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协调、可持续的张力
——生态文明辩证之维的考察
2013-04-07王云鹏
王云鹏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北京100084)
·生态文明建设·
整体、协调、可持续的张力
——生态文明辩证之维的考察
王云鹏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北京100084)
生态文明作为国家新时期建设的重要核心和目标指向,不仅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更有着深刻的哲学辩证内涵。从其组成上看,生态文明是一种整体的、全面的观点;从其存在上看,生态文明是一种和谐的、共生的思想;从其时空性上讲,生态文明是一种持续性、延续性的理论。这些辩证的维度,对生态文明进行有机的约束,而且也正是对这些辩证性的客观的、正确的把握,我们才能真正地实现对生态文明有一个准确的定位,达到对生态建设形成一个合理的认识。
生态文明观;可持续发展;生态建设
环境问题逐渐凸显,使得国家和民众越来越重视生态保护,提出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中共中央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与社会主义建设并驾齐驱,提出生态文明要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中,成为关系着中国未来发展、民族延续的长远之计。它的提出基于多方面的考虑,而它的发展指向却是目标的唯一的指向。这种唯一的指向把多方面的原因囊括于旗下,并实现一种整体、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而这就是生态文明的辩证维度指向。
一、生态文明观是一种整体的文明观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文明形式,生来就带有一种整体的、全面的看待事物的特性。虽然这种整体性在其他文明形式中也同样存在,但不同的是,生态文明对于整体性强调的程度以及它在整体的认识和规定上是不同的,它有自己思想上的突破,是规范其的一个核心的基本性原则,在它的发展史中一些生态学家们甚至专门为了突出这一点形成了一个生态整体主义流派。因此,对整体性的强调和认识,是生态文明的核心标志和价值取向。生态文明的整体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组成上的系统性
生态文明观的整体性首要表现在它看待人与自然关系的系统性思想上。它把人与自然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这种整体性的强调并没有剥夺单独的自然、人自身、社会各自运行的整体性,而是建立在其之上的更大程度的整体性,以此为基础形成了西方的生态整体主义这个影响深远的流派,“在西方的环境思想和环境运动中,一直存在着三种不同的主张。一种是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思想……第二种是生物中心主义的环境思想……而第三种则是整体主义的环境思想,通常被称为生态中心主义。这种观点把整个生物圈乃至宇宙看成一个生态系统,认为生态系统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人类只是这一系统中的一部分,人类的生存与其他部分的存在状况紧密相连,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决定着人类的生活质量,因此,人类无权破坏生态系统的完整性。”[1]它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上,把整个世界看作一个有机的系统,其中任何一部分都是系统中的一部分,强调这种人与自然的契合性,强调人类所不可否认的和不可破坏的生态系统的整体性。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它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和生物中心主义的狭隘,从而在更高的层次上形成一种系统的统一性。生态文明强调生态是一个完整的系统,重点指出了人类社会、人自身、自然的不可分割性。自然界的“每一种有机体——从最小的细菌到范围广泛的一系列动植物,再到人类——都是一种统一的整体,因此是一个生命系统;细胞是生命系统,所以,人体的各种组织和器官也都是生命系统。”[2]生态文明认为不仅自然界是一个有机的系统,人类是其中的一部分,而且认为社会也是一个有机的系统,人类同时也是这一个世界的一部分,并且人自身也是一个有机的系统,也是个自我运行的系统。正是通过人把这些系统有机地联合为一个更大的系统,而且这个系统的特点也在于它的有机的整体性,这就是说,这个系统中的每个部分都是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且,正是由于这个系统的存在才产生了这些部分存在的前提,同时,这些部分中原本就带有整体性的因素或特征。因此,生态文明观的整体性思想把对整个宇宙的认识以及对人本身及其在其中的地位的认识都提到一个有机整体的高度,而非孤立的单个部分的简单拼凑之和。
(二)发展上的全面性
人在生态系统中存在,也在生态系统中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认为,人在生态系统中,而且只有在生态系统中,才能实现全面的、自由的发展。人类在自然环境中生活、生产、工作、休闲,既从其中汲取营养,以供自我生存和生活的需要,同时,也从其中制造生产工具,提供给社会生产,从而实现了自我的全面的发展。
自然不仅是人类的有机体向外延展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人类社会生产工具延展的一部分。自然不断地为人类提供着这些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同时,人类生活于其中也依存于其中。这种相互依存性,既是一种相互制约性,同时也是一种相互的契合性。这种契合并不是外在的人为的被动契合,而是一种内在的自然的能动的契合。
