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造物设计从“式”到“事”看“适”

2013-04-07王金军

山东社会科学 2013年9期
关键词:造物文化设计

王金军 宋 文

(山东大学,山东 济南 250061;枣庄学院,山东 枣庄 277160)

一、锦囊妙计与造物设计

何为锦囊妙计?语出明朝罗贯中所著的《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汝保主公入吴,当领此三个锦囊,囊中有三条妙计,依次而行”,东吴大将周瑜欲使美人计诈刘备入吴以将他幽囚狱中而换取荆州,被诸葛亮识破并以三条妙计置于锦囊中交予赵云,后不仅保刘备安全离吴还抱得美人归,从而落得“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千古笑谈。关于“锦囊妙计”,现代汉语词典给出这样的解释:原指封在锦囊中的神机妙策,现比喻能及时解决危急或疑难问题的巧妙办法。从设计学的角度来看,造物设计与锦囊妙计如出一辙:首先,二者皆为解决问题而生,并以物为载体,妙计置于锦囊之中交予赵云,设计置于物象之中以千姿百态展现在人们面前;其次,在锦囊妙计与造物设计中真正起到解决问题作用的是妙计和设计;第三,二者皆因“事”起从而催生“式”的存在;最后,二者皆因其“适”性而具备存在的价值。本文便因锦囊妙计有感而发,藉以“筑”与“住”为例,对造物设计之“式”、“事”、“适”这同音异义的三者,按照点—线—域的逻辑,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结合具体事例进行深入浅出的探讨。

二、点的要素:筑与造物设计之式

何为造物设计之“式”?这里指物的存在形式,可以是表征也可以是状态,本文以“筑”为例释之。“筑”其名词意义是建筑、居室,其动词意义是建造、修盖,从设计学的角度来看它是一种带有目的性的造物活动,旨在解决现实中人类居住的实际问题,既是“住”的功能载体同时也传达“住”的场所精神。筑之“式”即是建筑表现出来的特定形态和空间存在的方式,不仅是显在的实体要素同时也是非外力作用而不灭的静态元素,如建筑结构、材料、工艺技术、质量、形态、空间组合等。由此可见造物设计之“式”是设计要素的组合,是显性的点的要素组合。

观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易传·系辞》曰: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避风雨”,《礼记·礼器》记载:“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人类从穴居到宫室居,从上古时期挖穴筑木,到原始社会竹篱茅舍,到奴隶社会高榭台、美宫室,到封建社会碧瓦朱甍、高堂广厦,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类文明的进步,造物设计之“式”的更迭与变化在各个历史阶段形成了鲜明的时代特征。人们从遮风避雨的原始本能到尚美尚居的主动创造所带来的筑之“式”的变化,充分说明了需求与方式的相互影响。如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每一层次的需要与满足,都将决定个体发展的境界或程度,对造物设计活动产生直接影响。当“筑”的功能越容易实现,“式”就越趋向于多样化,相应地人就会有更高的需求,从而再一次对“筑”的功能提出新的要求并最终引发“式”的再一次改变,形成一种循环渐进的向上发展之势。

因此可以说在造物设计的发展过程中,真正的驱动力并不是“式”。以手机设计为例,传统的手机操作界面主体是实体键盘,假如以“式”论物,思维就会禁锢在键盘之上,除了在原有形制上做改良,很难有大的创新突破。因此在设计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局限于对“式”的研究没有太大的意义,反而会使人陷入狭隘和肤浅的尴尬境地。但是如果可以跳出传统模式的苑囿,从注重键盘之“式”转向关注操作之“事”,再以系统而综合的眼光来审时度势,那么创新就有了更多的可能。所以说“妙计不是因锦囊而存在,确是因事而生”,造物设计是人类以“式”为载体进行有意义的能动性创造,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表达出不同的个体感觉、呈现出不同的机体情感,其背后必然存在一种有脉络可寻的影响因素,那便是造物设计之“事”。

