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华简《赤鹄之集汤之屋》与伊尹间夏

2013-04-06刘国忠

关键词:伊尹商汤间谍

刘国忠

(清华大学历史系, 北京 100084)

清华简整理报告《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收入了一篇有关商汤与伊尹的文献,该篇简文有自己的篇名,叫“赤 之集汤之屋”,全篇简文共计15支,三道编;简长45 厘米,其中第一支和第二支简末端略有缺残,各损失一字,其它各简保存较好;简背有序号,书于竹节处;篇题写于第十五支简的简背下端; 整篇竹简背面的上端还有一道斜的刻划痕迹。篇名中的“ ”字,整理者认为与“鹄”字相通。 “赤鹄”可能是一只红色的大鸟。

李学勤先生曾经在《新整理清华简六种概述》一文中指出,清华简《赤鹄之集汤之屋》“引人注目的特点,是有浓厚的巫术色彩”①,所论十分正确。 本篇简文的大致内容是:有一只大鸟“赤鹄”停落在商汤的屋顶上,被商汤射获。 后来商汤有事要出门,临行前嘱咐小臣伊尹将这只“赤鹄”烹煮作羹,准备好好享用一番。没想到商汤的妻子纴巟也垂涎于这顿美味,强迫伊尹先让她大快朵颐,伊尹只好照办,他自己也借机吃了一些。 结果这两个人都具有了一些神奇的能力,能够看见四海之内的物体。 商汤回来后,发现美味已经被人享用过,大发雷霆。 伊尹见事情败露,惊慌失措,仓皇出逃,准备去投奔夏桀。 由于受到商汤的诅咒,伊尹病倒在半路上,无法动弹。 这时有一群乌鸦正好飞过,看到了奄奄一息的伊尹,就想吃掉他,幸好领头的那只乌鸦“巫乌”认出了伊尹,及时予以阻止。“巫乌”还透露了一个秘密:上帝由于对夏桀不满,让两条黄蛇、两只白兔等动物在夏桀的屋内作祟,夏桀已被折磨得痛苦不堪,“巫乌”建议乌鸦们去吃夏桀为怯病消灾而摆设的祭品。 乌鸦们走后,“巫乌”钻入了伊尹的体内,伊尹随即得以康复,并来到了夏朝,见到了饱受黄蛇、白兔等动物折磨的夏桀,并成功地帮助他除掉了这些作祟不已的动物。

应该说,清华简《赤鹄之集汤之屋》的主要内容都是荒诞不经的,是一篇属于“怪力乱神”的文献,不过这并不是说本篇简文完全没有史料的价值, 它还是有一定的史实背景的。其实,关于如何分析上古时代各种文献的史料价值,王国维先生早在20 世纪20年代就已经有很好的论述,他指出:

“研究中国古史为最纠纷之问题。 上古之事,传说与史实混而不分,史实之中固不免有所缘饰,与传说无异;而传说之中亦往往有史实为之素地,二者不易区别。 此世界各国之所同也。 ”②

王国维先生所说的“素地”,相当于英文中的“背景”(background)一词。 王先生指出,中国古史中传说与史实往往相互混杂, 史实之中会有一定的修饰成份,而传说中也包含有一定的史实成份,这对于我们研究和分析上古时代的文献有很好的启发作用。具体到清华简《赤鹄之集汤之屋》而言,我觉得本篇简文的一个重要意义, 是可以帮助我们重新反思伊尹到夏朝做间谍的有关情形。

根据一些文献的记载,商汤在灭夏之前,曾经派伊尹去夏朝刺探情报。 对于伊尹间夏的相关情况,李零先生曾做了细心的考证③。 据说伊尹在夏朝做间谍,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因此《孙子兵法·用间》专门予以表彰:“昔殷之兴也,伊挚④在夏”,这也是孙武在《用间》篇中所列举的一个重要间谍案例⑤。 孙武还总结说:“故明君贤将, 能以上智为间者, 必成大功。 此兵之要,三军之所恃而动也。 ”这可以说是孙武对伊尹从事间谍工作的极高评价。

从已有文献来看, 伊尹确实在夏朝活动了很长时间。 关于伊尹如何从商赴夏, 古籍中有两种不同的论述。 一种说法是商汤多次把伊尹推荐给夏桀,如赵岐给《孟子·公孙丑上》所做的注解中云:“伊尹为汤见贡于桀,桀不用而归汤,汤复贡之,如此者五,思济民,冀得施行其道也”⑥。 按照这样的论述,伊尹实际上是被商汤推荐给夏桀的,想让他去辅佐夏桀,并没有让他去从事间谍工作, 只是伊尹没有被夏桀重用而已; 另一种说法是伊尹是被商汤派去夏朝刺探情报的。 由于担心夏桀会怀疑伊尹, 商汤还上演了一场苦肉计,亲自对伊尹射箭,欲使夏桀误以为两人之间已经决裂。 如《吕氏春秋·慎大》言:汤“忧天下之不宁,欲令伊尹往视旷夏,恐其不信,汤由亲自射伊尹,伊尹奔夏三年,反报于毫……”⑦,高诱在注中解释说:“恐夏不信伊尹,故由扬言而亲自射伊尹,示伊尹有罪而亡,令夏信之也。 ”

