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既导又引 调摄情志——“五劳七伤往后瞧”的度与量

2013-04-08王占和

健身气功 2013年3期
关键词:膻中情志气机

文 王占和

既导又引 调摄情志——“五劳七伤往后瞧”的度与量

文 王占和

劳作不可过度,过则伤及身心;情志不可偏激,偏则百病丛生。肢体劳作也好,情志活动也罢,均需把握适度、适量;反之,就容易发生过度、偏激。古往今来,此情此理,知者甚多,行之却难。习练“五劳七伤往后瞧”动作,既能提前预防、又可适度控制、也可有效康复因五劳七伤造成的困惑,参与这种既导又引、调摄情志的运动,何乐而不为呢!

情志活动不能超越其应有的度量,否则,会对人的身心健康发生不良作用。传统医学把五劳成因归咎七情太过而致,并认为七情太过不仅伤“神”,而且伤“形”。可见,调摄情志的度与量,对于健身养生更有其特殊的重要作用。健身气功·八段锦 “五劳七伤往后瞧”一式,通过对脏腑经络的导引,平衡气血运行,可在调摄情志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现实存在的“五劳”

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成员,五劳状况尤为明显。五类劳损概念是指人因为劳逸不当,气、血、肌、筋、骨活动失调而引起的五类劳损。《素问·宣明五气篇》说:“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有时也指肝劳、心劳、脾劳、肺劳、肾劳等五种疲劳,它们都是指由于过度地劳身与劳心所产生的疲劳状态。⑴ 在现实环境中,不论是儿童、老人还是青壮年,长时间地阅读、玩电脑、看电视等,或者长时间得不到睡眠,都会导致视力疲劳。伤血耗气,产生脸色苍白、头晕目眩、眼睛干涩等症,经常如此,就会导致近视,或者是其他眼疾。眼睛必须有血液供应才能看清东西。眼睛的损害并不单纯是眼睛有病,它还反映人体内部血分受到损害,这就是所谓的久视伤血。⑵ 在日常生活中,人有事没事总是躺着,特别是吃完饭后就躺下来,就会使得经脉难以流通。气血凝滞不行,不仅肢体筋肉之气渐趋衰弱,而且还会伤及五脏六腑,引起一些气血不足的表现。如精神萎靡,疲倦无力,食欲不振,心悸气短等症状,这就是所谓的久卧伤气。⑶ 在工作学习中,长时间地坐着已经难以避免。中医认为,脾胃主管人的肌肉、四肢。久坐会导致脾的气机功能不健康,胃功能减退,从而使得气血不足,导致人体皮肉失去滋养,使肌肉松弛,四肢疲倦无力。久坐不动,血液流通会受阻,使人容易患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冠心病、腰肌劳损、痔疮等疾病,这就是所谓的久坐伤肉。⑷ 在一些行业中,超长时间的站立对健康有影响。久立会影响气血的运行,使部分组织和细胞的营养失调,出现气滞血凝,导致某些骨骼关节发育畸形或活动障碍。久立不走,下肢静脉血液回流不畅,便会引起腰痛、腿软、足麻。另外,长久站立,容易发生下肢静脉曲张或导致某些骨骼关节发育畸形和活动障碍,这就是所谓的久立伤骨。⑸ 在生活习惯中,适当地走动或散步,可以使全身关节筋骨得到适度的运动,能促进新陈代谢,提高肌体免疫力。但行走的时间长了,就容易使肢体,特别是下肢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肉等筋键组织受到扭伤或劳损,这也就是为何人走路多了会酸痛、疲乏的原因,即,所谓的久行伤筋。

视、卧、坐、立、行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活动,这些活动具有天然地不经意地超越自身能够负荷的度量界限的可能性。中医认为,脏腑精气是情志活动的物质基础,人体的生理活动以五脏为中心,因此,情志活动与心、肝、脾、肺、肾五脏关系密切。

