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的疗效比较
2013-04-04宋生彪山西省大同新和医院山西大同037000
宋生彪 (山西省大同新和医院,山西 大同 037000)
疝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是由于腹壁薄弱或损缺而造成腹腔内组织或器官突出于体表的一种疾病。外科治疗疝的最新方法是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过程中对患者疝周组织进行无张力缝合,可有效避免传统手术方法对腹部正常解剖结构的干扰[1]。近年来,无张力修补术已发展了多种术式,临床上也被广泛地使用。本组将我院96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8例)与对照组(48例)分别给予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的疝修补术治疗后,两组对比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观察组48例患者中,男35例,女13例;年龄32~70岁,平均(42.81±11.54)岁;患者均为原发性疝,其中斜疝37例,直疝8例,复合疝3例。对照组48例患者中,男33例,女15例;年龄31~71岁,平均(43.11±10.48)岁;患者均为原发性疝,其中斜疝35例,直疝11例,复合疝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与病情等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观察组(无张力疝修补术)方法:采取连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常规办法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腱膜,分离暴露精索,于精索内上方找出疝囊,钝性剥离达到疝囊颈部,若为小疝囊则不作切开,直接将疝囊通过内环口翻入腹腔。若疝囊较大,可采取疝囊横断,远端不作处理,近端分离后结扎,将大疝囊转成“小疝囊”,之后再将“小疝囊”内翻推至内环口送至腹腔,疝环充填物尖端朝上,从疝环处塞入,充填物外瓣边缘和腹横筋膜平行,周边缝合2至3针固定。游离精索,在精索后平铺网状补片,将整个腹股沟管后壁覆盖,四周固定,其外方和腹股沟韧带缝合,下方与耻骨区腱膜组织缝合,待缝合腹外斜肌腱膜后,可关闭切口。
对照组(传统疝修补术)方法:采取连续硬膜外麻醉或者局部麻醉,取常规疝切口并切开皮肤皮下组织与腹外斜肌腱膜,切开提睾肌暴露疝囊,采用Bassini法或者Mcvay法,高位结扎疝囊后加强对腹股沟管后壁的修补[2]。待缝合腹外斜肌腱膜后,可关闭切口,术后伤口常规压沙袋4~6 h,6 h后可下床进行活动,常规使用抗生素5 d。
1.3 观察数据:96例患者均术后随访半年,对比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后镇痛药使用率以及术后复发率的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1或者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研究对象的96例腹股沟疝患者均于伤口复合后出院,两个小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后镇痛药使用率和术后复发率之间的比较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结果比较
3 讨论
腹股沟疝属外科常见病之一,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不足之处为:①手术方式在修补过程中存在张力;②术后肠有牵扯感、出现疼痛现象;③不能在较短之间内恢复正常生活与劳动。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复发率较高,有时可达到10%以上。此外,张力过大也可能导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的增加,因为由于组织的退变,致使局部纤维组织合成减少而分解增加,造成抗张力减弱进而使腱膜韧带撕裂,形成新的缺损,导致疝复发;另外,采用传统方式修补后留有大量线结也是导致术后并发症的重要原因。
无张力疝修补术最早于1989年开展与推广,其主要利用聚丙烯单丝编织成的网状锥形疝环充填物及成型补片进行无张力修补来治疗腹股沟疝。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使用合成材料对比以往更具有稳定性、抗压力性与组织相容性好等特点,无排异反应且不可吸收,更具有抗感染能力,这些都满足无张力疝修补术的需要。另外,疝充填物为圆锥形,塞入内环后致疝囊突入直至腹腔,可有效对抗腹压,进一步降低了腹股沟疝的复发风险。
总之,无张力疝修补术设计科学合理,符合人体正常腹股沟管的解剖和生理,对比传统疝修补术,具有手术操作简单、缩短了住院时间,术后恢复快与术后复发率较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1] 吕巡奎.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对照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33):134.
[2] 张浩军.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的疗效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2,21(3):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