同时,整个人类自身以及由人类构成的这个庞大的社会系统都离不开生态环境,生态系统的健全性和健康性,是人类存在的前提之一。所以,人类的发展以及整个生态系统的发展都是需要健全的和健康的,这就是哲学上的全面性。“在生态系统中,每一个有机体都有无限发展的机会,但前提必须是它处于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中,各种机会才有可能得以实现。而我们直接体验到的价值或许可以追溯到某些毫无价值的现象中去,它们正是在这些现象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大自然给我们的评价行为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可能性,但只有某些可能性得到了实现。大自然既是推动价值产生的力量,也是价值产生的源泉。”[3]这就是说,自然存在不仅是人类存在的物质前提,为人类提供物质生活的需要,同时它也是人类获取价值的来源。它为人类创造最基本的劳动价值提供基础和载体;为人类提供审美价值,提供了原初的素材;为人类追求道德伦理,提供了最原始的善。所以,人类全面的发展的实现是与整个世界联系在一起的,这个全面性是一个整体的全面性,而并不是简单的人的发展的全面性。
而且,人类片面的发展也会造成自然片面的发展,对自然片面的汲取也会对人类的发展造成负面的影响。最明显的表征就是现在人类片面的追求生产和消费,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极大的破坏,造成了环境的不可复原性和不可循环性,进而环境的不可调节性,使得人类不得不局部地停止发展的脚步,匆忙地应付自然界的“报复”,更深刻的是对自身的无限反思。
整个生态环境作为一个有机的系统,它的内部运转是一个有机整体,因此,它所有的影响也都是相互的,其中的作用与被作用力都是相对的,从而使得整个世界有机系统,表现出一种统一的综合效应,这种综合的效应就是共振性。
整个生态系统的共振性,并不是外在的一种施加的力量,而是内在的连在一起的合力的影响。这种合力的产生正是因为人类的特殊地位及其在其中的传导性作用。人同时作为自然和社会这两大系统的组成部分,把自然性与社会性合并于一身,并且通过自身的实践把两大系统有机地联系起来,它既可以对生态的系统性产生作用力,但也受到生态系统的反作用力影响。而这种作用不仅仅是作为中介和连接而言的,它还作为两大有机系统的联系的一部分而存在。因此,一旦人类的行为失范,就会造成两大系统以及整个世界的失调,整个系统的破坏。所以,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强调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文明,它对于整个文明、整个有机世界整体性的强调是无以复加的。而且,它对人及其在这个系统中的作用的认识也是十分深刻的。牵一发而动全身,是生态文明对于人的行为的定位,人类这种类存在存在于系统中,是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但是它的这种部分也不可脱离其的系统性而单独存在。在这种人类传导的这种作用与反作用力的相互推动中,把整个世界联系在一个系统中,这个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系统,他们共呼吸,共运行,共震动。
同时,更重要的是,马克思指出了这个系统中共振的源泉——人类的实践,也就是人类的劳动。人类正是在劳动中不断实现了自我与外在的一种联系,同时也把人类与整个世界联系在一起,正是通过这种紧密的链接,把人类的行为传达到世界中,同时,世界也通过对人类的行为的影响,作用于人类的整个世界。在人类的自由自觉的劳动这个杠杆中,实现了整个世界的一种联通,实现了整个世界作用与被作用的共振。
但是,生态文明对这种整体性的强调,并不是一种极端的整体主义,它同样承认世界的多样性,而且它认为整体性的存在,正是在于各个部分的相互依存,正是建立在各个部分的生态多样性的基础上的统一性,是借助多样性中的统一性而不断获得的整体性。而且,生态文明中的整体性原则的提出,主要是对人及其在世界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的一种确认,强调人在自然和社会中的重要性和中介性,强调人类自身的行为对整个社会和世界发展的影响,从而达到对人的行为及其实践的一种规范,实现世界的生态的平衡发展。
二、生态文明观是一种和谐的文明观
生态文明观也是一种和谐的文明观,它所指向的是人与自身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一种和谐共存与发展。这种和谐是一种“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式的和谐,不是一种外在的形式上的和谐,而是一种内在的自在的协调与共生。
(一)构成上的模拟性
首先,这种和谐性表现在人与自然天然的构成的相似上,也就是说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天然而模拟自然存在,自然作为人的无机身体的一部分,天然切合着人的存在。“不仅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也是人的一部分,而且人必须至少和自然有最低限度的同型性(和自然相似)才能在自然中生长……在人和超越他的实在之间并没有绝对的裂缝。人能和这种实在融成一片,把它归并在他关于他的自我的规定中,对他的忠诚就像对他的自我的忠诚一样,他于是变成它的一部分,它也变成他的一部分。他和它相互交迭。”[4]人与自然存在着一种天然的协调性,这种协调一方面是因为,人类原本就是从自然界中进化而来的,它是自然界的长期发展的产物;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人类在现实的世界中客观上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肉体原本就遵循着自然的发展规律,人类的运作也就遵循着自然的发展规律。也就是说,人类与自然的这种天然的契合性,就是在于人类不仅仅在结构上与自然同构,同时也在实践劳动中,模拟自然的一些运作,内化为自身的行为。这是上千年来,人类所学会的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本领。所以,人类与自然的天然的切合性,就表现在这种模拟性中,而这种模拟既然作为模拟就要遵循原初者最初的规律,而人类现在的生态危机正是夸大了自我的能力,超出了原初模拟的限制,违背了原初模拟的规律,从而使得自身的身体和社会的运作都遭受到极大的生态破坏,同时,这种生态破坏也影响到他最初模拟的自然界。
