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阳和地磁活动对磁赤道地区低热层NO 密度的影响研究

2013-04-06杨升高方涵先翁利斌汪四成

地球物理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太阳活动延迟时间射线

杨升高,方涵先*,翁利斌,汪四成

1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海洋学院,南京 211101

2 中国科学院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0

1 引 言

NO 由原子氮和氧分子化学反应产生,该气体是低热层重要的气体之一:一方面它是产生电离层D 和E 层电子密度的主要中性大气来源,其分布特征直接影响低电离层电子密度的形态特征;另一方面它是低热层主要的辐射冷却源,NO 的时空分布直接影响到该区域能量的变化;此外,低热层受到来自上层如太阳和地磁活动的调控,同时又与下层区域如中间层大气发生耦合作用,是连接上下层的关键区域,因此对NO 的分布特征研究和其对上下层的响应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主要通过卫星手段对NO 进行测量,包括OGO-4(Orbiting Geophysical Observatory)卫星、SME(Solar Mesosphere Explorer)卫星、AE(Atmosphere Explorer)系列卫星、UARS(Upper Atmosphere Research Satellite)搭载的HALOE(Halogen Occultation Experiment)以及SNOE 卫星等.研究人员利用这些卫星探测的数据,对低热层NO 形态分布和变化特征进行了一些研究.在1978年Cravens等[1]就对电离层E层高度区域NO 的全球形态分布特征进行了一些介绍;Barth等早在1973年[2]就利用AE卫星对NO 进行了观测实验;在1988年[3]初步证实了低纬地区热层NO 密度的变化主要由波段在2~10nm 太阳软X射线引起;在1992年[4]利 用SME卫星观测数据认为NO 密度随高度变化,且最大值位于110km 高度处;在1996年[5]综述了热层NO模式的进展情况;在1999 年[6]利 用SNOE 卫 星 观测的太阳软X 射线辐射和热带地区上空NO 密度数据,计算了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同时还检验了一个以太阳软X 射线流量为输入参数的光化学模式的模拟能力;在2003年[7]对全球低热层NO 分布特征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结果表明中低纬地区NO受到太阳软X 射线的作用,而高纬地区则受到电子沉降的作用,在磁暴发生时,向赤道风场能够将极光区的扰动传递到中纬地区;在2009 年[8]和2010年[9]研究了磁暴期间热层NO 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焦耳加热在高纬地区形成了重力波,引起140km高度处NO 的增加,有时这种现象能够出现在110 km 高度处.此外,Sætre等[10]利用SNOE 卫星探测的NO 数据,研究了1998年5月2日一次磁暴期间电子沉降对热层不同高度NO 的作用,认为1keV的电子能量可以产生约8个NO;Solomon等[11]分别利用DMSP和SNOE 卫星测量的高纬地区夜间极光边界指数和SNOE 卫星观测的NO 密度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极光活动与NO 密度有很强的相关关系,并且滞后极光活动约1 天时间;Lu等[12]研究了磁暴期间焦耳加热作用以及NO 辐射冷却热层大气能量的作用.

虽然已经有一些关于热层NO 密度同太阳及地磁活动的研究,但是大部分工作关注极区粒子沉降的作用,且研究的区域集中在高纬地区,关于太阳活动对NO 作用的研究较少,没有给出详细的定量统计结果.因此本文使用SNOE 卫星观测的共计935天NO 密度数据,分析其时空变化特性,并研究太阳和地磁活动的作用,研究结果将有助于加强对低热层NO 变化的认识,为建立更加接近真实的NO 密度模式奠定基础.

