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环境下编目人员的现状与未来
2013-04-06高路杨刘亚杰
孙 莹 李 丹 高路杨 刘亚杰
(河北联合大学冀唐学院图书馆 河北唐山 063300)
图书馆业务外包,是图书馆参照工业企业外包模式提出的一种新型管理办法。就图书馆而言,业务外包是指将图书馆的工作通过签约,由图书馆将其工作的全部或部分委托给其他机构代为处理,外部书商向图书馆提供所需的部分或全部的图书资料及其后续服务。
1 我馆采编业务外包概述
采编工作的核心业务有采访、验收、编目、分类和典藏五部分,非核心业务则主要指书刊的物理加工,即贴磁条、财产号、分类号,加盖馆藏章等。粗加工外包多指采编的这些非核心业务的外包,因其简单及技术含量较低,馆配商基本能够做到。而深加工外包则因各馆管理系统及要求的不同而导致外包的程度各有差异。
我馆现有采编人员2名,年购书量近3万册。自2008年8月至今,采用的是粗加工全部外包,深加工选择性外包的外包形式,考虑到采编业务的特点,我馆对图书采访、验收、分类、典藏四大核心业务未实行外包而由本馆采编人员完成,外包给外包商的业务主要包括:编目数据,贴磁条、条码,加盖馆藏章。经过近几年的实践,我们发现采编业务外包存在着优势,但在实行过程中也有许多细节需要注意。
2 高校图书馆实行采编业务外包的益处
2.1 能缩短新书上架周期 新书从购进到与读着见面要经过分类、编目等各种加工后入典藏上架这一系类程序。自2012年9月以来,我馆的分类、编目工作由原来的部分外包转变为全部外包给外包商,馆内2名采编人员负责送典藏之前的审查工作,改进后每批次约5000册书的上架周期从原来的3个月缩短为现在的半个月时间,极大程度地缓解了高校图书馆因采编人员不足所造成的新书上架周期过长的情况。
2.2 能降低图书馆的运作成本 编目业务外包一般是图书采购中的一个附加条件,外包商对编目业务中的部分或全部工作都采用免费提供服务的形式,这一形式不仅能使高校图书馆获得具有一定质量的书目数据,也最大限度地整合利用了外部专业化资源,降低了图书馆的运作成本,节约了有限的经费开支。
2.3 能减轻采编人员的工作压力、提升核心竞争力 采编业务外包,节约时间和人力,省去了提货、拆包、验收等一系列工序,更节省了较繁难的分类、编目等工作,采编人员的工作量大大减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和重复性的工作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开展深层次的服务.如打造图书馆的自身特色,为读者提供更实用有效的信息服务,从而增强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
3 高校图书馆实行采编业务外包后采编人员的转型
网络已成为读者获取学术资源的重要来源,如利用CNKI、维普等各种数据库查找文摘、全文。现代图书馆是传统与数字、现代与虚拟并存的一种新型官场模式,编目业务也逐渐从基础业务转为对文献深层次开发,指导阅读和利用各种项目为读者提供检索途径,并担负起网络资源的整序和推广。图书分类标引、编目曾是图书馆的核心工作,如今图书馆工作以查新、顶替服务、信息咨询服务、文献传递、文献检索教学为主流,编目等基础业务被边缘化,单一的编目加工已经失去了行业竞争力。编目人员应与时俱进,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书目数据规范、质量控制以及信息的深层次开发,利用自身的科研能力收集信息、整理信息,深层次开发和挖掘信息。
4 转型的方式
4.1 以书目数据质量控制为中心 在开展基础业务的同时,合理利用外部书目数据,把工作重心转向书目数据的质量控制、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为跨区域书目数据共建共享提供平台。
4.2 开展联机合作编目 联机编目中心拥有大量的书目数据,可按用户要求提供各种数据和联机实时服务。编目人员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联机合作编目的发展,以达到书目数据的共建共享。
4.3 拓展和深化编目工作内涵 针对学生的阅读倾向,利用图书馆庞大的信息资源,积极开展咨询和导读工作,参与图书馆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
4.4 挖掘信息资源 根据学校的学科建设对文献进行深层西揭示,加入文摘提要目次,形成二、三次文献。更新观念,实现以编目对象为中心到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观念,不断揭示文献的独特之处,让各项书目信息都发挥各自的作用。
[1] 冯 进.业务外包:增强图书馆竞争能力的战略[J].图书馆建设,2004,(5):91
[2] 李桂兰.图书馆采编业务外包及其应用[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5,(6):89
[3] 谢 耘.论高校图书馆采编部业务外包的战略实施[J].图书馆论坛,2006,(4):10l
[4] 李明子.高校图书馆编目馆员在网络环境下的职能转型.现代情报2009,(9):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