因此,人类与自然是天然的契合的,他们的契合性的基础,在于他们的先天的构成上的一种模拟性,这种模拟性不仅仅表现在人体的结构上,同时也表现了人类的行为上。所以,人类与自然的存在是一种天然的和谐与协调,这才是真正符合人类自身需要的存在,而超出这个界限就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这种契合性就是生态文明观所追求的一种天然的存在上的和谐。
(二)存在上的共生性
共生的思想原本是来源于生物学的一个概念,经过人类学的发展,而成为生态主义应用的一个重要的词汇。当然,它的内涵已与原初的状态有着本质的区别。共生的理念的一大含义就是说,在前提上,共生是人与自然能共同存在的价值前提,这个前提是人类和自然存在与发展的前提。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这是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这个事实决定了人必须要服从自然的发展的规律。但是,由于人类是自然界中特殊的存在,它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所以,它能够能动地适应自然和利用自然规律为自身所需要,它能够发现规律从而为我所用。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5]但是,这些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前提是人类对于自然规律的认识及其遵循,人类认识和利用自然也是应该在一定的限度内的。日本学者尾关周二指出:“在共同性基础上的共生,即共同性共生的理念,就是以来源于人类最本源性的共同价值为基础,同时又积极承认人们在现代获得的个性价值的一个共生理念,这一理念具备了人学的基础和人类史学的背景。”[6]他从现代理论的角度,指出了人类在自然面前既能动又被动的一面;是人类在自然物种中既是“个性”同时也是“共性”的一面;这也是人类的既“人性”又“兽性”的一面;也是人类既“社会性”又“自然性”的一面。这是人类在自然界及其整个宇宙世界中存在、生存、发展的不可改变的客观的前提,是人类无论怎样也无法超越的一大前提。人类必须兼顾两者,同时在调适中不断地找到两者相互适应的限度,从而找到人类的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三、生态文明观是一种可持续的文明观
生态文明观是一种可持续发展观,这种可持续性,不仅仅指的是空间上的可持续性,而且也是指时间上的可持续性。而且,在当今时间与空间相互作用与影响更加密集的情况下的这种时空观中,可持续性的强调与合理定位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一)时空上的可持续性
生态文明观并不是一种虚无的存在,它是一种有着时间和空间的载体的存在,它是指特定时空下的可持续的发展的文明观。所以,生态文明观在时空上的可持续性是要求不同民族、不同种族、不同家庭、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之间的人们在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上保持一种健康的可持续性发展,同时也要求不同代际之间的人们的发展保持一种均衡性和持久性,不可因上一代的需要而破坏下一代生存的基础。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说多长时间中的可持续,一代、十几代、几十代;多大地域上的可持续,家庭、省际、国家、地域、全球的;同时也包括社会生活的广度和范围,个人的社会生活、国家机制运行、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等等,都被囊括在这个时空之内,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一方面。
同时,生态文明观下的时空是不可分割的,它们彼此之间并不是一种彼此隔离的规范和要求,而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因为人类是在实践中以全面的视角去采取行为。这也就是说,人类在实践中,不仅要看到当下的实践,还要看到对未来的实践的影响;不仅要看到特定的空间地域的实践的意义和价值,同时也要看到跨地域、跨空间的实践的效应。即把人类的行为时间放到一种大空间、大时间段中去考虑。这也是对当代人类的时空观的片面性的、零散性的一种否定和批判。
因此,中共十八大报告中就明确指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生态文明建设既要调节当代的生产、生活空间,又要为未来的发展留下空间。这才是生态文明观的可持续性要求。
(二)时空上可持续的限度
生态文明观在时空上的可持续性要求其实就是关系到可持续的概念的如何界定的问题,也就是关系到哲学上所说的一个度的问题,是何种的程度才是合理的可持续。过紧则会限制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过松又会损害人类的发展和前进,这个度的把握直接关系到可持续的实施。其实,可持续本质就是这个度,就是这个规定人类发展的度,才是生态文明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而对于这个度如何界定,1987年在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给可持续发展做了一个界定,“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被称为“可持续发展的第一个国际性宣言”的这个界定受到广泛的接受和传播,并且在1992年上取得与会国家的一致共识。