2 空间天气背景及NO 密度数据来源

地球高层大气,包括电离层和热层大气等[13-15],都不同程度受到太阳和地磁活动的影响,我们首先给出空间天气变化的情况,结果如图1所示.F10.7是最常见的太阳活动指数,但是已有的研究[6-7]表明太阳软X 射线辐射对热层NO 的作用效果更加明显,为此我们给出太阳F10.7和软X 射线指数的变化情况,对比两个指数的变化特征.图1a中实线是太阳软X 射线流量,由SNOE卫星上太阳X 射线光度计(Solar X-ray Photometer,SXP)观测得到,可以看出其变化范围为0.3~1mW/m2,虚线是太阳F10.7射电流量,变化范围为100~300sfu,可以看出F10.7和软X 射线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均存在一定的周期性变化,与Bailey等[16]的研究结果一致.图1b是地磁Ap指数日均值在SNOE卫星观测时段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在此期间发生了多次大磁暴事件,最大一次日均值超过了150.太阳F10.7及地磁Ap指数均来源于SPIDR(Space Physics Interactive Data Resource,http://spidr.ngdc.noaa.gov/).

图1 太阳和地磁活动随时间变化Fig.1 Solar and geomagnetic indices for the SNOE observation period

本文使用的NO 数据来源于SNOE 卫星[17]上搭载的紫外分光计(Ultraviolet Spectrometer,UVS)观测结果,数据由NSSDC(National Space Science Data Center)提供.SNOE 卫星于1998年2月发射升空,近似圆形、太阳同步轨道,轨道高度约为556km,能够覆盖南北纬80°以内所有区域,星下点地方时约为10:30和22:30,轨道周期为96min,该卫星主要科学目的就是观测全球NO 分布以及相应的能量来源.数据从1998年3月11日至2000年9月30日,共计935天,覆盖高度为96.67~150km,间隔为3.33km,共计分成17个高度层.本文提到的NO 均指磁赤道地区,季节定义均以北半球的为准,如夏季即为北半球夏季,其它季节依次类推.

3 结果与分析

3.1 时空分布特征

图2为磁赤道地区NO 数密度随时间和高度分布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NO数密度变化范围在0.5×107~17×107mol/cm3之间,最大值和最小值变化幅度可以达到35倍;NO 密度存在明显的高度分布特征,从96.67km 开始增加,大约在105~110km高度达到最大,随着高度的继续增加而减小;NO 还存在明显的半年变化特征,一般是夏季数值最大,冬季次之,两个分季最小,在100km 以上区域更加明显.

图3给出了4个高度处NO 随时间的变化.从图3中可以看出:100km 高度处夏季NO 数密度平均值为7×107mol/cm3,春秋季平均约为5×107mol/cm3,冬季约为4×107mol/cm3,夏季数值大小是春秋分季的1.4倍,是冬季的1.8倍,即夏季高于春秋分季节,冬季最小,季节变化最大幅度为1.8;116.67km 高度处夏季NO 数密度平均值约为7×107mol/cm3,春秋季平均约为5×107mol/cm3,冬季约为7×107mol/cm3,夏季和冬季的数值大小差不多,春秋季节最小,季节变化最大幅度为1.4;133.33km 高度处夏季NO 密度平均值为3×107mol/cm3,冬季平均值为2.5×107mol/cm3,春秋季节最小,平均值为2×107mol/cm3,季节变化最大幅度为1.5;150km 高度处夏季和冬季NO 最大,平均值约为2×107mol/cm3,春秋季节平均值为1×107mol/cm3,季节变化最大幅度为2.除了具有显著的季节性特征外,各个高度处NO 还存在幅度较为明显的周期性变化(例如27天等),这与太阳活 动的周期性有关[18-19].值得注意的是,2000 年1月份(即冬季时间)133.33km、150.0km 的NO 密度甚至高于1999年和2000年夏季NO 密度大小,可以称为“冬季异常”现象,我们将在后续的工作中对此加以研究.

图4给出了NO 最大值及其所处高度日均值分布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峰值大小变化范围约为0.5~1.5×108mol/cm3,且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即夏季最高,平均值约为1×108mol/cm3,冬季次之,平均值约为0.8×108mol/cm3,春秋分季最小,平均值约为0.6×107mol/cm3,季节变化幅度达到了1.7.最大值对应的高度基本分布在2个位置,即107km和113km,冬季最大值位置主要位于113km,其它季节基本上位于107km 高度,并且峰值高度不随太阳活动水平变化而变化,经过计算,最大值高度平均值约为107km,低于Barth等[7]使用相同数据的研究结果,因为Barth计算的是整个纬圈上的平均值,而中高纬地区的峰值高度一般要高于低纬地区.这个结果与HALOE观测得到的结果一致[20],低于SME的观测值[4].