伊尹在夏朝的间谍活动之所以收获颇丰, 与夏桀之妻妹喜(或作末喜、末嬉等)的积极配合有密切关系。 《国语·晋语一》言:“昔夏桀伐有施,有施人以妹喜女焉,妺喜有宠,于是乎与伊尹比而亡夏。 ”但是这一说法也有令人困惑之处。 妹喜既然深得夏桀的欢心,为何还要与伊尹相互联合而亡夏呢?在这方面《古本竹书纪年》的说法可能更为可靠,书中言:“后桀伐岷山,岷山女于桀二人,曰琬,曰琰。 桀受二女,无子,刻其名于苕华之玉,苕是琬,华是琰。 而弃其元妃于洛,曰末喜氏。 末喜氏以与伊尹交,遂以间夏”(《太平御览》卷135 引)⑧。 原来妹喜虽然是夏桀的元妃,但是自从夏桀获得琬、琰二女后,早已冷落了妹喜。 妹喜对此怀恨在心,不惜与伊尹勾结,向他提供夏朝的有关情报。

关于妹喜与伊尹往来, 透露情报之事,《吕氏春秋·慎大》 篇有一个具体的例子:“伊尹又复往视旷夏,听于末嬉。 末嬉言曰:‘今昔天子梦西方有日,东方有日,两日相与斗,西方日胜,东方日不胜。 ’”⑨商汤为了顺应这一梦境,命令“师从东方出于国,西以进”,终于灭掉了夏朝。清华简《尹至》篇的发现,印证了商汤确实采用了这一战术。

因此,伊尹到夏朝从事间谍工作,应该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这其中也有一些问题,一直以来令学者们难以解释。

首先,伊尹为什么能有机会与妹喜接触?伊尹本来是有侁氏陪嫁给商汤的媵臣,地位卑微,他是如何能有机会接触夏桀和妹喜, 又如何能够从他们那里刺探到情报的呢?即使是如赵岐给《孟子·公孙丑上》的注中所说,伊尹是被商汤推荐给夏桀的,但是夏桀并没有予以任用。因此,伊尹要与夏桀乃至于妹喜取得联系,恐怕有很大的难度。

第二,据说伊尹曾经多次往来于夏、商之间,即孟子所说的“五就汤、五就桀者,伊尹也。 ”⑩。 按照赵岐的说法,这是由于商汤反复把伊尹推荐给夏桀,不过这种说法本身是很令人怀疑的。 还有一种观点是伊尹多次往返于夏、商之间,是为了传递情报,这也让人不可理解。作为一个“上智”的高级间谍,如此明目张胆地频繁周旋于夏、商之间,难道就不担心被人识破? 伊尹往来于夏、商之间,究竟是由于多次被商汤推荐,还是忙于传递情报,抑或是另有隐情? 这也是让人觉得很困惑的地方。

第三, 传世文献中还隐隐透露出伊尹曾真心想为夏桀效力。 如《孟子·公孙丑上》言:“治亦进,乱亦进,伊尹也。 ”11所谓的“治”和“乱”,当然是指分别指代商汤和夏桀的统治, 值得注意的是文中说伊尹试图“乱亦进”,即便是处于乱世,伊尹仍然热衷于仕途, 这也很耐人寻味。 赵岐在注解该句时曾引用了伊尹之言,原文是:“伊尹曰:事非其君者何伤也,使非其民者何伤也,要欲为天理物,冀得行道而已矣。”这说明伊尹曾经对于夏朝的政治、 对于自己在夏朝的任职充满了期待, 也暗示出他曾在选择投奔商汤抑或夏桀之间动摇不定, 只是最后才下定决心追随商汤12。 因此《史记·殷本纪》言:“伊尹去汤适夏,既丑有夏,复归于亳”。可惜具体的细节,文献中并没有更多涉及。

