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籽蜂幼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的研究
2013-04-04刘长月王春华
刘长月,赵 莉*,王春华,张 泉
(1.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新疆草地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乌鲁木齐 830052;2.新疆蝗虫鼠害测报防治站,乌鲁木齐 830001)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是世界上栽培最早、分布面积最大的一种多年生优良豆科牧草 (张娜等,2011),是我国草食畜禽和奶牛饲养业的主要饲草,是工业饲料的主要原料和改良农业生态环境的优良草种 (张晓霞等,2010)。苜蓿的作用和地位不断加强,这样就需要大量的优良苜蓿种子。然而,在苜蓿种子的生产过程中,却遭受着苜蓿籽蜂Bruchophagus roddi(Gussakovsky)的严重危害。苜蓿籽蜂在国内主要分布于甘肃、宁夏、新疆、内蒙古等省,是重要的植物检疫对象。主要以幼虫蛀食种子的种仁,轻者使种子不能发芽,重者将种子食成空壳,严重危害苜蓿种子产量和品质。目前,关于苜蓿籽蜂国内外对其生物学特性 (张学祖,1961;StrongandBacon,1963;Prashar,1984;Kamm,1990)、幼虫虫龄划分(刘长月等,2011)及处理苜蓿种子防治籽蜂 (鲁挺等,1986)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但对其空间分布型的研究尚未见报导。空间分布型是昆虫种群的重要属性之一,它揭示种群个体某一时刻的行为习性和环境因子间的相互影响。因此,了解苜蓿籽蜂幼虫在苜蓿种子田内的分布规律,不仅在昆虫生态学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抽样技术及预测预报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方法
在呼图壁种牛场生态站苜蓿种子田籽蜂幼虫发生期进行调查。随机选取5块样地,每样地随机选取150个样点,每样点调查15个苜蓿种荚。共计11250个种荚,统计苜蓿籽蜂幼虫的数量。
1.2 空间分布型的测定方法 (牟吉元等,1997)
1.2.1 聚集度指标检验
以样本为单位统计平均虫口数 (m)及方差(S2),选用以下5种聚集度指标进行分析:
(1)Davaid和Moore(1954)的丛生指标 (I):
当I﹤0时为均匀分布,当I﹥0时为聚集分布,当I=0时为随机分布。
(2)Kuno(1968)指标 (Ca):
当Ca﹤0时为均匀分布,当Ca﹥0时为聚集分布,当Ca=0时为随机分布。
(3)负二项分布指标(K):
K﹤0时为均匀分布,K→+∞时为随机分布,K﹥0时为聚集分布。
(4)扩散系数 (C):
当C﹥1时为聚集分布,当C=1时为随机分布,当C﹤1时为均匀分布。
(5)平均拥挤度(m*)及Lloyd(1967)(m*/m):
当m*/m﹥1时为聚集分布,m*/m﹤1时为均匀分布,m*/m=1时为随机分布。
1.2.2 线性回归方程检验
(1)Iwao's(1968,1971,1972)提出的m*-m线性模型:m*=α+βm
α说明分布的性质,即分布的基本成分按大小分布的平均拥挤度,当α=0时,分布的基本成分是单个个体;α﹥0时,个体间相互吸引,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α﹤0时,个体间相互排斥;β说明基本成分的空间分布图式:当β=1时为随机分布,β﹤1时为均匀分布,β﹥1时为聚集分布。
(2)Toylar(1961,1965)幂法则:
a为取样统计因素;b为聚集度对密度依赖性尺度,若:b﹥1为聚集分布;b=1为随机分布;b=0为均匀分布。
1.2.3 聚集原因分析
根据Blackitht(1961)提出的聚集均数 (λ):,来判断聚集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其中,m为平均密度,K为负二项分布参数,r为自由度等于2K的χ2的分布函数 (α=0.5显著水平)。当λ<2时,昆虫的聚集是由环境条件引起的;当λ≥2时,昆虫的聚集是由昆虫行为或环境条件引起的。
1.2.4 频次分布测定 (陈合明,1990)
将每处理调查的幼虫数列成频次分布表,求出理论频次,根据卡方检验确定其空间分布型。
1.3 理论抽样数的确定
根据Iwao方法,以m*-m直线回归中的α和β值,计算出给定允许误差 (D)时的不同密度水平下最适理论抽样数的公式为:
2 结果与分析
2.1 空间分布型的测定结果
2.1.1 聚集度指标检验结果
