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金匮要略》对针灸治疗的指导作用

2013-04-07万文蓉

世界中医药 2013年2期
关键词:金匮要略针灸疗法张仲景

吴 蕾 万文蓉

(1 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州,350108;2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厦门中医院)

《金匮要略》前22 篇中共有条文398 条,涉及针灸疗法仅有14 条,但其关于针灸的理论却体现在预防、治疗、预后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中,对临床针灸治疗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现归纳分述如下。

1 疾病预防——治未病

古代医者提倡治未病,早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即言:“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而后张仲景亦延续了此思想[1],在《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中云:“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病则无由入其腠理。”这是说,人若能注意自身的起居饮食,那么邪气就不容易侵犯人体;即使病邪已侵犯人体,但在病情进一步发展的时候就采取治疗措施,那么邪气就不会深入伤害人体。这是张仲景对“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思想的总结,也是全书遵循的辨证论治准则,还说明了服药并不是唯一治疗疾病的方法,内病外治亦是良法,如针灸、导引等[2-3]。

2 指导针灸治疗疾病

《金匮要略》在指导针灸治疗疾病时不仅可针、可灸,亦可灸药并用、针灸同治等综合治疗,在正确辨证的前提下,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只要是行之有效的均可用于治疗疾病。

2.1 针刺治疗 在《金匮要略》条文中提到了单纯针刺的治法,如《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七八日,热除脉迟,身凉和,胸胁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取之。”还有“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当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濈然汗出者愈。”这2 条均是张仲景采用针刺期门穴的方法治疗热入血室证,从条文看来,2种热入血室证的临床表现有所不同,但病机都是热入血室,血室为足厥阴肝经所过之处,为冲脉所司。期门穴为肝之募,为肝脏之气聚集之处,肝脏通过章门、期门而相属络,刺之既可解少阳之邪,又可泻肝血之实;期门又为太阴经、阴维脉之交会穴,在泻肝之时又有实脾之功,共奏健脾疏肝、理气活血、清泻肝经瘀热之效[4-5],使里热去,邪热解,气行瘀散,诸症自除。《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妇人伤胎,怀身腹满,不得小便,从腰以下重,如有水气状,怀身七月,太阴当养不养,此心气实,当刺泻劳宫及关元,小便微利则愈。”此论妊娠七月伤胎,因心火气盛而乘肺金,使肺失清肃,治节受损,影响气血津液的敷布,妨碍水液的调节而致不得小便,宜刺劳宫及关元以泻心火通利小便[6]。关于针刺的治疗,除了治疗妇科疾病之外,《金匮要略·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脉证治第十九》还提到:“病趺蹶,其人但能前,不能却,刺腨入二寸,此太阳经伤也。”趺,指的是脚背,就是脚的意思;蹶,僵也(《说文》),故有人认为是僵直之意[7];趺蹶即足背僵硬而不能够正常行路。此病使人向前行而不能向后行,有学者[8]认为这与现代医学的帕金森病的“慌张步态”相类似,表现为患者行路不稳、跌跌撞撞,前行较易,后退较难,如果后退,极易发生跌仆的状态。张仲景认为此病病机是太阳经伤、经气不利,因太阳经行于人体背部,可使人“能前而不能却”。腨部位于小腿的后侧,约在承山、飞扬等穴位所处的位置,其又属于足太阳膀胱经,针刺该穴可通利太阳经经气,使气血通,疼痛止[9-10]。

2.2 灸法治疗 《金匮要略》中运用灸法治疗约有5处,大多用来治疗急症或闭症,如《金匮要略·杂疗方第二十三》中救卒死而四肢不收失便者方“……灸心下一寸,脐上三寸,脐下四寸,各一百壮,差。”在这里治疗脱证分别选用鸠尾、建里、中极,予急灸任脉穴位,可温通阳气,回阳固脱。再如“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此为阳随阴脱,阳气虚陷之急重症,采用灸法以温经散寒,回阳救逆[11]。同《内经》中“寒者温之”“陷下者灸之”的理论相吻合。张仲景在治疗急证时不拘成法,善用灸法治疗急症,发挥了灸法治疗急症的优势,直至现代在治疗虚汗证或阳虚暴脱的急重症时仍有采用灸法治疗,对后世的灸法治疗及灸法治疗急症的指导上有重要的意义。

2.3 灸药并用 唐代孙思邈曰“内外相扶,病必当愈”,王焘认为“汤药攻其内,以灸攻其外,则病无所逃,知火艾之功,过半于汤药矣”。虽然《金匮要略》中关于针灸疗法的条文仅十几条,但其中仍不乏有灸药并用之法。《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中有云“三十六病,千变万端,审脉阴阳,虚实紧弦,行其针药,治危得安……”,是指在治疗各种妇科疾病时,需在辨明脉证阴阳、寒热虚实后用针、用药或针药并用的方法达到治病的目的[12]。关于灸药并用,如《金匮要略·杂病方第二十三》救卒死而张口反折者方:“灸手足两爪后十四壮了,饮以五毒诸膏散。”此为阴阳逆乱、脾肾失调、骤然风动、闭阻脉络之闭症,因恐药物之力缓慢,故急用灸法灸十宣穴,以达开窍醒神、升阳救逆之效,后饮汤药“五毒诸膏散”息风通络。再如《金匮要略·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云:“发汗后,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至心,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主之。”此为因温针(即烧针)不得法而使出过多,导致正虚邪恋。汗为心之液,汗出太过易伤心阳,寒邪凝聚于针孔,则灸针孔处以温阳散寒,再服桂枝加桂汤平冲降逆,扶心阳之虚。此为灸药并用以治疗烧针不得法所导致的奔豚。外用灸法以温经散寒,内服桂枝加桂汤行调和营卫、平冲降逆之效。综上,张仲景熟于运用针灸与方药治疗疾病,在正确辨证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疗法,而制定治疗疾病的最优方案。

