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哲学理念中的心理学要素探析

2013-04-02张丽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19期
关键词:老子心理学人格

张丽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治安系,江苏 南京 210046)

中国传统哲学理念中的心理学要素探析

张丽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治安系,江苏 南京 210046)

中国传统哲学理念中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学思想,对中国人心理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汲取中国传统哲学理念中的心理学要素,从“虚静”之道、挫折教育、自省理念、“天人合一”、“内圣外王”等思想中凝练出诸多的心理学元素,这对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推动心理学本土化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传统哲学理念;“虚静”;自我解脱;内省;理想人格

心理学的诸多理论最初都来源于西方,目前所运用的经典的心理咨询模式和方法也都来源于西方,因此西方人一度认为我们中国人没有心理学.但随着西方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不少西方心理学家都开始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所渗透出的心理学要素,如“原型心理学”的创立者黑尔曼(JamesHillman)博士曾说过“太极图就是一种重要的原型意象,它不但属于中国,而且具有普遍的世界的意义.对于中国文化,原型心理学家有着由衷的敬意.”而国际“爱诺思基金会”主席利策玛花了40年的时间完成了对《易经》的心理学分析,此后“爱诺思基金会”每年都举办两次世界范围内的“易经心理学研讨会”,这是中国文化影响世界心理学发展的一个例证.

哲学上的思考往往会直接或间接地左右心理学的性质、发展方向与最终目标,中国传统文化积淀了千万年的传统性思维、民俗性想法、集体的价值观念,昭示着一个古老民族千万年的智慧,在其传统的哲学理念中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学思想,对中国人心理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1 “致虚极,守静笃”以致实在、淡然的心理学态度

道家学派所推崇的“虚静”之道与养生思想对中国人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老子提出人应该“清静无为”、“致虚极,守静笃”(《老子·十六章》)以达“道”.这里的“虚”不是指空虚,而是指一种宁静的清虚状态,而这里的“静”也不是指死寂的沉静,而是指动中有静,一切自有尽头,我们应该在静处品味人生①.那么如何才能“致虚极”呢?老子说了“守静笃”,这里的“笃”指的是实在,安静下来,守住内心的信念,守住实在.老子认为,真正的静是实在的,踏实的,因此,能守静的人自然就会形成实在、淡然的态度,也就会形成十分舒适的心态.庄子延续了老子的思想,并将虚静与养心、养神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庄子曾提出“平易恬惔,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其德全而神不亏”的观点,得出了“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淡而无为,动而天行,此养神之道也”的结论②.

中国的禅学也十分强调“居静”,要求参禅者居住在简朴、安静、清洁的居室,坐禅养生.通过坐禅达到无心、无我的状态,同时通过坐禅也可以治疗身心疾病和神经症,如睡眠障碍、头痛等顽疾,消除现代人的不安和生活中的种种压力,提高自身免疫力,提高身心的适应感.

此外,“虚静”也是一种内向的思维方式,它让我们的心智进入一种忘我的安静状态,通过安心静神的方式回到人的先天本然.受道家思想影响颇深的中医经典之首《黄帝内经》里有句话:“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因此,如若掌握了“虚静”之道,任何心理问题与心理疾病也就无从而来,入静是我们最根本的养心智慧,也是我们今天可以用于心理咨询的一种较好的咨询和辅导方式.

2 挫折教育思想中渗透自我解脱、坦然面对逆境的心理境界

中国传统哲学理念中也蕴含着许多挫折教育思想,如《周易》中“否极泰来”、“无往不复,无平不陂”的理论,从中我们可以汲取出一种正确面对挫折的思想,感受到一种自信、乐观、淡然的心理学态度.再如《孟子》中“故天降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此段儒家经典语录中蕴含着丰富的挫折教育理念,我们从中可以汲取出一种主动迎接逆境、对自身加以磨练的精神.此外,从“退一步海阔天空”、“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的思想中我们也可以汲取出中国人的一种自我解脱、坦然面对困境的精神.

