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N种“媒体逆淘汰”
2013-04-02孙月沐
纸质媒体还有前途吗?它到底还有多长的寿命?这几年,不断接受业内朋友的发问,也不断接受各路媒体就此问题的采访。业界惴惴不安,民间吱吱喳喳,一时间鬼影幢幢,阴气森森,似乎纸媒的末日真的来到了,真的要寿终正寝了。其实,前几年这种声音比当前还盛,国内有人言之凿凿,掐着秒表在算着纸媒的大限,二诸葛三仙姑似的,闹得人心惶惶;国外一样,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一位学者则如出一辙地卜卦出纸媒的圆寂之日。对了,中国版的,是从这位美国佬那里抄来的、贩来的。
媒体在变,出现了大的变局,这是任谁都看得见的,任谁也不能如鸵鸟一样,埋头沙堆无视现实。当然,此时此际,有人去研究危机有人在唱衰都应允许和提倡,或者毋宁说,有“罗马俱乐部”的警世声音,更能提振业界,更能促进纸媒直面现实、居危思安。但是,一味地夸大事实则未必可取,更何况,有些人实在就是“利益中人”,比如新媒体平台商、运营商,人家那是用对照法对比法给“新派”的自己找个“东施”找个“陪衬人”,进行借势营销而已。喊了几年,如今怎么样?只能说:“老调子已经唱完……”
关于纸媒的前景,谁能说准?笔者在此只想善意提醒几点。其一,中国媒体是审批制、是市场准入制,与当下世界的其他国家特别是美国有明显不同,因而其发展方向、路径均有不同。其二,中国报刊品类也与国外不同,不同类型的纸媒会有不同的发展方向、路径和前景。举个例子说,前不久参加一个业界的会议,餐间居然发现一桌上好几个地方铁道报的老总,他们的小日子过得挺好,还有几位是北京的大企业(原来是大部委)的报纸,也是如此,一点都没有我们常说的“狼来了”的恐慌。因此凡事要具体分析,中国太大,千差万别,这是国情。其三,需强调的是,中国的新媒体、网络媒体,其生生死死的频率、数字一点不比纸媒少。其四,目前那些公布了的“死”去的纸媒,早就该死了,现在“打包”公布,也许只是为了一个“数字”之用罢,比如想显示一下改革的业绩之类,切切不要被表象所迷惑。
这么往深处分析,并不是说纸媒没有危机,没有竞争,没有淘汰。不!坚决不是!作为媒体,恰是社会的神经,必须走在时代的前面,站在社会的潮头之上,与时偕行,因势而变,客观地、科学地找到自己的方位,找准自己的方向、路径和举措。必须敢于否定旧我、挑战旧我、革新旧我甚至革旧我的命,惟此,才能新生,才能永驻青春。
说到挑战旧我,首先是要认识旧我,找到旧我的问题,甚至死穴。这,就是本文题目说的,要防止由旧我的麻木或无知造成“逆淘汰”。笔者认为,有几种“逆淘汰”实在太可怕,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必须立即警醒。
第一,体制性逆淘汰。这是最为重要的,但又常常为人们有意无意地回避。回避是最简便的方法,但肯定是最糟糕的方法。好在这些年上上下下都已警醒,不断呼唤和推进改革,包括体制性改革。目前,传统纸媒起码有两个体制性问题亟需注意。一是政府层面、政策层面的各种经济性倾斜。这种倾斜,特别在党报党刊以及国家各部委所办报刊格外明显。对外说是“转企”了、“改制”了,对外说是“断奶”了,但还是源源不断地“输血”“供奶”“打强心针”。比如,将这些年国家支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项目资金,大部分甚至全部放到其主管和隶属(以前是主管、主办)的报刊,还美其名曰“扶持主流媒体”。这个现象实在严重,当然会助长“逆淘汰”。你不是鼓励、推动改制转企吗?你不是说让媒体直面市场竞争吗?