三、线的逻辑:住与造物设计之事

那么何为“事”?《大学·章句》中讲:“物有本末,事有始终”,在中国文化中自古以来都是“事”“物”并举,譬如《易传·系辞》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先秦诸子讲“道器兼修”讲“技兼于事”讲“道技并进”从不会脱离“道”而去讲“器”。从宇宙发生学的角度看,“道”是产生万物的本源;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看,“道”与“事”先于“器”与“物”;从设计学的角度看,“事”是隐藏在造物设计背后的隐性结构,是引起“式”变的根本。“事”也被特指为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中,人与人或者人与物发生行为互动或信息交换,在此过程中人的意识有一定的意义生成,而物发生了“式”的改变[注]柳冠中:《事理学论纲》,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承接前文可以“住”为例述之。

建筑美学家利普布莱特说:“房屋或聚落是对人们生活的不同看法或各民族对真理的不同体认知的外在表现”,“当建筑形成,人与自然之间便增加了一个中介物。此后,至少在栖息方式这一点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演变与调整,在很大程度上己经表现为对于建筑的改进与发展上,甚至人对自然的纯具精神性质的态度演变,与在建筑的结构与形式上得到了体现……人对自然的物质上的需求如栖息、生存,与精神上的见解如敬畏、藐视或曲折总会在建筑上表现出来”[注]Amos Rapoport.House Form and Culture.Prentice Hall. 1969。可进一步论证“式”是“事”的外显,“事”先于物而存在并决定“式”的存在方式,因而它既是确定一个物体为此物而非彼物的限定范畴,又如同一只纽带联系着人与物的关系。换言之,“筑”的存在是以“住”为前提,一间房子若离开居住这个活动便不会成为房,就像一把座椅脱离“坐”这项活动那么座椅也将不会成为椅,所以建筑、座椅等物之所以成为此物而不是彼物,是以“住”之事或“坐”之事为前提条件存在并为人所用,因此会导致造物设计在不同的环境下因“事”变而影响着“式”变。

人作为物的创造者与受众使得造物设计之“式”因“事”而改变,所以“事”不但决定物的存在方式同时还表现人的存在方式,从这种意义来讲“事”是构成整个物质世界关联性要素是连接人和物的中介关系。如李允鉌在《华夏意匠》中所说:“在城市中从单座建筑到总体规划之间一直都保持着一种严密的组织关系,即使城市规划方式有了改变,这种关系仍然持续地存在”。这里的关系即“事”它相对于“式”是永恒存在的,如建筑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发展一直处在“式”的更迭与变化中,但是住之“事”却始终存在;又如蒲扇,电扇,空调三种截然不同的物其“式”的差异可谓天壤之别,但皆是都是为消暑纳凉之“事”存在;再如洗衣之“事”,由手洗到棒捶打到搓衣板到洗衣机,洗衣之“式”各不相同,但是干净,省时,省力之“事”是一直存在的。造物之“事”虽相对永恒存在,但并不是静止的,其变化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动态过程,既然传统之“式”的消亡和新的设计之“式”的更替是“事”变引起的“式”变,那么“事”可以看做是一种动态隐性的关联性要素,那么在“事”的背后必然有潜在的隐性结构来影响其动态的演化逻辑,对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

(一)宏观逻辑演化——文化意识与思维方式

纵观古今中外,一个民族的文化核心是其哲学思想,历经原始的选择和历史的淘洗形成相对稳定、经久不变且可以被普遍接受的思维方式,这不仅决定了人类观察世界的方式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还决定了人类一切物质文化活动和精神文化活动发展方向。以建筑为例,从原始到现代,从宫殿建筑到宗教建筑到乡土建筑,不管是磅礴大气还是简陋卑野都承载着人类的精神文化,蕴含着极丰富的意义,这个观点基本上能为所有人认同。因而从宏观上看影响造物设计之“事”的隐性结构是人类的文化意识和思维方式的演化,假使剥离了文化意识与思维方式,便抽空了“住”的精神,那么建筑便沦为纯粹的物质空间,徒具功能于是,也不会再有“式”的千变万化。