现代人的焦虑、不安、压力往往就是来源于他们对已有的或是未来可能出现的挫折的无法承受,而这些负面情绪往往又是因为人们内心过于执着.肩上背负太多,手里提得太重,心中装得太满,这样怎能不感到压力和痛苦呢?中国的儒释道文化告诉我们在这些贪念、这些挫折面前要学会“放下”、学会“解脱”.《老子》九章中有句话“持而盈之,不若其已”,说的就是有的东西拿在手里会不断溢出,这时不如不要,否则会无限增长把自己埋掉③.同时,佛家中所说的“酒、色、气、财”皆是“贪、嗔、痴”,也是教育人们不要被自己的贪心所埋没,该放下的就要放下,顺其自然,不强求、不过于执着,才能保持内心的平静.

3 于倡导自省的哲学中体察“尽心—知性—知天”的内省路线

中国传统哲学倡导自省,儒释道文化中都体现了这一点.道家强调“静观玄览”,以此达道,突出人的内敛与自省,重视个体的悟性.同样,佛家文化也强调内省,佛教净土真宗派的思想中蕴含着自省内观的理念,它强调人应该在自我的成长和发展中努力观照自我的内心,反省自我的人生经历,认识自我的“过”,在此基础上产生新的认知而求得解脱④.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真正的自省呢?以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提出了“尽心—知性—知天”的内省思想路线.在此路线中,“尽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努力思考,对自己的人生进行反思;二是指在自己的人生中尽力始终存善,这里的善包含四种善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知性”主要是指了解自己的自然本性,从“仁、义、礼、智”等方面发挥自我本能的善端.最后的“知天”更多是指顺应自然,了解“天”是自然之天,也是必然之天,它存在着不以人的主观好恶为转移的某种必然性.当然这里的“天”,既不是苍苍的自然之物,也不是所谓的“神”,而是人伦化了的类似于“诚”、“善”、“仁”等的道德性.《中庸》中有“诚者,天之道也”,“诚”是天的本性、本质,同时也是人的本性、本质,所以天与人在本性上是合一的.因此,“尽心—知性—知天”的内省路线就是要求我们充分发挥内心的思考、省察能力,认识到自己先天的善性,而当我们自觉到自己的善性后,就能体察到天地万物存在的必然性和神圣性了,以此就会与天地万物合而为一,不再有诸多的烦恼和困惑了⑤.

4 遵循自然法则,天人合一以达内心的平衡与和谐

中国传统哲学,从其根本上来看,也是一种自然哲学,它对天人关系、道器关系、常变关系的论述体现在很多方面,我们传统的政治哲学、艺术哲学、人生哲学也都蕴含在这种自然哲学中.

孔子在《易传》中以天道、人道、地道来认识天人关系,强调人与天地参,即“天地设位”,人能“观其会通”.在《文言传》中有这样一句话:“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能真正做到这些的人无不是依据天地自然规律,参与天地自然变化之人.《中庸》则进一步发展了孔子这一思想,认为人性都应依循一定的自然规则,这一规则就是“中庸之道”,它是天地间万物生育繁衍之本,也是人类心理和谐之本,是人的最佳平衡状态⑥.

道家更为张扬自然主义思想,主张回归自然,与自然和谐为一.老子在《道德经》中写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老子哲学的核心思想,他主张保持和发扬人素朴的原有的自然本性,提倡返朴归真,强调人的一切思想和行为应与自然相协调一致,不能违背自然,更不能破坏自然的和谐.人们不仅要“知常”、“知和”,还要“知足”、“知止”,认清事物自身所固有的限度,适可而止,自我满足⑦.

禅学则将自然视为修禅的最终目标,其本质就是要人养成自然的、适应的人格,做到自由自在、单纯朴素、身心调和.《云门文偃禅师语录》中有这样一段问答,问:“如何是佛法大意?”答:“春来草自青.”这里的回答体现了宇宙天然造化的状态,这就是自然,人心也应如此,不焦不躁,不执着.佛家哲学主张适应、随缘,着眼于目前和当下,顺应自然,处处是道的观念.这样的思想能指导现代人实现自我心理的调适以促进心理的和谐,保持内心的平衡.

