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态心理学思想看实现竞赛心理稳态的环境干预体系的研究
2013-04-02王斌
王 斌
(西安体育学院心理教研室,陕西西安710068)
从生态心理学思想看实现竞赛心理稳态的环境干预体系的研究
王 斌
(西安体育学院心理教研室,陕西西安710068)
根据生态心理学的环境导向思想,结合体育竞技中实现竞赛心理稳态的环境特点,通过采用文献资料、理论分析等方法进行归纳和分析,尝试提出建立实现竞赛心理稳态的环境干预理论和方法,主要有:虚拟环境想象训练系统和利用眼镜的环境干预,建议进一步引进和完善高新技术成果实践于运动心理训练的环境领域,推动体育运动的科学化发展.
生态心理学;竞赛心理;环境干预
1 研究目的
具有稳定心理素质的运动员,在体育比赛中有利于创造优异的成绩,而心理状态不稳定的运动员,就非常容易犯低级错误而被淘汰掉.因此,竞技训练中除了对运动员身体和技战术适应性训练外,加强对运动员赛前心理稳定性干预训练,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格式塔心理学家勒温在《心理生态学》中提出,心理学研究个体的行为需要首先分析环境因素为行为发生所提供的条件作用.[1]生态心理学家Barker认为,环境因素应被视为动态的高度结构化的客体与事件,这些客体与事件按其自身的动力模式决定个体的行为表现,因此,个体的行为以复杂的方式与它的外部背景相联系.根据生态心理学的这种环境导向思想,本研究结合体育竞技中实现竞赛心理稳态的环境特点,尝试提出建立实现竞赛心理稳态的环境干预理论和方法.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系列数据库中中国期刊网、中国优秀博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等查阅相关材料.
2.2 归纳法
2.3 理论分析法
3 研究结果
3.1 生态心理学的环境导向思想
3.1.1 生态心理学强调动态、现场、真实环境的研究
生态心理学的研究范式是研究在真实环境中人的心理和行为,在研究设计和研究方法上力求保持心理和行为发生的自然特性.而实验室研究心理和行为基本都是进行因果关系的变量设计,交互作用也多是两个或三个变量间的研究,无法实现生态心理学研究所突出强调的动态、现场、真实的自然特性.目前来看,心理学实验研究的生态效度的呼声越来越高,这也是非常符合生态心理学思想的理论倡导趋势的.[2]心理学家Gibson认为,考虑到实验室知觉研究的人为性,没有人能停留在研究设计的平面静止形式,因为真实的现实问题中个体看到的只能是视图上不断变化的动态连续体,是一种无限变化的形式.
3.1.2 生态心理学强调整体方法观
生态心理学研究的是自然知觉,允许被试转动头部产生周围视觉和四处走动产生的移动视觉,即没有限制视觉系统时的知觉.而Gibson生态光学的核心概念就是在某一观察点的周围的光线排列,这种光线排列表示着有不均匀的时空周围结构环绕观察者所占据的点,在这里,观察者占据的点也同样包含了观察者身体的信息.这种行为模式是行为背景的任一组成成分,如背景中的人以及物等都是它们交互作用后形成的整体的组成.
3.1.3 心理或行为是环境作用和环境干预的认知适应的结果
生态心理学强调环境因素的重要性,认为心理或行为是环境作用和环境干预的认知适应的结果.[3]在有关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环境心理学的一些理论,如环境唤醒理论、环境负荷理论、行为情境理论、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理论等,新的生态心理学的观点和概念也随之出现,例如,有关环境与人的行为的交互作用理论就提出位置认同、位置依赖、人与环境的适宜性、环境象征主义等新的概念,另外,也出现了防御性空间、环境潜意识、生态自我等新的观点.
3.2 运动环境的心理稳态分析
3.2.1 运动员进入赛前心理稳态模式的环境假设
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的心理稳定程度,主要反映在运动员对待比赛结果的起伏、比赛过程中的情绪性变化、复杂情况下的应变要求、遇到强大压力时的心理危机感等问题时始终表现出来的稳定的技术、战术、体能和智力,即有对问题可控的前导性心理干预体系的保证.运动员在比赛时,尤其是在争激烈的体育大赛中,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是至关重要的.[4]马腾斯提出运动员应激模式理论,认为运动员的心理不稳定因素首先是从环境刺激引起的,随后再通过运动员的认知策略影响他的唤醒水平,从而产生应激反应.该理论提示,针对运动员的赛前心理训练以及心理调控训练时,应该首先从控制环境因素入手,然后再采用认知技术和身体应激技术进行训练.
3.2.2 运动心理流畅情景迁移的重要性
在运动心理学的研究中,运动心理流畅状态是运动经验中影响运动员技战术水平发挥的重要心理状态问题.要实现在训练或比赛中某些时段内体验流畅状态,就必须重视训练和竞赛情景实现顺畅迁移的问题.[4]澳大利亚学者Jackson认为,运动心理流畅状态是一种应该服从于特殊运动情景的特殊心理状态流畅状态,表现为运动员的技能发挥与所要求的竞赛环境的挑战相符的特殊心理状态,是运动员忘我地投入到比赛情景中去的一种积极心理体验状态.另外,有研究发现,流畅现象通常发生在挑战性高的运动情景环境下,而且,不同的运动员个体在体验运动心理流畅过程中形成的规律有不同倾向,其中,心理特质中运动心理流畅体验水平高的运动员更加容易在激烈挑战的运动情景中体验心理流畅状态.