(二)微观动因的发展——时代变迁与科技进步

“任何民族的文化,其创生和流变都是在某种特定的地理环境-经济条件-社会结构的三维空间内进行”[注]白晨曦:《天人合一——从哲学到建筑》,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博士学位论文。,时过境迁,一个时代的变迁必然引起剧烈的社会变革,并带动政治经济的调整、生态环境的变化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进而影响一个时期文化的特征,呈现出不同的时代风貌,这是整个人类文化发展的必然模式。造物设计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与其所处的客观环境休戚相关,一切人造物的出现和消亡必然是应时而变的结果,不管是延续传统还是创新,都是适应环境的差异,并且以技术生产的方式实现其价值,从而形成设计文化。以建筑为例,中国古代从原始社会挖穴筑木、竹篱茅舍到奴隶社会高榭台、美宫室到封建社会碧瓦朱甍、高堂广厦……无不是因 “时”易而引起“事”易,从而对应“式”易,所以如果说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引导造物设计之“事”的宏观逻辑走向,那么时代更迭与科技进步则是推动其发展变革的微观动因和内在驱动力。

(三)动态目标的变化——活动对象与目的意图

造物设计是一种人工文化,是把人的思想赋予形态的工作,是人们有目的有意义的创造性活动。“一念起而万念生”,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一切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成果皆由人类思考而创造。因此可以说历史是人和事的活动记载;文化是人和事的活动结晶;造物设计是人和事的能动创造。关于造物设计,每个独立的人和群体,不管是创造者还是受众,处在不同的时空环境中的人们,对此总有不同的见解与释论,从而影响着“事”的特性和本质,投射到造物设计之“式”中,便显示出强烈的民族性、地域性和时代性的差异。因此活动对象目的、意图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影响造物设计之“事”的演变。综观西方现代建筑设计的历史沿革,突出特点表现为从强调筑的空间体量转向注重“住”的精神文化,这便是在时代和科技的驱动力下,活动对象对于人文精神的呼吁和关怀;纵观中国古代建筑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整体所表现出的程式化和等级序列之“式”,原因在于数千年以来造物活动的目的和意图基本没有太大改观,动态目标没有太大起伏,“筑”与“住”始终围绕人们重伦理之“事”;统治者尚权之“事”;工匠经验师徒相授之“事”,并且深刻地渗入古人的理想和追求中。

在造物设计文化的研究中,法国哲学家尚布希亚曾经以现在比照过去,把传统的器物放在一个多维的系统中来界定其功能,认为:“它代表时间……但并不是真正的时间,而是时间的记号,或者说是时间的文化标志”[注][法]尚布希亚:《物体系》,林志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他认为,相对于现在来说,传统的器物代表时间,具有符号价值。时间是动态的过程,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文化都处在这样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中,每一件传统的器物都承载着变迁的烙印,因而更是“事”的符号。因此人们探讨造物设计活动,挖掘造物文化,固然从目所能及的物之“式”入手,但更要将“式”置于“事”的关联系统中,以整体而又动态的眼光来考察造物设计的演化逻辑以及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唯此才能够理清造物设计发展的来龙去脉,如同锦囊妙计,唯诸葛亮识破周瑜欲诈刘备之事,才能够藉以三条妙计救刘备于危难之中。

四、域的综合:从“式”到“事”看造物设计之“适”

对于“适”的问题古今中外老生常谈,达尔文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朱熹曰:“适可而止,无贪心也”……世界万物都处在一个动态的时空维度,变是永恒的,不变是相对的,自人类诞生之日起造物设计活动始终在适与不适间找平衡,或以不变应万变,或以变应不变,变化是“式”与“事”的常态,既显而易见,又可见一斑,究其源皆关乎于“适”,是人们对普适价值的追求和探讨。

以筑与住为例,《韩非子·五蠹》曰:“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适”的起点是民少难胜禽兽众,“适”的终极目标是避群害,“适”的过程是如何平衡适地域、适环境、适技术、适材料……从而实现筑木为巢;《墨子·辞过》曰:“故圣王作为宫室,为宫室之法,曰室高足以辟润湿,边足以圉风寒,上足以待雪霜雨露,宫墙之高,足以别男女之礼”既对应了住之“事”的道德伦理之“适”,又符合了筑之“式”的实用功能之“适”。