辩证地看待“七伤”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所谓七情是指喜、怒、悲、忧、恐、惊、思等情志活动。情志活动过度必然受到伤害。造成七伤的原因是:大饱伤脾,大怒气逆伤肝,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行寒饮冷伤肺,忧愁思虑伤心,风雨寒暑伤形,恐惧不解伤志。

从客观上看,情志活动是人体的生理和心理活动对外界环境刺激的不同反应,适度的情志反应是脏腑功能正常的表征,一般情况下不会导致或诱发疾病。情志和悦、心情舒畅可以缓和紧张的情绪,使气血畅达,维持脏腑功能正常。适度的情感反应不仅是身心机能正常的表现,而且能发泄不良情绪,解除气血郁结,有助于维持和恢复脏腑功能的协调平衡,是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

从主观上看,情志活动是人们对认知对象采取否定或反对态度时,所引发愤怒、悲哀、忧郁、思虑、恐惧等情志反应。如果情志变化超越了人体的生理和心理的适应调控能力,会产生一些难以排解的负面影响。其结果会造成阴阳气血异常,引起气机失调,脏腑功能失常,气血津液损伤,从而诱发或导致疾病的产生,中医称之为“七情内伤”。

中医根据情志及五脏间存在的阴阳五行生克原理,用互相制约、互相克制的情志来转移和干扰原来对机体有害的情志,借以达到协调情志的目的。如,喜伤心者,以恐胜之;思伤脾者,以怒胜之;悲伤心者,以喜胜之;恐伤肾者,以思胜之;怒伤肝者,以悲胜之等。因此,情志和悦,动静和谐,则气血调和、脏腑生机盎然,百病不生;情志变动,过激过久,则气血异常,脏腑功能失常,疾病丛生。中医养生主张调摄精神情志、保持形神和谐统一,养生必先治神。

那么,五劳七伤往后瞧又是怎样既导又引、调摄情志呢?

以治神为先。治理心神既是调摄情志的目的,也是调摄情志的途径。《黄帝内经》里说:“得神者昌,失神者亡。”昌,是指生机旺盛;亡,是说生命消亡。人的情志其鉴别点在于是有神还是无神。所谓有神、无神,主要表现在精神好坏,气息状态。这就是说,调摄情志有两个重要方面:

从活动眼睛开始是其一。目“为五脏六腑之精气之所注”,“神藏于心,外候在目”,故察眼神的变化是判断有神、无神的重要标志。“往后瞧”是该式重点的动作。瞧,是目视形式之一,也是发挥眼睛功能的一种方法。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也最能体现或导引一个人的内心情志。同时,由于向后的左右运动,增加了颈部运动,又可进一步活动眼肌,利于眼睛健康。进一步来看,由于活动颈部,有效改善了脑部血液循环,又可助于解除中枢神经系统疲劳,从而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大脑营养,充足睡眠,这又使双眼体现出健康的精、气、神。从一个人的眼睛里,就能看到神,只是一种感受到的东西,它存在的物质基础是精,这个精是来自于人的先天的肾气和后天的脾胃之气。所谓的精神,只有精足了,神才会体现出来。如果一个人,先天肾气不足,后来的脾胃功能又很差,就会看到它的眼睛一定是有眼而无神。对此,还可作两点分析:一是从中医的角度讲,通过一个人的眼睛中,可以看出这个人五脏六腑的整体变化状况。人的瞳孔代表着肾;外面一圈黑眼珠,代表着肝;白眼珠,代表着肺;内外眼眦代表心;眼皮代表脾。从眼睛的状况,就把人体的五脏全看到了。所以,“往后瞧”动作,既是活动保健眼睛的运动,更是导引心、肝、脾、肺、肾五脏健康的良方。二是从现代医学角度讲,眼球内的视网膜、眼球的角膜和水晶体随年龄增加,水晶体透明度便降低,慢慢变得混浊,成为身体里的垃圾,这些垃圾虽然储存在血液里,但最后无一例外要体现在眼睛上,因为眼睛的毛细血管最为丰富,眼睛周围的皮肤最薄,因此,血液中的垃圾也最能透过眼睛向外传达,它最能代表人体最末端的健康变化。所以,“往后瞧”动作,有助于增强视网膜、角膜和水晶体的功能。