但《宣言》的界定是一个政治上的、比较宽泛的界定,而关于可持续的哲学的具体的界定,英国戴维·佩珀在他的《生态社会主义——从深生态学到社会正义》一书中曾说道,“每一个人的物质需要都有自然的限度。因此,这些需要都能够在大自然所能包容的生产力发展的范围之内得到满足。”[7]在这里戴维·佩珀界定了这个度的标准,就是每个人的需要的限度与自然所能承受的范围及其生产力发展直接的均衡协调而得出的一个度,就是可持续发展的限度。而在这种均衡与协调的关系中,人类的需要是不断变化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也是不断改变的,从而造就的自然的承受力度也是不同的,所以,这个度是个历史性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可持续的标准,必须根据具体的历史情况具体的分析。但这并不是说,可持续发展就成了一个虚无的空架子和摆设被放到了一边,相反,可持续更是以一种无形的标准在不同的时代都起着作用。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可持续发展在人的需要的限度、自然承受力和生产力发展程度的三者均衡中就有着相应的规定和标准,就会形成相应的约束机制。
以戴维·佩珀的界定为基础,结合当代的实际,当今的可持续性就是在自然上,是要求维护自然生态的平衡,把持自然的健康、有序的发展,能够满足人类的及其社会的生存和生产发展的需要。在经济上则是在保护生态的资源与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的稳定的增长,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明的需要。在社会上,可持续性不仅意味着要尊重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而且要求全人类公平公正地享有社会的报酬和机会,这样,所有人都能休戚与共地奔向共同的未来。总之,从社会、经济、自然三个方面去规范可持续性,是当代人根据当代的实际所提出的一个规范性要求,但是,这三方面之间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三个方面之间的要求也是需要相互协调、相互平衡的,可持续原则也是一个立体的系统性原则,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协调,才能实现系统的有序的可持续发展。
结 语
生态文明的整体、协调、可持续性并不是彼此隔绝的,它们也内在的交织在一起,整体性就要求着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的实现,协调也是一种空间上整体和时间上可持续的协调,而可持续正是通过不断实现的整体性和协调性而达到的。这三者不仅从平面上二维中,而且从立体三维中有机地紧密结合,从而促使生态文明观成为一种具有强大的内在张力和外在的吸引力的文明观,而且这种张力和吸引力使得人们逐渐地认识到其必然成为我们当代人所努力实现的文明观。
[1]雷毅.深层生态学:一种激进的环境主义[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15(2):51-55.
[2][美]卡普拉,斯普雷纳克.绿色政治[M].石音,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60-61.
[3][美]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M].杨通进,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290.
[4][美]马斯洛.人性能达到的境界[M].林方,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329.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
[6][日]尾关周二.共生的理念与现代[J].哲学动态,2003,(6):32-36.
[7][英]佩珀.生态社会主义——从深生态学到社会正义[M].刘颖,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56.
Integral,Harmonious and Sustainable Tension—The Dialectical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WANG Yun-peng
(School of Humanities,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
As an important core and target point,ecological civilization not only has practical significance,but also has a profound philosophy of dialectical connotation.In the view of composition,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a holistic,comprehensive idea;in the view of existence,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a harmonious and symbiotic thought;in the view of time and space,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a persistent continuity theory.These dialectical dimensions are organically constraint to ecological civilization,and because of these,we can assig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 true position and achieve a reasonabl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sustainable development;ecological construction
B82-058
A
1009-1971(2013)04-0132-05
[责任编辑:王春]
2013-05-03
王云鹏(1984—),女,山东聊城人,博士后流动站科研人员,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生态哲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