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2013-04-02范智平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19期
关键词:基础课第二课堂应用型

范智平,李 进

(安徽科技学院 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安徽 凤阳 233100)

应用型本科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范智平,李 进

(安徽科技学院 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安徽 凤阳 233100)

本文从培养创新能力视角,探究应用型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通过对高校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具体措施,切实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应用型本科;实践;创新

“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不断实行自主创新、实践引领科技”是我国发展经济的重要方针.作为培养21世纪人才的高等院校,承载着培养实践创新型人才的重任.尤其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而言,如何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是其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对于电气工程专业而言,不断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是满足应用型社会市场需求的必然.高校解决毕业生就业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既懂管理,又会技术的创新型人才.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专业基础课投入力度的加大、第二课堂的引进等一些方法均可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1 加强专业基础课投入力度,不断提升实践创新能力

专业基础课是学生进入专业学习的敲门砖,是学生能否学好后续专业课的关键.专业基础课是学生知识体系“金字塔”的基座,基座的稳定度直接决定上层建筑的牢固性.专业基础课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包括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等,是专业课的基础理论支持.

专业基础课具备知识结构层次清晰,内容成熟,教材、参考书种类多等特点,这就要求专业基础课教师在授课的同时要不断地补充新鲜血液,将科技前沿信息、科技动态和企业新技术不断地补充到课程中,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信心.教师掌握科技发展动态,要求教师利用各种方式方法吸收新信息.同时,高校也要提供良好的交流平台,使教师能够与其他高校、企业等科技部门进行科技交流,提高自身的学术修养[1].

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其专业基础课包括:电路、模拟/数字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等,这些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从根本上掌握学习电气工程专业方面的基本方法和学习技巧,并且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为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打下基础[2].因此,加大对基础课程的投入力度,显得尤为必要,不断的将科技前沿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不断的加大实验室经费的投入力度,不断的引进企业实践人员为学生进行定期讲座,避免陈旧的课堂教学使学生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 加强第二课堂的建设,不断提升实践创新能力

第二课堂是相对于第一课堂的教学活动,与第一课堂相配合的一种新形式,是大学教育中的一种,是第一课堂的延伸与提升.积极在高校内部推行第二课堂,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可以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由于第一课堂存在授课形式、授课时间地点、授课内容等方面的限制,然而第二课堂相比较于第一课堂具有其独特性,在时间和空间上,第二课堂更具有灵动性.在授课内容上,第二课堂更具有创新性.因此,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而言,通过第二课堂的学习更能加强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3].

实践表明:积极健康的第二课堂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综合实践创新能力,而且能够潜移默化,点滴渗透的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和高尚的思想品质.第二课堂的建立,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促进了学生全面综合素质的提高.

第二课堂是学生吸收课外知识、增长见识,丰富实践经验、活跃思想,培养道德情操、塑造个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平台,第二课堂的建立有利于学生思想素质、健康人格的培养,更有利于学生综合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

把第二课堂教学纳入高等学校的教学计划中,并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提高教师第二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同时利用大学生校园文化加强校园浓厚的学术氛围,鼓励学生进行特色活动,建立灵活多样的大学第二课堂,不断培养学生积极创造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全面素质.

3 构造多维实践教学体系,不断提升实践创新能力

在高校,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主要手段之一.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实验室教学、校内外实习实训、企业锻炼、科技活动等,无论任何一种形式的实践教学都是以培养学生对事物全面的洞察和分析能力,面对问题能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多维实践教学体系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开展从专业到实践创新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创新能力,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主体灌输式教育教学方法,真正让学生在实践动手过程中掌握理论知识[4].同时,通过对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培训,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创新设计类实验,不断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4 构建导师制新模式,不断提升实践创新能力

高校的实验教学普遍是单一模式,教师同时指导几十个学生进行实验,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按照教师讲解内容做实验,导致部分学生课前不思考、上课实际不动手、课后抄袭其他同学实验结果和实验报告等现象,造成实验室资源浪费并达不到相应的实验效果.部分同学心理上存在专业理论课要学好,实验课可以放松的错误思想,对待实验课不认真.这种现象也是造成我国高校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差的根本原因之一[5].为了解决目前存在的实验课教学的种种弊端,可采取实验课导师制模式,一位导师同时指导几名学生,进行小班教学,以创新为目的,实验装置不再是以前安装好的,而是要求学生自己动手组装器件,同时导师讲解实验目的与原理及操作方法和使用仪器注意事项,并分配任务,要求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设计完成后,导师检查实验设计的可行性,若可行,允许学生继续进行实验,否则重新设计实验,几位导师同时带领同学组成几个小组,让学生动手实验,完成实验后比较实验效果,让学生积极思考分析实验结果产生差异的原因.通过导师制的方法,让学生完全依靠所学理论知识,并联系实际,在实验的过程中更深刻的理解掌握理论知识,此种方法的应用,不仅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培养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5 创建学科科研团队,不断提升实践创新能力