3.2 太阳和地磁活动的影响

已有研究表明[6-7,21],低纬地区NO密度受到太阳活动的强烈控制,特别是太阳软X 射线辐射的作用非常明显,图5给出了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随不同延迟时间和高度分布.可以看出:130~150km 高度范围内相关系数最大值所对应的延迟时间均为0,即当天的太阳活动对NO 的作用最大;106.67~126.67km 高度范围内相关系数最大值所对应的延迟时间均为-1,即NO 对太阳软X 射线的最佳响应滞后1天时间;103.33km以下高度最佳延迟时间为2天,即太阳软X 射线2天后对此高度NO 的作用效果最为明显;相关系数最大值为0.7531,位于113.33km 高度处,而该高度处延迟时间为0时的相关系数为0.749.

地磁活动对高纬地区NO 的作用非常明显[8,12,22-24],随着地磁扰动由高纬地区向赤道方向传播,低纬地区也可能出现一定的响应,也就是说赤道地区的NO 与地磁活动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图6给出了地磁Ap指数和NO 相关关系的时空分布.从色条可以看出地磁活动与NO 日均值的相关系数小于太阳软X 射线.136.67km 高度以上区域相关系数最大值的延迟时间为0,113.67~133.67km 高度区域延迟时间为-1,110km以下为-2,即NO对地磁Ap指数的最佳响应时间为滞后2天.相关系数最大值为0.3287,对应高度为123.33km,滞后时间为1天.

图6 NO 和地磁Ap 指数的相关关系Fig.6 Same as Fig.5,but for geomagnetic Apindex

为了更好地说明太阳和地磁活动对赤道地区NO 密度的影响,我们分成太阳高活动(X-ray>1mW/m2)、中等活动(X-ray<1mW/m2)和地磁平静(Ap<15)、扰动(Ap>15)四种情况分别组合讨论NO 的剖面分布情况,结果如图7所示.经过统计分析,图7 中四种情况下有效数据的个数分别为117,238,139和441,说明结果具有很高的可信度.从图中可以看出太阳和地磁活动对赤道低热层NO都产生影响,100km高度以下作用效果不明显,在NO 峰值高度附近区域太阳软X 射线对NO 的影响明显强于地磁活动.例如107km高度处地磁平静时太阳活动对NO 的影响幅度为27%,地磁活跃时达到了34%,而太阳活动高水平条件下地磁活动的影响幅度为5%,低水平时仅为1%左右.130km 高度以上区域太阳和地磁活动的影响相对较小,特别是相同太阳活动水平下,地磁活动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总的来看,太阳活动对磁赤道地区低热层NO 的影响作用远大于地磁活动,也与图5 和图6 的结论一致.

图7 不同太阳和地磁活动水平下NO 密度随高度分布情况Fig.7 Altitude profile of NO number density under different solar and geomagnetic activities

从图3已经可以看出NO 存在一定的变化趋势和周期性变化,我们选取110km 高度处的NO 对此进行研究,结果如图8所示.图8a实线为NO 日变化情况,虚线为10阶多项式拟合结果,可以看出两者具有很好的一致性,110km 高度处NO 季节特征明显,夏季数值大小高于其它季节.图8b实线为太阳软X 射线流量日变化分布,虚线为2阶多项式拟合结果,可以看出太阳活动水平存在一个上升的变化趋势.图8c虚线为NO 拟合结果相对平均值变化情况,实线为太阳软X 射线流量拟合结果相对平均值变化情况,可以看出随着太阳活动水平的不断增加,NO 数密度也呈现出相应的增长趋势,即太阳活动长期变化也引起NO 密度出现相应的长期变化.图8黑线和浅灰线分别为NO 数密度和太阳软X 射线流量剔除变化趋势以后偏离平均值的结果,可以看出两者不管是变化趋势还是变化幅度都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说明太阳活动中期变化(27天左右)控制NO 密度产生相同的周期变化.

