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作品中的隐喻艺术思维
——李清照的词《鹧鸪天》赏析

2013-04-07陈玉秀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鹧鸪天隐喻人类

陈玉秀

(淮阴工学院 外国语学院, 江苏 淮安 223003)



【文学·语言研究】

文学作品中的隐喻艺术思维
——李清照的词《鹧鸪天》赏析

陈玉秀

(淮阴工学院 外国语学院, 江苏 淮安 223003)

隐喻的研究具有悠久的历史,从传统的修辞学研究到认知语言学研究,到隐喻艺术思维研究,隐喻成为人类思维和认知的工具,隐喻不仅是文学语言的特征,而且是人类语言的普遍特征。隐喻是诗学比喻表现的基本形式, 隐喻是诗的灵魂。文学作品中隐含的隐喻艺术思维,使作品真正的价值超出文本层面,并且因为它们的隐喻层面的意义而流芳百世。

隐喻;隐喻艺术思维;文学作品;诗歌

一、引言

隐喻(metaphor)一词来源于希腊语的合成词metaphora。Meta的意思是“过来”,phora的意思是“携带”,两个词合成就是转化带来的意思,强调一种事物过渡或者施加于另外一种事物的结果。[1]传统的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法,它能向他人传递比直接表达更丰富的含义,甚至可以表达不能用“标准”语言翻译的思想,这是狭义的隐喻;广义的隐喻认为隐喻是“用此言彼”的推断, 认为语言在本质上是隐喻的,因为人类所认识的世界不是所谓“真实”的现实,而只是通过语言这一棱镜折射出的现实。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从语言系统内部来看,任何一个语言符号在理论上都可以互相替代,隐喻不仅是文学语言的特征,而且是人类语言的普遍特征。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出现,一个人每天及一生都在大量地使用隐喻。隐喻不仅是语言现象,更重要的是一种思维方式。隐喻既是语言的文体特征之一,也是语言的认知特征之一。“有大量的文学作品是属于隐喻的”[2],从人类学和人类艺术产生的本原角度看,隐喻思维在艺术中的表现尤为显著。因为隐喻比其他表述方式更具有魅力。

从认知的角度看,“思维贫困假说”解释了人们在语言中大量使用隐喻的原因。在人类原始意识中,人类对事物的识别是基于人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之上的模糊识别,对一种概念的界限是模糊的、笼统的,往往用一个符号表示完全不同的事物,经过细致区分,同一符号的一些含义才被认为是隐喻的,隐喻是源于人们思维的不发达,而不是语言的贫乏。另一种理论认为人们使用隐喻起初是为了填补语言表达的空白,随着语言的丰富,人类对于事物的表述由无法表述到模糊表述发展到清晰表述,隐喻由于它的修辞与表达力成为语言的修辞。由于人类思维的不断进步,语言的隐喻性也就越来越小,这就形成了普通语言表述和艺术表述的背道而驰。普通语言表述就是想办法把思想表述明白,而艺术的表述则是要想办法把思想和情感隐含在艺术意象里面。因此,艺术的表述是隐喻的,艺术中所使用的思维方式是隐喻思维方式。[3]

