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院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调查*
2013-04-03陈蒙蒙
李 勇 陈蒙蒙
主观幸福感(SWB)是指个体依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整体评价,它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1-3]。主观幸福感有3个特点:主观性、相对稳定性和整体性[4-5]。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越多地从关注外在生活质量转向对自身内在需求的关注,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大学生正处于一个内心冲突和矛盾叠加的年龄阶段,这一阶段又是个体人生观和价值观定型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幸福感状态对于他们的成长成才意义重大。近年来不乏有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并且开始细化到诸如医学类院校大学生、师范院校大学生、军校大学生等各类亚群体的主观幸福感现状与特点研究。综观以往有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以农林院校大学生为对象的研究还很少见。当前,随着国家对农业生产和环境问题的高度重视,农林院校的发展势头非常好,无论是在政策倾斜上还是在项目投入和扶持上,都体现出农林类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受传统思想影响,很多农林院校大学生的观念尚未较好转变,存在对专业不爱好、对未来就业担忧、对社会评价错误期望等问题,这可能会阻碍他们的顺利学习和健康成长,因此,有必要了解农林院校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发展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以图为帮助他们提高校园生活质量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浙江农林大学166名全日制在校本科生作为样本,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共发放问卷180份,有效问卷166份(92.2%)。其中男生68人,女生98人,平均年龄(21.3±0.72)岁。
1.2 方法 本次调查使用Fazio[6]编制、段建华[7]修订后的总体幸福感量表(GWB)。修订后的量表共有18个项目,共分为对健康的担心、精力、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松弛与紧张等6个纬度,各项目得分相加总分用来衡量个体的总体幸福感,得分越高,个体的主观幸福感越强。研究表明,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男性为0.91,女性为0.95,重测一致性为0.85,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能够作为衡量心理状态的指标之一[8],在国内大学生幸福感调查中也获得了较好的运用[9]。段建华用修订后的量表对362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得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全国常模男性为75分,女生为71分。
1.3 统计处理 所有问卷通过Excel录入之后导入SPSS 16.0软件,采用t检验与F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2 结 果
2.1 农林院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总体水平 统计发现,所调查样本总体幸福感平均分不到70分(68.6±6.3),而段建华研究报告全国常模得分男生75,女生71,为进一步研究样本得分与常模的差异,我们以71分作为参考值,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见表1),可以看出,样本均值(68.6±6.3)与全国常模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4.90,P<0.001),所调查农林院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显著低于全国大学生平均水平。
表1 单样本t检验(参考值=71,n=165)
2.2 不同学生群体主观幸福感差异分析 对不同学生群体主观幸福感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见表2)和方差分析(见表3),结果显示,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类别及不同生源地学生之间主观幸福感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学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43,P<0.05),独生子女主观幸福感高于非独生子女;专业为第一志愿与非第一志愿专业学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2 不同学生群体主观幸福感得分t检验
表3 不同年级、专业间主观幸福感得分差异检验
3 讨 论
3.1 农林院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 本调查研究表明,农林院校大学生总体上来说主观幸福感较低,并且显著低于全国常模水平,该结果是令人担忧的。而不同性别和生源地学生的幸福感无显著差异,这与卞小华[10]、朱国文等[11]的研究结果一致。这与我们传统地认为城镇人口具有较为优越的生活、教育条件,较农村人口幸福感水平较高,是不一致的,相反,城市大学生在较为优越的条件下,对大学的期待和新鲜感可能不如农村大学生,而农村大学生对大学充满了憧憬、向往与好奇,这些都在提升他们对生活的满意度进而对他们的幸福感产生积极促进的作用。有研究表明,居住在城市尤其是繁华商业街的青少年的幸福感与生活满意度不如郊区的青少年高[12]。同时,不论是在生活,还是教育、工作上,城市大学生的竞争都大于农村大学生;再加上近几年,城市里的噪音、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人口众多等问题尤其突出,从而降低了家庭来源于城市的农林院校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这与李银萍[13]、何瑛[14]等的研究结果也一致。但是,考虑到文、理科生在性格上的差异和学科性质对人知识、思维方式的影响,并且不同年级的学习目标和对学科的认识的差异,不同专业与年级的主观幸福感还有更多的内容待进一步调查。另外,本调查结果显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主观幸福感水平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独生子女主观幸福感水平要高于非独生子女,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复杂的,一方面,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相比,从小来自家庭的关爱更多,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挫折可能较少,而非独生子女往往会体验到更多的挫折,尤其是来自情感关爱上,家庭经济状况给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当然,两者的差异也可能受学校类别及专业设置影响,如前文所述,农林院校专业面临很多发展上的瓶颈,比如社会认可度等问题,而非独生子女在同辈中的相互比较是存在的,心理落差也是难免的。
3.2 提高农林院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有关策略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其归根结底与大学生幸福感的缺失有关,幸福感是心理健康标准的一个重要指标。根据黄希庭和郑涌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表明,幸福感强的人有4项共同点:高自尊、强烈的控制感、乐观和良好的社会支持[15]。针对这4项共同点结合农林院校大学生的特点,我们可从以下方面提高这一群体的主观幸福感。首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校应当结合学校特色,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和学习的机会,在不断地实现自我价值中体会幸福感;学生应当归正对自我的认识,结合自身优势,树立人生目标,制定阶段性目标,并不断努力。多关注积极面,树立励志榜样,从名人的励志事件中寻求力量,都是不错的方法。其次,正确归因以增强控制感,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韦纳的动机归因理论,把失败归因于主观因素会使人感到内疚和无助,把成功归因于客观因素,不利于个人成就动机的提高。因此,大学生在归因时,要努力避免这两种错误的归因模式,对自己的成败进行客观、冷静的分析,逐渐培养自己的控制感,摆脱无助感[16]。再次,营造积极的自我概念,对自我有一个正确、正面的认识和评估,并以肯定的态度接纳自己的好与坏;懂得欣赏和悦纳自己,用发现美的眼睛去对待生活并且感恩;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成功可以增强人的自我效能感、价值感,提高自信心。最后,积极乐观地应对挫折,根据自身情况树立适当的自我期望,经常自我分析、反省与自我激励,及时进行自我疏导和宣泄,并且增强承受挫折、化解冲突的能力。
[1] 梁长岁,包乌云.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三个相关因素的调查与分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3):197-199
[2] Diener E.Subjective well-being[J].Psychology Bulletin,1984,95(3):542-575
[3] Diener E,Suh E,Oishi S.Recent findings on subjectiv e well-being[J].Indian J Clin Psychol 1997,24(1):25-41
[4] 吴明霞.30年来西方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理论发展[J].心理学动态,2000,8(4):23-28
[5] DienerE.Assessingsubjective well-being:Progress and opportunities[J].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1994,31:103-157
[6]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83-86
[7] 段建华.总体幸福感量表在我国大学生中的试用结果与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卫生杂志,1996,4(1):56-57
[8] Greenspoon P J,Saklofske D H.Toward an integration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psychopathology[J].2001,51(1):81-108
[9] 姜永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测量研究[J].心理科学,2007,30(6):1460-1462
[10] 卞小华,费昕.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述评[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23(1):85-88
[11] 朱国文,蒋关军.我国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26(3):66-70
[12] 周翠金,王洪札,周涛峰.贵州省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3(3):44-47
[13] 李银萍,庞庆军.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社会学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1):68-71
[14] 何瑛.重庆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J].重庆师专学报,2000,19(2):35-38
[15] 黄希庭,郑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98-201
[16] 陈国荣.成功力场◦学生心理健康自助[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5:198-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