从提升阳气运行是其二。该式在往后瞧的颈部转动过程中,导引锻炼大椎(zhuī)穴,并有效提升阳气。中医认为,大椎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处于手足三阳及督脉之会。穴义为:手足三阳的阳热之气由此汇入本穴并与督脉的阳气上行头颈。气血物质为坚实饱满的阳气。循督脉上传头颈。其功能作用为益气壮阳。所以,预防自然界对人体造成七伤,必先防止伤害阳气。所以,防止七伤首当其冲是要畅通阳经脉络。五劳七伤往后瞧通过反复运动大椎穴,促使阳经气机不断提升,使身体内部阴平阳秘,达到防治五劳七伤的目的。

以调和脏腑为本。从本质上讲,人的情志变化的内因是由脏腑平和与否引起的。脏腑气血失调,情志活动必然受到影响。脏腑气血能否正常运行,又取决于经络的畅通。导引脏腑经络的形式与渠道很多,五劳七伤往后瞧这一式,侧重于肩部运动。人体肩部分布着密集的肌肉群、神经元,充分发挥肩部既导又引的作用,对于疏通经络,强化脏腑功能,促进气血循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而,活动肩部更有利于保持精神愉悦,精力充沛与身心健康。当然,有效活动肩部对于排除情志过激更有积极作用。

肩部外扩与内合是本式动作技术要领。按此要领运动,带动上肢伸直外旋、扭转,应用体内筋肌、气机的静力牵拉作用,使脊柱两侧的肌肉得到舒缓,可刺激足太阳膀胱经上的心、肝、脾、肺、肾五脏和胃、大肠、小肠、胆、膀胱等六腑俞穴。从中医理论上讲,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经过头、颈、背部、腿足部,左右对称,每侧67个穴位,这些穴位与脏腑的分布位置相对应,是脏腑器官的反应点,对脏腑起着直接调节作用。在肩部运动的导引下,扩张胸腔、腹腔,脏腑经络得到疏通,气血得到正常运行,脏腑功能得到强化,身体各部组织得到精气的滋养,从而保持七情的正常活动。

肩部带动胸腹向前伸展,脊柱微成反弓状是本式反复出现的运动状态。在这样的运动状态作用下,不断刺激督脉、疏理任脉,使任督二脉在动作导引中连续地受到松与紧的交替刺激,从而调动脏腑器官、经络和气血运行。要特别重视的是,肩部向外扩展时,既抻拉了膻中穴,又按摩了夹脊穴。这两个穴位,都是中医经络学说中极为重要的要穴。比如膻中穴,它主要医治与气有关的疾病,如气虚、气机淤滞等都可以找它来调治。很多人都对生气的感觉有切身体会。有句话叫做“肺气得都要炸了”,形容得十分地好。生气的时候有一种胸部憋闷、呼吸困难、胸胁肩背酸痛的感觉。正是因为人在生气的时候,尤其是极度气愤的时候,胸部的感觉十分憋闷,有人在生气时,也会不由自主地捶打揉按胸部。其实,所捶打揉按的地方,就是膻中穴的位置。这里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膻中穴是气会,可以调节气机的运行。所以通过捶打、按揉膻中穴,就可以调节上焦运行、通畅气机的功能,使心胸中被阻塞的气能够顺畅地流通起来,使憋闷的感觉得到缓解。二是因为膻中穴是募俞穴中的心包募穴。中医认为,在人体的各个脏腑之中,心是处于最高级的地位,称之为“君主”。所以,心只管发号施令而不做具体的工作。那么君主发出来的指令要通过谁来传达、贯彻呢?那就是心包了。正是因为膻中穴是心包募穴,是气会,通过刺激调节膻中穴,可以调理气机,恢复气的正常运动状态,从而缓解因为不良情绪带来的不适,消除不良情绪对人体气机的影响。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这一动作通过肩部导引,可以疏通任督二脉,发动全身气机,从而疏通脏腑经络,使气血畅流不息,对于达到调摄情志的目的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以梢节运动为要。既导又引,动其梢节,工于腕踝是调摄情志有效方式。这里着重谈一谈“五劳七伤往后瞧”旋转掌臂对情志的调摄作用。传统医学认为,人体内的五脏六腑都与手掌经络穴位关系密切。掌腕是气血容易阻滞的部位,也是脏腑病变很容易反应的部位,因此,经常旋转手腕既可以疏通经脉调和气血,又可收到调摄情志的功效。