培养创新型人才不仅需要教会学生如何创新,更需要为学生创建一个良性的机制,使其成为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摇篮,以科技创新为目标,创建学科科研团队,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

通过选拔对科研感兴趣的同学组建科研团队,并明确团队成员的职责与任务,合理构建团队结构,选择一名有责任心、具有示范核心作用的同学担任团队领导人,同时选择有一定科研基础的同学参加科研团队,以带领团队上轨道、成规模的良性发展,并以以旧带新的科研模式,积极培养科研团队的中坚力量,通过团队之间相互合作,相互支持,不仅可以完成科研项目,同时也提升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6].

科研团队的建立始于1 4世纪,国外一些高校将最初的导师带头组建学生团队的科研团队形式加以发展形成一帮二带,与企业共赢发展的新模式.以学生兴趣为依托,构建科研团队兴趣小组,并逐渐成规模形成科研团队.以安徽科技学院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飞思卡尔智能小车团队为例,学院通过科技协会选拔部分同学组成兴趣小组,利用业余时间,以团队形式,参加国家级省级比赛,取得一定的成绩.

6 加强产学研合作,不断提升实践创新能力

目前,高校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部分教师认为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就可,对于实践则可有可无.这种现象导致有些大学毕业生,空有理论却没有实际实践经验.

高校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基地,高质量人才不仅要具备一定高度的理论基础,更需要具备社会所需的实际应用能力.高校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摇篮,不仅承载着传授学生知识的重任,更担当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责任,企业作为社会的支柱,不仅为大学生提供实践平台,更为大学生实现自身价值提供保障[7].

高校学生如何满足社会需要?高校又应该怎么样做才能培养学生具备实际应用能力?

产学研新形式的产生解决了这一问题,将生产、学习、研究有机的整合,为教师、科研人员、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研究平台,这一形式鼓励教师到企业进行实习,将在企业中学习到的实践知识通过课堂形式反馈于学生,将书本理论知识结合实际,不仅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知,更为教师、科研人员等提供了接触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提高自身的科研教学水平.同时,高校还可邀请企业人员定期到校为学生讲解实际工程实例、讲解基础专业知识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通过现场实际工作人员的实际应用经验,为学生提供课堂之外的学习机会.以安徽科技学院为例,各学院通过与企业合作,实行“3+1”教学模式,学生在大学期间,三年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一年时间在企业进行实践学习,新模式的教学方式,不仅使学生有机会接触社会,更有机会接触与自己专业相关的企业实践知识,为学生毕业后更快更好的适应工作环境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产学研模式的形成,是在社会环境新形势下的必然产物,产学研合作形式的产生,必定也会带来一场新的科技革命.

7 结束语

社会要发展,科技要先行,科技关键在于创新实践.培养学生实践创新的能力,增强大学生社会竞争力,高校通过第二课堂、产学研基地等多种形式,不断地为社会输送更多更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实现我国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张文慧,龚毅.加强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 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J].中国电力教育,2010(15):70-71.

〔2〕梁万用,江泳.面向卓越计划的电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2):85-86.

〔3〕谢相勋,杜理才.加强第二课堂建设 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24(8):112-116.

〔4〕周童,陈德春.改革实验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0,8(6):66-68.

〔5〕陈江风,张东初.地方工科院校内涵式发展之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J].中国轻工教育,2012(6):3-5.

〔6〕朱昌平,刘昌伟.通过团队建设促进IT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5):122-126.

〔7〕徐懂理,韩笑.电气工程专业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实例[J].中国电力教育,2011(12):140-141.

G645

A

1673-260 X(2013)10-0207-02

安徽科技学院校级质量工程项目(X2012104);安徽科技学院校级质量工程项目(X2012144);安徽科技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课题(GJ2012YB01)

猜你喜欢

基础课第二课堂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关于音乐基础课教学与学习中的几个问题
道德叙事在“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现代职教体系下公共基础课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