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的理论魅力和大学生主体需要的矛盾——关于思政课信仰教育的一点思考
2013-04-06章咏秋
章咏秋
(黄山学院 思政部,安徽 黄山245041)
一、提出问题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动力。[1]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重申,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
高等学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场所,应当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进程方面做出贡献。在近年来我国社会思潮出现多元多样的背景下,加强对大学生的信仰教育,对于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引导广大青年坚守理想信念,投身国家建设具有相当重大的意义。正因如此,学界对大学生信仰状况和思政课信仰教育问题也较为关注,并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
目前学术界关于大学生信仰状况的研究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法与直接观察法进行的。其中,问卷调查一般是在某个地区或某些高校进行,并以所得数据来说明和分析当代大学生的信仰状况。如税国洪对重庆大学生宗教价值观的调查研究;[2]李志英对北京高校的信教大学生进行的调查研究及成因分析;[3]汪士华,陈真亮对杭州大学生信仰问题的调查与思考[4]等;都能够深入大学生群体,收集第一手资料,并对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
综合这些研究成果,大多数学者都认为,现实中,“当前高校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主流是好的,积极的,但同时在部分学生中也存在着马克思主义信仰谈漠,理想淡化,思想多元化等倾向”。[5]
而关于如何解决大学生信仰迷失和信仰危机问题,则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不过,大多数学者都认为,进行大学生信仰教育的主渠道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者们主要从确认信仰教育的独立地位、转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观念、丰富信仰教育的内容和创新信仰教育的途径方法这三个方面着手探寻如何提高思政课信仰教育的实效性。如颜吾佴,荆学民认为大学生信仰教育的主要方法是 “个体性和社会性相结合、以理服人和以情感人相结合、信仰教育的政治性与公共性相结合”;[6]卢旭、林文远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要树立文化安全意识,并对大学生加强哲学引导和宗教教育,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7]等。
可见,影响思政课信仰教育实效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由理论维度而言,在思政课信仰教育中,存在着马克思主义信仰本身的理论魅力和大学生的主体需要的矛盾,这一矛盾严重地制约了其实效性的提高。正如马克思指出的,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的生产者……,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意识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8]所以,我们应该从这一矛盾关系入手,在寻求社会发展、生活满意度与大学生信仰相关性的基础上,把握青年大学生信仰的根本特点和发展走向,以此为基础有针对性地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提高思政课信仰教育的实效性。
二、矛盾的具体表现
(一)感性和理性的矛盾
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逐步增强可是发展不成熟,智力水平迅速提高可是主观片面性较大,容易接受新的事物可是相对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这就使得其在接受信仰教育时,容易出现盲目迷信、人云亦云和极端排斥等缺乏理性的心理体验和实际行动。
1.固守教条,存在偏激的态度
虽然人们常常强调要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而不要停留于经典作家的具体结论,但是,在中国的国情中,固守马克思主义现成结论的教条主义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大学生中也不乏这样的个体,他们习惯于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找现成答案的思维方式,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去剪裁现实,以一种偏激或激进的态度去思考权力运作和民族国家的问题,并伴之以过激的行为,显得激情有余而理性不足。
另外,大学生中还有一些 “西式教条主义”者:其只看到资本主义的繁荣,看不到资本主义实践所昭示的曲折和弊端,只看到社会主义的挫折,而看不到社会主义所蕴含的合理内核和取得的成就,于是这些人总是将西方的一些思想理论奉为真谛,盲目信奉,从而导致对社会主义理论和现实的质疑,甚至是否定。
2.信仰的摇摆性
虽然,大多数学生信仰马克思主义,但是某些学生的信仰不够坚定,思想左右摇摆,实践犹豫徘徊。这是因为大学生涉世不深,很容易被一些貌似新颖的思潮所吸引,而且其又经历着从高中到大学生活的转折,对社会问题和矛盾缺乏应有的心理准备,加之大学生高自信心与低调节能力之间的矛盾,使其很容易对环境作出比较强烈的情绪反应,这时,如果再遭遇特殊的心境和机遇,就极有可能对他们的心灵产生强烈震撼,动摇他们在长期教育中形成的正确信仰。
同时,大学生的认知结构存在着一些缺陷,有些学生缺乏高层次辩证思维的熏陶,容易在非此即彼的单向线性思维与发散性思维这两极中摇摆,或者是认识现实事物时只关注现象而忽视本质,例如有些大学生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模糊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以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于是就容易产生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心不足,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摇摆不定。