图8 110km 高度处NO 密度(a)、太阳软X 射线(b)、长期变化趋势(c)以及周期性特征(d)分布Fig.8 The distribution of NO number density,solar soft X-ray,varied trend and period variations

为了进一步研究太阳软X 射线与NO 的关系,将两者的统计结果示于图9.图9左侧三幅图为夏季NO 的统计结果,106.67km 和126.67km 处太阳软X 射线与NO 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8570和0.7345,146.67km 高度出现“放大”现象,即随着太阳软X 射线流量的增加,NO 数密度的增加速度加快.右侧三幅图为所有数据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在106.67km 处太阳软X 射线与NO 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6263,126.67km 和146.67km 处表现为“饱和”关系,即NO 数密度随着太阳软X 射线流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当流量达到一定阈值后,NO 不再增长.在电离层里也可以看到类似的统计结果[25-27].总的来说,夏季期间相同高度的NO 与太阳软X 射线流量的相关性要高于平均值,更高于其它季节.

图9 太阳软X 射线流量与不同高度NO 数密度统计关系Fig.9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lar X-ray and NO density(Summer period(left)and all date(right))

3.3 事件研究

为了研究短期内太阳和地磁活动对NO 分布的影响,我们选取两个事件分别进行讨论.图10为两个事件期间太阳和地磁指数的变化情况.图1 0a为事件1,太阳软X 射线流量在第616 天时达到1.969mW/m2,是935天内最大值,明显高于前后几天的流量大小,太阳软X 射线比月均值增加约25%,而与此对应的是地磁Ap指数均小于20,基本处于平静状态,因此可以认定此时地磁的影响可以忽略,仅剩下太阳辐射对NO 的作用;图10b为事件2,第858天地磁Ap指数为164,达到特大磁暴强度,太阳软X 射线流量在此期间基本维持在月均值附近,因此可以认定此时太阳辐射的作用可以近似忽略,剩下地磁活动对NO 的影响为主.

图10 两次事件期间太阳软X 射线流量(实线)和地磁Ap 指数(虚线)变化Fig.10 The solar soft X-ray(real line)and geomagnetic Apindex(dashed)for two examples

图11给出了两个事件NO 随高度分布情况.图11a为事件1 前后共7 天内的变化,可以看出NO在太阳软X 射线流量增加(616天)前后并没有出现明显变化,特别是峰值高度以上区域呈现一致的变化,NO 在峰值区出现0.5×107mol/cm3的增加,增加幅度约为6%,远小于太阳软X 射线增加幅度,峰值区以下发生一定幅度的增加.图11b为事件2前后共7天内NO 峰值高度的变化,可以看出NO 在地磁剧烈扰动前后发生明显变化,第855 天至857天时间内NO 剖面分布基本一致;第858天100km至峰值区域NO 出现显著增加,其中峰值增加了3×107mol/cm3,增加幅度约为22%,峰值以上区域没有发生变化;第856天即磁暴发生一天后,NO峰值高度增加了约5km,值得注意的是峰值以上区域出现显著增加,120km 高度NO 数密度由4.649×107mol/cm3增加到8.958×107mol/cm3,增加幅度达93.94%;第860天NO 峰值以上区域恢复到正常水平,峰值则增加到1.783×108mol/cm3,比平均值增加了约28%,而103.33km 高度处比平均值增加的幅度达到41%,即峰值以下区域发生较大幅度变化;第861天NO 剖面分布恢复到正常水平.总体上来说地磁活动对NO 日变化作用非常明显.

图11 两次事件期间NO 数密度高度剖面分布Fig.11 Same as Fig.10,but for altitude profiles of NO

4 结 论

本文使用SNOE 卫星观测的935 天NO 密度日均值数据,研究了太阳和地磁活动对磁赤道地区低热层NO 密度的影响,得出了以下结论:

(1)NO 密度存在明显的高度分布特征,从96.67km开始增加,大约在105~110km 高度达到最大,随着高度的继续增加而减小;NO 还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一般是夏季数值最大,冬季次之,两个分季最小,在100km 以上区域更加明显;2000年1月份133.33km、150.0km 的NO 密度甚至高于夏季,即“冬季异常”现象.

