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大学生身体锻炼与自我和谐的意义
2013-04-02王丰彩林少琴
王丰彩,林少琴
(集美大学 诚毅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1 前言
身体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问题一直是运动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领域中的重点研究课题,然而我国这方面的研究刚刚开始.身体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问题已成为并将继续成为国际运动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领域中的重点研究课题.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锻炼心理学兴起以来,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的研究已成为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人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是辩证的统一.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可为心理健康提供保证;而心理健康又是身体健康的必要条件,反过来也能促进身体健康.从身心交互作用论来看,心理和躯体是相互作用的,是同一个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心理有能力改变身体状态,身体状态的改变也同样可能会导致心理活动的变化.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如果不能统一就会出现内心的矛盾和困扰,即会出处于一种“不和谐”的状态,进而会带给个体诸多的负面影响,有碍于个体的全面发展.
研究资料表明: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提高有着积极的影响,身体锻炼对人的认知功能和情感能起到良好的改善.那么身体锻炼非常有可能会对自我和谐产生影响,可以推测身体锻炼能够在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灵活性、自我的刻板性三个纬度上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本研究在通过大量的理论考证提出了以下四方面的推测:
1.1 身体锻炼对大学生自我和谐可以产生积极的影响.
1.2 身体锻炼对大学生自我和谐产生影响时,需要身体锻炼的各要素的综合作用,并且随着身体锻炼量的增大和锻炼持续时间的增长,大学生的自我和谐程度会增大,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程度会减小,自我的刻板性程度会减小,自我的灵活性程度会增大.
1.3 身体锻炼通过与身体锻炼相关的要素影响自我和谐及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刻板性、自我的灵活性三个子纬度.
1.4 参加身体锻炼的自觉性差异会影响大学生自我和谐及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刻板性、自我的灵活性三个子纬度.
本研究拟通过探讨大学生参加身体锻炼的情况和自我和谐之间的关系,了解大学生的身体锻炼和自我和谐状况,以期为促进我国大学生健全人格提高身心素质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对高校教育工作者了解大学生的心理,指导大学生的身体锻炼有所帮助,同时也希望本研究能够有利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和谐,使其健康成长,这是本研究所基于的出发点及研究价值.
2 研究的理论意义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新理念、新要求和新目标,无疑是促进整个社会稳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需要,也是“以人为本”思想的有效体现.从宏观上说,这是一项社会的综合工程,离不开上层建筑方方面面的努力.从微观上说,社会的和谐离不开个体的和谐,个体身心的和谐则是社会和谐的基础[1].和谐与发展一直以来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不管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是如此.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将推动自然界和社会的发展.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以下简称《决定》)曾指出,要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形成人人促进和谐的局面.着眼于增强公民、企业、各种组织的社会责任,把和谐社区、和谐家庭等和谐创建活动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决定》还提到,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可见,和谐与发展已是社会建设的核心主题,在这一主题中,人的自我和谐则是核心中的核心,重点中的重点,它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前提.社会和谐离不开个体的和谐,个体身心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因此,创造身心和谐,就应该坚持自我心理的和谐,培养积极的心理素质,营造具有和谐的成长环境;只有达到个人的自身和谐,才能看到他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才有可能迈向更高的奋斗目标.只有自身的和谐关系,才能推动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成为生活和事业上的强者.
