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多样化社会需求的精英教育探究
2013-04-02杨桦
杨桦
(安阳工学院 数理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
应对多样化社会需求的精英教育探究
杨桦
(安阳工学院 数理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
本文首先对大众教育进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以精英教育审视高等教育的观点,进而对精英教育进行探讨,奠定了大众教育下精英教育存在的理论基础,最后以社会需求为目的就几所高校的改革实践来分析大众教育进程中精英教育存在的现实依据,并总结出精英教育实施的条件.
大众教育;精英教育;探究
为加快高等教育发展步伐,建设人力资源大国,我国自1999年开始扩招,入学率每年都在增加,根据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论[1],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到来,给传统的精英教育带来了巨大冲击,原有的高等教育精英意识和大学精英精神逐渐丧失,高等教育面临平庸化的危机,精英教育处于边缘化的尴尬境地.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超常规模扩张使得学生数量激增,教学资源和师资队伍处于紧缺状态,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急剧滑坡.与此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呈现高度分化与融合的趋势,社会需要高层次、高素质、高水平的创新人才.高等教育扩招后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引发的新读书无用论使得社会各界开始怀念当初的精英教育,精英教育悄然回归.
2009年底,教育部提出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推动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的政策意向,引发了学术界内外的热烈讨论.大众教育下的精英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多,而国内外学者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关系研究;精英教育意义的研究;精英教育实施主体研究;精英教育实践与案例研究等方面.现有的这些研究对大众教育和精英教育两者关系的探讨较为透彻和成熟,并在精英人才培养实践上有所探索.这些成果为本文奠定了理论基础,并加深了对研究问题的了解,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对精英教育的认识和理解至今仍未统一.
(2)研究的深度都不深,对精英教育的研究重在外在因素忽视内在本质.
所以本文以培养社会需要的精英人才为目的的精英教育是否应该在大众化教育中实施进行研究.
1 大众化背景下精英教育的概念
目前我国对精英教育的定位主要有横向和纵向两个层面:一是指专一本一硕一博教育四个层次中的硕博层教育,尤其是博士研究生教育;二是指研究型一教学研究型一教学型三种高校类型中,研究型高校所实施的本科教育.前者无可非议,然而在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如果以高校录取学生分数的高低来评判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无异于是在大众化教育形式下对计划经济高等教育模式的同义反复[2]”,既不符合大众化教育的基本理念,也绝不是精英教育应该具有的内涵.
本文所要探讨的精英教育,是大众化平台上的高层次高素质的本科教育,其基本特征是一种以心智和人格为核心的高标准教育,建立在高深学问基础之上,追求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综合发展.具体而言,即在大众高等教育阶段,高校依据因材施教原则,设立多元人才培养目标,实施大众教育的同时,在全校范围内选拔少数具有较佳天赋和发展潜力的学生,对教育资源进行优化整合,集中优势力量,对他们实施精细化培养与管理,旨在加强知识基础、提升精神品质、优化个性、开发优势潜力,使得这些学生成长为“高精尖”人才,成为各行各业未来的栋梁、骨干和领导者.
大众化背景下的精英教育不再单纯是一种标准,更是一种精神和气质的体现,一种追求品质、追求卓越的努力与尝试,一种在大众化时代培养精英人才的教育模式.高等教育应遵循多样化和特色化的教育理念和办学策略,各类高等教育机构只要准确定位,发挥特色,都可以不拘一格地开展精英教育,为社会培养各类精英人才.
2 大众教育中所呈现的问题
2.1 教育质量下降问题
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到来,一方面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求学愿望,使更多适龄青年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有力地促进了教育公平和教育民主,有利于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也满足了社会的文化提升和经济发展需要,是我国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标志,更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表征.这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积极意义,正是因此也有学者认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本身就是一种高质量.
然而,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却一直备受质疑和批判,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下降与滑坡已是不争事实.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在政府强制政策下,在短短数年时间内以超常规模扩张的方式完成的,不可避免遭遇这样一个现实问题:有限的教学资源根本无法满足急剧膨胀的学生数量,师资队伍、教学设旋、图书资源等一系列教学质量保障条件的紧缺.在扩招过程中,虽然政府和学校都在努力加大投入力度,充分挖掘潜力,提高办学条件,但由于规模增长过快,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仍有不同程度下降.