由此可见,“适”既是一切造物设计的起点,又是一切造物设计的终点,同时它又贯穿于整个造物设计活动的始终,这便是“适”称为域的综合原因所在,因为“适”不仅具有动态性,同时兼备显性与隐性,而且具有静态性,“适”始终是真善美的统一。对此可从适应性、适度性、适合性三个方面详述:

(一)真——造物设计之适应性

关于适应性,即是顺应天时、地利、人和。《易经》曰:“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在古人的意识里,只有合此三者才具备成功的基本条件。关于造物设计,中国古代人们便以“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和“顺天造物”的设计思想指导实践,《考工记》记载:“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材美工巧,然而不良,则不时,不得地气也”这是中国古代重要的造物设计思想。随着历史的发展与嬗变,这种适应性的思想观念浸透到造物设计的方方面面,以“事、式求适”,上演了一幕又一幕 “适者兴”“逆者亡”的现实。

古人云:“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北京曾为封建社会五朝之国都,其城市规划可谓集中国古代建筑之大成,曾被美国城市专家E.贝康和丹麦城市规划学家S.E.R·休森分别誉为:“地球表面上,人类最伟大的个体工程”和“世界奇观之一,是一个卓越的纪念物,一个伟大文明的顶峰”。北京城从古至今的历史沿革可谓“实事求适”:适巩固皇权之“事”,适革新政治之“事”,适发展经济之“事”,适传承文化之“事”。

天时、地利、人和,虽源于古代中国,但在几千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肯定它的普适价值。比如当代美国苹果公司在短短的时间内以鲸吞的速度占领了整个数码产品市场,其中苹果手机被公认为革命性产品,成为手机发展史上一次质的飞跃,不仅引领了新的时尚潮流,而且带来了全新的体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其成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一点可归功于“顺应天时、顺应地利、顺应人和”。

从设计学的角度看,苹果手机取得成功,首先是顺应天时,信息时代的“事”变,移动互联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手机将替代PC成为接入互联网的主要工具,作为以通讯为主的手机其传统之“式”亟待改变;其次是顺应地利,在这里是指市场定位——前瞻性、高品质、大众体验;第三是顺应人和:一群思想独立的设计革命者,其创新能够迎合一批引领时尚的体验者,从而带动全民体验热潮。众所周知,一个革命性创新产品诞生并引领潮流之后,必有另外一种力量将之迅速“平民化“,若要在各股力量的较量中取得成功,必然是顺应天时、地利、人和。以国内小米手机为例,它的适应性表现有三,其一顺应天时:苹果手机的饥渴式营销造就了一部分买不到和买不起的人,于是小米手机应运而生就为这部分人提供了一个新选择;其二顺应地利:精准的市场定位——为小众设计,为发烧而生,一款高性能发烧级智能手机;其三顺应人和:一个资深的IT达人,带领有激情有理想的创业者,满足了一群手机发烧友的愿望。因此我们对适应性以“真”冠之是因为这种对客观环境的审时度势,对发展规律的真实了解是造物设计的起点。

(二)善——造物设计之适度性

“凡事皆有度,过犹不及”,任何事物都有极限的两端,而对“度”的把握就是在极限两端寻找平衡,恰到好处才是至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对“度”的把握体现了极大的智慧,如道学讲顺应自然有度;儒学提倡中庸不偏倚;佛学适心找平衡。在造物设计中,关于适度性即“式事适度”。以中国古代建筑为例,其营法造势以“适形论”贯彻始终就源于对“度”的把握,如《考工记》规定:“室中度以几,堂上度以筵,宫中度以寻,野度以步,涂度以轨”;《国语·楚语》中记载:“先王之为台榭也,榭不过讲军实,台不过望氛祥,故榭度于大卒之居,台度于临观之高。”讲的就是造物活动中对“式”的把握要有度,不能超出功能需求。对照先人造物所遵循的适度原则,看工业文明极为发达的当今,人们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满足商业诉求,使得建筑设计贪大求新、景观设计一味标新立异,而对“度”的把握只落得一纸空谈,不禁为前人创造的普适理念扼腕叹息。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关于造物设计之适度性还有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即生态环境——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资源,不造成过度浪费。人与生态的关系是一个既古老又常新的课题,造物设计作为一种人工文化同处于整体的生态环境之中,彼此相互影响相互渗透,造物设计的适度性原则要保持生态平衡,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自从工业革命以后,人类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和过度消费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为解决人与生态环境的矛盾之事,设计师提出了“3R”绿色设计理念——“Reduce、Resue、Recycling”即“再减、再生、再循环”实现了产品从用品到废品再到产品的生态循环,这种适度性不仅没有制约社会的进步,反而在和谐统一的局面下带来更大发展。因此人们对于造物设计适度性的把握就是寻求人与自然和谐至善,而这个原则贯穿于整个造物设计始终。

