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市农事服务超市发展探析
2013-04-06蒲克茂衡雪方霞遂宁市农业局
□蒲克茂衡雪方霞/遂宁市农业局
遂宁市农事服务超市发展探析
□蒲克茂衡雪方霞/遂宁市农业局
农事服务超市是以“超市化”方式为农业生产提供服务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主要通过规范化技术指导和机械化作业等手段,为农民提供从备种、育苗、整地、移栽、防虫治病到收割等一系列的农事服务。
2013年初,射洪县四川赤诚三农种业公司、射洪县同亨农机专业合作社共同发起成立了四川省首个农事服务超市——四川赤诚三农农事服务超市,超市现已建立2家分店,拥有从业人员100余人,插秧机、联合收割机、拖拉机、耕整机、机动喷雾器等农机具200余台(套),已为6个乡镇的2 000余家农户生产提供全程化或阶段性农事服务。
1运作模式及效果
四川赤诚三农农事服务超市目前的运行模式是“政府引导、部门指导、市场化经营、农民自主抉择”,政府给予一定的项目资金扶持,农业部门制定技术规程并做技术指导,超市将农作物生产过程中的阶段性农事活动包装成服务产品,制定相应价格向农民出售。农民自主选择服务项目并与超市签订服务合同。村两委协助开展组织发动、服务费收集、质量监管等工作,超市按服务费总额5%支付村两委工作经费。超市、村组织和农民共同验收之后结账。从目前的运行情况看,初步取得了以下成效。
缓解了劳力不足。以射洪县新华村为例,新华村有总人口3 368人,劳动力1 910人,常年外出务工1 360人左右,外出劳力占劳动力资源的71%,且为主要劳动力,在家务农的劳动力仅552人,无法满足生产需要,导致“双抢”季节大量农民返乡种田。通过农事服务超市的农机作业后,极大地解决了农村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农民纷纷表示2013年种田轻松多了,也不用为农忙季节请不到人发愁了。
实现了节本增效。以种植1hm2水稻为例,农民自种,需投入21 000元左右(其中:种子1 500元、农药肥料2 250~ 3 000元,请人育秧3 000元、整地4 500元、插秧3 000~4 500元、收割6 000元),产稻谷9 000kg,收入21 600元,投入产出基本持平。如果委托服务超市种植水稻,耕、种、管、收全程“一站式”服务收费8 250元,加上农民管水施肥3 000~4 500元成本,合计成本11 250~12 750元,1hm2水稻相对增收9 000~10 500元。
减少了耕地撂荒。去冬今春的极端气候冬干连春旱,导致射洪全县农村缺水十分严重,影响了水稻育秧进度,由于农事服务超市采用工厂化集中育秧、机械化栽插,解决了至少40hm2以上的耕地撂荒问题。
搭建了农技推广新平台。农技部门通过农事服务超市委托生产,统一了服务区域的作物用种、播栽期、种植规格、病虫防治等技术,解决了一家一户农技术推广难的问题,既降低了推广成本,又提高了推广效率。
提高了农机利用率。主要以规范个体农机手带机打工、超市统一运送机具、集中农机统一作业为手段,“超市化”农事服务解决了以往农机作业时间少、作业面小,机械运输成本高,效率低等普遍问题,大大提高了农机利用率和农机手收入。
促进了规模种植。通过超市服务,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土地零星化问题。射洪县瞿河乡新华村水稻面积13.33hm2,涉及农户306户,该村整片进入超市化服务后,使近1 000块稻田缩减成100块以内的自然田,消除了过多户界,提高了农机作业效率。
2主要制约因素
农事服务超市还处于探索阶段,仍存在着不少制约因素。一是政策扶持力度不足,相关税收减免、贴息贷款、项目建设、农机购置补贴等支持政策不明确、不稳定。二是超市内部管理不完善。四川赤诚三农农事服务超市现有人员中,只有6名固定工作人员,其余均为临时用工,超市对员工的调控能力弱,严重影响超市正常运转。三是管理人员经验不足,农技人员操作水平不高,生产过程中存在费工费料、效率低下等现象。四是农田基础建设不够完善,主要是田型不规则,机械进出通道不健全,不适应农业机械特别是大型农机具操作。
3发展趋势探索
农事服务超市是一种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顺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潮流,对破解当前农村劳动力紧缺、耕地撂荒日益严重、生产成本不断攀升、新技术到位率不高、农机化程度较低等突出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通过建设农事服务超市,可以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为构建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发展现代农业提供技术支撑。为此,遂宁市政府拟定在全市开展农事服务超市试点,并着力从以下方面进一步完善。
一是提升服务功能。围绕“六代四定一补”做强农事服务超市,即农事服务超市根据农事过程和农户需要,打造、包装具有“代耕、代种、代管、代收、代购(农资)、代销(农产品)”等“六代”服务功能;农业、财政、物价等部门协助指导农事服务超市“定服务区域、定服务项目、定质量标准、定指导价格”等管理措施,帮助其规范运作程序,提升管理水平,提高服务质量;各级政府根据超市的服务项目、规模等,制定相应的补贴方式和标准,实行差别补助。推动农事服务超市的发展和壮大。
二是搞好部门配合。农业部门协助指导超市制定服务章程、种植技术及农机安全操作规程等相关管理制度;财政部门整合涉农相关项目,制定资金补贴办法;质监部门指导制定服务质量标准;物价部门协助制定服务收费指导价格。服务区的乡镇政府、村两委协助做好组织发动、合同签订、合同履行、纠纷调解等工作。
三是给予政策扶持。政府要研究落实税收减免、贴息贷款、项目建设、农机购置累加补贴、财政奖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等支持政策,明确资金补贴范围、环节和标准,并形成常态机制。
四是创新运行机制。探索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农机(种植)大户及其它组织或个人领办、联办等多种方式组建农事服务超市,并建立和完善与各类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
五是加强指导服务。农业部门委派专业技术人员入驻农事超市,协助其完善规章制度,加强监督管理,协调化解矛盾,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