2.2 学术研究功利化问题
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本质上是由封闭走向开放的过程.大学在逐步从“象牙塔”走进社会中心的同时,市场经济主义逻辑和功利主义思想丌始泛滥到校园学术生态的每一个角落,致使学术沾染了“逐利”气息,学术腐败和学术泡沫现象并肩而行,学术精神渐行渐远,大学文化品位不断降低.有学者对学术腐败现象进行实证研究,认为功利本位是产生学术腐败的根本原因,功利思想染指学术领域,必然衍生和推动腐败;而高等教育领域以学术职称评审、评奖、人才选拔等为杠杆,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追求论著发表的压迫性机制,从而催生出许多低水平的学术泡沫.
大学是一个学术自由之王国,应保持“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面对大学精神的渐行渐远,我们需要重拾大学精神,努力抗拒社会压力,维护学术尊严,保持其独立思考的立场和能够批判的角色,做社会积极的主动引导者.如何重拾大学精神,或许回到精英教育的立场能够让我们进行更深刻地思考,从而找寻高等教育更好发展的出路.
3 大众化背景下开展精英教育的理论基础
3.1 精英教育是大学的永恒追求
上海交通大学谢绳武认为:人才培养要坚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与精英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理念,必须始终把人才培养质量置于实现精英教育目标的决定性地位.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其培养的人只有得到社会认可,教育才是成功的.社会要进步和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参与,更离不开精英人才的推动,因此,精英人才的培养在满足大学本身理想追求的同时,也迎合了社会对精英人才的需求.精英教育是社会对精英人才永恒追求的链带反应.封建社会科举制的建立在层层筛选的严格淘汰制度下成就了教育的辉煌,也为每个朝代统治者的江山社稷输送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大众化背景下的精英教育再次体现了社会对精英的渴望与追求.
3.2 精英教育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育
精英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充分重视学生主体精神的发展,因此,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精英教育的内在要求,是否确立大学生的主体地位,直接关系着精英教育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精英教育过程,既是教育者通过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教育对象传递教育信息、施加影响的过程,更是受教育者基于自身内在发展的需要,自主接受教育信息并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
3.3 精英教育是进行优势培养的教育
回顾悠悠历史长河,不难发现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在任何历史时期的社会变革与发展进程中,无论是在政治、经济或文化领域,起关键作用的只是少部分人.这些人被称为英雄或精英,他们是社会各个领域的领袖人物,影响着社会发展的方向,引领着时代前进的步伐.藉此可大胆设想,若通过教育能够提早将具有领袖潜质的个体加以甄别、选拔和培养,就可以更大程度上开发其潜质,加快他们进入精英行列的步伐.大众化背景下的精英教育,正是甄别、选拔和培养具有极佳天赋和发展潜质的学生的重要模式,是对学生进行优势培养的教育.
3.4 精英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精英人才对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社会各领域中,精英人才是中坚,是脊梁,能引领社会发展潮流,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中流砥柱.精英人才辈出的社会也是生产力迅速发展、人类文明不断推向新的高度的社会.因此,发展精英教育不仅有利于整个高等教育的扩展、有利于满足经济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以及创造新型就业岗位,而且会极大地增加国家的综合能力以及国际竞争能力.
4 大众教育中精英教育存在的现实依据
大众化背景下的精英教育不仅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更有着其坚实的现实依据.
4.1 复旦大学复旦学院的通识教育改革
2005年成立的复旦学院,所有按专业录取的学生,先在复旦学院学习一年,再进入各自专业院系学习.他们头一年要学的是复旦学院组建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包括六大模块: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复旦学院的通识教育改革在全校范围内推展开来,试行的是1+3的通识教育模式,将通识教育课程集中在大学的第一年.对于通识教育,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如是说:“通识教育不是一般的文理交叉,而是深入到人的内心,深入到人格,深入到一个完整的人[3].其更注重对基本人格的启蒙及良好素质的养成,期待通过具有“共同要素和普遍意义”的知识对人的精神和灵魂进行熏陶,“使人成其为人”、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有教养的人”、成为“良好的公民”.
4.2 湖北大学楚才学院的个性化教育改革
2008年,湖北大学成立楚才学院,高举精英教育旗帜,在标准化教育中弘扬个性化教育.楚才学院可以看作是湖北大学本科学院组织方式、教学模式改革的试点,其目标在于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形成跨学科的知识结构,培养他们勤于学习和思考的习惯,帮助学生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学院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个性发展的原则,采取“母体”型管理的分段式培养方式,实行宽口径、融通性学科基础教育与自主性、个性化专业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模式,通过建立荣誉学员制和导师制等制度,通过推行研究型教学和项目带动式实践等措施,着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自我发展和主动适应的能力.楚才学院的学生在大平台学习阶段,按小班为学生配备师德高尚、知识渊博、责任感强的教师作为班主任,负责指导学生优化学习方法、加强个人修养、选择专业方向等;第三学期末,学生自由选择导师,导师对学生专业课程选择与学习,思想品德教育与提升以及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等进行指导;同时,学校还根据教学安排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学生可以根据学习实际情况选择校外导师.在培养过程中,楚才学院打破了传统的固定专业教育模式,入学按文、理分类,不分专业,低年级重点学习通识课程和较宽的基础课程,学生在对学校的学科状况、专业设置、培养目标有一定了解后,再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志趣选择专业.比较彻底地实行了自由选课、学分制、导师制和弹性学制,学生在教学计划和导师的指导下,在较大的学科范围内选择和安排自己的课程、设计与未来需求相适应的跨学科知识结构.