(三)美——造物设计之适合性

“合天时地脉,尽物性之宜”,关于造物设计之适合性,可从两个方面探讨:一个是适物宜;一个是合工巧。现代汉语对物宜的解释是:事物的性质、道理、规律等;从设计学的角度看“适”物宜是指造物设计之“式”各要素的表达要符合物的属性,从而使物能够迎合人和事的需求。以材料为例,古人讲“施工造艺,必相质因材,不然事无成就”,不同的材料因其结构性能各异,因此给人在视觉效果和触觉感受上带来的五感体验也各不相同,进而会影响物的功能作用和审美价值。即使同类材料,比如木质材料,包括板材、线材、片材、型材、竹等一直以来都广泛用于建筑设计、家居设计、包装设计、甚至于铁路轨枕,由此可见因其应用的场所不同,物用不同也会各具独特的功能和精神,因此只有适物宜才能符合功用和审美,最大限度体现“式”的美感。

何为工巧?《说文解字》记载:“工,巧也,匠也,善其事也,凡执艺事成器物以利用,皆谓之工巧,合异类共成一体也”语出《释名》,这是对工巧最精辟的概括[注]胡飞:《天时地气材美工巧的再思考》,《包装工程》2007年第5期。,工的意义在巧,巧即“适”。当造物设计顺应了天时、地利、人和;把握了造物设计之生态适度;明确了造物设计之物宜,然后在工巧的作用下,造物设计才得以达到至合的状态。孔子讲:“文质彬彬”,从造物设计的角度看,就是功能和形式的和谐统一,对此唯有工巧才能实现。从古到今但凡称得上伟大、优秀的、流芳百世的造物设计无不是巧夺天工,如中国古代木构建筑从亭台楼榭、飞檐走壁到宫殿园林、雕廊画栋不仅有着“墙倒屋不塌”的巧妙结构,而且还有着“精美绝伦”的形制为后世所惊叹;再如当代苹果产品设计,它总能把形态美和功能美与创新技术的结合,再通过完美的工艺呈现给用户极致、简约产品,“减而不简”创造了一种高品质的体验文化。

五、总结

综上所述,造物设计从“式”到“事”再到“适”,从适应到适度到适合,各部分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影响相互渗透的。因此造物设计的实践宗旨始终围绕真、善、美展开,认请自然规律、顺应自然、改造自然,从而获得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的和谐统一。这是一种动态的、综合的、具有普适价值的、系统的设计思维和方法,究其源始于人类诞生的鸿蒙之初——立于古代——破于近代——醒于现代——回归于当代。

在当代设计文化中,我们已然可以看到,在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以人为本”的绿色可持续设计、人性化设计、情感化设计、信息设计、体验设计、整合设计……在设计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中百花齐放、此起彼伏,你方唱罢我登场,各种新设计、新体验弥漫于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然对这些设计代名词的本质探源,莫不是从“式”到“事”求“适”的转化,这说明人们开始以系统的、动态的、综合的眼光来审时度势。诚然,在当今设计活动中依然存在很多不和谐因素,且难以消除,但值得庆幸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和谐才能共生,只道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猜你喜欢

造物文化设计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与造物游”: 第二届晚明艺术史学术研讨会召开
造物新语——重组材料与构造
谁远谁近?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造物美学
以木造物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