清华简《赤鹄之集汤之屋》的发现,对于我们厘清相关的史实,应该说有很好的帮助。

如果撇开清华简《赤鹄之集汤之屋》中的巫术成份,本篇简文共涉及了伊尹、商汤、商汤之妻纴巟和夏桀四人。 其中商汤之妻名叫纴巟, 这是我们首次获得的知识。 我们知道,伊尹来自于有侁氏(或作有莘氏),本来是商汤娶妻时的陪嫁奴隶。 《吕氏春秋·本味》言:“汤闻伊尹,使人请之有侁氏,有侁氏不可。伊尹亦欲归汤,汤于是请取妇为婚,有侁氏喜,以伊尹为媵,送女。 ”13史称伊尹擅长厨艺,并以滋味说汤,得到了商汤的赏识,得以出任小臣一职;但作为媵臣,商汤之妻纴巟同样也是伊尹的主人,同样对他有生杀予夺之权。

因此,当纴巟向伊尹要求品尝赤鹄之羹时,伊尹不敢拒绝。 但纴巟与伊尹偷食赤鹄之羹的行为却激怒了商汤,伊尹被迫出奔到夏朝。 可以想见,当时伊尹是不可能想着再回到商汤身边的, 而是真心想着要离开商汤,到夏朝谋求出路,这说明《孟子·公孙丑上》所说的“治亦进,乱亦进,伊尹也”确实是有依据的。 这也告诉我们, 商汤和伊尹之间的联盟最初也存在着矛盾,两人之间的关系并非是铁板一块,无懈可击。

伊尹到夏朝之后,正好遇到夏桀生病,伊尹无意之中竟然治愈了夏桀的病, 这就为我们揭开了伊尹之所以能够有机会接触到夏桀以及夏桀之妻妹喜的谜团。 由于成为夏桀的救命恩人, 伊尹当然有机会出入于夏桀的宫廷, 也有机会认识夏桀之妻妹喜。然而,伊尹在夏朝目睹了夏桀的种种暴政之后,遂萌去意,希望重新投奔商汤。 伊尹在夏、商之间往来多次的记载可能与伊尹在夏、 商之间的取舍有关。 经过与商朝的多次接触,伊尹最终下定决心,离开了夏朝, 重新回到了商汤的身边。 因此,《韩非子·难一》曾言:“成汤两用伊尹”;《战国策·燕策二》 亦称:“伊尹再逃汤而之桀,再逃桀而之汤,果与鸣条之战,而以汤为天子。 ” 这些论述应该都反映了伊尹曾经离开商汤投奔夏桀、 最后又重新回到商汤身边的历史事实。

关于伊尹在商汤与夏桀之间的艰难选择, 实际上在《鬼谷子·忤合》篇中曾有相关的评论:“古之善背向者,乃协四海,包诸侯,忤合之地14而化转之,然后求合。 故伊尹五就汤,五就桀,而不能有所明,然后合于汤。 ”15鬼谷子称赞伊尹是一个“善背向者”,能够见机行事,最终选对了自己的主子,成就了一番千古功业。

据说伊尹本人还有专门的著述, 说明自己最终选择归商的缘由。 《史记·殷本纪》言:“伊尹去汤适夏,既丑有夏,复归于亳。 入自北门,遇女鸠、女房,作《女鸠》、《女房》。 ”《史记集解》引孔安国的话说:“鸠、房二人,汤之贤臣也。二篇言所以丑夏而还之意也。 ”16可惜相关的著述已经失传。

由于伊尹在夏活动了很长时间, 又有机会接触到夏桀及妹喜等人,掌握了夏朝大量的重要情报,他回到商汤身边,使得商汤如鱼得水,从而为商汤灭夏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如果我们的推论能够成立的话, 对于清华简第一辑整理报告中所收的《尹至》一篇17,我们也可以有一些不同的认识。

清华简《尹至》记述了伊尹向汤陈说夏君虐政、民众疾苦的状况, 以及天现异象时民众的意愿趋向等等内容。 其中的许多话是很令人深思的。

《尹至》篇一开始就说:“惟尹自夏徂毫”。这句话点明,伊尹是从夏朝到商朝的毫都的。这意味着伊尹当时已绝非是有侁氏的媵臣身份, 他一定是在夏朝长期活动之后,又从夏朝回归,而且还掌握了夏朝大量的重要情报。 因此,这次伊尹与商汤的见面,肯定不会是两人间的第一次会面, 而是两人之间为了共同的利益而进行的一次协商和摊牌。