二、隐喻艺术思维研究回顾

对隐喻艺术思维的研究,中外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西方对之研究比较完善,中国的研究相对比较薄弱。在西方,20世纪30年代以前就开始了隐喻艺术思维的研究。随着修辞学的产生,隐喻也产生了,出现了苏格拉底和亚里斯多德等学者,后者是从修辞学的角度对隐喻进行研究的,亚里斯多德认为,隐喻是用一个词替代另一个词表达同一意义的语言手段,他的两部代表性著作《诗学》和《修辞学》论述了隐喻的构成方式和修辞功能。[4]昆体良提出了“替代说”,认为隐喻就是用一个词去替代另一个词的修辞现象。20世纪30年代以后Richards 和Jakobson提出了另外一种学说“互动说”,Richards认为我们在使用隐喻时将两种不同的思想拼合到一个词语中,其中一项为“原生的”、“所说或所思的”,另一项为“借用的”、“所比拟的”,隐喻义即产生于二者间的互动。Richards将二者分别命名为“主旨”、“载体”,隐喻就是由主旨与载体的复合体。[5]后来Black进一步发展完善了这一理论,他认为隐喻是一种新的意义的创生过程,对隐喻的研究突破了传统修辞学界限,从语义的角度,放到句子层次进行考察。英国的James Frazer 是较早从真正意义上用隐喻理论来研究艺术的学者,他的作品《金枝》是真正意义上的隐喻艺术思维研究。不过隐喻艺术思维研究真正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以后,代表学者是Max Black。Black认为隐喻充当着认知的工具,从而认识到隐喻的认知功能,突破了以往语用观念的束缚。语言学家G. Lakoff 和 M. Johnson 则认为,隐喻首先是思维问题,隐喻语言只是派生的。[6]也就是说从本质上来看,隐喻实际上是思维问题,也就是当人类具备了思维能力以后才具备了隐喻能力,而人类的艺术也是在思维形成以后才产生的,当代有西方学者认为,事实上,隐喻是人类艺术最原始的思维方式。

在中国,隐喻被包含在比喻当中应用相当广泛,但却没有专门的隐喻理论体系。在古代艺术中,隐喻的应用比比皆是,但没有专门的理论论述和总结。中国古典隐喻研究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的隐喻是指“喻”或“譬喻”,广义的隐喻则包括了“言—象—意”“赋—比—兴”“气—韵—味”“譬—喻”“隐秀”等领域,中国的隐喻思维研究经历了从先秦时期的文论一体的模式到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的经验思维研究模式,到宋元明清的诗学意义上的研究,到五四运动以后的全方位的探索研究,由于社会政治生活的重大影响,实现了由广泛到狭窄、由艺术向诗学转变的现象。在唐代,隐喻艺术思维的研究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层次,人们已经注意到隐喻艺术思维的核心问题——意象,有了“意象说”、“兴象说”, “兴”一种解释是理解成诗的意蕴别有寄托。采用“兴”的手法将“意”隐藏于“象”之中,并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等说,都是文学作品中的艺术隐喻的表达方法。宋代的严羽论说了隐喻的“兴”,赞美强调了诗歌艺术的“隐”“朦胧”“模糊”等具有明显艺术思维特点的审美价值观念,使唐宋隐喻艺术思维研究发生了一个质的飞跃。

三、隐喻艺术思维在诗歌中的运用——李清照的词《鹧鸪天》赏析

李清照 (1084—1151至1156年间),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济南章丘邑人,嫁金石家赵明诚。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靖康之变,仓皇南渡。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主要以描写伤春怨别和闺阁生活为题材,表现了女词人多情善感的个性,后期词表达了她对故国、旧家的深情眷恋。李清照的词令慢均工,擅长白描,善用口语,能炼字、炼句、炼意、炼格,形成“易安体”。南渡以后,她的词的风格,从清俊闲逸变为苍凉沉郁,多寓故国别离之悲,她的这首《鹧鸪天》抒写作者怀乡之苦,当作于南渡之后:

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对于李清照来说,靖康之乱犹如汹涌的波涛,猝不及防地冲垮了她的学术及生活,使她身不由己地卷入流亡大军,过着“飘零遂与流人伍”的悲惨生活。该词里渗透着深沉的故国旧家之思,离乡背井之苦,国破家亡之痛,使词的境界扩大,具有较大的社会意义。词人通过“寒日”“梧桐”“夜来霜”等富有特征意义的形象的创造,构成一幅萧索冷落的悲秋景象,把人带入凄凉的艺术气氛中,所以第一、二句是景语,也是情语,“恨”把梧桐人格化了,使它有了意志和力量,也渗透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因战乱而颠沛流亡,同时,一生中最珍爱的金石书画大部分都散失焚毁了,霜打梧桐怎能不使人见景生情?用含蓄的手法表达了一触即发的国恨家仇。第三、四两句看似描写生活琐事,“酒阑”“梦断”却透出词人此时难以排遣的思乡之苦。因为“酒”和“梦”都和思乡的愁苦有关。下片以仲宣怀远作比喻,抒发思乡凄情。“已”“犹”等虚字用的自然深刻,秋尽之时却觉得白昼还是那么长,有因、有情,终日被思念故国旧家的愁苦所煎熬,产生日长难挨、度日如年的感觉是自然、合理的。“仲宣怀远”是怀古寄情,“更凄凉”纵笔直抒,极写心情之凄苦,“更”字包含多少身世之感、乱离之苦。结尾两句却将词意拓开,自宽自慰,看似轻松,实则含悲,“不如”表明词人在寄托自己浓愁难遣、无可奈何的情怀。这首词在艺术上把多种事物有机地融为一体而无迹可寻, “寒日”“梧桐”“夜来霜”“酒”“梦”“菊蕊”“团茶”“瑞脑”以至于古人仲宣,都被词人用一彩笔融为一体,或暗示或类比或寄托,无不为思念故国旧家服务,这些看似具体的东西或概念,映射到思国念家这种抽象的情感中,从而让读者更真切地去理解和感受词人的深刻情感体验,具有一种凄美的意蕴,同时环境描写和心理刻画融合无间,淋漓地表现了女词人崇高的爱国思想和高洁的人格,她的诸多词中正因为通过隐喻表达了这种高尚的爱国情怀,超出了伤春怨别和闺阁的意义而流芳百世。

四、结束语

隐喻是诗学比喻表现的基本形式,离开了隐喻,诗歌便无从谈起。隐喻便是诗的灵魂。人类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已经建立起了诗学的隐喻。“诗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作诗者,在抒写性情。”“诗者,吟咏性情也。”诗歌所传达的根本对象是某种情感体验,所以说抒情性是诗的本质属性,诗的情感通过隐喻的功能生动地体现,“诗是一种隐喻……说的是一件事,指的是另一件事,或者借用另一件事来说一件事”。[7]诗歌的抒情性为隐喻艺术思维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所以,隐喻作为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而艺术带给人的是一种全新的审美情感,文学作为一种语言艺术,其中隐含的隐喻艺术思维如想象、暗示、类比、寄物抒情等,使文学作品的真正价值超出文本层面,并且因为它们的隐喻层面的意义及隐喻艺术思维而流芳百世。

[1][3]王炳社.隐喻艺术思维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2]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00.

[4]亚里士多德.诗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5]Richards, I.A. 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36.

[6]Johnson, M.The Body in the Mind[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7]文旭,罗洛.隐喻·语境·文化——兼论情感隐喻:人比黄花瘦[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1).

Metaphoric Artistic Thinking in Literature Works——the Appreciation of the PoemZheguTianby Li Qing-zhao

CHEN Yuxiu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Huaiy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uai’an, Jiangsu 223003, China)

The study of metaphor has a long history. From the traditional rhetorical “metaphor” to the study of cognitive “metaphor” and the metaphoric artistic thinking, metaphor has become the tool of thinking and cognition. It is not only the feature of literature language, but also the common feature of human speech. It is the basic form of poetic metaphor and the soul of poems. The metaphoric artistic thinking implied in literature works gives real value beyond the textual level, and is immortal because of the significance of their metaphorical level.

metaphor; metaphoric artistic thinking; literature works; poetry

2013-01-08

陈玉秀(1967-),女,江苏淮安人,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英语语言学和外语教学方面的研究。

I222.8

A

1008-469X(2013)02-0051-03

猜你喜欢

鹧鸪天隐喻人类
鹧鸪天·赤子赋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鹧鸪天·庆“双节”
人类第一杀手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鹧鸪天二首
鹧鸪天·六道轮回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