比如劳宫穴、鱼际穴、少府穴、合谷穴、神门穴等。不同穴位对应着身体的不同器官,经常锻炼手指、手掌、手背等,可以调节脏腑功能,还能起到美容的作用。劳宫穴在掌心横纹中,屈指握拳时中指指尖所点处,锻炼它能起到清心和胃的作用。鱼际穴位于手掌面第一掌骨中点,拇指下隆起处,有泻热宣肺、散淤润肤的作用。少府穴在屈指握拳时,尾指指尖所点处,有清心泻火、活血润肤的作用。神门穴位于手腕和手掌关节处小指一侧的腕横纹中,合谷穴位于手背部第一、二掌骨之间,锻炼它们能够促进面部血液循环、解除疲乏、振作精神、提神醒脑。

其实,手掌经络穴位与体内的五脏六腑密切关系远不止以上所述的几项。但是,无论有多少项,都可在“五劳七伤往后瞧”的运动过程中得到反复锻炼。便于更具体地理解,可将该式中的手指、手掌、手臂活动状态定格为5个节点来看:①垂掌。两脚开立,屈膝微蹲。吸气时起身,两掌下垂。②旋臂。在呼气时,头颈带动脊柱缓缓向左后拧转,目视左斜后方,两臂45°抬起外旋转掌。③抻拉。保持向后瞧的姿态,同时闭气片刻,此时手指、手掌延续转掌方向而继续抻拉手指外旋。④回转。当一侧运动到位,吸气时,头颈带动脊柱徐徐向另一侧转,恢复前平视,手臂、手掌逐渐回旋至初始状态。⑤提按。这一点既是初始动作,又是左右转换时的过渡动作,两掌上提,然后稍微下按,转而成撑掌式,进入下一循环。从这5个节点的习练过程,无论是体感、气感、或者是意念都与手掌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两掌下按时立项竖脊,两臂充分外旋时展肩挺胸,转头不转体。两掌按于胯旁,掌与胯大概有一拳的距离。身体保持中正,头视前方,下颚微收。两手放在胯两侧时,就像在按着浮于水面的两个球一样,球有一个向上的浮力,手要把这个球按住。通过旋转手掌手臂,使阴经、阳经都充分畅通。若遇五劳内伤,则由阴经调治;若遇七情外伤,则由阳经调治。所以,“五劳七伤往后瞧”这个动作在旋转手臂、锻炼阴阳经脉的过程中,可达到防治“五劳七伤”的目的。

正所谓,双掌上提又下按,呼气双目往后看;呼气尽时闭气定,左侧扭完变右式;收式提气回丹田,五劳七伤脊柱健。坚持经常习练健身气功“五劳七伤往后瞧”这一式,对于情志调摄的益处也就在其中了。

猜你喜欢

膻中情志气机
中医情志关怀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情志护理对肾移植术后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对慢性盆腔炎患者实施穴位贴敷+情志护理的效果探析
夏季祛火 多揉膻中
化解怒火 不妨“捶胸顿足”
化解怒火攻心,不妨“捶胸顿足”
每天做做养心操
便携电子打气机
八段锦功法对艾滋病携带者的戒毒人员情志影响的初步观察
寓意于气 意与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