(2)NO密度峰值大小变化范围约为(0.5~1.5)×108mol/cm3,且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即夏季最高,冬季次之,春秋分季最小,季节变化幅度达到了1.7;峰值高度基本分布在107km 和113km 高度处,平均值约为107km,冬季最大值位置主要位于113km,且峰值高度分布特征不随太阳活动而变化.

(3)太阳软X射线与NO日均值相关性在130~150km 高度范围内相关系数最大值所对应的延迟时间均为0,106.67~126.67km 高度范围内相关系数最大值所对应的延迟时间均为-1,103.33km以下高度最佳延迟时间为2天;相关系数最大值为0.7531,位于113.33km 高度处;地磁活动与NO 日均值相关系数小于太阳软X射线;136.67km高度以上区域相关系数最大值的延迟时间为0,113.67~133.67km 高度区域最佳延迟时间为1天,110km以下为2天;相关系数最大值为0.3287,对应高度为123.33km,滞后1天时间.(4)太阳活动长期变化可以引起NO 密度出现相应的长期变化,并且中尺度的时间变化(27天左右)也控制NO 密度产生相同的周期变化;太阳软X射线与NO 密度的统计关系在不同高度和季节呈现“线性”、“饱和”和“放大”结果,且夏季期间相同高度两者的相关性大小高于平均值,更高于其它季节的.总的来看,从长期变化趋势和中期变化尺度上说,太阳活动对磁赤道地区低热层NO 密度的影响远大于地磁活动,但地磁活动对NO 短期变化作用非常明显.

致 谢 感谢NSSDC提供的NO 密度和太阳软X射线数据,以及SPIDR 提供的地磁Ap指数数据.

(References)

[1] Cravens T E,Stewart A I.Global morphology of nitric oxide in the lower E region.JournalofGeophysicalResearch,1978,83(A6):2446-2452.

[2] Barth C A,Rusch D W,Stewart A I.The UV nitric-oxide experiment for Atmosphere Explorer.RadioScience,1973,8(4):379-385.

[3] Barth C A,Tobiska W K,Siskind D E,et al.Solar-terrestrial coupling:Low-latitude Thermospheric Nitric Oxide.Geophysical ResearchLetters,1988,15(1):92-94.

[4] Barth C A. Nitric oxide in the lower thermosphere.PlanetaryandSpaceScience,1992,40(2-3):315-336.

[5] Barth C A.Reference models for thermospheric nitric oxide.AdvancesinSpaceResearch,1990,10(6):103-115.

[6] Barth C A,Bailey S M,Solomon S C.Solar-terrestrial coupling:Solar soft x-rays and thermospheric nitric oxide.GeophysicalResearchLetters,1999,26(9):1251-1254.

[7] Barth C A,Mankoff K D,Bailey S M,et al.Global observations of nitric oxide in the thermosphere.Journalof GeophysicalResearch,2003,108(A1):1027,doi:10.1029/2002JA009458.

[8] Barth C A,Lu G,Roble R G.Joule heating and nitric oxide in the thermosphere.JournalofGeophysicalResearch,2009,114(A5):A05301,doi:10.1029/2008JA013765.

[9] Barth C A.Joule heating and nitric oxide in the thermosphere,2.JournalofGeophysicalResearch,2010,115:A10305,doi:10.1029/2010JA015565.

[10] Sætre C,Stadsnes J,Nesse H,et al.Energetic electron precipitation and the NO abundance in the upper atmosphere:A direct comparison during ageomagnetic storm.Journalof GeophysicalResearch,2004,109:A09302,doi:10.1029/2004JA010485.

[11] Solomon S C,Barth C A,Bailey S M.Auroral production of nitric oxide measured by the SNOE satellite.Geophysical ResearchLetters,1999,26(9):1259-1262.

[12] Lu G,Mlynczak M G,Hunt L A,et al.On the relationship of Joule heating and nitric oxide radiative cooling in the thermosphere.JournalofGeophysicalResearch,2010,115:A05306,doi:10.1029/2009JA014662.