5 独立、自信,“内圣外王”之理想人格的塑造

心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理想人格的探讨,心理咨询的终极目标就是培养理想完美的人格,而人格塑造也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主要内容.与西方哲学相比,中国哲学几乎以研究人生问题占它的全部,中国哲学本身就是人学,关于人生问题的研究中蕴含了丰富的人生修养学说和理想人格理念.纵观中国传统哲学,关于理想人格培养和塑造的思想博大精深,对天人关系、人生价值、人生境界、理想人格的关注,始终贯穿于中国哲学发展之始末.

儒家哲学最为关注的就是人格的问题,无论是孔子,还是他的弟子孟子和旬子,都非常重视对人格问题的阐发,他们对于天人关系的论述,对于人性问题的揭示,对于道德伦理的设定,其最终落脚点皆在解决理想人格的构建问题.儒学中所探讨的理想人格首先就是要独立、自信.《论语·雍也》中“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其中“立人”和“达人”都是以“己立”、“己达”为前提.《论语·卫灵公》中“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将“求诸己”与“求诸人”作为区分“君子”与“小人”的标准,透露出孔子对独立、自信人格的尊重和追求⑧.道家文化中也十分强调人格的自信、独立,《老子·二十二章》中“夫惟不争,故天地莫能与之争”.对于那些争来争去的人,老子认为他们多半不自信,自信、独立的人才不争,只有不争,所以天下才不能与我争.

除强调独立、自信外,儒学中的理想人格还要求我们进行内在、自觉的品德修养,也就是要“内圣”,这里所谓的“内圣”就是通过内省等修养方法,达到“圣人”所具有或应有的品格.孔子所说的“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曾子所说的“吾日三省吾身”,都是强调人们要在日常的生活不断向内反省,将自己与“圣人”相比,反思自我的言行是否有不对的地方,从而进行自我批判,不断提升自己的品格,内足以修身齐家,达到最终的“内圣”.

此外,儒家还强调修身者的积极入世,外足以经世治国,也就是“外王”这是一种经世原则,也是一种人生理想.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念中我们就可以剖析出这种“外王”的精神,它强调个体对于社会的融入性,强调社会责任感.如果人在修身时注重人格气节,在经世时重义轻利,那么个体在社会中才不会遇到过多的烦恼和挫折,才能最终达到内心的平衡与和谐的状态⑨.

中国传统哲学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特有的民族心理,这是一个伟大民族特有的精神风貌,是一个民族共同具有的、稳定的精神品质和心理素质.这些理念对当今人们的自我修养、自我心理调节而言,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也仍将发挥它长久而深远的影响.

注 释:

①王少农.修身读老子[M].北京艺术与科学电子出版社,2007.

②李玲孺,王琦,刘铜华.浅谈传统休闲养生的内涵[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3).

③王少农.修身读老子[M].北京艺术与科学电子出版社,2007.

④徐光兴.心理禅-东方人的心理疗法[M].文匯出版社,2007.

⑤康中乾,王有熙.中国传统哲学关于“天人合一”的五种思想路线[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0(1).

⑥邵汉明,刘辉,王永平.儒家哲学智慧[M].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

⑦霍如涛.道家和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21).

⑧梁漱溟.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M].商务印书馆,1987.

⑨马兆娣.论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现代意义[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02).

〔1〕王少农.修身读老子[M].北京艺术与科学电子出版社,2007.

〔2〕李玲孺,王琦,刘铜华.浅谈传统休闲养生的内涵[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3,26(3).

〔3〕徐光兴.心理禅-东方人的心理疗法[M].文匯出版社,2007.

〔4〕康中乾,王有熙.中国传统哲学关于“天人合一”的五种思想路线[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0(1).

〔5〕邵汉明,刘辉,王永平.儒家哲学智慧[M].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

〔6〕霍如涛.道家和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1).

〔7〕梁漱溟.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M].商务印书馆,1987.

〔8〕马兆娣.论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现代意义[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02).

B21/249;B84

A

1673-260 X(2013)10-0057-03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资助(RWYB201348)

猜你喜欢

老子心理学人格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浅析老子之道:有与无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智者老子
漫画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