上述各高校的教育改革,复旦大学复旦学院是面向全校大一新生的,湖北大学只面向部分学生.它们高举精英教育的旗帜,给予本文这样的启示:文、理基地实验班以及独立建制学院式“通识教育实验”,均是大众化背景下实施精英教育的不断尝试.在优质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这种精英教育模式可能会得到进一步发展.
5 精英教育实施的条件
纵观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历程,不难发现,研究型高校的教学改革相对而言走在时代前列,引领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方向;但教学研究型高校也不甘示弱,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总体而言,精英教育改革总是集中于实力相对雄厚的高校,究其根源,精英教育的改革与实践需要一定条件做支撑.以上高校虽各有优势与特色,但不难发现他们都有相同之处,这就是精英教育实施的必需条件.
5.1 有敢于开拓创新的高校领导者和决策者
一所高校的改革与发展,关键在于拥有这样一位领导者和决策者:他不仅对社会现实和教育现状具有很清晰的认识,具有开阔且独到的眼光,并能够站在时代前列,以一种面向未来、不断超越的精神气质进行开拓与创新,具有敢为人先和力排众议的勇气、强大的号召力和感染力以及引领社会发展的信心和信念.他不仅是一位学者,一位管理者,更是一位改革家,一位探险者.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了一所大学的改革态度和发展方向.
5.2 有引领学术和文化的思想者
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有语:“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约翰·普霍金斯大学第一任校长丹尼尔·吉尔曼说过,“最高的教学质量只有在浓厚的研究环境中才有可能,最佳的训练,不管是对大学生还是研究生,只有在积极从事研究的教授们指导下才能进行[4].一所大学要培养精英人才,首先必须拥有一支不断思考与探索的思想者和师资队伍.他们不仅营造了这样一种浓厚的学术氛围,更以他们本身所具有的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儒雅的人文气息熏陶和引导学生的发展.
5.3 有自由、独立、宽松、活跃的学术氛围
英国著名教育家怀特海认为,大学存在的理由不在于传授给学生知识,也不在于提供给教师研究机会,而在于在“富于想象"地探讨学问中把年轻人和老一辈联合起来,由积极的想象所产生的激动气氛转化为知测[5].简而言之,大学的存在意义就是创造一种自由、独立宽松、活跃的学术氛围,创造一个积极思考和讨论的环境.当我们处于这样一种氛围和环境时,一切都发生了变化,参加者从中获得了广泛的经验和重组的生长性知识,分享着别人所想的和所思考的内容,经历了由氛围到知识再到潜力的飞跃.人们能够在这罩对真理进行庄严无畏地追求,使大学能够通过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不断去引领民族精神的升华和社会文明的进步.
5.4 有深厚的校园文化底蕴和浓郁的校风学风
林语堂先生说过:“我深信真正的教育,都是风气作用.”每所大学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风格和独特的校园文化,它体现了整个校园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学生养成与校园文化相适配、相呼应的文化个性和精神气质.越是办学历史悠久的大学,其文化积淀和文化底蕴越是深厚,就越是散发着浓郁的学风.上述几所大学的办学历史相对较为悠久,这对精英人才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总之,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建设精英教育,需要国家、社会、高校的共同努力以促进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的和谐发展,从而才能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全面健康发展,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种精英人才.
〔1〕靖国平.从“学科立场”到“学派立场”[J].高等教育研究, 2006(1).
〔2〕袁兴国.赢等教育大众化时期精英教育辨析[J].江苏赢教, 2008(3).
〔3〕通识教育:大学改革的路径选择[J].新华文摘,2008(10).
〔4〕白杨福家.博学笃忠——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M].上海:海教育出版社,2001.79.
〔5〕姜小平,陈滔娜.学习共同体理念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2009(2).
〔6〕王晓辉.大众化背景的精英教育[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6(4).
〔7〕陈小鸿,黄亚平.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精英教育[J].教育与现化,2007(1).
G640
A
1673-260 X(2013)10-0162-03
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研究课题(JYB201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