢复和发展手工业及某些工业,以便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同时解决根据地军民的需求和红军的发展。在发展根据地工业和商业贸易问题上,毛泽东指出,建立在散漫的手工基础上的手工业分散在个体家庭,由个体家庭来完成,因此实现精密的计划生产当然不可能,而根据地的工业,包括军需工业和民用工业,主要由国营工业、合作社工业和私营工业经营,因此“相当精密的生产计划,却是完全必需的。确切地计算原料的生产,计算到敌区和我区的,是我们第一种国营工业和合作社工业从开始进行的时候就注意的”[2]119。

对于私人经济,只要不出于政府法律范围之外,不但不加阻止,而且加以提倡和奖励。因为目前私人经济的发展是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所需要的。从长期来看,要使合作经济和国营经济配合起来,并且经过长期的发展,成为经济方面的巨大力量,对私人经济逐渐占优势并取得领导的地位。

在对外贸易上要有计划地组织人民对外贸易,并且由苏维埃国家直接经营若干项必要的商品流通,例如食盐和布匹的输入,食粮和钨砂的输出,以及粮食在内部的调剂等。以粮食在内的调剂为例,毛泽东认为:“每个县要设立一个粮食调剂分局,重要的区,重要的圩场,要设粮食调剂支局。一方面要使我们的粮食,在红色区域内由有余的地区流通到不足的地区,不使有的地方成了堆,有的地方买不到,有的地方价格过低,有的地方价格又过高;一方面要把我区多余的粮食有计划地(不是无限制地)运输出口,不受奸商的中间剥削,从白区购买必须品进来。”

在发展根据地工业及商业的问题上毛泽东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认为发展要以根据地的现实状况为前提,不能盲目求大,不能脱离实际。以粮食、食盐及布匹经营为例,毛泽东认为政府不能对粮食完全专卖,盐和布匹也不能由政府完全经管而不准商人插手。

三、根据地经济发展的方式

(一)从组织上动员和宣传群众

毛泽东认为各级政府部门的同志,首先是主席团、国民经济部和财政部的同志要把发展生产、建立合作社等经济工作作为日常性的工作放到议事日程上,通过不断地宣传、督促、检查,使发展生产的理念深入人心,使根据地军民充分认识到发展生产与革命战争之间的关系,把群众广泛地发动起来。其次要依靠群众团体,主要是工会和贫农团,通过工会和贫农团把群众都加入经济战线上来。再次,毛泽东认为通过以“村子、屋子为单位的群众大会”,把经济建设和革命战争的关系给群众讲明白也能调动群众购买公债、调剂粮食、发展合作社等一系列发展根据地经济的积极性。“假如不这样地从组织上去动员群众和宣传群众,即是说,各级政府的主席团、国民经济部和财政部不着力抓着经济工作去讨论、检查,不注意推动群众团体,不注意开群众大会做宣传,那末,要达到目的是不可能的。[2]110”在动员群众的态度上毛泽东指出不能采取官僚主义,也不能采取行政命令的手段,要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发动群众,使群众从思想上接受党所采取的发展根据地经济的措施。

(二)组织一支从事经济工作的干部队伍

由于长期处于战争的环境中,因此在根据地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广大官兵存在轻经济、重军事的思想,另一方面又认为即使是发展经济也缺少懂经济的人才。针对这一问题,毛泽东认为首先要转变观念,提高对经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要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在经济发展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如何培养和选任经济战线领导干部,毛泽东建议从土地斗争、经济斗争、革命战争中锻炼出来的干部中挑选,经过培训,送到经济建设的战线上从事根据地经济建设的领导工作,由他们充当经济战线上的指挥员,带领广大群众从事经济战线的工作,而这样的领导干部不是几十几百,而是要有几千人甚至几万人,“丢掉错误的观点,干部就站在面前了”[2]111。

(三)建立各种合作社

建立和发展合作社是打破敌人经济封锁发展根据地经济的一项主要措施。中央根据地建立后,由于它在红色根据地的地位及影响,国民党加紧对中央根据地的经济封锁,使根据地经济遭受极大破坏。在商业贸易方面,由于根据地处于分割包围之中,因此商品流通受到很大限制。一方面部分根据地广大群众分田后生产的各种农产品卖不出去,导致价格暴跌,农民损失惨重;另一方面根据地急需的食盐、药品、布匹等商品运不进来,影响人民群众和红军战士的正常生活。为了打破敌人的封锁,毛泽东提出要帮助农民组建商业及消费合作社,中央苏区最早的合作社是成立于1928年10月的赣西南东固消费合作,它由苏维埃拨款和群众集资建成,到1930年东固区的经验在赣西南苏区普遍推广。1932年夏,邓子恢就任中央财政部长后,借鉴闽西苏区创办贩米合作社的经验,又在中央苏区倡导办粮食合作社。到1934年2月,中央苏区办有消费合作社1140个(普及到各区、乡),社员295993人,股金322525元;粮食合作社1071个,社员243904人,股金242097元。临时中央政府和闽、赣两省及17个县建有消费合作总社[5]10。在农业生产上,针对农忙时节根据地劳动力短缺及耕牛不足的现状,毛泽东从根据地生产力发展的实际出发,认为建立和发展各种形式的农业合作社是发展农村经济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根据地犁牛合作社、劳动互助社和耕田队普遍建立起来,成为促进根据地经济建设与发展的主要形式之一。