商汤见了伊尹之后, 问了一句:“汝其有吉志”,整理报告指出,“吉”当训为“善”,“志”当训为“意”,这些意见当然十分正确。 在我看来,所谓的“吉志”(释为“很好的意愿”),就是指伊尹愿意重新回到商汤的身边,追随商汤。商汤在寻问伊尹是否已经下定了这个决心。伊尹在回答中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列举了夏朝种种的虐政和百姓对夏桀的种种指责, 其意愿已经是不言而喻了。 在两人对于伐夏取得了共识之后, 简文记载了一个重要的活动, 即 “汤盟誓及尹”,意即商汤和伊尹两人举行了盟誓活动,这个行为特别有意思。我们觉得,这意味着商汤与伊尹之间已经尽释前嫌,准备齐心协力,共同伐夏。 如果伊尹仅仅是商汤派出去的一个谍报人员, 如果这次会面不过是一次汇报情报的工作会见, 这一举行盟誓的活动就会显得非常突兀。 但如果把它放在伊尹从出奔到最终回归的历史背景上来看, 就可以得到很合理的解释。

简文后面接着说:“汤往征弗服,挚度。 ”意思是商汤开始征伐不服,而伊尹则一直为他出谋划策。这说明两人的关系经过一番波折之后, 终于得以步入正轨。 商汤和伊尹两人相互配合,亲密无间,最终伐灭夏朝,成就了千古以来君臣合作的一段佳话。

附带需要指出的是,清华简《尹至》的整理报告中把简文中的“帝”理解为是“已即位之汤”,把“帝”等同于国君的称呼“后”,似乎也很合理,但如果结合《赤鹄之集汤之屋》的内容来看,这一理解并不合适。《赤鹄之集汤之屋》提到了“后”,意为国君;同时简文也提到了“帝”,但其中说的“帝”明显就是指天帝,与作为人间统治者的“后”显然不是一回事。 二者不可混为一谈。因此,《尹至》中的“帝”和“后”也应该这样来理解。同理,《楚辞·天问》中所说的“后帝是飨”,可能也应该标点为“后、帝是飨”,需要把后、帝二者区分开来。

总之,清华简《赤鹄之集汤之屋》使我们认识到,商汤和伊尹之间默契的君臣关系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一个磨合的过程。 伊尹从归顺商汤,到离开商汤投奔夏桀,最后又重新回到商汤身旁,经历了一个很长时间的变化历程。伊尹的所作所为,既有识时务者为俊杰的因素, 同时由于他掌握了夏桀大量的情报,也为商汤灭夏创造了契机。如果我们能结合这一背景,重新绎读清华简《尹至》,也可以得出一些新的结论。

注:

①李学勤:《新整理清华简六种概述》,《文物》2012 年第8 期。

②王国维:《古史新证——王国维最后的讲义》,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 年,第1 页。

③李零《〈孙子〉十三篇综合研究》一书中的《读〈孙子〉札记》的“‘伊挚、吕牙为间’说发微”一条曾对伊尹为间谍的情况做了勾稽,见该书第438-440 页,中华书局,2006 年版。

④伊尹名挚,故文献中又称之为“伊挚”。

⑤孙武表彰的另外一个间谍就是赫赫有名的姜太公。

⑥见焦循《孟子正义》第829 页,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本。

⑦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 第850 页,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

⑧见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第17 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年。

⑨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 第851 页,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

⑩见《孟子·告子下》。

11 见焦循:《孟子正义》第127 页,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 年版。

12 《新序·刺奢》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桀作瑶台,罢民力,殚民财,为酒池糟堤,纵靡靡之乐,一鼓而牛饮者三千人,群臣相持而歌曰:‘江水沛沛兮,舟楫败兮,我王废兮,趣归薄兮,薄亦大兮。 ’又曰:‘乐兮乐兮,四牡蹻兮,六辔沃兮,去不善而从善,何不乐兮?’伊尹知天命之至,举觞而告桀曰:‘君王不听臣之言,亡无日矣。 ’桀拍然而作,哑然而笑曰:‘子何妖言?吾有天下,如天之有日也,日有亡乎?日亡吾亦亡矣。 ’于是接履而趣,遂适汤。 汤立为相。 故伊尹去官入殷,殷王而夏亡”。 这一故事可以与本文相印证。

13 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 第744 页,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

14 “之地”二字,《鬼谷子集校集注》所引杨氏本、高氏本作“天地”,颇疑“之”字为“天”字之误。见许富宏:《鬼谷子集校集注》第97 页,中华书局,2008 年。

15 见许富宏:《鬼谷子集校集注》,第95 页。

16 见中华书局标点本《史记》第94-95 页,1982 年版。

17 见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中西书局,2010 年。 以下所引的《尹至》内容均见于该书。

猜你喜欢

伊尹商汤间谍
一个厨子灭了一个王朝
伊尹摄政
寻找真正的间谍
谁是间谍?
如果历史是一群喵
一个厨子灭了一个王朝
谋贤才
商汤并非靠仁慈夺得天下
我是间谍
间谍混进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