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探析

2013-04-02朱咸影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24期
关键词:大众化应用型理论

朱咸影

(滁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安徽滁州239000)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探析

朱咸影

(滁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安徽滁州239000)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意义重大,不仅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还有利于“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实施.本文从培养定位市场化、培养课程实践化、培养渠道多样化和培养对象能力化、培养心理健康化五个方面探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以期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的探索做出贡献.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社会实践

随着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加速发展,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日渐凸显,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应用能力,增强其竞争能力;如何增强大学生的应用性,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好服务,成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需要探讨的问题.本文从探析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和特点入手,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进行探讨,以期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有更深入的解答和更全面的诠释.

1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意义重大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中的某种标准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式,以知识发展和工作需求的技术为逻辑体系,注重掌握一定的学科知识和技术,为培养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进行某项社会化的操作运用的教育模式,其具体内涵是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1.1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

在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的分类培养下,应用型人才分为科研理论研究人才和一线技术操作人才,不同的分工,让地方人才组成的机构更加优化、更加科学、更加合理.这样能够为地方文化建设提供大量的理论研究人才,发挥本地的文化优势,进行文化建设方面的理论研究.理论型应用人才为弘扬本地特色文化,复活民族文化的生命,保存中华名族珍贵的文化,使之大放异彩而意义重大.而地方文化研究在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精神支持的同时,应用型操作人才还为地方经济的生产、管理、服务培养了高素质的一线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为扩展地方经济发展的领域,提高地方产品的质量,提升地方服务的水平提供了大量的人才支持.

1.2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

面对21世纪经济社会高速发展需要和新的入学人口高峰的到来,高等院校的招生不断扩大,从而高等教育大众化开始了教育发展的新方向.而高等教育大众化培养人才的任务和理念,则主要由高等院校来实现.地市及所辖县市人口占我国城市人口的大多数,地方院校充当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各大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行,“将大大提高地市、县市和广大农村人口接受高等教育比例,既有利于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的进程,也有利于缩小城乡高等教育的差别.”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探索与实行,促进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发展.

1.3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实施

以人为本是一种价值取向,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发展,激发大学生学习和社会实践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伴随着扩招,入学大学生的性格、兴趣、专长、能力日趋多样化,而就业的质量也日益成为大学生努力的目标.从学生的特长来说,有的善于动手操作,也有的善于理论研究.高校在探索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上,致力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在一定程度上尊重了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推动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推广和实现.

2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以理论学习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重点、以服务学生为宗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定位、培养课程、培养对象、培养渠道和心理健康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特点.

2.1 培养定位市场化

高校相当于人才培养的生产线,而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则是高校输出的产品,市场需求则是产品生产应该遵循的导向.人才培养的定位是高等院校培养人才的前提,定位是否恰当影响着大学生培养的质量.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的问题,是关系到社会、家庭、学校和谐的问题.为增强大学生的社会竞争力,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人才培养定位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只有符合了市场发展的需要,才能够为地方或区域的经济建设、产业和技术结构调整、文化和知识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2.2 培养课程实践化

“人才培养模式是教学资源配置方式和教学条件组合形式,同样的教师、同样的教学条件、同样的学生,通过不同的培养模式所造就的人才,在质量规格上会有较大差异”.实践教学是大学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是增强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保障,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要求高校重视实践课程环节,让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高度结合,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使应用型大学生符合基层和职业性的要求.实践课程的设置,要求高校根据各专业人才需求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将社会实践活动与第一课堂有机结合,积极拓展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确保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2.3 培养渠道多样化

“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指一定教育机构或教育工作者群体普遍认同和遵从的关于人才培养活动的实践规范和基本样式”.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培养的应用型人才要求是综合素质能力强,知识面丰富,因此在培养渠道上要求多样化和多层次化.这就要求大学生在完成基础学习后要参与一定的社会企业或者组织的实践,将理论学习与专业实习结合,利用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再回到课堂进行理论学习的提高,进一步深化对理论和实践的认识.应用型人才培养院校需要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最大限度地提供专业实践机会.为实现这个目标,高校就要重视开发多种类型的社会实践场所和专业实习基地,促进高校与企业、社区的合作,在优化人才空间的基础上,促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2.4 培养对象能力化

以市场为定位、实践培养为重点,多渠道的进行培养人才的目标,就是培养高素质的、综合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人才.既然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需要面向市场的筛选,那么人才的质量就需要经得住市场的考验,能力则是经受市场考验的重要保证.因此,在培养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大学生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的锻炼和发展,也就是在实际工作中,要有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要有实际操作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及沟通能力,要有团队合作和协调的能力.

2.5 培养心理健康化

应用型人才能力化不仅要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进行专业性的针对培养,还要注重学生协调全面健康发展,使之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大学生,在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重视的一个方面.所谓健康,不是没有疾病,而是在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有一个协调的状态,使之能较好的、尽快地融入到社会之中去.这不仅要求学生要有经得起挫折的坚强心理,还要有在工作中勇于登高的创新思维,只有这样,才能在遇到挫折时不气馁,在遇到瓶颈时有突破.

通过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和特点的探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在高等教育创新理念的指导下,采用学习、实践和职业技术能力相结合的多渠道培养方式,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培养出以服务地方经济和文化为目标、以市场需要为定位、以能力发展为重点、能够较快适应社会、符合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复合人才.但是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的探讨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积极致力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并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记性积极研究和实践,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每个院校的师资、设备和学生的素质各异,因此,在制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理念的实现程度也大不相同.尤其是在专业设置和培养理念的限制下,文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实现方案的制定还不健全,有可能会在理论课程比例过大的情况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只是流于形式.这就需要高等院校在应用型人才教育理论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不断转化思路,制定更为完善、更为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

〔1〕龚怡祖.论大学人才培养模式[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9.

〔2〕石亚军.面向21世纪高等文科教育的改革与建设[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3〕魏所康.培养模式论——学生创新精神培养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4〕徐立勤.现状与发展——中德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5〕王根顺,李红英.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

〔6〕范秀娟.我国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和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0.

〔7〕王晰.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0.

G640

A

1673-260X(2013)12-0256-02

本文为滁州学院科研基金项目(2011sk001B)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大众化应用型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朗读者》: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大众化探索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