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民健身运动视角下的高校校园乒乓球运动的发展途径

2013-04-02李佳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19期
关键词:乒乓球全民校园

李佳

(东北财经大学 体育部,辽宁 大连 116025)

全民健身运动视角下的高校校园乒乓球运动的发展途径

李佳

(东北财经大学 体育部,辽宁 大连 116025)

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拥有极为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的社会形势下,积极探讨高校校园乒乓球运动的发展途径,对于促进校园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提高学生的乒乓球运动技能,推动我国群众性乒乓球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指导价值,是继承与发展国球文化的重要的途径.

全民健身运动;高校校园乒乓球运动;发展;意义;途径

1 引言

乒乓球运动集健身、休闲、娱乐、怡情以及调节生活节奏、丰富生活内容等诸多功效于一体,在我国具有极为广泛的群众基础,并因此而发展成为我国的国球.乒乓球教学是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深受广大学生喜爱并热衷参与的教学科目之一.然而,由于长时期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与束缚,使得高校乒乓球教学无论在目标制定、内容选用、方法择取以及形式运用等诸多方面,都凸显出明显的滞后性与局限性,因而严重地影响与制约了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与维系,这不仅使得学生乒乓球学习的实际效果较为低下,同时,还严重影响到高校校园乒乓球运动的开展.在全民健身运动日益普及与发展的社会新形势下,对于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取向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以适应社会发展形势、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高校体育教学思想已逐步形成与发展.受此影响,高校乒乓球教学应走出“唯成绩论”的发展误区,切实发挥其重要的育人功能,构建起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融合的一体化发展模式,积极组织与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乒乓球活动,在校园内掀起乒乓球运动的热潮,用以吸引广大学生的积极参与,进而在促进高校乒乓球教学健康发展的基础上,推动校园乒乓球运动的蓬勃发展.这对于提高高校乒乓球教学的社会实用价值,促进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开展高校校园乒乓球运动的重要意义

2.1 响应全民健身运动的号召,推动校园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

全民健身运动是一项旨在于提高国民健康素质水平、推动我国社会体育蓬勃发展的战略决策.高校作为我国社会的特殊组成元素,肩负着为社会发展培养与输送合格人才的重要历史使命.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引导下,要求高校的培养目标应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为第一要旨.这就要求高校教学的发展取向必须与社会发展形势保持高度的一致性.相对于高校乒乓球教学而言,在素质教育与全民健身运动的共同引导与号召下,结合教学发展整体目标的需求,积极开展校园乒乓球运动,不仅是实现教学体系创新的重要手段,同时更是响应全民健身运动的号召,推动校园全民健身运动发展的重要举措.校园乒乓球运动的开展,不仅能够满足学生日益高涨的学习需求,同时也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进而在校园内掀起乒乓球运动的开展热潮,这对于丰富校园体育健身运动的内容,提高校园全民健身运动的实际效果,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2.2 促进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实现对国球文化的有效传承

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在世界上占有绝对的领先地位.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国球文化,产生着极其深远的社会影响.诸如容国团的“人生能有几回搏”以及邓亚萍的舍我其谁的王者风范,都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励志.在唤起人们的爱国意识、拼搏精神以及不畏强手、勇于进取的精神风貌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感召与引领作用.现阶段,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要求高校学生要具备自强不息的精神、勇于拼搏的勇气以及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而乒乓球运动所蕴含的国球文化,无疑具有重要的榜样作用,能够对学生的自我发展起到积极的启示作用.因此,开展高校校园乒乓球运动,不仅有助于学生意志品质与人格修养的发展,同时更有助于对国球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2.3 提高学生的乒乓球学习兴趣,满足其不断高涨的学习需求

高校乒乓球教学由于受到课时数以及教学条件的制约,往往难以切实满足学生对于乒乓球运动的学习需求.同时,由于在乒乓球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技术传授与理论培养占有极大的比例,而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乒乓球技能,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以及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都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使得学生只能够进行被动的接受式学习,其自我发展意识受到严重的制约.因此,由于教学形式的局限性以及教学内容的单调性,难以切实满足学生对于乒乓球学习的需求,使得学生对于课堂乒乓球的学习兴趣较为低下.而校园乒乓球运动的开展,能够有效地弥补因课堂教学的局限而造成的学生学习兴趣的流失,使得学生在参与校园乒乓球运动的过程中,其个性得以张扬,自我需求得到满足,因而,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其自主学习与自主参与意识的有机生成.