通过对苜蓿籽蜂幼虫在田间的分布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苜蓿籽蜂幼虫的各项聚集度指标 (见表1),苜蓿籽蜂幼虫的各项聚集度指标结果显示:扩散系数 C>1,负二项分布指标K>0,Kuno指标 Ca>0,丛生指标 I>0,以及m*/m>1。均符合聚集分布,由此得出,苜蓿籽蜂幼虫在田间呈聚集分布。
表1 苜蓿籽蜂幼虫各项聚集度指标Table 1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every aggregated index to alfalfa seed chalcids larvae
2.1.2 线性回归方程检验结果
2.1.2.1 Iwao的m*-m回归分析法
根据田间调查统计结果,平均拥挤度 (m*)和平均虫口数 (m)的直线回归方程:m*=-0.4167+1.3370m(r=0.9855)(见图1),α=-0.4167﹤0,说明在聚集分布的情况下,苜蓿籽蜂幼虫个体间是相互排斥的;β=1.3370﹥1,说明其基本成分的空间分布格局呈聚集分布。
图1 籽蜂幼虫m*-m回归方程Fig.1 The m*-m regression equation of the alfalfa seed chalcids larvae
2.1.2.2 Taylor幂法则
根据田间调查统计结果,做出方差 (s2)和平均虫口数 (m)的对数回归方程:lgs2=-53.4410+38.3350lgm(r=0.9618),由关系式可看出,b=38.3350,远大于1,说明籽蜂幼虫种群在一切密度下都是聚集的,聚集强度随着种群密度的升高而增加。
2.1.3 聚集原因分析结果
由表1知,λ值:5.2473<λ<7.7260,均大于2,说明籽蜂幼虫的聚集是由昆虫行为或环境条件引起的。
2.1.4 频次分布测定
由调查结果可知,苜蓿籽蜂幼虫在田间呈聚集分布,根据实验结果,拟合负二项理论模型(郑伯平等,2010),求出苜蓿籽蜂幼虫在田间分布的理论频次。通过理论频次计算出苜蓿籽蜂幼虫分布的卡方值,通过查卡方值表得出其理论卡方值 (见表2)。由表2可看出,各项 χ2值均远小于χ20.05,说明苜蓿籽蜂幼虫在田间呈负二项分布。
表2 籽蜂幼虫田间分布卡方检验结果Table 2 The alfalfa seed chalcids larva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x2test
2.2 理论抽样数的确定
通过Iwao回归分析法得出m*与m之间的回归关系,并根据其结果,利用模型:+(β-1)]来确定最适理论抽样数。其中t取1,D取0.1,0.2,0.3,籽蜂幼虫的理论抽样数模型分别为:N=(0.5833/m+2.3370)/D2。
由图2可知,在允许误差D=0.1,抽样平均虫口密度为0.5头/15个种荚时,籽蜂幼虫的最适理论抽样数为150.4个种荚;当平均虫口密度为1头/15个种荚时,最适理论抽样数为92个种荚;当平均虫口密度为10头/15个种荚时,最适理论抽样数为39.5个种荚。在允许误差D=0.2,平均虫口密度为0.5头/15个种荚时,籽蜂幼虫的最适理论抽样数为37.6个种荚;在允许误差D=0.3,平均虫口密度为0.5头/15个种荚时,籽蜂幼虫的最适理论抽样数为16.7个种荚。
由此可见,当平均虫口密度不变时,随着允许误差的增大,最适理论抽样数逐渐减小;当允许误差不变时,随着平均虫口密度的增大,最适理论抽样数也在逐渐减小。当种群密度上升到一定数量时,由于生存空间的限制,种群数量达到环境的最大容量,抽样数量也趋于稳定。
图2 籽蜂幼虫最适理论抽样数Fig.2 The most suitable number of theoretical sampling of the alfalfa seed chalcids larvae
3 结论与讨论
由丛生指标 (I)、Kuno指标 (Ca)、负二项分布指标 (K)、扩散系数 (C)、及Lloyd(m*/m)等各项聚集度指标检验表明,苜蓿籽蜂幼虫在田间均呈聚集分布。通过 Iwao的 m*-m回归、Taylor幂法则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苜蓿籽蜂幼虫个体间相互排斥,其基本成分呈聚集分布,且其种群在一切密度下都是聚集的,聚集强度随着种群密度的升高而增加。
根据Blackitht提出的聚集均值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苜蓿籽蜂幼虫的聚集是昆虫行为或环境条件引起的,如气候、苜蓿长势,等等,也可能与当时的虫口密度有关。将实验结果拟合负二项理论模型,进行卡方检验,结果表明苜蓿籽蜂幼虫在田间呈负二项分布。
由Iwao的理论抽样数模型计算出苜蓿籽蜂幼虫的理论抽样数,结果显示,在同一虫口密度下,允许误差不同,其最适抽样数差距较大;在相同的允许误差下,虫口密度不同,其最适抽样数差距也较大,故在实际调查中,应根据人力与时间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允许误差。
