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伐沙班与华法林对非瓣膜性房颤预防血栓栓塞疗效对比
2013-04-07
我院自2010年2月至2012年12月选择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43例,对比观察利伐沙班、华法林这两种药物预防血栓栓塞的具体影响,探讨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43例心房颤动患者均经临床症状、检查体征及心电图确诊,除外瓣膜性房颤。排除标准:①出血性疾病;②消化性溃疡;③严重肾功能不全;④临床相关出血风险的肝病;⑤高血压≥180/110mmHg;⑥对利伐沙班、华法林成分过敏。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男18例,女8例,年龄65~88(75.8±6.9)岁,其中合并冠心病11例,原发性高血压15例,扩张型心肌病5例,采用华法林口服治疗,治疗过程中根据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调整剂量;观察组17例,男9例,女8例,年龄66~87(76.1±7.5)岁,其中合并冠心病10例,原发性高血压5例,扩张型心肌病2例,采用利伐沙班口服治疗,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血栓栓塞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两组在性别、年龄、肝肾功能、心功能、凝血指标及血清电解质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原发病的常规治疗,包括他汀类、硝酸脂、β受体阻滞剂、ACEI类药物等控制血压、调脂、营养心肌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上口服利伐沙班10mg/d,每天上午餐后顿服;对照组口服华法林,初始剂量3mg,1次/d,每3天复查INR,根据INR调整剂量,0.5mg/次,INR目标值2.0~3.0,INR达到预定目标的华法林剂量作为维持剂量并长期服用,当INR连续3次稳定在2.0~3.0时每月测INR1次,根据INR调整剂量。
3 结 果 观察组患者无死亡病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例,缺血性脑卒中1例,外周动脉栓塞1例;对照组患者死亡1例,缺血性脑卒中2例,外周动脉栓塞1例。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出血患者,观察组患者皮肤、牙龈出血各1例;对照组患者皮肤出血2例,牙龈出血1例,两组患者出血症状停药后自然消失。
4 安全性评价 对照组1例出现心源性猝死,证实与药物无关。疗程结束时,两组病例复查血压、心率、血尿常规、凝血系列、血尿酸、肝肾功、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并对异常结果逐个进行分析,发现个别实验室指标异常与观察药物无关,指标用药前后及两组间比较均没有统计学差异。
讨 论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可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显著升高,我国3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0.77%[1]。心房因无序的颤动而失去有效的收缩与舒张,心房泵血功能恶化或丧失,加之房室结对快速心房颤动的递减传导,引起心室极不规则的反应。心室律(率)紊乱、心功能受损和心房附壁血栓形成是房颤病人的主要病理生理特点。非瓣膜性房颤是指没有风湿性心脏病、人工瓣膜置换或瓣膜修补的患者发生的房颤。在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缺血性卒中的年发生率是非房颤患者的2~7倍[2,3]。脑卒中等血栓栓塞性并发症是房颤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4],故合理的抗凝治疗对于改善房颤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华法林是一种双香豆素衍生物,是临床上使用较多的口服抗凝血药物。其稳定剂量在不同民族间及个体间存在着较大差异,剂量过小不能达到满意的抗凝效果,剂量过大会导致致命性出血,由于华法林独特的药理学特点和多数医生用药经验不足及缺乏正规的检测,对出血并发症的过分担心以及需频繁监测INR一直影响华法林的应用[5],因此,将不同个体的华法林维持剂量调整到既安全又有效的范围,是长期以来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利伐沙班(Rivaroxaban,BAY59-7939)作为新型口服抗凝药物Xa因子直接抑制剂,直接抑制凝血瀑布共同通路的起始Xa因子,起到有效抗凝作用,具有使用方便、生物利用度高、无需调整剂量及常规监测等特点,而且与食品和药物几乎不发生相互作用,获得全球多个国家批准上市,为房颤患者血栓栓塞并发症的预防提供了新选择。
本观察43例房颤患者分别口服利伐沙班及华法林抗凝治疗,随访1年比较结果显示在基础疾病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与观察组对比分析,证实了对于房颤患者预防卒中和减少全身性栓塞而言,利伐沙班与华法林等效,在大出血风险方面没有明显的组间差异,证实了利伐沙班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预示利伐沙班可成为房颤抗凝治疗的重要选择,该药具有用法简便、药代动力学特性稳定、不需要常规检测凝血指标、较少受食物和其他药物影响等优点,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1] 周自强,胡大一,陈 捷,等.中国心房颤动现状的流行病学研究 [J].中华内科杂志,2004,43(7):491-494.
[2] Levy S,Maarek M,Coumel P,et al.for the College of French Cardiologists Character-Ization of different subsets of atrial fibrillation in general practice in France:The ALFA study[J].Circulation,1999,99:3028-3059.
[3] Camm AJ,Kirchhof P,Lip GY,et al.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trial fibrillation::the Task Force for the Management of Atrial Fibrillation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J].Eur Heart ,2010,31:2369-2421.
[4] 李卫东.大面积脑梗死60例临床分析 [J].陕西医学杂志,2011,40:501-502.
[5] 黄维义,李 刚,严 丽,等.华法林在慢性心房颤动抗凝治疗中的应用 [J].临床心血管杂志,2006,22(5):276-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