3.信仰的盲目性
严格地说,只有那些努力揭示社会人生的真理、关注人类的根本命运和福祉、追求社会至善和人生完满的思想主张才能称为信仰。因为,信仰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统一体,其支配整个人生,是人全部生活的精神支柱。而某些大学生确立信仰不是经过深思熟虑,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作出的人生选择,往往是以一种从众心理,盲目跟风、追求时尚去选择自己的信仰。例如,很多自认为信教的大学生对所信仰的宗教文化不甚了解,甚至缺乏一些基本的宗教知识,而定期参加宗教活动的人极少,这说明信教学生的信仰根基并不深,其或者是出于对某种宗教的好奇心,或者是把信仰当作一种 “时尚”来看待。
(二)认知和确信的矛盾
当代大学生成长过程中来源于家庭、学校、社会的关于信仰的教育在其心中形成了一定的认知基础,即使对一些反感理论教育的孩子来说,也在无形之中接受了这一理论,使得他们对马克思主义有一定了解。而且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之下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使得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也在加深。可是这种认知和确信之间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很多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是觉得 “可信”,尚未达到 “真信”,离 “确信”更有一段距离。这种 “知”和 “信”的矛盾,具体表现为其将相信马克思主义停留于口头,未真正地付诸于行动。例如,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不是很热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认同不够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不够主动等。
产生这种矛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学生的角度而言,作为社会个体的大学生,从小在信仰方面就受到来自家庭、学校等多种渠道的教育和影响,这种教育和影响的负面作用在个体意识里积淀下来,形成动态的认知结构、情感意识和行为定式,给高校思政课信仰教育带来客观的心理障碍。另一方面,大学生正处在青年时期,敏感的人格独立心理中隐藏着逆向心理情感,因此,有些大学生清高自傲,很难与思政课教师在情感上建立信任感;或者自觉地不自觉的对先进的人和事持否定的态度和歪曲的错误理解,这就使得其无法接受正常的信仰教育。
从教育者的角度而言,某些教师的教学内容脱离实际,信息传递不及时,在阐释社会的黑暗现象时表现的苍白无力,致使学生产生厌烦感;教学方法上的 “满堂灌”和学生人数过多的大班授课模式,使得课堂纪律与教学秩序混乱,更谈不上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另外,一些教师为了迎合学生,上课时胡侃神聊,实质内容一带而过。这种授课模式尽管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影响学生必要信息量的接收,学生听完之后往往是一无所获;另外,某些教育者权威性地兜售教育内容,与学生之间缺乏 “亲和力”。这些与大学生思维敏捷、自由开放,好奇心强等特点掺和在一起时就显得格格不入,会导致学生对教育者的权威性及信源的可信性产生怀疑,从而影响学生对所讲内容的认同、接受和实践。
从社会的角度而言,由社会转型带来的异质文化的并存,给大学生在社会互动中进行角色扮演和价值规范选择带来了 “不知如何是好”的困惑。社会生活中因差异而来的隔阂、矛盾、冲突可谓屡见不鲜。这就使得许多大学生进行价值选择时对权威标准缺乏归属感,而走向依赖 “后现代主义”的路径:一切都是对的,一切都是合理的,以 “唯我愿意”、 “唯我自由”和 “唯我快乐”等原则进行选择,从而导向各种功利主义、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
(三)信仰的神圣性和大学生功利心态的矛盾
改革开放前,学校教育凸显政治信仰,这种崇高的理想追求虽然给予当时的大学生以终极关怀,支撑了很多大学生精神生活的大厦,但这座大厦终因十年动乱而轰然坍塌。改革开放以后,整个社会工作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学校教育又开始从 极 “左”状态回归现实。
如今,市场经济使得经济理性不断地扩张,蔓延到政治、道德等社会生活领域。受社会思潮的耳濡目染,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更加务实。他们觉得应该把价值取向关注于具体的事情,于是不可避免地在大学生中出现了信仰功利化和世俗化的倾向。功利化和世俗化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无信仰的状态,因为信仰一旦功利化、世俗化,就失去了信仰对社会发展和人生导向的神圣性,功名利禄成为人们行为唯一的本能信仰。
受此影响,很多学生都以眼前利益的获取来评价学习生活,觉得马克思主义不能给自己带来直接的享受,如轻松的学习、舒适的生活、理想的就业等,于是对专业知识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进而对自己的人生定位产生错觉,将生活享受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而不懂得合理的生活需求应和社会发展相一致,更应通过自己的艰苦创业才能实现,一旦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必然将种种不满归责于国家和政府,归责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意义,因而否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三、解决矛盾的路径
(一)更新教学观念
1.确立以人为目的的教育价值观和方法论
我们一直强调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凝聚人心的精神源泉,人们的前途命运与它息息相关。某些大学生认为这是用马克思主义绑架了自己的人生。其实我们的教育没有错,只是因为经济全球化带来文化的多元化和社会生活的多样化,使人们的需求出现了差异,马克思主义信仰也就往往会不易被人理解而成为政治性的冰冷教条。由此可见,任何信仰,“当它不能为个体的人生意义和存在价值提供论证,当个体无法体会这种信仰与自身的关系时,信仰就会成为远离人的生命存在的抽象存在,逐渐丧失其吸引力”。[9]因此,我们必须转换思路,思考马克思主义信仰与现实的个人生存的关系问题,尝试确立一种以人为目的的教育价值观和方法论,把满足每个受教育者的精神性需要当作现实的任务和目标,把受教育者的主体人格培养当作日常教学的基本内容,而把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当作最终追求的目标,实现个体的自我超越和自我完善。
