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起鸡球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2013-04-08孙淑琴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辽宁营口115009

山东畜牧兽医 2013年9期
关键词:卵囊盲肠球虫病

孙淑琴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 营口 115009)

一起鸡球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孙淑琴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 营口 115009)

鸡的球虫病是对鸡的危害最严重的流行性疾病之一,是以单细胞生物引起的鸡盲肠和小肠出血,坏死为特征的寄生性原虫病,其感染率和流行性都很强,在各种疾病中发病率最高,如果不及时治疗和防范,将会严重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1 病例

营口市某一肉鸡养殖场,鸡舍内有28000多只肉仔鸡,养殖方式为地面平养。在20日龄时,发现有3栋鸡舍内的鸡群精神不振,鸡采食量突然下降,饮水量增多,晚上死亡数增加,其中一舍最为严重一共死亡40多只。

1.1 临床症状

鸡只打蔫的较多,在出粪的时候发现粪便中有未消化的饲料,也就是常说的“过料”现象。大部分鸡只鸡冠发白,翅膀下垂,闭眼,扎毛,畏寒怕冷,呆立或扎堆,尾翅下垂,肛门周围羽毛带有红色血样液体,观察粪便中有许多稀薄鲜血,有的排白色粘稠样稀便。鸡被驱赶时,常表现出反应迟钝、对外界刺激不敏感的现象。

1.2 剖检症状

胸肌、腿肌发白,内脏器官发白,直肠内充满鲜血,胸腺稍微发红,两盲肠显著肿大,可为正常的3~5倍,肠腔内充满凝固的或新鲜的暗红色血液,盲肠上皮变厚,有严重的糜烂。十二指肠上有白色小点,呈梯形灰白点状。在剖检时发现小肠有圆形的出血点,小肠出血,粪便半固状,附有血液包被的粘液,已溶解血色素把粪便污染成褐色,橙色或粉色,小肠肿、内容物呈血样,内含坏死脱落的黏膜,肠壁增厚,黏膜发炎。

1.3 诊断

1.3.1 临床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可诊断为肉鸡的爆发性盲肠球虫。

1.3.2 实验室诊断 刮取病变肠段黏膜、肠内容物放在载玻片上,加1~2滴生理盐水,充分调和均匀,加盖玻片,在高倍镜下可见到大量的圆形球虫裂殖体和月芽形的裂殖子及球虫卵囊。

1.4 治疗

1.4.1 药物治疗 上午:三字球虫粉(磺胺录吡嗪钠,DVD)第1天,100kg水/袋,第2、3天,200kg水/袋,停2d,再按200kg水/袋,连用2d。下午:青霉素钾10万IU/kg体重用。连用2d。

1.4.2 加强饲养管理和环境消毒 及时清除粪便和污物,防止粪便、污物对饮水、饲料、场地环境的污染。饮水设施要坚持用消毒液清洗1次/d。清粪1次/d、带鸡消毒1次,地面用3%的火碱水喷洒1次。

1.4.3 注意通风换气 要求舍内温度比正常时高1~2℃,利用鸡舍天窗,及时排出氨气和硫化氢气体。并在中午打开朝阳面窗户的上角,自上而下,根据舍内温度高低确定开窗面积,保持舍内干燥,以减少球虫病的发生。

1.5 用药后效果

用药后当天,死亡率下降,第3天,鸡群状态明显恢复,精神状况开始好转,打蔫的开始减少,采食量和饮水量上升,蹲坐姿势的减少甚至没有,血便消失。

2 病因分析

2.1 环境

因为是塑料大棚养殖地面平养,为了保温,舍内的空气就会潮湿,给球虫的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这是球虫发病率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鸡粪到处堆放,没有做无害化处理,大风天气就会把球虫卵吹到各处,让鸡再次吃到虫卵,导致虫卵在鸡体内繁殖。

2.2 鸡体内卵囊繁殖

在舍内肉鸡非常容易食入被球虫卵囊污染的饲料、水,卵囊被胃内消化液溶解,子孢子游离出来寄生在鸡的肠道上皮细胞内进行裂殖生殖时引起肠管反应和大量上皮细胞崩解,以致使肠管的分泌运动及吸收功能发生障碍。肠壁的炎性变化和血管破坏则使大量的液体和血液流入肠管内。

3 预防

3.1 搞好环境卫生

保持鸡舍的干燥、通风和鸡场的卫生,定点存放和无害化处理粪便,发酵以杀灭卵囊。笼具、料槽、水槽定期消毒,一般水槽清,1次/d,也可每2天清洗1次,可用沸水、热蒸汽或3%~5%热碱水等处理,也可直接用消毒水清洗。对病雏严格淘汰。从种源可靠的禽场进雏鸡或种蛋。康复鸡要和健康鸡群隔离饲养。若有条件最好采取网上养殖,网上养殖可以减少鸡与粪便的接触,减少鸡吃进球虫卵的数量,减少发病几率。要想降低球虫病的发病率,就要做到防治结合,根据作用峰期合理用药;用作用峰期阶段长的药,同时可选用3~4种球虫药交替使用,以免其产生耐药性。

3.2 使用疫苗预防

为了彻底解决药物防治所带来的日益严重的耐药性及药物残留问题,现在逐渐使用疫苗预防鸡球虫病的办法。目前,用于鸡场计划免疫的球虫活苗有早熟、中熟、晚熟及早、中、晚熟系联合球虫苗四类。由中国农业大学推出的Einerivac球虫苗,系早、中、晚熟系联合球虫苗,安全、高效。

3.3 其他预防措施

饲料中联合使用球虫药,(1)加强补充饲料维生素A和维生素K的含量,以增强鸡的抗病能力,保持饲料、饮水清洁。(2)降低饲养密度,分群饲养。对于产蛋鸡群要防止机械性传播,采取幼鸡和成鸡分开饲养,病鸡及时隔离,发病时及时更换垫料,以减少感染。

总之在球虫病来的时候,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而且要做到用药合理,避免产生耐药性,在饲养管理的过程中要做到粪便尽量不要与鸡体直接接触。

S858.31

B

1007-1733(2013)09-0039-02

2013–06–19)

猜你喜欢

卵囊盲肠球虫病
从寄生虫的生命周期到疾病防控
鸡盲肠肝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和防治措施
鸡球虫免疫成功要点
仔猪球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微小隐孢子虫在HCT-8细胞内的培养
鸡球虫病及其防治
鸡球虫病的诊治
鸡球虫病的诊断与治疗措施
采用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分析断奶幼兔盲肠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
一起肉鸭球虫病的诊治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