众所周知的儒家伦理对中国社会有着较大的影响,孔子曾提出的理想人格就是善于以宽厚处世,协和人我,从而创造和谐的人际环境[3].儒家肯定人们对物质利益的正当追求,肯定人的正当欲求.道家的老子也主张人之形体与精神的合一.“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老子》第10章)“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老子》第 56章)即是说,具有和谐的人格,就能“消除个我的锢蔽,化除一切的封闭隔阂,超越于世俗偏狭的人伦关系局限,以开豁的心胸与无所偏的心境去看待一切人物”[4].无论是古代的儒家学派还是道家思想中都有丰富的和谐思想,不仅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上追求形成和谐,而且在在心与身的关系上也有体现:主张人之身心和谐,保持平和、恬淡的心态,正确处理理与欲的关系,更加强调了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统一.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生活节奏也变得越来越快.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带给人类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冲突和烦恼;带给生活更多活力的同时也给人们的心理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压力.人们在对心理健康关注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身体锻炼的作用与功能不仅是可以到达强身健体的作用,而且还具有健心的理想效果.身体锻炼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无论从兴趣还是锻炼效果来说,不失为一种适合现代人健身和健心的好方法.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生力军,他们的身心发展正处于定型期,关心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身体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问题一直是运动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领域中的重点研究课题,然而我国这方面的研究刚刚开始.身体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问题已成为并将继续成为国际运动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领域中的重点研究课题[5].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锻炼心理学兴起以来,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的研究已成为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人的身体活动和心理活动是密切相关、互为依存的.人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是辩证的统一.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可为心理健康提供保证;而心理健康又是身体健康的必要条件,反过来也能促进身体健康[6].从身心交互作用论来看,心理和躯体是相互作用的,是同一个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心理有能力改变身体状态,身体状态的改变也同样可能会导致心理活动的变化.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如果不能统一就会出现内心的矛盾和困扰,即会出处于一种“不和谐”的状态,进而会带给个体诸多的负面影响,有碍于个体的全面发展.
3 研究的现实意义
自我和谐是自我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它是人格理论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指的是自我内部的协调一致以及自我与经验之间的协调.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早就提出,自我和谐与心理健康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会直接影响人的心理健康,造成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产生[7,8].体育锻炼作为促进身体健康的有效手段,也必然会促进心理健康.研究资料表明: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提高有着积极的影响,身体锻炼对人的认知功能和情感能起到良好的改善.那么身体锻炼非常有可能会对自我和谐产生影响,可以推测身体锻炼能够在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灵活性、自我的刻板性三个纬度上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查阅国内文献资料发现目前国内还没有人对身体锻炼与自我和谐的关系做实证的研究,本研究在通过大量的理论考证提出了上述推测,并希望通过研究来探索身体锻炼是否对自我和谐产生积极影响,身体锻炼与自我和谐的三个纬度之间有无相关关系.大学生的生理机能趋于成熟,心理变化较为迅速,自我意识在不断增强.外来新文化与新思想的冲击、学业竞争日益激烈、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人际关系日益复杂等等,在带给大学生们新收获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心理困惑和压力.自我和谐不仅是人格心理的重要方面也是心理健康的反映.当代大学生的自我和谐情况如何?身体锻炼与自我和谐的关系是否密切?影响程度如何?本文拟通过研究大学生身体锻炼与自我和谐关系的意义进而探讨大学生参加身体锻炼的情况和自我和谐之间的关系,了解大学生的身体锻炼和自我和谐状况,以期为促进我国大学生健全人格提高身心素质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对高校教育工作者了解大学生的心理,指导大学生的身体锻炼有所帮助,同时也希望本研究能够有利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和谐,使其健康成长,同时也为高校心理咨询与辅导提供参考.
〔1〕孙会英.浅议如何创造身心和谐的工作环境[J].胜利油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19(1):69-70.
〔2〕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J/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6-10/18/content_5218639.htm.
〔3〕李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对策的探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5,21(4):93-94.
〔4〕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价[M].北京:中华书局,1984.283.
〔5〕季浏,李林,汪晓赞.身体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8,14(1):37-42.
〔6〕刘淑慧.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5.
〔7〕Rogers CR:A theory of therapy,Personality,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s developed in the client-centered framework[M].In S.Koch(Ed).Psychology.A study of Science.New York.McGraw-Hill,1959:184-256.
〔8〕Roger CR.C1ient-centered Therapy[M].London:Constable&Company.1951: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