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莫以“骚”字鄙老村

2013-04-07周明全

文学自由谈 2013年1期
关键词:意象历史

周明全

在中国文坛上,似乎还没哪个作家敢这样评判自己的作品:“假如二十世纪有几本小说被未来的历史所看重、所流传的话,《骚土》将是其中一本。它对于‘文革时期农村贫苦生活的描绘,无疑还原到了历史的本质,可以敲打在记录历史的荣辱柱上。”

这些话,都说得太重,说得太狠,几乎等于是厚颜无耻的自吹自擂。这个人,笔名老村。作为一个文人,谦谦君子,似乎不应该这样说话。所以,要弄清这个问题,关键是要看看,他挂在嘴边的《骚土》是怎样的一本书?

老村出生在犹若神谴天惩一般的渭北黄土瘠地。少时,无其他玩场的老村,便时常沉浸在“村子里的老秀才和能说会道的村民”的摆场子讲古经里。每年冬闲时,操着山东腔的说书人,携家带口到镇上说书。老村乐此不疲地跟随着,竟日消磨。这些,对老村后来的写作风格,却是最直接的刺激。而且,老村从这里,感受到“久远历史和底层民众的心灵颤音,这颤音里,有着朴素的大美”。

所以老村后来总结自己的写作,“小说家的第一可贵之处,是应有一种职业的诚实。他呈现给读者的,首先应是故事,一个接一个的故事。读者从他那里得到的,是不懈的阅读快感和刺激。中国小说尤其有这一传统”。老村写作《骚土》,就是循着这一传统。将自己看做是一个旧时代游走江湖卖艺为生的艺人,为了谋生忠实地为读者,为诸位“看官”们说唱。这是老村内心的“大美”,亦是《骚土》的叙述“大美”。

而“大美”要求在创作上达到“技”与“道”的和谐统一。在“技”上,老村十二三岁接触老子的《道德经》,十五六岁迷上古典文学。以至于写作《骚土》之前,阅读了他自己能找到的所有明清时期的文人笔记,之后又经历了十多年的习作演练。老村说自己,也曾长久地沉迷于外国文学里,啃了多年外国名著。这些阅读,为他突破原有旧式的写作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诸如西方文学里社会人生的批判方式,以及开放的审美态度。特别在人物塑造上,他已不再像古典小说那样,大多是单向度、脸谱化的拟真描摹,而是从多个层面入手,让人物即忠于真实,又超越真实,把人物写“圆”,写典型,写出人物的意象美来。

特别是意象一境,老村对此感触尤深。比如《骚土》中的邓连山。原本“虎虎势势的一条大汉,虽说是地主,但为人却敦厚,极讲诚信,接济穷困也不图他人回报”。虽然,为了传宗接代,他跟儿媳乱伦生下一子,这些都符合他“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统文化的浸染。出人意料的是,从莲花寺监狱出来后,却完全变了一个人似的,张口语录闭口语录。郭大害带领村民偷集留粮之事,被他看在眼里。他认为这是一个立功的好机会,连夜赶到县城,向季工作组告黑状,最终致使郭大害被毙。邓连山坐牢前和出来后的陡然转变,给小说带来一种更加强烈的悲剧穿透力。在郭大害被公判枪决之后,邓良心觉醒,最终自缢在村东高崖的柿树上。在清晨红色天幕的陪衬下,此情此景像一幅剪纸画。这一意象,作为那个时代的悲剧典型,可以说当代中国小说中无人能及。

但是区别一个作家优劣的,往往不是他的“技”,而是“道”。“道”高“技”方有可施展之处,不至于走火入魔;有“技”而无“道”,剩下的就只是匠气,徒有虚表而已。老村的“道”,来自于生养他的黄土地。他说:“无论到什么时候,唯有苦难挣扎的生命和粘血带泪的生活,才是发生文学的第一源头。因为文学最终的目的,是教会人们怎样找到尊严,以及怎样去爱。”

老村写《骚土》的直接冲动,是上世纪六十年代那场运动。陕西是生养老村的黄土地。历史上每次大的农民起义几乎都发生于这个地界。没有陕西人参加的农民起义,不会有太大的声势。而黄土文明的实质是皇权文明。历史也一再证明,皇权文明在它的权力的动荡中,从来都是以牺牲千百万民众的利益为代价的。与暴力结缘,无论以什么方式出现,都将给人类自身带来巨大灾难。当老村看透黄土文明的实质后,心里一面默默感念记载人的勇气,一面对过去看起来曾经是吸引和鼓动我们蓬勃向上的激情,产生一种无以名状的惭愧感,和羞于告人的荒谬感。《骚土》揭示给人们的,就是这种从里到外的荒谬感。

《骚土》里老村亦写了造反,但他却将造反深埋于文本背后,描写手法几乎像一个个“小小的阴谋”一般,将造反者身上和思想里的诸般造反武器,一件件地给予解剖分析,一条条地给予嘲弄取笑。最终定位于——只知一味造反的民族没有出路,也不可能有出路。所以,老村笔下的造反,和过去历代的不同,和当代林林总总描写那个年代造反的作家们亦有宵壤之别。他不但抛弃了程式化的简单的英雄摹写,更是抛弃了不问青红皂白式的一味颂扬,惟侠士奇人伟人的马首是瞻。老村一上手,便从灵魂深处看透了他们的狭隘和局限,一个个理直气壮的“革命”,私下里实则无一不是打着自己包藏祸心的小算盘。有评论家粗读《骚土》,便认为《骚土》老旧,实在是天大的误会。《骚土》所切中的,实则是我们时代最大的时弊。其手法和思想,何其新矣!

老村理所当然自知《骚土》的不同凡响之处。因此他自吹自擂也好,王婆卖瓜也好,他确有太多的理由和资格如此自我评价。

“我想,也许有一天,那些羞辱过我的人会拿起《骚土》,沉浸在它优美的叙述里。真的,不管他是不是知识分子,只要他识字,是一个认真阅读者,只要他的那颗心,还能稍微感知到人世的况味和冷暖。”

莫以“骚”字鄙老村,此字原是屈子根。

同样洒泪三千日,不为金身为土身。

猜你喜欢

意象历史
论姜夔词的意象处理方式
抚远意象等
《庄子》中的舞蹈意象
来自林间的风
高中语文古诗词意象学习策略研究
英语读思言的隐喻意象与教学互见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九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