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研究进展

2013-04-07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3年10期
关键词:证型稳定型气虚

崔 娜

(天津中医药大学2011级硕士研究生,天津 300073)

中医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研究进展

崔 娜

(天津中医药大学2011级硕士研究生,天津 300073)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具有进行性恶化的特点,易演变为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现将近年来UA的中医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胸痹”、“心痛”范畴,其发生与寒邪内侵、饮食失节、情志失调、劳倦内伤、年迈体虚等有关,主要病机为心脉痹阻。主要表现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本虚为气虚、气阴两虚、阳气虚衰;标实为血瘀、寒凝、痰浊、气滞。任建勋等[1]指出UA最常见于痰瘀互结证。李振中等[2]认为气虚不仅导致脂质在脉道蓄积过量而为浊邪,而且气虚鼓动无力导致血液瘀滞,脾气虚弱、无力运化水湿、湿聚而为痰。吴以岭[3]强调 “络脉瘀阻或瘀塞日久,瘀血与痰浊凝聚成形”,沉积于心络壁形成心络“癥积”,致使“络道痹阻,而致胸痹心痛,即冠心病心绞痛发作”,病机为浊痰瘀血集聚融合物阻痹络道。王阶等[4]发现气虚血瘀是UA的核心病机。并且气虚血瘀,痰瘀互阻,阳虚寒凝,心肾阴虚,心脾两虚为UA的基本证型。林钦等[5]研究发现10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痰阻心脉证28例(26.67%),心血瘀阻证23例(21.90%),而具有血瘀证表现的心血瘀阻证、气虚血瘀证、气滞血瘀证共41例(39.05%),血瘀证加痰浊证共69例(65.72%)。中医证型以痰阻心脉证和心血瘀阻证最为常见,提示痰浊和瘀血是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主要发病因素。阳虚寒凝,血瘀痰浊为主要证型。

2 证型研究

阳虚寒凝证。褚田明等[6]采用彩色超声仪,于3~5个心动周期的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根据心率等相关数据,用计算机自动计算出心搏指数(SI),每搏量(SV)心脏指数(CI)与射血分数(EF)。结果冠心病阳虚证患者射血分数(EF)较非阳虚者明显降低,提示其心功能受损严重,不能维持正常的泵血功能。

血瘀痰浊证。贺劲[7]对368例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全血高切、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全血高切、低切还原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在痰、瘀证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而红细胞变形指数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痰证组突出表现在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的异常升高,瘀证组则突出表现在红细胞变形指数异常降低。

3 治疗研究

古方加减治疗。彭罡馗[8]将95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对照组47例用安慰剂治疗,观察临床症状及心电图的改善情况。治疗组总有效率91.7%,对照组总有效率76.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梁英明[9]将寒凝或阳虚证共6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口服消心痛,治疗组口服四逆汤,疗程2周。结果四逆汤与消心痛比较症状疗效、心电图疗效相当,而降低心肌耗氧量、提高心功能,四逆汤疗效显著优于消心痛。

自拟方治疗。李霞等[10]将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及对照组60例,两组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同时用化浊解毒活血汤(丹参、川芎、甘松、砂仁、全蝎、红豆蔻、白花蛇舌草、黄连)。结果治疗组C-反应蛋白水平降低(P<0.01),总有效率86.7%,两组心绞痛改善和心电图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童存存等[11]将72例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益气活血汤剂(黄芪、白术、茯苓、丹参、栝楼皮、牛膝、葛根、党参、桔梗、川芎、赤芍、郁金、檀香、当归、地龙、水蛭)。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疗效、中医证候疗效、HS—CRP降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心电图疗效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季长春等[12]将12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治疗组76例,两组均予抗心绞痛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加用益气祛瘀化痰中药黄芪、党参、玄参、半夏、茯苓、僵蚕、水蛭。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疗效和心电图疗效比较显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C反应蛋白(CRP)、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指标改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

中成药治疗。吴冬杰[13]将128例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心绞痛治疗,治疗组加用通心络胶囊口服。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5.3%,对照组80.0%。通心络胶囊在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冠脉循环的同时,具有一定保护血管内皮,抑制血小板聚集等功能。

中药注射剂治疗。刘红军[14]用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结果疗效肯定、安全性好并可改善血脂、Hey、hs-CRP、NT-proBNP等指标。高凤敏等[15]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总有效率94%,治疗后血液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等明显下降。邓坤等[16]用灯盏花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结果中医证候、凝血指标改善,hsCRP降低,并且发现灯盏花注射液有一定的调脂、降糖作用。

4 小 结

目前中医治疗主要以专方专药为主,且大多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及时控制心绞痛发作和预防急性心肌梗死、猝死等有一定疗效。然而,现还存在不少尚待解决的问题,报道资料例数较少,且缺乏严格对照。因此,今后应进行大规模的随机双盲试验。另外,还应针对UA病情重、变化快的特点,加速研制高效、速效的抗心绞痛中药制剂,并寻找保护血管内皮的有效方药,以及中药拟一氧化氮制剂和内皮素拮抗剂,以改变目前UA危重症抢救主要依赖西药的局面。

[1]任建勋,刘建勋,林成仁,等.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结证临床生化指标研究[J].中医杂志,2012,53(8):665-668,695.

[2]李振中,董志,丁学屏,等.气虚浊留[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24(S1):68.

[3]吴以岭.络病与血管病变的相关研究及治疗[J].中医杂志,2006,47(3):163.

[4]王阶,何庆勇,李海霞,等.81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证候的因子分析[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8,6(8):788-792.

[5]林钦,陈立新.胸痹和不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证型与冠状动脉造影的相关性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6(8):893-895.

[6]褚田明,顾仁樾.冠心病阳虚证与心功能减退关系的研究[J].江苏中医药,2007,39(6):171.

[7]贺劲.血液流变性改变与冠心病中医证型关系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08,17(10):1401-1403.

[8]彭罡馗.补阳还五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8例[J].中医药导报,2012,18(7):103-104.

[9]梁英明.四逆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J].中药材,2005,28(8):737-738.

[10]李霞,李佃贵,张铁军,等.化浊解毒活血汤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C-反应蛋白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0,32(18):2120-2121.

[11]童存存,赵明君.益气活血法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36例[J].陕西中医,2011,32(5):557-558.

[12]季长春,董志.益气祛瘀化痰治疗不稳定性心绞76例[J].光明中医,2010,25(6):980-982.

[13]吴冬杰.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8例疗效观察[J].首都医药,2012,19(22):41.

[14]刘红军.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及对Hcy、hs-CRP、NT-proBNP的影响[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

[15]高凤敏,杨骄霞,李凤翔.注射用血塞通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及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9(9):1054-1055.

[16]邓坤,戴小华.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0,29(2):14-16.

R256.224.14

A

1004-2814(2013)10-877-02

2013-05-31

猜你喜欢

证型稳定型气虚
基于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的241例感染后咳嗽中医证素证型研究
治咽炎要分清证型
不同证型糖尿病的调理
基于自适应矩估计的BP神经网络对中医痛经证型分类的研究
气虚便秘用白术莱菔汤
气虚了,病多了
气虚发热病机探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