2.科学审视思政课信仰教育的逻辑起点
思政课信仰教育是一个有客观内在逻辑的教育行为。每一次思政课信仰教育过程都应以学生的政治、思想、品德的现有水平、实际状况为逻辑起点。因此,必须充分考虑教育的层次性和差异性。做到有针对性地循序渐进地引导、激发学生自我意识的分化与统一,使其思想水平和精神素养得以提升,正确信仰得以确立。例如,对于党员和入党积子应侧重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使他们成为正确信仰的坚持者,在党组织中发挥带动和感召作用;对于一般同学,注意侧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他们确立并坚守自己的理想信念。
3.正确对待理想和现实的关系
思政课信仰教育中,保持理想与现实的适度张力是必须树立的一种教育观念。因为理想是人们的精神归宿,其构成了人类现实生活的价值追求和向往的基础。现实是信仰的起点,信仰对于信仰者的生存意义和价值关怀正是建立在信仰者当下的生活基础之上的。从心理需求来看,能够为大学生所认同、接受的信仰,只能是既为自己提供终极意义的价值关怀,又能够为自己提供现实关切的信仰,二者必须统一,也必须保持适度的张力。 “这个张力的 ‘中介点’,若偏向 ‘现实’的一方,会造成信仰的功利化或世俗化倾向,甚至使人感到没有了信仰;如若偏向 ‘理想’的一方,会造成信仰的终极化倾向,它同样会使人感到可以不要信仰。二者殊途同归,所造成的后果就是信仰危机。”[10]
(二)改进教学内容
1.注意挖掘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内容存在的信仰因素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内容包括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政治教育等。思想教育是解决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问题,道德教育是解决人与人、人与社会、自然的正确关系问题,政治教育是解决政治立场、方向的问题。这三大内容各有侧重点,但却有着内在的联系,促使它们联系在一起的主线就是信仰问题。因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任务。如果离开了信仰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既无存在的必要,也无存在的价值。所以必须注意挖掘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内容存在的信仰因子,这样才能使人的道德行为从他律性转化为自律性,从而真正引导大学生树立起自己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2.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 “真理性”和“价值性”
信仰对象的内在魅力是大学生选择科学信仰的理论前提,大学生们是否选择、认可某种信仰对象,主要取决于该对象能否满足自身寻求最高生活价值的需求。因为,信仰的建构有两根支柱,一是真理的建构,二是价值的建构。即这种信仰一方面必须是正确的、科学的,另一方面要满足主体对于人生终极意义的追求,两者不可或缺。在现实生活中,诸多信仰之动摇、怀疑、迷惘、困惑,总根源就在于这些信仰之真不能获得主体认可的确证。
就马克思主义信仰而言,其是真理性和价值性的统一。但是,近些年来,由于一些主客观方面的原因,把马克思主义庸俗化、教条化,结果使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首先遭到现实挑战,接着价值性遭到人们质疑,金钱、权力、宗教等实用和虚幻的东西逐渐取代马克思主义信仰而成为大学生的新宠。由此观之,要真正确立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还必须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的“真理性”和 “价值性”人手,使马克思主义理论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保持真理之真;同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之难题,保持价值之真。这样,马克思主义信仰方能被大学生认同和接受,并成为坚定不移的价值追求。
3.近现实生活,实现信仰教育的自觉导入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大学生信仰的选择尽管受制于信仰对象的魅力,但更多地受制于现实社会生活的压力。对大学生而言,未来社会的发展也是他们的理想和目标的具体体现,对社会发展越满意,对国家民族未来越抱有希望,对国家的社会制度、社会理想就越具有认同感,也越具有社会信仰。
所以,思政课信仰教育要想有效,必须与当前整个社会现实相结合。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社会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过大,传统道德观念被打破、腐败现象滋生。这些问题不能回避,在教学过程中,对社会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要热衷谈、重点谈,给学生以正面积极的引导。
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正视市场经济的求利性,因为 “‘思想’一旦离开 ‘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11]教师可以利用人的物质需要原理帮助学生分析各层次需要、目标的价值和实现途径,让学生了解激励引导学生将更高层次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内化为奋斗的目标并转化为积极的行为。
4.拓展比较教育
既然大学生是在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比较视野中,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困惑的,那么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就不能回避比较教育。这种比较教育应包括对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的比较,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前后的比较,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的曲折性和前进性的比较等,使学生坚定认识到 “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拯救中国和发展中国,是个不争的事实”;[12]虽然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军事水平等方面超过了社会主义中国,可是资本主义在实质上物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造成了世界范围的暴力和冲突,与之不同,新中国成立60多年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主义中国对和谐世界的贡献同样有目共睹。