苜蓿籽蜂在呼图壁地区为害较为严重,苜蓿种子平均被害率为21.65%,重者达32.68%,可见种子害虫的为害之重。因此,苜蓿籽蜂幼虫空间分布型的确定,对于掌握幼虫在田间的分布规律,以及对其抽样技术的研究,均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本文给出了不同虫口密度下的最适理论抽样数,为田间监测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References)
Cheng HM,1990.The Entomology General Introduction Experiment Guide.Beijing:Beijing Agriculture University Press.124-128.[陈合明,1990.昆虫学通论实验指导.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24-128]
Kamm JA,1990.Control of olfactory-induced behavior in alfalfa seed chalcid(Hymenoptera:Eurytomidae)by celestial light.Chem.Ecol.,16:291-300.
Liu CY,Zhao L,Xue P,2011.Preliminary study on larval instars of the alfalfa seed chalcids,Bruchophagus roddi(Gussakovsky).Plant Quarantine,25(6):16-18.[刘长月,赵莉,薛鹏,2011.苜蓿籽蜂幼虫龄期的初步研究.植物检疫,25(6):16-18]
Lu T,Cao ZZ,1986.Preliminary studies on dry heat treatment to legume seeds of alfalfa seed chalcids control.Pratacultural Science,3(1):26-28.[鲁挺,曹致中,1986.干热处理豆科牧草种子防治苜蓿籽蜂的初步研究.草业科学,3(1):26-28]
Mou JY,Xu HF,Li HG,1997.Insect Ecology and Agricultural Pest Forecasting.Beijing:China Agriculture Press.82-86.[牟吉元,徐洪富,李火苟,1997.昆虫生态与农业害虫预测预报.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82-86]
Prashar HK,1984.Studies on the biological of Bruchophagus roddi.Agriculture Science,54:935-940.
Strong FE,Bacon OC,Russell JR,1963.Flight habits of the alfalfa seed chalcid,Bruchophagus roddi Guss. (Hymenoptera:Eurytomidae).Hilgardia,35:1-12.
Zhang N,Liu CY,Wu YX,2011.Cold hardiness of Hypera postica.Pratacultural Science,28(3):459-463.[张娜,刘长月,武云霞,2011.苜蓿叶象甲的耐寒性研究.草业科学,28(3):459 -463]
Zhang XX,Gao YG,Yan XB,2010.Research progress on heat resistance ident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in alfalfa.Pratacultural Science,27(2):113-118.[张晓霞,高永革,严学兵,2010.紫花苜蓿抗热性鉴定与评价的研究进展.草业科学,27(2):113 -118]
Zhang XZ,1961.Preliminary study on alfalfa seed chalcids.Xin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9:346-348.[张学祖,1961.苜蓿籽蜂的初步研究.新疆农业科学,9:346-348]
Zheng BP, ZhengCY, GuSD,2010. Thechangesofspatial distribution of 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 during the Trifolium repens'growing season.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tomology,32(1):1-5.[郑伯平,郑长英,顾松东,2010.白三叶草生长期西花蓟马的空间分布型变化.环境昆虫学报,3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