四、毛泽东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根据地经济建设思想的意义

(一)促进了中央根据地的发展壮大

正是在毛泽东经济思想的指导下,中央革命根据地军民正确处理革命战争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在保障前线作战的前提下努力发展根据地经济,不仅打破了敌人的经济封锁,而且促进了中央根据地的发展,从而使根据地的面积不断扩大,革命力量得以壮大。从《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首次告诫边界党要充分认识经济问题的重要性,到《井冈山的斗争》中详细讲述红军战士艰苦的生活状况,再到《必须注意经济工作》和《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等一系列论著,毛泽东不仅告诫边界党要关心根据地广大群众和红军战士的疾苦,同时也严厉批评党内部分干部和根据地地方政府不重视经济工作的现象,并在此基础上充分阐述了战争与经济的关系,使广大军民深刻认识到经济是革命战争胜利的物质基础,从而自觉加入根据地经济建设,为根据地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重视经济建设,为我党培养锻炼了一支经济建设干部队伍

毛泽东曾经指出,发展根据地经济首先要培养大批干部从事根据地经济建设的组织和领导。在毛泽东经济思想的指引下,广大干部官兵克服重军事轻经济的思想,积极从事根据地的经济建设,从而使我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成为既能打仗又能生产的优秀队伍。更难能可贵的是,在这支队伍中既有如邓子恢、张闻天、刘少奇、毛泽民等党内高级领导干部,更有许多从事基层经济建设的一般干部,这批经济建设人才的培养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三)确立农民对土地所有权的思想,为我党争取了最广大的同盟军,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从1928年12月毛泽东在井冈山主持制定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以立法的形式确立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到《兴国土地法》对土地分配政策的原则性调整,再到1931年土地革命总路线的提出,毛泽东怀着对中国农民的浓厚情感以及对中国革命高度负责的态度,带领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索,终于找到了解决中国历史上最大的难题——农民关于土地所有权的问题的金钥匙,不仅解决了千百年来农民对土地的渴望和需求,同时也明确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斗争目标——地主阶级,使我们党可以最大限度地团结和调动一切反封建的因素,为土地革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四)中央根据地的经济工作对其他根据地的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

由于“中央革命根据地鼎盛时期地跨江西、福建、广东三省的广大地区,建立起5个省级和一大批县级苏维埃政权,总面积达到8.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为453万。中央革命根据地不仅面积最大、人口最多,而且是中共中央、苏区中央局、苏维埃中央政府、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等党、政、军、群首脑机关所在地”[6]54。因此在当时武装割据时期,在党领导的红色根据地具有特殊的地位及影响,中央根据地的发展对其他根据地具有示范作用,毛泽东中央根据地经济工作思想及主张,不仅在中央根据发展过程中具有指导作用,对鄂豫皖、湘鄂西、湘赣、湘鄂赣等根据地的发展也具有示范作用。如: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第三次入闽攻下龙岩后,根据毛泽东的意见,由邓子恢起草的土地革命纲领即《闽西土地法》就吸取了《井冈山土地法》的经验,深受农民欢迎。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提出了“学江西井冈山的办法”;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提出学习井冈山经验;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提出了“学习朱毛红军”、“汇合朱毛红军”的口号。东江、陕甘等革命根据地,都受到井冈山革命经验的影响[7]119。

(五)毛泽东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关于中央根据地经济发展的思想是毛泽东经济思想形成的基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结毛泽东经济思想形成的过程可以看到,毛泽东经济思想产生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形成于抗日战争时期,成熟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关于根据地经济建设的思想,经过毛泽东的不断探索、实践、完善,成为抗日战争时期指导根据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思想。如在抗战时期,在陕甘宁边区面临严重的财政及经济困难时,毛泽东提出“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财政经济工作总方针中,其中关于战争与经济建设关系的论述、把农业生产放到第一位的观点,正确处理根据地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私营经济关系的思想等都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苏区经济发展思想相联系,这些思想不仅是毛泽东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党的宝贵财富。这些思想不仅在历史上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在今天我国的改革开放以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同样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毛泽东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经济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继承毛泽东思想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因此研究毛泽东在不同时期的思想,不仅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特别是毛泽东在其经济思想形成过程中知错必改、实事求是的作风更是值得我们永远发扬光大。

[1]杨青.1933:战争与经济[J].中国报道,2011,(7).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合订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3]王宪明.近现代史述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4]罗平汉.毛泽东的寻乌调查与《反对本本主义》[J].学习月刊,2012,(2).

[5]佘湘.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经济思想评析[J].理论月刊,2007,(2).

[6]沈谦芳,黄宗华.试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地位和作用[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2,(1).

[7]黄惠运.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经济建设的成功经验和现实指导意义[J].企业经济,2004,(3).

猜你喜欢

根据地土地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我爱这土地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闽北革命根据地从这里走来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中共根据地反缠足依据的演变(1928—1949)
分土地
经济
徐向前重视川陕根据地有线电通信建设的回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