到头来还是叶公好龙、口是心非,还是朝三暮四、偷梁换柱,这样的“倾斜”“扶持”,其结果可想而知,被扶助者只会日渐羸弱、弱不禁风,只能被市场化远远抛在后面,等到有一天,会真的连“强心针”也救不了的。二是评价体系,比如推荐、评奖机制。如果至今还是“肥水不流外人田”“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思维,还是“分奖”思维,还是按一部委一省区倾斜一个“主流”纸媒,还是向着“亲儿子”而罔顾标准,你这不是在“培育”它而是在“溺爱”它,是在把它推向绝路。政府、政策层面的这种逆淘汰,是最大的逆淘汰;顺便说一句,市场经济、产业经济、民情民意早已对此类逆淘汰行为嗤之以鼻。
作为媒体,恰是社会的神经,必须走在时代的前面,站在社会的潮头之上,与时偕行,因势而变,客观地、科学地找到自己的方位,找准自己的方向、路径和举措。必须敢于否定旧我、挑战旧我、革新旧我甚至革旧我的命,惟此,才能新生,才能永驻青春。
第二,观念、思路逆淘汰。思路决定出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是至理名言。但很多纸媒特别是官媒至今没有真正理解此言的真实含义,因为,至今他们仍然在按旧思维思考与行事。说个最让人心疼心焦的例子,就是内容的保护。记得还是10年前,笔者就向政府部门一位负责官员讲过一个想法——成立一个“平面媒体内容转载保护联盟”之类的组织,松散型的或实质性的,有民政部门批准最好。当时的几大门户网站刚兴起不久,大量无偿使用全国各种纸媒的新闻作品、理论作品、文学作品,当时纸媒一些先知者都已有警觉,对此都有需求有共识。后来因为工作变动等原因,笔者就没再张罗;没张罗的另一原因是上海某新闻单位时隔不久便牵头搞了这么一个“联盟”。事过境迁,十几年过去了,上海的那个“联盟”早已瓦解,但纸媒的内容却无偿喂大了一些网媒特别是几大门户网站。问题不仅仅在于纸媒的著作权被侵犯,更在于纸媒的神经实在太过“钝感”,而其背后是其根深蒂固的惰性、惯性,特别是尾大不掉、自视甚高的思维,总觉得没啥了不起,总觉得反正是公家的,总觉得由自己出面撕破脸皮不好,如此等等。好,等到现在内容权利危机四伏四面楚歌了,再想起来哭,委实有些晚了,逆淘汰之事态已经坐大!当然,现在再猛醒还可亡羊补牢,但是说实话,看不到谁人着急。真令人着急。
第三,技术逆淘汰。说的当然是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冲击,说的是数字化转型的挑战。这一点与上述版权保护异曲同工。传媒界“狼来了”叫了N年,总是停留在叫唤,就是“只听楼板响,不见伊人来”,坐而论道,坐失良机。开始是不屑,是迟钝,尔后是不敢,是愚钝,有时又是这两种“钝”在交替起作用。其实,以十几年前互联网刚兴起不久的实力,甚至以这几年移动互联网刚冒头时的实力,不少纸媒完全有能力抢滩占位的!但几乎都不去做,瞻前顾后,首鼠两端,最后只能是眼看着一帮技术商、平台运营商发了财成了气候,眼看着自媒体之类也来分食传媒市场。这里要夸夸浙江日报报业集团,这几年一跃成为国内报业翘楚,靠的就是这种冲滩抢位,遏制技术逆淘汰。最可笑的是我们的纸媒、官媒、主流媒体,一边被人涮了一把一边还帮人数钱,还跟着技术商、平台运营商屁股后面,鹦鹉学舌,不走脑子的还大肆抬别人贬自身,为人家义务抬轿子吹喇叭,一见到几家纸媒停刊了,就赶紧去说什么“纸媒将亡”,就是看不见网媒们死的速度、数量都远超过纸媒这个事实。一句话,在技术逆淘汰面前,连客观分析都不会了,连必须有的客观实在的底气、自信都荡然无存了,如此,不让技术逆淘汰才怪。
关于逆淘汰还有其他方面,限于篇幅不能一一展开。只想说一句,要牢记一句真理:打败自己的正是自己。你不想被逆淘汰,你就得振奋精神、扎实奋进,你就得客观分析、找准方向,你就得步步为营、逆势而上,冲上去,冲过去,淘汰“逆淘汰”,冲向成功的彼岸。