[13] Fang H X, Weng L B,Sheng Z. Variations in the thermosphere and ionosphere response to the 17-20 April 2002 geomagnetic storms.AdvancesinSpaceResearch,2012,49(10),1529-1536,doi:10.1016/j.asr.2012.02.024.

[14] 翁利斌,方涵先,季春华等.基于卫星加速度数据反演的热层大气密度与NRLMSISE-00模式结果的比较研究.空间科学学报,2012,32(5):713-719.

Weng L B,Fang H X,Ji C H,et al.Comparison between the CHAMP/STAR derived thermospheric density and the NRLMSISE-00model.ChineseJournalofSpaceScience(in Chinese),2012,32(5):713-719.

[15] 牛俊,方涵先,翁利斌.太阳活动与热层大气密度的相关性研究.空间科学学报,2013,待刊.

Niu J,Fang H X,Weng L B.Correlations between solar activity and thermospheric density.ChineseJournalofSpace Science(in Chinese),2013,in press.

[16] Bailey S M,Woods T N,Barth C A,et al.Measurements of the solar soft X-ray irradiance by the Student Nitric Oxide Explorer:First analysis and underflight calibrations.Journal ofGeophysicalResearch,2000,105(A12):27179-27193.

[17] Solomon S C,Barth C A,Axelrad P,et al.The student nitric oxide explorer.Proc.SPIEInt.Soc.Opt.Eng.,1996,2810,121-132.

[18] Shindell D,Rind D,Balachandran N,et al.Solar cycle variability,ozone,and climate.Science,1999,284(5412):305-308.

[19] Webb D F,Howard R A.The solar cycle variation of coronal mass ejections and the solar wind mass flux.Journalof GeophysicalResearch,1994,99(A3):4201-4220.

[20] Siskind D E,Barth C A,Russell J M III.A climatology of nitric oxide in the mesosphere and thermosphere.Advances inSpaceResearch,1998,21(10):1353-1362.

[21] Siskind D E,Barth C A,Cleary D D.The possible effect of solar soft X-rays on thermospheric nitric oxide.Journalof GeophysicalResearch,1990,95(A4):4311-4317.

[22] Siskind D E,Barth C A,Roble R G.The response of thermospheric nitric oxide to an auroral storm:1.Low and middle latitudes.JournalofGeophysicalResearch,1989,94(A12):16885-16898,doi:10.1029/JA094iA12p16885.

[23] Siskind D E,Barth C A,Evans D S,et al.The response of thermospheric nitric oxide to an auroral storm,2.Auroral latitudes.JournalofGeophysicalResearch,1989,94(A12):16899-16911.

[24] Crowley G,Ridley A,Winningham D,et al.Nitric oxide variations in the mesopshere and lower thermosphere during the November 1993storm period.JournalofGeophysical Research,1998,103(A11):26395-26407.

[25] 翁利斌,方涵先,张阳等.Athens地区电离层TEC、NmF2以及板厚.地球物理学报,2012,55(11):3558-3567.

Weng L B,Fang H X,Zhang Y,et al.Ionospheric TEC,NmF2and slab thickness over the Athens region.ChineseJ.Geophys.(in Chinese),2012,55(11):3558-3567.

[26] Liu L B,Wan W X,Chen Y D,et al.Solar activity effects of the ionosphere:A brief review.ChineseScienceBulletin,2011,56(12):1202-1211,doi:10.1007/s11434-010-4226-9.

[27] Liu L,Wan W,Yue X,et al.The dependence of plasma density in the topside ionosphere on the solar activity level.AnnalsofGeophysics,2007,25(6):1337-1343.

猜你喜欢

太阳活动延迟时间射线
第24太阳活动周中国地区电离层闪烁统计特性研究
第23和24太阳活动周高纬地磁感应电流分布特性
二氧化碳对乙烷燃烧着火延迟时间的影响
“直线、射线、线段”检测题
LTE 系统下行链路FDRX 节能机制研究
基于分层COX模型的跟驰反应延迟时间生存分析
『直线、射线、线段』检测题
赤石脂X-射线衍射指纹图谱
延迟时间对气辅注射成型气体穿透行为影响的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
γ射线辐照改性聚丙烯的流变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