2.4 促进学生乒乓球运动技能的提高,为社会培养与输送乒乓球运动的传播与推广人才

在学生参与校园乒乓球运动的过程中,竞技比赛是其重要的形式之一.通过参赛能够有效地检验学生对于乒乓球技能的掌握程度,使得学生能够对自身的运动水平做出理性的定位,进而发现自身在技能体系的构建上所存在的偏失,使之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与修正.这对于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全面提高其乒乓球运动技能,具有重要的促进与保障作用.同时,学生通过参与校园乒乓球运动,促进其乒乓球运动技能体系的逐步完善,使其具备了较高的乒乓球素质水平,这对于高校学生未来参与社会乒乓球的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支撑与保障作用.另外,高校学生在参与社会乒乓球活动的过程中,能够对其自身的乒乓球技能进行有效的展示,势必会影响其周边的人群,产生积极的感召作用,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乒乓球运动当中.这对于传播与推广大众乒乓球运动的发展,会产生极其重要的积极影响.

3 全民健身运动对高校校园乒乓球运动发展的导向作用

全民健身运动是当前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主流,而乒乓球运动以其特有的国民情结以及深厚的群众基础,彰显出成为全民健身运动重要内容的巨大优势.相对于高校校园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而言,在全民健身运动的引导与促进下,将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3.1 引导校园乒乓球活动体系的构建,规范活动的组织与开展

全民健身运动引领着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而作为致力于实现与社会体育融合发展的高校体育教学,在发展取向、体系构建以及目标制定等诸多方面,也将受到全民健身运动的引导与影响.乒乓球教学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校园乒乓球运动的开展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机延续,是构建高校乒乓球课堂与课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重要基础.因此,高校乒乓球运动的开展必须借助于全民健身运动的导向作用,使其在体系构建上达成对社会乒乓球运动发展需求的有效满足.这对于校园乒乓球运动的组织与开展具有重要的规范作用,对于获取良好的活动效果,具有极其重要的保障与维系功能.

3.2 促进高校校园乒乓球运动实现社会化发展,满足社会乒乓球运动的发展需求

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关联最为密切的环节,一方面,高校学生的体育学习成效需要在社会体育实践活动中加以检验;另一方面,社会体育的发展需要来自于高校体育教学的助推.尤其是在全民健身运动日益普及与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实现高校体育教学的社会化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受此影响,高校校园乒乓球运动在组织体系的构建、活动内容的设计以及活动形式的选取上,都应积极响应全民健身运动的号召,凸显社会化发展的总体态势,以便于达成对社会乒乓球运动发展的全面适应与有效满足.这不仅有利于提高高校校园乒乓球运动的社会实用价值,同时,更有利于学生加强对社会乒乓球运动的体验与适应,进而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自觉地对自身的素质体系进行有机的调整与充实,使之成为社会乒乓球运动的积极参与者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推动者.

4 全民健身运动引领下的高校校园乒乓球运动的发展途径

4.1 构建课堂与课外有机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意识

校园乒乓球运动由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两大部分内容所组成,为了实现高校校园乒乓球运动的蓬勃发展,则必须实现两大构成要素的有机融合,使之形成同向发展,产生正向合力.这就要求应构建起高校乒乓球课堂教与课外有机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作为学生接受乒乓球技能培养,构建乒乓球技能素质体系的重要场所,将课外活动视为学生参与乒乓球实践活动,检验自身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这不仅有助于学生乒乓球学习兴趣的长时期保持,同时,更有利于学生乒乓球素质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4.2 注重与社会乒乓球运动的联合,构建与完善高校与社会的乒乓球交流平台

高等院校在体育教学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具有社会其他领域无法比拟的巨大优势.在全面推动与普及全民健身运动发展的新形势下,加强与社会体育的融合已成为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终极目标.相对于高校校园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而言,借助于全民健身运动的引导与推动,对自身乒乓球运动资源的加以有机的整合,实现与社会乒乓球运动的联合发展,是其实现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其原因在于,首先,加强与社会乒乓球的接触与联合,能够弥补社会乒乓球运的资源劣势,实现高校乒乓球资源运用的最优化;其次,伴随着社会乒乓球元素的引入,将促进高校校园乒乓球运动呈现出全新的发展的态势,注入全新的活性元素,进而促进校园乒乓球运动的蓬勃发展.第三,实现与社会乒乓球运动的联合,有助于实现高校与社会乒乓球交流平台的构建,能够为高校乒乓球教学体系的构建提供导向,进而提高高校乒乓球运动的社会实用价值,为其实现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王程.和谐视野下我国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融合与发展[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8,22(3).

〔2〕周辉.对普通高校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探索[J].学校体育研究,2000(4).

〔3〕张力强.加强大学生体育综合素质教育[J].绥化师专学报,2002(3).

〔4〕袁广锋.终身体育动机、兴趣、习惯和能力的培养.体育学刊,2000(3).

〔5〕呼世珍.从终身体育看我国高校体育的改革方向[J].太原大学学报,2005(1).

G846

A

1673-260 X(2013)10-0151-02

猜你喜欢

乒乓球全民校园
乒乓球悬浮术
全民·爱·阅读
跳舞的乒乓球
乒乓球瘪了怎么办
靠拢的乒乓球
可持续全民医保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全民环保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