2.4 针灸并用 在《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第四》中云:“疟,脉自弦,……弦迟者可温之,弦紧者可发汗、针灸也。”本条论述疟病的病机和治则,病脉弦紧为里寒盛或感受寒邪之脉象,脉弦紧为在此条将“发汗”及“针灸”并列,说明针灸在此可起到与发汗相当的宣表邪的作用。

3 判断疾病预后

在《金匮要略》中,张仲景还进行判断疾病的预后,最典型的便是《金匮要略·痉湿病脉证治第二》中所载:“痉病有灸疮,难治。”痉病有刚痉和柔痉,《伤寒论》言:“微数之脉,慎不可灸。”故在此应指柔痉,是因阴亏津血不足引起,不可发汗,亦不可火灸,否则更以火助邪。如误用火攻,形成灸疮,脓血长流,是重伤津血,则难治,预后必不佳。还有如《金匮要略·杂疗方第二十三》曰:“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反微喘者死,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前面已经谈论过张仲景采用灸法及药物治疗阳随阴脱之急重症,但若因为阳衰难以骤回,故而“灸之不温”;若温之,脉不但不还,反见微喘的症状,则是阴阳离决的死证;若脉气见还,少阴肾脉弱于跌阳胃脉,是为顺证。仲景以脉诊来推断预后,辨析吉凶的方法是值得借鉴的[13]。

4 刺灸注意事项

在《金匮要略·痉湿病脉证治第二》中多次提到有关刺灸的注意事项,如“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火攻”是指烧针、艾灸、熨熏等法。指出了表湿证不可用火攻以逼迫汗出,恐湿化热,而致发黄或衄血之变证。还提到“太阳中,发热恶寒,身重而疼痛,……若发其汗,则恶寒甚;加温针,则发热甚;数下之,则淋甚”。阳热之邪为患,若再使用温针,则助热使发热更甚,亦云“痉病有灸疮,难治”。同时,还有前面提到过的“发汗后,烧针令其汗,……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主之”,汗后再用烧针令其汗,必使阳随汗泄,寒邪侵袭而致病[14]。以上均是提醒我们,针灸在治疗疾病时不是万能的,应当正确辨证,治疗应审慎而行,否则易致变证。

5 结语

《金匮要略》中关于针灸疗法的条文不多,但都是建立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指导针灸治疗疾病,不论是单纯针刺治疗、灸法治疗,还是内外并治(灸药合用、针药合用)、针灸同治等综合治疗,对针灸治疗疾病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条文学习,我们应在辨证的基础上,扬长避短,不拘泥于治疗方法的多样化,不管是单用或是综合运用,都应根据疾病需要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正如孙思邈所言:“若针而不灸,灸而不针,皆非良医也;针灸不药,药不针灸,亦非良医也……知针知药固是良医。”

[1]国华,张雪亮.试论《金匮要略》对《内经》“治未病”思想的发展[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14(3):166-167.

[2]李宇铭.论张仲景的针刺法属治未病[J].环球中医药,2012,5(4):273-274.

[3]郑亮,王媛媛.《金匮要略》”治未病”思想体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2):17-18.

[4]於堃,戚团结.《金匮要略》热入血室的治疗特色浅析[J].光明中医,2008,23(11):1795.

[5]孟延兵.试论《金匮要略》妇人病治疗特色[J].中医药导报,2009,15(1):10-12.

[6]闫军堂,刘晓倩,马春雷.《金匮要略》妇人病外治法探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7):122-123.

[7]黄仰模.金匮要略讲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59.

[8]朱鹏举.《金匮要略》”趺蹶”条文解读[J].中医药通报,2007,6(3):26-28.

[9]陈楠.浅谈《金匮要略》中的针灸疗法[J].现代中医药,2007,27(2):52-53.

[10]刘汉青,张慧,王安.浅议《金匮要略》对针灸的指导[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35):294,312.

[11]任少辉,席鹏飞,马晓峰.张仲景《金匮要略》中针灸疗法初探[J].河北中医,2012,34(4):598,638.

[12]吴洁.《金匮要略》妇人病治疗特点探要[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7(6):504-506.

[13]赖仁奎,许丽梅.论针灸疗法在《金匮要略》中的应用[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5,7(6):540-541.

[14]戴曦.试小结历代文献灸法禁忌[C].2011’四川省针灸学术年会论文汇编.峨眉山:四川省针灸学会,2011:200-206.

猜你喜欢

金匮要略针灸疗法张仲景
针灸疗法在院前急症救治中的应用
悬壶济世的张仲景
张仲景:经方善用姜
便秘不想吃药?试试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
《金匮要略》对黄疸病的认识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谈中医药高等院校成人教育对青年教师的要求
瓜蒌薤白半夏汤在肺间质纤维化病程发展中的应用
浅析《金匮要略》对后世医家论治痹病的启示
张仲景脾胃理论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