(三)改革教学手段
1.重视课堂教学方式的多样性
课堂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和实效性是密切联系的,思政课信仰教育要能探讨出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把信仰教育的要求尽量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要求。由于大学生自我意识逐渐形成,有一定的道德选择和判断能力,“自律”能力加强,可以采用体验教育、自我教育以及情感教育等方法。其中体验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情感发展、生活境域、人生经历,主动地创设一定的情境,以适应学生认知的需要和情感体验的要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我教育要关注学生学而不思的坏习惯,使其结合自身的实际体验和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思考,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教育则是要求教师授课时饱含丰富的情感,达到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共鸣与情感交融。
2.开展网络教学
网络上的多样化展现,符合大学生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符合他们追求个性、强调效率、注重时尚的心理特征。而网络上各种资源、各种思潮的存在也对高校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形成了一定的冲击,所以,加强大学生的信仰教育,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之外还要开辟网络阵地。
一方面,要建设一批有影响力和吸引力的网站,通过这些网站传播积极向上的信息或者是专家学者的专业解读,让学生掌握实践内容的真相,真实体会到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必然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些困难和问题只是暂时性的,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是永恒的。
另一方面,要建设和培养一支政治可靠、知识丰富并熟悉网络语言特点和规律的网络政工队伍;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博客、校园BBS建设和管理等,用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宣传马克思主义,充分利用网络对学生的吸引力,让学生们在主动探索,寻找新的视觉内容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信仰教育。
3.加强实践教学
大学生在课堂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延伸思政课课堂教育空间,“为大学生提供自我追求和实践锻炼的平台,帮助大学生在实践中升华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情感”,[13]使学生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起来,用所学的理论来指导实践,去分析、处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使理论产生其特有的魅力,彰显思政课信仰教育的实效性。
为增强实践教学的实效性,首先应根据大学生特点设计实践教学形式,内容上要避免泛化和与课堂教学相脱节,并确保学生的全面参与。其次,实践教学中应要求学生做到课堂理论学习和对社会实际的了解两者并重,重点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应坚持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相结合的原则,对学生的实践结果进行评价。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3.
[2]税国洪,唐孝云,池家玉.大学生宗教价值观调查研究 [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2(3):90-92.
[3]李志英.关于当前大学生信教的调查与思考 [J].理论前沿,2004(8):44-46.
[4]汪士华,陈真亮.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调查与思考——基于浙江省几所在杭高校的调查分析 [J].浙江社会科学,2009(8):112-117.
[5]中国社科院课题组.对青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的调研 [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1):25.
[6]颜吾佴,荆学民.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方法研究 [J].中国高教研究,2006(7):59-60.
[7]卢旭,林文远.高校学生宗教信仰问题与思想政治教育 [J].高教探索,2009(11):130-132.
[8]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2.
[9]杨德霞.试论当代共产主义信仰教育的实效性 [J].教学与研究,2012(3):52.
[10]荆学民.社会转型与信仰重建 [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286.
[11]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03.
[12]陈学明.中国人民在抗震救灾中所表现出来的崇高精神来自哪里 [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5):115-122.
[13]靳玉军,陈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方法论思考 [J].西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0(3):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