3.3 实现竞赛心理稳态的环境干预体系的模型与实践
根据生态心理学的环境导向思想以及马腾斯提出的运动员产生应激的模式理论,作者提出应建立实现竞赛心理稳态的环境干预理论和方法.
3.3.1 实现竞赛心理稳态的环境干预理论
3.3.1.1 环境干预
环境干预是通过改变和模拟设计人的行为环境背景,创造适应性行为的环境认知定向,从而形成环境条件对异常认知的干预,解决实现心理稳定状态的有效控制.虽然生态干预强调个体和他们所在的多元背景之间一致性的增长,但从生态心理学的角度看,环境干预需要考虑个体的自身特点,并不认为某一种心理认知策略的干预就会对环境背景中的所有个体都可以适用.环境干预的本质是力求使干预的环境情景的结构会随着每一个体的差别而会有所变化.
3.3.1.2 环境迁移
环境迁移是指当个体进入另外一个新的环境,个体所在的微系统发生的变化所引起的迁移问题.当运动员从训练情景环境进入竞赛情景环境中,个体就开始进入变迁过程并处于变化的情景环境中发挥角色作用,个体在相关微系统的适应过程往往因人而异,有的快一些,有的慢一些,有的易于适应,有的难于适应,而这其中的原因,与训练和竞赛环境不同所需要面对的环境迁移的因素和复杂程度有关,个体必须重新考察新角色和当前行为的期望和态度,重新建构、变化和组织他们的环境,环境变量和个体的变量会交互作用以塑造个体的行为,其中发挥功能作用的各种系统会影响个体特有的行为获得和保持.一旦环境迁移发生,个体将会进入较为自然的流畅状态,并最终实现运动心理流畅状态.
3.3.2 实现竞赛心理稳态的环境干预方法
3.3.2.1 虚拟环境想象训练系统
国外的研究开发人员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沉浸式体育仿真系统如头盔式三维立体显示器、立体眼镜、数据手套、立体声耳机等,使用者与虚拟环境中的对象物进行自然的交互操作,使用时能够完全产生身临其境感,并沉浸在虚拟运动环境中.其中体育仿真系统有虚拟篮球、虚拟高尔夫、虚拟滑板等运动虚拟生态训练系统.另外,Yang等人发明了基于虚拟直觉的交互式训练方法,其核心思想是一种被比喻为幽灵的沉浸式虚拟运动,称为“Just Follow Me”.在这种虚拟直觉训练过程中,训练者的运动可以被实时的从不同视点进行可视化,训练者的可视化图像就像是移出训练者身体的幽灵,从不同视点观察受训者的运动.以上这些技术和发明,为实现运动训练和竞赛情景的环境干预和环境迁移模拟训练提供了重要支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发虚拟环境想象训练系统为实现竞赛心理稳态的环境干预提供了可能.
3.3.2.2 利用眼镜的环境干预
视觉是人类感观认识的主导方式,运动员所接收的视觉生态信息的质量是影响其赛场表现的关键因素.目前,通过筛选出对运动影响显著的视觉生态因素并加以强化训练,进而提高运动员成绩已成为可能.基于运动和环境需要的角膜接触镜染色工艺是正在研究和发展中的高新技术,其产品将在运动场所的不同光照环境下能够减少眩光,提高视觉舒适性,并增强视生态可控功能.因此,针对体育运动的环境性因素发展专业性的角膜接触镜并通过对运动员的视生态功能强化训练进而提高其运动成绩已经逐渐成为现实.
4 研究结论与建议
4.1 生态心理学的环境导向思想认为,环境干预是通过改变和模拟设计人的行为环境背景,创造适应性行为的环境认知定向,从而形成环境条件对异常认知的干预,解决实现心理稳定状态的有效控制.
4.2 根据有关流畅体验的理论,运动情景迁移对于实现流畅心理意义重大,实现竞赛心理稳态的环境干预的目的就是要实现环境迁移.
4.3 结合现代科技实现竞赛心理稳态的环境干预方法可以有:虚拟环境想象训练系统、利用眼镜的环境干预以及虚拟手指操作稳定性训练系统等,建议进一步引进和完善高新技术成果实践于运动心理训练的环境领域,推动体育运动的科学化发展.
〔1〕刘婷,陈红兵.生态心理学研究述评[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2):83-85.
〔2〕肖志翔.生态心理学思想反思[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2(1):66-68.
〔3〕秦晓利,夏光.生态心理学的元理论解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6(1):43-46.
〔4〕常璞,马爱国.运动环境对运动员竞争意识影响的实验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20(6):88-90.
〔5〕孙敬.排球运动员流畅心理状态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10):1347-1348.
〔6〕符明秋,王洪.运动心理学领域流畅状态的研究进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0(1):49-52.
B845
A
1673-260X(2013)12-008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